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河南省机场管理条例

河南省机场管理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9-28 03:36:37

⑴ 河南省《军事设施保护法》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保护军事设施的安全,保障其使用效能和军事活动的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以下简称《军事设施保护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省境内的国家机关、部队、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组织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守《军事设施保护法》和本办法,依法履行保护军事设施的义务,对破坏和危害军事设施的行为,有权制止、检举、控告。第三条省、市(地)和设有军事设施的县(市、区),应当成立由政府和驻军有关部门人员共同组成的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保护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内军事设施保护工作的协调、监督、检查。
保护委员会的办事机构,省、市(地)设在省军区、军分区司令部,县(市、区)设在人武部或驻军军事机关。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应把《军事设施保护法》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保护军事设施和安全保密教育,增强广大军民的国防意识和法制观念。第五条军事设施保护应实行军地共管共护、军民联防。有军队驻守的军事设施,以军队为主,地方协助保护管理;无驻军的,可由团以上军事机关委托当地人民政府指定单位和人员负责保护管理。第六条军事设施管理单位对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自然资源和文物应加强保护和管理。在上述区域内应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砍伐林木。第七条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军事禁区外围安全控制范围的划定、变更和撤销,依照《军事设施保护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与省人民政府共同制定的有关规定办理。第八条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应沿边界修建围墙或设置铁丝网等障碍物,安全控制范围外沿应设置安全警戒标志,设置的各类标志牌由当地公安部门和军事设施管理单位共同负责维护。第九条未经军事设施管理单位允许,任何人员和车辆不得进入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不得擅自在上述区域内游览、摄影、摄像、录音、勘察、测量及从事其他活动。第十条在军事禁区外围安全控制范围内,当地群众可以照常生产、生活,但不得进行爆破、射击以及危害军事设施安全和使用效能的活动;安全控制范围内的土地及土地附着物,原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第十一条军民合用的机场,应严格划定军民合用和各自管理使用区域,非军事单位的人员、车辆,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军事管理区。
禁止进入军用机场放牧、种植农作物;禁止在飞机紧急起降道、疏散道、拉机道、停机坪附近从事晒粮、堆物等活动;禁止在军用机场净空区域修建超高建筑物和影响通信、导航的设施。第十二条在距离未划入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军事设施二百米内进行采石、取土、爆破等活动,须征得团级以上军事设施主管单位同意,并经当地县级公安机关批准。第十三条禁止在军用铁、公路专用线和军用输油、输电、输水管线限界内修筑建筑物,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军用输油、输电、输水管线上接用。
禁止毁坏各种助航、导航、测量标志和孤立分散的设防工事。第十四条严禁破坏、盗割军用通信线路。在军用通信线路附近新建各种设施、工程的,均不得影响通信线路的安全使用效能。
军用通信设备不得提供给外国人使用。外国人使用的机线不得同军用通信设备同机、同缆、同台。第十五条从事涉外活动,新建设项目或开辟旅游点,涉及军事设施安全时,有关部门应商得军事设施管理单位同意,并按要求和指定的范围进行。第十六条军事设施保护区域需要设立公安机构的,可由军事设施管理单位向当地县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请,逐级报省公安厅审批。第十七条军事设施管理单位和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军事设施的性质、性能、类型、规模、范围及地区的民情、社情等特点,制定具体保护措施,并公告施行。第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编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凡涉及军事设施保护的应征求有关军事单位的意见。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军事设施,应按城市规划的有关规定执行。
团以上军事设施管理单位必要时应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供军用地下、水下电缆、管道走向的位置资料,地方人民政府应按保密要求妥善保管资料。

