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政府规章
❶ 广东省政府规章清理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政府规章清理工作机制,推动政府规章清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维护法制统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省省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清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政府规章清理,是指根据法律、法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政府规章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其是否保留、修改、废止或者宣布失效的政府规章管理工作制度。第三条政府规章的制定机关应当加强对政府规章清理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并提供必要的人员、经费等保障。第四条省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较大的市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中直驻粤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制定机关的规章实施部门)对其负责组织实施的政府规章进行初步清理,提出清理意见。由两个以上部门共同实施的,应当由主要实施部门会同其他部门联合进行初步清理,提出清理意见。
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以下统称制定机关的政府法制机构)负责政府规章清理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并分别对其同级的规章实施部门提出的初步清理意见进行审查,报制定机关。
其他行政机关和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政府规章的清理工作。第五条政府规章清理应当坚持合法原则,清理程序、清理结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第六条政府规章清理应当坚持及时原则,对与法律、法规、规章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一致的政府规章,应当及时予以修改、废止或者宣布失效。第七条政府规章清理应当坚持民主原则,广泛征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第二章清理方式与标准第一节清理方式第八条政府规章清理分为单项清理、专项清理和全面清理。
单项清理是指对本行政区域内与某一行业特定事项相关的现行有效的政府规章进行清理的活动。
专项清理是指对本行政区域内与某一综合性事项相关的现行有效的政府规章进行清理的活动。
全面清理是指对本行政区域内全部现行有效的政府规章进行清理的活动。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政府规章进行单项清理:
(一)制定了新的某一行业法律、法规的;
(二)某一行业法律、法规已修改、废止或者宣布失效的;
(三)其他原因需要进行单项清理的。第十条政府规章实施满3年的,应当按照《广东省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规定》进行评估,立法后评估报告建议修改或者废止的,应当进行修改或者废止。
政府规章自施行之日起5年内未进行立法后评估的,应当进行清理。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政府规章进行专项清理:
(一)法律、法规或者国家、省、较大的市要求进行专项清理的;
(二)制定了新的综合性法律、法规的;
(三)某一综合性法律、法规已修改或者废止的;
(四)其他原因需要进行专项清理的。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政府规章进行全面清理:
(一)国家、省或者较大的市要求的;
(二)国家、省或者较大的市的政策重大调整,需要进行清理的;
(三)其他原因需要进行全面清理的。第二节清理标准第十三条政府规章清理工作按照以下标准进行:
(一)合法性,即政府规章是否与上位法不一致或者相抵触;
(二)合理性,即政府规章是否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
(三)协调性,即政府规章之间是否协调一致;
(四)操作性,即政府规章是否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或者细化的问题;
(五)实施效果,即政府规章是否实现立法目的;
(六)其他需要清理的内容。第十四条政府规章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可以继续适用的,予以保留。第十五条政府规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修改:
(一)部分内容与法律、法规不一致或者相抵触的;
(二)国家政策重大调整,政府规章的部分内容与之不适应的;
(三)部分内容明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
(四)部分内容的程序性、可操作性不强,需要予以细化和完善的;
(五)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
(六)其他原因需要予以修改的。
❷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使省政府制定规章的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规章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省政府规章是省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制定的、在本省辖区范围内普遍实行的、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第三条省政府制定规章的范围是:
(一)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由省政府制定的规章;
(二)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认为应由省政府制定的规章;
(三)根据实际需要应由省政府制定的规章。第四条规章的名称一般称为规定、办法、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第五条制定省政府规章,应当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宪法、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为改革、开放、搞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第六条规章文稿应当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文字简明,符合立法技术要求。第七条省政府法制局是省政府法制行政工作的办事机构,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省政府制定规章的计划,审查和协调处理各部门上报省政府的规章草案。第二章计划第八条省政府根据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需要,编制制定规章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
省政府各部门,应根据需要向省政府提出制定规章的建议。建议应包括规章的名称、制定的目的和依据、负责起草的单位、发布的日期等内容。五年规划应按省政府部署届时报出:年度计划应在上一年度的十一月底前报省政府。第九条省政府法制局应当对各部门制定规章的建议进行通盘研究,综合协调,拟订制定规章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草案,报省政府审定。第十条省政府制定规章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由省政府法制局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对规划和计划作适当的调整。
有关部门需要增加或者撤销已列入计划的规章项目,应提出书面报告,说明理由,由省政府法制局审查同意,报请省政府主管领导批准后,作适当调整。第三章起草第十一条省政府各部门应根据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的要求,精心组织起草工作,按时完成起草任务。起草部门的领导应亲自负责,并吸收熟悉业务、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和相应文字水平的人员,组成起草小组负责规章起草工作。
