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安全生产条例
Ⅰ 哈尔滨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及其管理,适用本条例。
军事、农垦、森工建设工程,民宅装修工程,抢险救灾和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建筑活动的安全生产管理,不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拆除工程及装修工程。第三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第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区、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负责辖区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区、县(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市、区、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交通、水利等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人防、住宅、城管、广电、供热、供水、排水、电业等行业主管部门依据市政府有关规定,做好相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第五条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依法实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干涉。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影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单位和个人为避免发生建设工程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作出突出贡献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受益单位给予相应奖励。第二章建设单位安全责任第八条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建设工程有关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
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工程规模、性质、类别,在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市或者区、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建设单位提供的建设工程安全施工措施资料不符合要求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第九条建设单位在发包建设工程时,应当对承包单位的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依法进行审验。
建设单位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签订的合同中应当明确双方安全生产的权利、义务。
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按照各自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并监督落实。
建设单位改变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等危及安全的装修工程,应当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做出结构改变设计;未做出结构改变设计的,不得施工。第十条建设单位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违法肢解发包建设工程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建设单位承担相应安全生产责任。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出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并对监理单位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意见进行确认。
多个施工单位在同一现场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设置专人组织协调各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发现或者接到监理单位报告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后,应当督促施工单位立即停工整改。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未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要求施工单位继续施工。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工程开工前向施工单位支付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工程造价,不得列入招投标竞价项目。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工程结束后,向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提出安全核验申请,未经安全核验合格的建设工程不予竣工备案。第三章勘察、设计、检测、供应单位安全责任第十五条勘察单位应当按照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进行勘察,出具真实、准确的勘察文件。
勘察单位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勘察导致各类管线、设施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损坏,或者出具虚假勘察文件导致建设工程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Ⅱ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哈尔滨市新菜田开发建设基金管理办法》等四部市政府规章的决定
一、废止三部市政府规章
(一)《哈尔滨市新菜田开发建设基金管理办法》(1989年10月25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23号发布,1998年1月4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2号、2006年3月2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140号修正);
(二)《哈尔滨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办法》(2009年11月4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207号发布);
(三)《哈尔滨市开锁业治安管理规定》(2011年10月29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236号发布)。二、修改《哈尔滨市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监督管理规定》的部分条款
(一)删去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第一项。
将第三项改为两项,作为第二项、第三项,修改为:“(二)擅自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活动的,由安监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经营活动,没收非法经营的危险化学品以及违法所得,并处以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三)擅自从事烟花爆竹经营活动的,由安监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经营活动,没收非法经营的物品以及违法所得,并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二)将第三十三条第二款中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修改为“一千元”。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Ⅲ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乡镇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等20件政府规章的决定
一、对已被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所代替的下列13件市政府规章予以废止:
(一)《哈尔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规定》(市政府10号令 1993年6月4日发布)
(二)《哈尔滨市公证工作规定》(市政府11号令 1994年6月9日发布)
(三)《哈尔滨市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市政府9号令 1995年10月6日发布)
(四)《哈尔滨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办法》(市政府11号令1998年11年1日发布)
(五)《哈尔滨市外商投资企业清算规定》(市政府20号令 1998年12月21日发布)
(六)《哈尔滨市残疾人劳动就业规定》(市政府25号令 1999年1月4日发布)
(七)《哈尔滨市生猪屠宰和销售管理办法》(市政府52号令 2000年7月22日发布)
(八)《哈尔滨市煤炭经营管理办法》(市政府62号令 2001年3月28日发布)
(九)《哈尔滨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办法》(市政府81号令 2002年3月20日发布)
(十)《哈尔滨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市政府95号令 2003年3月26日发布)
(十一)《哈尔滨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定》(市政府110号令 2004年2月17日发布)
(十二)《哈尔滨市城镇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市政府141号令 2006年3月2日发布)
(十三)《哈尔滨市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市政府159号令 2007年6月29日发布)二、对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下列5件市政府规章予以废止:
(一)《哈尔滨市对外地来本市投资经营企事业实行优惠的规定》(哈政发[1986]60号 1986年4月5日发布)
(二)《哈尔滨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市政府5号令 1992年5月8日发布)