⑵ 河南省口岸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加强口岸综合管理,确保口岸安全、畅通,促进本省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口岸是指供人员、货物、物品和交通工具出入国(关、边)境的港口、机场、车站等。
口岸按照国家规定分为一类口岸和二类口岸。一类口岸是指允许中国籍和外国籍人员、货物、物品和交通工具直接出入国(关、边)境的海(河)、陆、空客货口岸;二类口岸是指仅允许中国籍人员、货物、物品和交通工具直接出入国(关、边)境的海(河)、空客货口岸以及仅允许毗邻国家双边人员、货物、物品和交通工具直接出国(关、边)境的铁路车站和跨境公路通道。第三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口岸从事交通运输、检查检验、对外贸易、货运代理、仓储转运、涉外服务、装卸理货及出入境等活动的单位(简称口岸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口岸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全省口岸综合管理工作。设有口岸的省辖市、县(市)人民政府口岸综合管理机构或者指定的有关部门负责口岸综合管理工作。
口岸综合管理机构行使下列职责:
(一)组织编制并实施辖区口岸开放规划与计划,组织验收和审查上报口岸的开放与关闭;
(二)会同规划、计划编制部门等制定并组织实施口岸查验基础设施的新建、扩建及技术改造的规划与计划;
(三)组织协调开辟国际航线和临时航班(含包机),协助报批外国籍和港澳台地区交通运输工具临时进出非开放口岸事宜;
(四)在口岸发现疫情时,立即按规定上报,并组织有关部门控制、处理疫情;
(五)监督口岸检查检验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实施查验,并协调解决影响口岸管理秩序的问题;
(六)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第五条新建口岸港口、机场、集装箱中转站以及口岸扩建工程正式立项前,项目主管部门应当征求口岸综合管理机构的意见。
口岸现场检查检验设施及其他配套设施应当与港口、机场、车站等主体工程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建设。口岸现场检查检验设施投资应当列入主体工程投资计划;其他配套设施投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第六条申请设置口岸的,由口岸所在地省辖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按规定报国务院审批。申请设置口岸应当附下列资料:
(一)口岸开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口岸检查检验部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第七条新开放口岸检查检验部门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由省口岸综合管理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第八条新开放口岸由省口岸综合管理机构组织有关部门对其交通基础设施、安全设施、通讯设施、检查检验配套设施等情况进行初验,并按国家规定程序验收合格后,正式宣布对外开放。第九条口岸查验和监管工作实行联合办公,对出入境的人员、货物、物品和交通工具联合办理有关查验手续。联合办公的单位,应当完善运行机制,规范办事程序,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除国家规定须登交通工具检查的情形外,检查检验部门不得登交通工具检查。第十条检查检验部门应当在旅客出入境通道设置查验台,对旅客证件及行李物品进行查验。查验台的设置,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有明确规定的,按规定办理;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口岸综合管理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公安出入境管理机关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后在旅客入境通道上设工作台,办理落地签证事项。第十一条检验检疫机关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检验检疫。法律、法规未规定检验、检疫的出口货物,输入国家或地区不要求检验、检疫的,不实行强制检验、检疫;货主需要检验、检疫的,可以向有关检查检验部门申请检验、检疫。第十二条检验检疫机关对进出口货物的同一检验检疫项目,不得重复检验、检疫和收费。出口货物已在产地或货场经过检验、检疫的,在有效期限内,不得再检验、检疫。第十三条口岸查验收费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收取。执行收费的单位必须将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在口岸办公大厅对外公布,接受监督。严禁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

⑶ 现在出入河南洛阳最新规定

从洛阳出发到洛阳的防疫政策





出洛阳



常态化防控>


防控







    了解出行当地疫情防控政策。所有到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须向单位或居住地报备。9月10日至10月31日,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需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建议广大乘客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查看详情





    到洛阳



    常态化防控>


    防控





    常态化防控地区政策


    • 1报备
    • 2核酸检测


    有市域外旅居史的来(返)洛人员,应通过“支付宝”-“豫事办”-“来(返)豫报备”提前向目的地村(社区)和单位报备,入洛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洛后24小时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之后48小时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提前报备人员需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管理措施的,免除集中隔离费用。疫情防控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具体防控要求请咨询您社区所在地疫情防控部门。... 点击展开

    查看详情


    无本土疫情地区政策


    • 1报备
    • 2核酸检测


    有市域外旅居史的来(返)洛人员,应通过“支付宝”-“豫事办”-“来(返)豫报备”提前向目的地村(社区)和单位报备,入洛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洛后24小时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之后48小时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提前报备人员需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管理措施的,免除集中隔离费用。疫情防控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具体防控要求请咨询您社区所在地疫情防控部门。... 点击展开