起草的规章内容涉及几个部门的,由省政府指定一个部门负责牵头,组成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合小组进行起草工作。第十二条起草规章,一般应包括制定目的、依据、适用范围、主管部门;权利义务、行为规划;违反规章的责任;解释机关、施行日期等基本内容。第十三条起草规章,应注意搜集有关资料,认真调查研究,并先在本部门、本系统内进行可行性论证。规章内容涉及其他部门的,应主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通过协商力求取得一致意见。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在上报规章时加以说明。第十四条起草规章,应与我省已颁布的有关规章相衔接。对某一事项,如果作出与省已颁布的规章不相一致的规定时,应在上报规章时说明情况和理由。第十五条规章草案完稿后,应撰写起草说明。说明的内容一般包括:起草规章的目的、依据,起草过程,协调情况,主要条款的解释等。第十六条起草部门向省政府报送规章草案,应经主要负责人签署以部门正式文件报送;几个部门联合起草的,应经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会签,然后由牵头起草部门报送。
规章草案报送前,应由部门主要负责人,将规章主要内容向省长或主管副省长报告并征得同意。第十七条起草部门向省政府报送规章草案及其说明一式十份,同时附送规章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文件的复制件三份。第四章审查第十八条报送省政府的规章草案,由省政府法制局负责按以下规定进行初步审查:
(一)制定规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是否符合宪法、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有关部门意见是否一致;
(四)是否符合立法技术要求。第十九条省政府法制局对规章草案初步审查后,可根据不同情况作如下处理:
(一)因情况发生变化,暂缓或无需制定的,说明理由退回起草部门;
(二)对不符合起草要求的,提出意见,退回起草部门进行修改、补充;
(三)基本符合起草要求、内容比较成熟的,可根据需要,采用会签或发征求意见稿的方式,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必要时可进行调查研究或考察。
❸ 某省人民政府的规章与国务院某一部门的规章不一致,按照法律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由国务院裁决
❹ 省级政府规章可以设定的行政许可有
法律分析: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其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第十五条 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其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
第十六条 行政法规可以在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地方性法规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
❺ 某省人民政府的规章与国务院某一部门的规章不一致,按照法律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来A
依据《中华人自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八十六条,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
(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❻ 32.某省人民政府的规章与国务院某一部门的规章不一致,按照法律规定,下列做法正确
某省人民政府的规章与国务院某一部门的规章不一致,按照法律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❼ 某省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哪个机关可撤销
省人大
❽ 青海省人民政府规章制定办法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省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省政府)规章的制定工作,提高立法效率,保证立法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和国务院《规章制定程序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青海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省政府规章的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解释以及立法后评估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制定规章应当遵循立法法的原则和条例的要求,符合本省实际,具备可操作性。第四条省政府对规章制定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省政府法制机构具体负责立法工作计划的组织、指导、协调和实施工作。
省政府各部门和省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配合省政府法制机构做好省政府规章的起草、审查、征求意见、协调、调研和论证等工作。第二章立 项第五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省政府法制机构提出制定规章项目建议。省政府法制机构应当按照行政管理事权划分,将有关资料移交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进行立项研究;也可以组织有关部门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独立第三方进行立项研究。第六条省政府法制机构应当于每年9月底前,通过新闻媒体或者青海省政府法制信息网向社会公开征集下一年度制定规章项目建议,并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重点向下列单位和个人征集规章项目建议:
(一)省人大、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
(二)省政府各部门和市州、县人民政府;
(三)相关人民团体、社团组织、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
(四)省政府立法工作联系单位;
(五)省政府法律顾问委员会成员。第七条省政府各部门和市州、县人民政府以及社团组织在提出规章项目建议时,应当书面说明规章制定的必要性、可行性、依据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拟确定的主要制度、措施等内容,并由主要负责人签发报送省政府法制机构。第八条编制省政府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应当坚持条件成熟、急需先立、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准确把握立法规律和立法时机,促使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统一,立法进程与改革进程相适应。
拟定年内完成的规章立法提交项目应当优先考虑上一年度已经成熟的起草调研项目。规章建议项目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进行立法的,一般不列入立法提交项目和起草调研项目。第九条省政府法制机构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和省政府法律顾问委员会专家对立法提交项目、起草调研项目、酝酿论证项目进行科学论证。经省政府法制机构研究,并征求省政府省长、各副省长、秘书长意见后,形成下一年度省政府立法工作计划草案,报请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审议通过的省政府立法工作计划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由省政府法制机构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说明,报请省政府领导同意后调整。第十条省政府立法工作计划确定的规章项目责任单位,应当按照要求组织开展好起草、调研、论证和送审稿报送工作,并在部门工作经费中列支立法工作专项经费。第三章起 草第十一条规章送审稿由省政府立法工作计划确定的责任单位负责起草。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职能或者内容复杂的,可以由一个部门牵头会同其他部门共同起草。第十二条责任单位起草规章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和单位参加。