(三)《哈尔滨市维护信访工作秩序的规定》(市政府27号令 1993年12月28日发布)
(四)《哈尔滨市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市政府7号令 1995年7月22日发布)
(五)《哈尔滨市行政执法投诉办法》(市政府106号令 2003年12月24日发布)三、对调整对象已经消失的下列2件市政府规章予以废止:
(一)《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乡镇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哈政发[1987]27号 1987年3月21发布)
(二)《哈尔滨市发展乡镇企业的补充规定》(市政府16号令 1992年10月15日发布)
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Ⅳ 哈尔滨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和燃放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人身、财产和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烟花爆竹经营和燃放的安全管理。第三条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监部门)负责本市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的管理工作,市公安机关负责本市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的管理工作。
区、县(市)安监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的管理工作,区、县(市)公安机关负责本辖区内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的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政府派出机关或者机构应当按照职责,协助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做好本辖区内烟花爆竹经营和燃放的安全管理工作。
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市场监督管理、交通运输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烟花爆竹经营和燃放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第四条安监部门应当会同公安、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市场监督管理、交通运输等行政管理部门,建立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协调工作机制。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监、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举报烟花爆竹经营、燃放的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第六条鼓励移风易俗,倡导不放烟花爆竹,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空气质量。第二章经营管理第七条烟花爆竹批发企业(以下简称批发企业)和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者(以下简称零售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后,方可从事烟花爆竹经营活动。第八条市安监部门负责《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证》(以下简称批发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工作,区、县(市)安监部门负责《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以下简称零售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工作。
区、县(市)安监部门应当会同公安、城市管理部门和有关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遵循保障安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总量控制、适度竞争的原则,编制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布点规划。
区、县(市)安监部门应当根据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布点规划,办理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许可。第九条批发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届满后继续从事烟花爆竹经营活动的,批发企业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三个月内向市安监部门提出延期申请。
市安监部门受理批发许可证延期申请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办理。第十条零售经营者分为长期零售经营者和临时零售经营者。
长期零售经营者取得的零售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不超过二年,具体期限由区、县(市)安监部门确定。有效期届满后继续从事烟花爆竹经营活动的,应当在届满前三个月内向所在地的区、县(市)安监部门重新申请,取得零售许可证后方可继续从事经营活动。
临时零售经营者取得的零售许可证,有效期自当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起至次年农历正月十五止。有效期届满,即行失效。第十一条批发企业和零售经营者应当在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载明的场所从事烟花爆竹经营活动。在多个场所从事烟花爆竹经营活动的,应当分别取得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第十二条本市市区三环路以内,除当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至次年农历正月十五期间外,其余时间禁止设置零售经营烟花爆竹网点。第十三条安监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批发企业和零售经营者名单,接受社会监督。第十四条批发企业、零售经营者不得采购和销售非法生产、经营的烟花爆竹和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烟花爆竹。
批发企业应当在其销售的烟花爆竹产品上标注批发企业名称、粘贴防伪标识。第十五条烟花爆竹批发经营实行流向登记管理制度。批发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产品采购、销售流向登记档案,如实记录烟花爆竹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保质期和销售时间、购买者等内容,并留存三年备查。第十六条批发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烟花爆竹配送能力,使用封闭箱式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向零售经营者提供配送服务。零售经营者不得到批发企业仓库自行提取烟花爆竹。第十七条长期零售烟花爆竹的,应当实行专店或者专柜销售,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Ⅳ 哈尔滨市城市环卫作业人员安全保障条例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环卫作业人员安全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建成区以及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实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区域。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环卫作业人员,是指在城市道路、广场、桥梁等公共场所从事清扫、保洁、粪便清掏和垃圾收集、运输等市容环境卫生作业的人员。第四条环卫作业人员安全保障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第五条本条例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城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卫部门)负责环卫作业人员安全保障的组织管理工作。
公安交通管理、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交通运输、卫生和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配合,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环卫作业人员安全保障的相关工作。第六条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环卫作业专项经费。
环卫作业单位应当加大机械化作业设施、设备的投入,减轻环卫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系数。第七条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应当开展环境卫生方面的公益性宣传,倡导公众尊重环卫作业人员的劳动成果。对车辆沿街撒落、随意倾卸垃圾、向外抛弃废弃物,行人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
环卫、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应当采取多种监控手段,依法获取破坏城市环境卫生行为的违法证据材料,并通过媒体曝光。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尊重环卫作业人员劳动成果,不得妨碍环卫作业安全,对危害环卫作业安全的行为有权进行举报。第九条市环卫部门应当根据我市实际,制定环卫作业安全规范并组织实施。
区、县(市)环卫部门、环卫作业单位应当依据环卫作业安全规范,制定环卫作业安全保障的相关制度并组织实施。
环卫作业安全规范应当包括环卫作业人员安全作业的教育培训、防护、组织、管理等内容。第十条环卫作业实行安全培训制度。
环卫部门、环卫作业单位应当制定环卫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计划,建立安全教育档案,定期组织环卫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对新录用的环卫作业人员上岗培训应当包括作业安全培训。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会同环卫部门,定期对环卫作业人员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的培训。