    查看详情


    酒店/文旅场所防疫要求


    未公布。



    登记/报备规定


    有市域外旅居史的来(返)洛人员,应通过“支付宝”-“豫事办”-“来(返)豫报备”提前向目的地村(社区)和单位报备,入洛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洛后24小时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之后48小时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提前报备人员需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管理措施的,免除集中隔离费用。

    查看详情




    洛阳出行交通政策查询

    查看洛阳政策


    飞机

    高铁

    高速

    客运

    居家






    洛阳北郊机场


    机场出口设立疫情防控上卡点,对来(返)洛人员查验场所码、行程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设置临时核酸检测点,对不能出具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来(返)洛人员免费现场采样。

    查看原文>查看更多出行政策NEW



    洛阳入境人员隔离政策

    查看洛阳政策

    • 境外返回洛阳需要隔离吗?
      境外来洛人员应主动如实填写个人旅行经历,进行身份核验和健康申报,积极配合测温,遵守“14+2”天集中隔离等疫情防控管理规定。

    ⑷ 河南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以下简称技防)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技防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营、信息使用等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技防,是指运用技防产品和系统,预防、发现、监控、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共安全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技防产品,是指用于防抢劫、防盗窃、防爆炸、防入侵、防破坏等防止国家、集体、个人财产以及人身安全受到侵害并列入国家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目录的专用产品。
    本条例所称技防系统,是指综合运用技防产品及其他相关产品组成的视频监控、入侵探测与报警、出入口目标识别与控制、防爆安全检查等系统,或者以上述系统为子系统组合、集成的电子系统或者网络。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技防工作的领导,保障所需经费,将其纳入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第五条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技防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和监督检查。
    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旅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技防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在公安机关指导下,做好本单位的技防工作。第六条公共安全技术防范行业组织应当推动行业自律,规范行业从业行为,配合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开展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工作。第二章技防产品第七条生产国家实行安全认证的技防产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生产国家实行安全认证以外的技防产品,应当经省公安机关批准。第八条申请生产技防产品的企业,应当向省公安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生产申请书;
    (二)营业执照;
    (三)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标准;
    (四)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产品检验报告或者鉴定证明。
    省公安机关应当自受理技防产品生产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审核合格的,应当向申请人颁发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生产登记批准书;审核不合格的,应当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第九条销售技防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建立进货验证制度,不得销售无安全认证证书或者生产登记批准书、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的技防产品。第三章技防系统第十条下列场所和部位应当安装相应的技防系统:
    (一)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等重要新闻单位;
    (二)机场、港口、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
    (三)国防科技工业重要产品的研制、生产单位;
    (四)电信、邮政、金融单位;
    (五)大型能源动力设施、水利设施和城市水、电、燃气、燃油、热力供应设施的重要部位;
    (六)大型物资储备单位和大型商贸中心;
    (七)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和大型文化、体育场所;
    (八)博物馆、档案馆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研制、生产、销售、储存危险物品或者实验、保藏传染性菌种、毒种的单位;
    (十)重点污染源;
    (十一)公交车辆、网吧;
    (十二)宾馆、大型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和主要通道等重要部位;
    (十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场所和部位。
    前款规定应当安装的技防系统由场所和部位的所属单位投资建设,并接受公安机关的指导和监督。第十一条城市的广场、公园、主要道路、治安复杂区域的路段和路口,地下人行通道、过街天桥、隧道、地铁、大型桥梁,以及乡镇的主要街道、治安复杂区域的路段和路口等,应当安装相应的技防系统。
    前款规定应当安装的技防系统由省辖市、县(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由公安机关管理、使用和维护。第十二条鼓励居民住宅区根据实际情况安装相应的技防系统。第十三条在公共场所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的,应当设置明显标识。第十四条除依照法定职权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社会公共区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禁止在宾馆客房、公共宿舍、公共浴室、更衣室、卫生间等涉及公民隐私的场所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⑸ 郑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客运出租汽车管理,维护乘客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客运出租汽车是指为乘客提供客运服务,以里程、时间计费的经营客车。第三条凡在本市市辖各区(不含上街区,下同)行政区域内和新郑机场范围内的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者、从业人员和乘客,以及与客运出租汽车经营相关的单位、个人,均应遵守本条例。第四条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坚持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公平竞争、总量控制、协调发展的原则。第五条客运出租汽车经营权实行有偿出让、转让。有偿出让应采取拍卖、招标方式进行。本条例施行前无偿取得经营权的经营者转让其经营权时,须缴纳有偿出让金。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市政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其所属的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规定,对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实施管理、监督、服务。
    公安、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物价、交通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实施本条例。第七条市客运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公开办事制度,简化工作程序,提高服务质量;
    (二)组织开展行业优质服务和创建文明行业活动;
    (三)会同有关方面编制行业发展规划;
    (四)会同有关部门在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乘客比较集中的场所设置客运出租汽车停车场,并做好管理工作;
    (五)制定行业服务标准和有关管理制度;
    (六)受理消费者投诉,维护消费者权益;
    (七)开展法制教育,做好行业培训工作;
    (八)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维护客运出租汽车市场秩序;
    (九)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第二章经营资质管理第八条客运出租汽车企业、个体经营者(以下简称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者)取得客运出租汽车经营权后,应当向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机构申请办理经营许可证。
    单位自用客运汽车兼营客运出租汽车业务应当申请办理兼营许可证。
    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审核决定。符合条件的,发给经营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予以书面答复。
    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者取得经营许可证后,应到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办理手续。第九条客运出租汽车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规定的客运车辆和资金;
    (二)有符合规定的经营场所;
    (三)有符合规定的车载通讯设备;
    (四)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五)有经营管理规章制度;
    (六)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第十条客运出租汽车个体经营者,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规定的客运车辆和资金;
    (二)有本市常住户籍;
    (三)有符合规定条件的驾驶员。第十一条客运出租汽车驾驶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本市常住户籍;
    (二)持有汽车驾驶证件并有二年以上驾龄;
    (三)经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客运出租汽车服务资格证;
    (四)遵守法律、法规、规章。
    本条例施行前的客运出租汽车驾驶员不受前款第(一)项规定的限制。第十二条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者投入营运的车辆经公安部门检测合格,领取车辆专用牌照后,到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机构办理《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营运证》,营运证实行一车一证。第十三条禁止伪造、涂改、转借经营许可证和营运证。第十四条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者歇业的,应到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机构办理经营许可证、营运证注销手续。第十五条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者需要停业一个月以上的,应向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机构办理报停手续。报停期间,按规定免缴有关规费,不得从事营运。
    报停期满未办理续停手续的,视为恢复营运,应按有关规定缴纳有关规费。第十六条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者需变更法定代表人、调换或增减驾驶员、变更企业地址、车辆转户或过户、车辆更新,必须到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机构办理营运变更手续。
    客运出租汽车企业兼并、合并、分立,必须按规定到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机构办理有关手续。

