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我国继承法规定

我国继承法规定

发布时间: 2020-12-26 13:21:40

⑴ 我国继承法规定的继承种类有哪些

继承制度,是规定死者生前的财产如何转移给他人的法律制度。我国的财产继承制度,建立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废除了传统的宗族继承、立嗣随宗的制度,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家庭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财产继承有五项基本原则,即男女平等,养老育幼,照顾病残,权利义务相一致和互谅互让,和睦团结。要掌握这五个原则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公民遗产范围包括哪些,以及被继承人死亡时间的会计室也是继承法中较重要的问题。关于继承权的行使用丧失主要掌握继承权更新换代的原因和继承权纠纷诉讼的时效。继承权的接受和放弃中,主要掌握默示形式在继承权中的得失以及遗赠的取得和放弃的效果。 关于法定继承,要掌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是:(1) 《婚姻法》实施前(1950年)遗留的多妻问题。(2)继子女继承权形成的条件。(3)丧偶儿媳、女婿对公婆、岳父母的遗产的继承权的确定。(4)继承人支外的人遗产适当分得权。这中间要注意法定继承人有能力赡养,被继承人由他人扶养照料的遗产处理问题。此外,还要重点掌握代位继承人转继承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遗产分配的原则也是法定继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于遗嘱继承和遗赠,要掌握两者的概念和区别。两地大物博的区别主要有两条:(1)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的范围不同。(2)遗嘱继承权和受贵赠权的标的不同。 关于遗嘱要掌握它的法律特征及其法定形式。遗嘱包括录音遗嘱成立的条件及相互间效力的大小。关于遗嘱,还要掌握什么人不能作为遗嘱的见证人以及法律寻于遗嘱自由的限制。对于遗嘱自由的限制主要指:“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关于遗嘱和撤销和变更,要掌握遗嘱撤销和变更的方式和程度。此外,还要掌握遗嘱无效的四个原因。 关于遗产的处理,要掌握遗产分割的原则和方法.在遗产分割中,要注意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和胎儿份额的保留。在遗产的处理中,要注意遗赠扶养协议、遗嘱和法定继承的相互效力问题。关于被继承人的债务的清偿,应掌握何为限定继承的原则,以及债务清偿的程序和方法。在债务清偿中,还要注意对无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仍的生活保障问题。此外,还要掌握法律对于无人继承的遗产的处理规定。

⑵ 我国继承法规定的遗产包括哪些内容

继承法
第三条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专一)公民属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第四条 个人承包应得的个人收益,依照本法规定继承。个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许由继承人继续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办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3.公民可继承的其他合法财产包括有价证券和履行标的为财物的债权等。

⑶ 我国中国继承法细则是如何规定的

继承复法第十条【继承人范围及制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⑷ 我国继承法规定的继承方式有哪几种

继承法 第三条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版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权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

⑸ 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开始后,什么的效力最高

C
遗赠抚养协议具复有优先于遗制嘱和遗赠的效力。遗赠抚养协议是一种受扶养人与扶养人之间订立的、以遗赠和抚养为内容的协议。我国《继承法》第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条规定:“被继承人生前与他人订有遗赠 扶养协议,同时又订有遗嘱的,继承开始后,如果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没有抵触,遗产分别按协议和遗嘱处理;如果有抵触,与协议抵触的遗嘱全部或部分无效。”可见,遗赠扶养协议具有优先于遗嘱和遗赠的效力。即在财产继承中,应首先执行遗赠扶养协议,如果没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才可执行遗嘱和遗赠,最后才是法定继承。

⑹ 我国《继承法》规定的继承方式有哪几种

我国《继承法》第五条对继承的方式做了规定: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内;有遗嘱的,容按照遗嘱继承办理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抚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即:
1.法定继承
2.遗嘱继承
3.遗赠
4.遗赠扶养协议

⑺ 我国继承法规定的继承方式有哪几种

一种是来法定继承自,一种是遗嘱继承。此外,还有遗赠扶养协议。

民死后,如果留有合法有效的遗嘱的,财产继承应按遗嘱的内容执行。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能按法定继承方式进行:

  • 被继承人生前未立遗嘱,或者遗嘱全部无效;

  • 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遗赠受领人放弃受领;

  • 遗嘱继承人、遗赠受领人先于遗嘱人死亡;

  • 遗嘱未加处分的遗产;

  • 遗嘱部分无效,无效部分所涉及遗产。

⑻ 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继承法的基本来原则是处理继承法律关源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继承法没有直接规定基本原则的专门性条款,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对继承法的司法解释文件中指出:“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根据宪法、婚姻法和有关政策法律的规定,坚持男女平等、养老育幼,保护继承人的合法继承权,发扬互助互让、和睦团结的道德风尚,巩固和改善社会主义家庭关系。”“人民法院贯彻执行继承法,要根据社会主义的法制原则,坚持继承权男女平等,贯彻互相扶助和权利义务一致的精神,依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由此可见,以下几项法律精神应作为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①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的原则;②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③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④养老育幼、照顾病残者的原则;④互谅互让、团结和睦的原则;⑤限定继承的原则。

⑼ 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包括哪些

去世时在被继承人名下合法财产都属于遗产。但是夫妻共同财产,按双方回协议或者一半属答于遗产

《继承法》
第三条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第四条 个人承包应得的个人收益,依照本法规定继承。个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许由继承人继续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办理。
第二十六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热点内容
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实施条例 发布:2025-04-28 15:49:46 浏览:401
公诉法院网 发布:2025-04-28 15:48:56 浏览:661
责任保险相关法律 发布:2025-04-28 15:41:52 浏览:505
我国司法独立的含义 发布:2025-04-28 15:25:43 浏览:481
国际经济法中的首要其本规范是 发布:2025-04-28 15:15:40 浏览:285
合同法强制性规范 发布:2025-04-28 15:15:03 浏览:802
2016法治热点事件 发布:2025-04-28 14:40:12 浏览:364
邱均平法学 发布:2025-04-28 14:26:24 浏览:724
经济影响立法 发布:2025-04-28 14:18:07 浏览:718
香港暂委法官工资 发布:2025-04-28 14:14:15 浏览: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