公安交通管理和交通运输部门应当把保障环卫作业人员安全列入驾驶员培训内容,开展相关安全教育。第十一条环卫作业单位应当依法为环卫作业人员办理保险,足额缴纳保险费。第十二条环卫部门、环卫作业单位应当保证环卫作业人员工间休息,根据有关规定设置环卫作业人员休息用房,为环卫作业人员工间休息及车辆停放提供条件。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在棚户区改造、新区建设时,应当优先安排环卫作业人员休息用房。第十三条环卫部门、环卫作业单位应当加强环卫作业健康的宣传教育,为环卫作业人员提供口罩等防护用品,定期组织健康检查。第十四条市环卫部门应当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同制定具备警示作用的我市环卫作业人员专业标志服装以及环卫作业设施、设备的标准。
区、县(市)环卫部门和环卫作业单位应当根据季节变化,为环卫作业人员配发符合标准的环卫专业标志服装和作业设施、设备。第十五条环卫作业人员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安全防护技能,依法享有作业安全保障的权利,并履行相关作业安全的义务。第十六条环卫作业人员作业时,应当统一穿着环卫专业标志服装,使用符合标准的环卫作业安全防护器材和作业车辆。
专业标志、安全防护器材、作业车辆出现破损、故障时,环卫作业单位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换。第十七条环卫作业人员在日常人工作业时,应当使用安全警示标志。大面积人工作业或者环卫作业车辆在弯道作业、停放时,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置安全锥、警示牌等。
机动车驾驶员应当主动避开清扫作业区域,避让环卫作业人员及环卫作业车辆。第十八条环卫部门、环卫作业单位不得安排年龄或者身体健康状况等不适合的人员,在车行道、桥梁上从事环卫作业。
Ⅵ 哈尔滨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梯安全管理,预防电梯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电梯的设置、安装、改造、修理、运行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电梯,包括载人电梯、载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非公共场所安装且仅供单一家庭使用的电梯除外。第四条本条例由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区、县(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内的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城乡建设、房产管理、安全生产监督、公安、教育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电梯安全管理相关工作。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辖区电梯安全管理相关工作。第五条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电梯安全工作的领导,将电梯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督促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第六条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新闻媒体、学校和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开展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电梯安全常识列入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第七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危害电梯安全的行为或者电梯存在事故隐患的,可以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接受举报。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处理,并向举报人反馈;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在两个工作日内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并告知举报人。有权处理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第二章设置、安装、改造、修理第八条需要设置电梯的建设项目,电梯选型、数量配置、供电电源及安全设施应当符合国家、省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第九条安装使用的载人电梯,应当配备具有运行参数采集和网络远程传输功能的监测装置。
提倡电梯制造单位、使用管理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建立电梯远程监测系统,对电梯运行情况实施远程监测。第十条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制造单位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修理的,应当提供必要备件和技术支持。
制造单位已经注销或者不再具有相应资格的,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经电梯所有权人同意委托其他具有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改造、修理的,应当在改造、修理告知书中注明。第十一条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施工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二)如实填写施工相关记录或者报告;
(三)对更换的电梯部件和安全保护装置提供不少于一年的质量保证,并履行保修义务;
(四)不得设置技术障碍,影响电梯正常运行;
(五)不得将安装、改造、修理业务再委托给其他单位;
(六)不得出借、出租电梯安装改造维修资质证书。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经电梯所有权人同意委托其他具有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改造的,改造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梯进行校验和调试,出具质量证明书,更换电梯产品铭牌,在质量证明书、产品铭牌中标明改造单位名称、许可证编号、改造日期等信息,完善相关技术资料,并对改造后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
电梯修理单位对电梯修理质量负责。第十二条电梯的安装、改造、重大修理过程,应当经电梯检验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或者监督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第三章运行使用第十三条电梯所有权人应当依法承担电梯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更新、改造、修理、报废、检验、安全评估、保险等费用。第十四条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新安装电梯未移交所有权人的,项目建设单位为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二)自行管理电梯的,所有权人为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三)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电梯的,受委托人为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四)以出租、出借等方式转移电梯使用权的,按照约定确定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未约定的,出租、出借单位是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Ⅶ 哈尔滨市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和《黑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非煤矿矿山,是指用于开采除煤炭以外的其他液态、气态、固态矿产资源的矿山。
本办法所称非煤矿矿山企业,包括依法从事非煤矿矿产资源地质勘探、生产和采掘施工的企业。
非矿山企业的非煤矿矿山生产系统或者尾矿库,视同非煤矿矿山企业管理。第四条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第五条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本市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本办法。
区、县(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日常工作,可以接受区、县(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委托,对本辖区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国土资源、公安、发展与改革、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负责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有关工作。第六条安全生产监管、国土资源、公安、发展与改革、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协调,及时通报有关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情况。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维护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的义务,对危害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的行为有权予以制止,并向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举报。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或者奖励。第二章安全生产许可第八条新建、改建、扩建(含因政策调整进行企业整合)非煤矿矿山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应当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以及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
未通过“三同时”审查和验收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生产许可手续,非煤矿矿山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不得开工投产。第九条需要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的,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咨询机构应当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进行综合分析,编制安全专篇。