    ⑹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和保障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开发建设和开放发展,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批准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经国务院批准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和经法定程序确定由实验区管理的区域。第三条实验区应当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突出国家确定的发展定位,遵循区域统筹、整体规划、协调推进、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高质量发展。第四条实验区应当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全面推进开放合作,吸引人才和高端要素集聚,建设投资贸易便利、金融创新突出、服务体系健全、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效应明显、法治环境规范的开放创新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法治建设引领区。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决策、协调机制,研究解决实验区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事项。
    省人民政府设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作为实验区的行政管理机关。
    省人民政府委托郑州市人民政府依法管理管委会。第六条实验区应当建立事权划分科学、结构扁平优化、管理高效统一、运行公开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省、市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当支持实验区聚焦主责主业,保障管委会依法正常行使职权。第七条管委会根据本条例规定,行使省辖市级人民政府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以及省人民政府赋予的特殊管理权限,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管委会依法履行以下职责:
    (一)组织拟定、实施实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
    (二)负责实验区发展改革、科技、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商务、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统计、规划建设、知识产权及其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行政管理工作;
    (三)行使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审批权限;
    (四)协调金融、海关、税务、边检等部门在实验区内的行政管理工作;
    (五)对实验区的土地进行管理,并负责土地及地上附着物的征收和补偿工作;
    (六)审批、管理实验区内的投资项目;
    (七)履行国务院、省人民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责。
    管委会与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综保区)管理委员会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行使综保区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职责。第八条实验区在上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机构总数内,按照机构编制管理相关规定自主设立、调整工作机构,并报上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备案。
    管委会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立工作部门和事业单位。管委会的工作部门行使省辖市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行政管理权限。第九条管委会依法公布行政权责清单,推行行政许可权、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行使,建立合作协调和联动工作机制,优化执法环境,提高行政效率。第十条实验区应当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规范化、便利化。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的实验区内的行政审批事项,由实验区负责实施。具体审批事项由省人民政府确定并对外公布。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能由实验区实施的事项,实验区享有向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直报权。第十一条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授权实验区设立具有特定管理职能的法定机构。第十二条深入推进实验区人事及薪酬体制改革,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可以实行人员聘用制、岗位聘任制、绩效考核制等,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有条件的兼职兼薪等多种薪酬方式,激发实验区的活力和动力。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十三条管委会应当根据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实验区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经郑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实验区内的建设项目应当符合实验区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实验区周边区域的城市规划应当与实验区总体规划相协调。涉及到实验区规划的市、县(区)应当严格遵守规划方案,不得私自出让土地、改变规划用途。机场规划、综保区规划等应当与实验区规划衔接统一。