具有综合性、普遍性、创新性以及省政府安排的重要规章,省政府法制机构可以邀请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省政府法律顾问委员会成员进行集中起草修改。第十三条起草规章实行责任单位负责制。责任单位应当成立由部门负责人、法制机构和业务单位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起草小组,制定起草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并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规章送审稿的起草、报送工作。
不能如期报送的,责任单位应当向省政府法制机构作出书面说明。第十四条规章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并与有关规章的内容协调。上位法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原则上不作重复规定。
规章用语应当准确、简洁,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和法律语言表述习惯。规章文本应当规范、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第十五条起草规章应当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有关部门、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建议,合理的应当予以采纳。涉及重大法律、专业技术问题的,责任单位应当举行论证会,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
规章的内容涉及其他部门职责或者与其他部门关系紧密的,责任单位应当充分征求意见。有关部门提出的意见,应当经主要负责人签字后及时反馈。责任单位对合理的意见应当予以采纳;对有争议的意见应当充分协商。涉及重大问题的,双方主要负责人应当进行沟通协商;经协商仍达不成一致意见的,责任单位在报送规章送审稿时应当书面说明情况和理由。
❾ 某省人民政府的规章与国务院某一部门的规章不一致,按照法律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某省人民政府的规章与国务院某一部门的规章不一致,按照法律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由国务院裁决
❿ 山东省人民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规章制定程序,提高立法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规章,是指省人民政府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并以省人民政府令发布的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具有法定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规章名称为“规定”(暂行规定)、“办法”(暂行办法)和“细则”(实施细则)。规章不得使用“条例”。第三条制定规章,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国家法制统一原则,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二)从全局出发,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符合本省实际,突出地方特色;
(四)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
(五)与改革决策、发展决策紧密结合。第四条制定规章的范围包括:
(一)法律、法规授权制定规章的;
(二)法律、法规虽未授权,但根据本省实际情况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
(三)制定地方性法规尚不成熟,需要以规章形式加以规范的;
(四)省人民政府履行行政管理职能,需要以规章形式规范的其他事项。第五条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负责规章的审查和综合协调工作。第二章规划与计划第六条制定规章工作应当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编制一定年度的规划和年度计划。
立法规划应当在每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内编制完成,年度立法计划一般应在上一年第4季度内编制完成,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组织编制。第七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可以向省人民政府提出制定或修改规章的立法项目建议。立法项目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送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第八条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及省人民政府的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拟定年度立法项目,并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经综合研究和协调论证后,拟定年度立法计划草案,提请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批准。第九条年度立法计划经批准后,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第十条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执行年度立法计划过程中,认为需要调整计划项目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提出,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第三章起草第十一条规章一般委托省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起草;重要的立法项目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组织起草。
规章起草工作应当坚持立法工作者、实际工作者、专家学者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广泛倾听群众意见。第十二条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应当加强对规章起草工作的指导,以确保规章起草工作顺利进行。第十三条规章起草部门应当成立起草小组,并确定一名负责人主管起草工作。
规章起草部门应当按立法计划的要求完成起草任务;没有按计划完成起草任务的,应当向省人民政府书面说明情况。第十四条起草的规章,应当包括立法宗旨、依据、原则,适用范围,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生效时间等内容。第十五条起草的规章,应当做到文体规范、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文字简明、用词准确。必要时,应当明确某些用语的特定含义。
依照法律、法规制定实施细则或者实施办法,应当结合本省实际,突出地方特点,对原则性条款作出具体规定。第十六条起草规章,应当撰写起草说明,其内容包括:立法必要性、指导思想、起草经过、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等。第十七条部门起草的规章,经起草部门负责人会议讨论通过后,由部门主管负责人签署,形成会签稿,发送有关部门会签。第十八条有关部门收到规章会签稿后应当在15日内提出会签意见,经部门负责人签署或加盖公章后退回起草部门;逾期未会签的,视为同意。第十九条起草部门应当认真研究会签意见,对合理意见,应予采纳;对有争议的意见,应当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经协商仍达不成一致意见的,应当书面说明情况。第二十条起草部门完成规章起草工作后,应当将送审报告连同送审稿及其说明,会签意见原件以及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主要参考资料报送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审查。第四章审查第二十一条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应当从下列方面对规章送审稿进行审查:
(一)符合宪法、法律和法规规定;
(二)符合本省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与本省现行地方性法规、规章协调、衔接;
(四)体现转变政府职能和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
(五)会签全面,有分歧意见的,应基本协调一致;
(六)符合立法技术要求。
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在审查规章送审稿时,认为不符合前款规定的,可退回原起草部门修改或重新起草,或者要求补报有关文件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