有关部门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进行审查时,应当邀请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参加。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对安全专篇提出审查意见。第十条建设项目应当进行安全评价。安全评价包括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
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当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并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有关内容,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应当进行安全验收评价,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应当在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前进行安全预评价。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对同一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工作,不得由同一安全评价机构承担。第十二条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当由具备法定资质的评审机构进行评审。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评审完成之日起30日内,将安全评价报告和评审结果报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备案。第十四条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编制安全专篇。安全专篇主要包括工程设计的依据、工程概述、地质安全影响因素、矿床开采安全评述、总平面布置、机电等附属设施、矿山安全保健辅助设施、矿山安全机构及设施、存在问题和建议、附图。第十五条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中介机构应当根据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编制施工图设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组织建设。第十六条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申请、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程序和安全设施施工等规定,按照国家《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Ⅷ 哈尔滨市经营和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经营和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人身、财产和公共安全,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经营和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第三条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监部门)负责本市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的管理工作,市公安部门负责本市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的管理工作。
区、县(市)安监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的管理工作。
区、县(市)公安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的管理工作。
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本辖区内经营和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的管理工作。
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做好经营和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第四条安监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公安、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部门,建立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协调工作机制。第五条市和区县(市)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有关烟花爆竹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
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应当进行有关烟花爆竹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舆论宣传。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监、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举报烟花爆竹经营、燃放的违法行为。对查证属实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第二章经营安全管理第七条区、县(市)安监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公安、城市管理部门和有关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按照统一规划、总量控制、保障安全、合理布局的原则,编制烟花爆竹批发、零售经营网点布局规划。第八条禁止在人员密集、易燃易爆、重要建筑物、居民住宅小区等区域,以及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场所和区域设置烟花爆竹零售经营网点。第九条从事烟花爆竹批发经营的企业(以下简称批发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取得烟花爆竹批发经营许可后,方可从事烟花爆竹经营活动。
从事烟花爆竹常年零售经营的经营者(以下简称常年零售经营者)和从事烟花爆竹临时零售经营的经营者(以下简称临时零售经营者),应当经所在地的区、县(市)安监部门审查合格,取得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许可后,方可从事烟花爆竹经营活动。第十条常年零售经营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接受烟花爆竹专业知识培训,并经安监部门考核合格;
(二)实行专店或者专柜经营,设专人负责安全管理;
(三)经营场所独立,房屋面积不小于十平方米,符合防火要求,照明等电器设备设施采取防爆措施;
(四)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张贴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五)经营场所周边五十米范围内无其他烟花爆竹经营场所;
(六)建立相关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一条常年零售经营者申请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许可,应当提供下列材料,并保证材料真实有效:
(一)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许可申请书(一式三份);
(二)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安全资格证书或者培训合格证书;
(三)销售和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度,烟花爆竹购销和存放管理制度;
(四)经营场所产权或者租赁证明材料;
(五)经营场所周边安全条件说明及平面示意图;
(六)经营场所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清单和张贴安全警示标志清单;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第十二条临时零售经营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从业人员不得少于两人,经安监部门培训考核合格;
(二)经营场所实行露天摊床经营;
(三)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四)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三条临时零售经营者申请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许可,应当提供下列材料,并保证材料真实有效:
(一)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许可申请书(一式两份);
(二)负责人和销售人员的身份证明和安全资格证书或者培训合格证书;
(三)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制度;
(四)经营场所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清单;
(五)经营场所周边安全条件说明及平面示意图;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Ⅸ 哈尔滨市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监督管理规定(2015修正)
第一条为了加强治理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的监督管理。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包括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电力、特种设备、消防等涉及人身、财产和公共安全的行业领域。第四条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监督管理,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严惩的方针,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群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第五条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监部门)组织实施本规定,负责本市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的综合监督管理工作。