    ⑺ 河南省民用运输机场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加强民用运输机场管理,保障民用运输机场安全和有序运营,维护民用航空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国务院《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民用运输机场的规划和建设、净空和电磁环境、安全和运营、服务和保障以及公共秩序和场容环境等管理活动。第三条民用运输机场(以下简称机场)是公共基础设施。省人民政府应当将机场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必要措施鼓励、支持机场发展;机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协调、解决机场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机场所在地的乡级人民政府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机场保护和管理的相关工作。

    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机场建设与发展的相关工作。第四条民用航空管理机构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机场实施行业监督管理。

    机场管理机构依法对机场的安全、运营和服务,机场范围内公共秩序和场容环境等实施监督管理。第五条机场管理应当遵循统一、安全、高效、规范的原则。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六条机场总体规划由机场管理机构或者机场建设项目法人负责编制。编制机场总体规划,应当征求当地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驻场单位的意见。机场总体规划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经批准后实施。

    机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机场总体规划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并根据机场的运营和发展需要,对机场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和建设实行规划控制。第七条在机场总体规划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应当符合机场总体规划,征求机场管理机构意见后,依法办理审批手续。第八条在机场范围内设置广告设施,应当符合机场广告设置规划。第九条机场范围内的基础设施由机场管理机构或者机场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建设;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由机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规划,统筹建设。

    机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机场用电、用水、用气、供暖和交通、邮政、通信等畅通。第三章净空和电磁环境第十条民用航空管理机构和机场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划定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并向社会公布。

    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协助和配合机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机场净空保护的具体管理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

    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机场净空限制高度以及其他规范要求。机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在审批该区域内的项目前,应当征求民用航空管理机构、机场管理机构的意见。第十一条机场新建、扩建前,机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工程动工六个月前发布公告,并在当地主要媒体和周边地区刊登、张贴。对可能影响机场净空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及设施、树木、灯光或者其他障碍物,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清除;对由此造成的损失,机场管理机构或者机场建设项目法人应当给予补偿或者依法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机场新建、扩建公告发布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净空保护区域内修建、种植、设置影响机场净空安全的障碍物。第十二条民用航空管理机构和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对净空保护状况及时核查。

    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经核查认定影响飞行安全的,由机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委托的相关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在净空保护区域外,对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高大建筑物或者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飞行障碍灯和标志,并使其保持正常显示状态。

    对可能影响导航设施、机场雷达、助航灯光正常使用的树木、竹子等高杆植物以及建筑物、构筑物,民航空管机构或者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告知产权人或者管理人及时采取修剪、削高、依法砍伐等必要的安全处理措施,排除障碍;拒不排除的,书面报告机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五个工作日内组织排除障碍。第十三条机场管理机构负责鸟类和其他动物对航空器运行安全的危害防范工作,制订防治鸟害的预案,对机场周围的鸟类活动加强监测,并定期会同机场所在地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向机场周边居民宣传放养鸟类对飞行安全的危害,采取措施消除鸟害隐患。

    信鸽协会等相关社会组织应当协助做好机场周围鸟类危害防治工作。

    机场管理机构应当配合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机场围界外两公里范围内控制和减少养殖场、屠宰场、农作物(植物)晾晒场、露天垃圾场、垃圾分拣场及填埋场,防止鸟类活动对飞行安全造成的危害。

    ⑻ 河南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2016修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以下简称技防)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技防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营、信息使用等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技防,是指运用技防产品和系统,预防、发现、监控、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共安全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技防产品,是指用于防抢劫、防盗窃、防爆炸、防入侵、防破坏等防止国家、集体、个人财产以及人身安全受到侵害并列入国家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目录的专用产品。

    本条例所称技防系统,是指综合运用技防产品及其他相关产品组成的视频监控、入侵探测与报警、出入口目标识别与控制、防爆安全检查等系统,或者以上述系统为子系统组合、集成的电子系统或者网络。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技防工作的领导,保障所需经费,将其纳入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第五条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技防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和监督检查。

    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旅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技防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在公安机关指导下,做好本单位的技防工作。第六条技防行业组织应当推动行业自律,规范行业从业行为,配合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开展技防管理工作。第二章技防系统第七条下列场所和部位应当安装相应的技防系统:

    (一)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等重要新闻单位;

    (二)机场、港口、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

    (三)国防科技工业重要产品的研制、生产单位;

    (四)电信、邮政、金融单位;

    (五)大型能源动力设施、水利设施和城市水、电、燃气、燃油、热力供应设施的重要部位;

    (六)大型物资储备单位和大型商贸中心;

    (七)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和大型文化、体育场所;

    (八)博物馆、档案馆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研制、生产、销售、储存危险物品或者实验、保藏传染性菌种、毒种的单位;

    (十)重点污染源;

    (十一)公交车辆、网吧;

    (十二)宾馆、大型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和主要通道等重要部位;

    (十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场所和部位。

    前款规定应当安装的技防系统由场所和部位的所属单位投资建设,并接受公安机关的指导和监督。第八条城市的广场、公园、主要道路、治安复杂区域的路段和路口,地下人行通道、过街天桥、隧道、地铁、大型桥梁,以及乡镇的主要街道、治安复杂区域的路段和路口等,应当安装相应的技防系统。

    前款规定应当安装的技防系统由省辖市、县(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由公安机关管理、使用和维护。第九条鼓励居民住宅区根据实际情况安装相应的技防系统。第十条在公共场所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的,应当设置明显标识。第十一条除依照法定职权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社会公共区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禁止在宾馆客房、公共宿舍、公共浴室、更衣室、卫生间等涉及公民隐私的场所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第十二条技防系统的设计、安装,应当符合技防系统防护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要求,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应当具备同公安机关联网的条件。

    本条例第七条、第八条规定安装的技防系统的设计方案,按照国家规定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审核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设计方案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提出审核意见。第十三条技防系统竣工后,按照国家规定应当检测的,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检验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按照国家规定应当验收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公安机关应当在检测合格后的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第十四条使用技防系统的单位应当建立系统日常运行状况、信息管理和使用、相关档案资料等事项的自检制度,加强对系统的维护和保养,保证系统正常发挥效能。