区、县(市)安监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的综合监督管理工作。
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电力、特种设备、消防、职业病危害防治等行业或者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管理机构(以下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别负责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本规定,做好本辖区内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的管理工作。第六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有权对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进行举报。对查证属实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当按照《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给予奖励。
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举报案件的受理、核查、处理、协调、督办、移送、答复、统计和报告制度,并向社会公开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传真电话和奖金领取办法。第七条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辖区内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所属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定期调查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排查事故隐患,全面、准确、及时掌握有关情况。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有关机关对区、县(市)人民政府的相关领导和其他责任人员予以问责、处分。第八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当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及时处理所发现的事故隐患,并记录检查和处理结果。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有关机关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的相关领导和其他责任人员予以问责、处分。第九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推进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制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并进行达标考评验收。
违反前款规定,未制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由有关机关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的相关领导和其他责任人员予以问责、处分。第十条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本辖区内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的管理工作,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重大事故隐患,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和处理,及时向安监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有关机关对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相关领导和其他责任人员予以问责、处分。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应当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赋予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安监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导致发生一般事故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处以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导致发生较大事故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要求,在规定期限内达到规定标准。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对生产经营单位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Ⅹ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哈尔滨市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等十八部市政府规章的决定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
(第5号)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哈尔滨市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等十八部市政府规章的决定》已经2017年10月20日市人民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宋希斌
2017年10月29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哈尔滨市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等十八部市政府规章的决定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哈尔滨市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等十八部市政府规章予以废止:
一、《哈尔滨市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1996年10月3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11号发布,2007年11月2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178号修正)。
二、《哈尔滨市集镇和村屯规划建设管理办法》(1996年10月3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12号发布)。
三、《哈尔滨市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1998年11月1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13号发布,2002年8月29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83号修正)。
四、《哈尔滨市清除市区道路冰雪规定》(1998年11月4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14号发布)。
五、《哈尔滨市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2001年5月8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68号发布)。
六、《哈尔滨市行政效能监察规定》(2003年12月20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102号发布)。
七、《哈尔滨市行政执法监督规定》(2003年12月26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107号发布)。
八、《哈尔滨市节约能源办法》(2004年1月19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109号发布)。
九、《哈尔滨市重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稽察暂行办法》(2006年9月26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152号发布)。
十、《哈尔滨市房屋建筑和城市道路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2007年5月29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160号发布)。
十一、《哈尔滨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2007年7月11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161号发布)。
十二、《哈尔滨市土地储备办法》(2007年9月5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169号发布)。
十三、《哈尔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办法》(2007年11月2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177号发布)。
十四、《哈尔滨市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2007年12月28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182号发布)。
十五、《哈尔滨市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办法》(2009年12月31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213号发布,2016年12月3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2号修正)。
十六、《哈尔滨市行政效能投诉办法》(2010年2月23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215号发布)。
十七、《哈尔滨市工程建设领域行政机关公务员行政处分暂行规定》(2010年5月10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220号发布)。
十八、《哈尔滨市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监督管理规定》(2013年5月16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3号公布,2015年1月9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1号修正)。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