    ⑼ 河南省公共场所治安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公共场所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下列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
    (一)文化、娱乐、体育场所;
    (二)饮食及其他服务场所;
    (三)游览、集贸、劳务场所;
    (四)车站、码头、机场和车辆集中停放场所;
    (五)临时举办的大型商贸、文化、娱乐、体育、重大节庆等活动场所;
    (六)其他依法应当进行治安管理的公共场所。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综合治理措施,维护公共场所秩序。
    公安机关是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的主管机关,负责本辖区公共场所治安秩序的检查、监督和管理工作,查禁违法活动。
    工商行政管理、文化、体育、城建(城管)、铁路、交通、旅游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公安机关加强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第四条公共场所治安管理,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实行治安管理责任制。
    公共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该公共场所的治安责任人。治安责任人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维护治安秩序。第五条公民应当遵守和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对公共场所中的违法行为有权制止、举报。第六条对于执行本条例,认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及时发现、举报重大违法犯罪活动,见义勇为,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公安机关、所在单位给予表彰或者奖励。第二章治安管理第七条公共场所应当具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建筑物及设施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和消防管理规定。
    公共场所经营项目和从业人员,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治安管理规定。第八条开办本条例第二条第(一)、(二)项公共场所的,开办者应持有关证件向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公安机关在接到书面申请十日内发给《公共场所治安合格证》。未取得《公共场所治安合格证》的,不得营业。
    领取《公共场所治安合格证》的经营单位,停业、转业、租赁、分立、合并及变更治安责任人时,应当向原审批机关办理相应的手续。第九条举办本条例第二条第(五)项大型活动的,主办单位应当于举办日期的十日前,向举办地的县(市、区)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在城市举办跨区域的大型活动,向举办地的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书面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书面通知主办单位。
    公安机关对许可举办的大型活动,应当协助、督促主办单位落实安全措施。在活动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应当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第十条大型传统民间活动,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组织协调公安机关及其他有关部门维护治安秩序。第十一条公共场所的经营活动必须遵守下列要求:
    (一)音响器材、灯光的使用和限员场所的经营,不得违反治安管理规定;
    (二)不得在安全疏散通道营业或者放置物品;
    (三)不得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
    (四)不得使用淫亵性名称、广告招牌,张贴淫秽图片,利用色情招徕顾客;
    (五)不得设置便利色情淫亵等违法活动的设施;
    (六)不得提供淫亵性按摩和色情陪侍服务;
    (七)不得欺骗、敲诈、勒索顾客;
    (八)不得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第十二条公共场所治安责任人及从业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责任:
    (一)组织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二)接受公安机关治安管理,按照要求及时整改治安隐患;
    (三)发现违法人员,立即报告或者扭送公安机关;
    (四)发生治安灾害事故或者刑事案件时,立即报告公安机关,保护现场,抢救伤员;
    (五)对观众、游客、顾客遗失或者群众拾交的财物,详细登记,妥善保管,公告招领或者送交公安机关;
    (六)招聘雇用外地从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向公安机关申报暂住户口;
    (七)临时举办大型商贸、文化、娱乐、体育以及重大节庆等活动,履行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第十三条公安机关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照本条例规定,审查大型活动举办申请,核发《公共场所治安合格证》,并进行年度审查;
    (二)督促公共场所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会同主办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三)对公共场所进行治安检查,督促整改不安全隐患;
    (四)依法及时查处刑事、治安案件和其他违法活动,预防、处置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
    公安人员在公共场所执行公务时,应当主动出示省公安机关制发的《公共场所治安管理检查证》,文明执勤,依法办事。

    ⑽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

    一、对39部省政府规章予以废止。二、对16部省政府规章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
    省政府决定废止的省政府规章

    1.《河南省〈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实施办法》(1988年12月15日豫政〔1988〕116号发布)

    2.《河南省国家储备物资仓库安全管理暂行规定》(1989年2月4日豫政〔1989〕9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5日省政府令第136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修订)

    3.《河南省〈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实施办法》(1990年3月4日省政府令第13号发布,根据1997年1月2日省政府令第28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河南省扫除文盲条例实施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1年1月5日省政府令第136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4.《河南省油气田保护暂行规定》(1990年12月2日省政府令第24号发布)

    5.《河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实施办法》(1991年6月24日省政府令第29号发布)

    6.《郑州机场口岸管理试行办法》(1991年4月30日豫政〔1991〕36号发布)

    7.《河南省性病防治暂行办法》(1992年2月14日豫政〔1992〕13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5日省政府令第136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2年5月21日省政府令第148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8.《河南省统计报表管理办法》(1992年4月13日豫政文〔1992〕73号发布)

    9.《河南省治安联防工作暂行规定》(1992年5月13日豫政文〔1992〕100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5日省政府令第136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2年5月21日省政府令第148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10.《河南省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我省工作的暂行规定》(1992年11月27日豫政〔1992〕99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5日省政府令第136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修订)

    11.《河南省外商投资有形资产鉴定试行办法》(1993年7月26日省政府令第2号发布)

    12.《河南省〈土地复垦规定〉实施办法》(1993年11月27日省政府令第5号发布,根据2005年3月16日省政府令第90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1年1月5日省政府令第136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13.《河南省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管理办法》(1995年1月11日豫政文〔1995〕15号发布,根据1998年4月9日豫政〔1998〕16号发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修订部分规章和删除部分行政文件中行政处罚内容的通知》第一次修订,根据2011年1月5日省政府令第136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14.《河南省污染源限期治理管理办法》(1996年1月20日省政府令第24号发布,根据2005年3月16日省政府令第90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1年1月5日省政府令第136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15.《河南省人民政府奖励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暂行规定》(1996年3月3日豫政〔1996〕19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5日省政府令第136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修订)

    16.《河南省减免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造地费暂行办法》(1996年3月29日豫政〔1996〕22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5日省政府令第136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修订)

    17.《河南省道路旅客运输管理办法》(1997年3月18日省政府令第33号发布)

    18.《河南省社会保安服务管理办法》(1997年6月24日省政府令第34号发布)

    19.《河南省乡镇企业负担监督管理办法》(1997年6月24日省政府令第35号发布)

    20.《河南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规定》(1998年2月6日省政府令第38号发布,根据2005年3月16日省政府令第90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1年1月5日省政府令第136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21.《河南省农药管理办法》(1998年11月5日省政府令第44号发布,根据2005年3月16日省政府令第90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1年1月5日省政府令第136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22.《河南省人事争议处理暂行办法》(1998年11月12日豫政〔1998〕58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5日省政府令第136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修订)

    2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河南省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试行)〉的批复》(1999年7月1日豫政文〔1999〕109号发布)

    24.《河南省公路路政管理规定》(2000年1月6日省政府令第54号发布,根据2005年3月16日省政府令第90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1年1月5日省政府令第136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25.《河南省〈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2000年4月10日省政府令第55号发布)

    26.《河南省含金物料经营管理办法》(2000年6月30日省政府令第56号发布,根据2005年3月16日省政府令第90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修订)

    27.《河南省社会福利机构管理规定》(2001年4月6日省政府令第60号发布,根据2005年3月16日省政府令第90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1年1月5日省政府令第136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28.《河南省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2002年3月1日省政府令第66号发布)

    29.《河南省环境监测管理办法》(2002年4月11日省政府令第68号发布)

    30.《河南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2003年2月16日省政府令第73号发布,根据2011年10月11日省政府令第142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河南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

    31.《河南省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2003年2月27日省政府令第74号发布)

    32.《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通告》(2003年5月1日省政府令第75号发布)

    33.《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2003年8月5日省政府令第77号发布)

    34.《河南省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2005年12月22日省政府令第96号发布,根据2012年5月21日省政府令第148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修订)

    35.《河南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管理办法》(2007年4月9日省政府令第103号发布)

    36.《河南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2007年11月21日省政府令第112号发布)

    37.《河南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办法》(2008年8月20日省政府令第116号发布,根据2012年5月21日省政府令第148号公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修订)

    38.《河南省行政效能监察办法》(2008年12月2日省政府令第122号发布)

    39.《河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定》(2012年12月21日省政府令第150号发布)

    附件2:
    省政府决定修改的省政府规章

    热点内容
    社矫条例 发布:2025-01-18 03:18:09 浏览:923
    交通法规禁止 发布:2025-01-18 03:14:28 浏览:342
    社会与法一夕阳红直播 发布:2025-01-18 02:37:46 浏览:724
    谣言转发多少条付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8 01:48:20 浏览:471
    女性就业地方性法规 发布:2025-01-18 01:29:02 浏览:923
    最新婚姻法房子归属问题 发布:2025-01-18 01:22:43 浏览:87
    国际经济法原理 发布:2025-01-18 01:22:39 浏览:340
    有关医院建筑的法规 发布:2025-01-18 01:22:35 浏览:53
    有关外包栏目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18 00:32:49 浏览:725
    人民法拍网 发布:2025-01-18 00:31:45 浏览: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