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Ⅰ 西宁市城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2019修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房地产交易管理,规范房地产交易行为,维护房地产交易市场秩序,保障房地产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国有土地上房地产转让、中介服务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房地产交易应当遵循合法、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第四条市房产管理部门是本市房地产交易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房地产交易监督管理工作,其所属的房地产交易管理机构,负责市辖区内房地产交易的具体管理工作。
县房产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房地产交易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房地产交易监督管理工作。
自然资源和规划、城乡建设、财政、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房地产交易相关管理工作。第五条本市房地产交易实行信息化管理制度。市房地产交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全市统一的房地产交易网络管理系统,实施房地产交易网上管理,向社会提供公开透明、安全高效的服务。第六条本市实行商品房预售资金和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制度。
商品房预售资金和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遵循专款专户、专款专用的原则。资金监管的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规定。第七条房地产行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规范执业行为,培训从业人员,提高房地产行业服务水平,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第八条房地产交易当事人应当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依法纳税。房地产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第二章房地产转让第九条本条例所称房地产转让,是指房地产权利人依法将其房屋所有权转移给他人的行为。房地产转让主要包括下列方式:
(一)买卖;
(二)赠与;
(三)交换;
(四)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成立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使房屋权属发生转移的;
(五)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设立、分立、合并、被收购或者兼并等情形,使房屋权属发生转移的;
(六)抵偿债务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房地产转让时,房屋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让。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地产,不得转让:
(一)权属未进行登记的;
(二)权属有争议的;
(三)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或者未进行商品房销售备案的;
(四)土地使用权被依法收回的;
(五)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
(六)已作他项权登记,未经他项权人书面同意的;
(七)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禁止转让的其他情形。第十一条房屋分割转让的,其土地使用权按照相应比例同时转让。
建筑设计为独立成套的住宅房屋,不得分割转让。
建筑设计为非住宅的房屋,未经自然资源和规划、城乡建设、应急管理或者消防主管机关等部门批准分割的,不得分割转让。第十二条房地产转让,转让人应当如实告知受让人所转让房地产的权属、抵押、租赁等相关情况。第十三条房地产转让,当事人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房地产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在签订转让合同或者取得与转让有关的法律文件生效后90日内,向不动产登记部门申请办理房屋权属转移登记。第十四条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对符合国家和本条例规定的,应当予以办理房屋权属转移登记,不符合规定的,应当作出不予办理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第十五条房地产转让当事人办理房地产交易相关手续,应当如实向房地产交易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有关材料,并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第十六条房地产转让实行成交价格申报制度。房地产转让当事人在办理权属转移登记时应当如实申报房地产交易价格,并依法缴纳税费。第十七条商品房预售实行许可制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将待售商品房信息输入房地产交易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的网上交易管理系统,取得房地产交易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方可销售。房地产交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核发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予以公布。
Ⅱ 西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2021)
一、对下列3件地方性法规予以废止
(一)《西宁市保护学校教学环境维护教学秩序的规定》
(二)《西宁市公共餐饮具卫生监督管理条例》
(三)《西宁市城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二、对下列12件地方性法规作出修改
(一)对《西宁市南北山绿化管理条例》作出修改
1.将第五条第三款中的“林业、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国土、环保、水利、民政、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林草、发展改革、城乡建设、自然资源规划、生态环境、水务、民政、公安、应急等主管部门”。
2.将第七条第一款中的“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市林草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自然资源规划等主管部门”。
3.将第八条中的“林业、规划、国土等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林草、自然资源规划等主管部门”。
4.删除第十一条第一款中的“并报南北山绿化主管部门备案”。
5.将第十二条修改为:“在承包区内修建直接用于绿化生产服务的设施,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承包区面积的3%,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草主管部门批准,不需要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超出标准需要占用林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直接用于绿化生产服务的设施包括:(一)培育、生产种子、苗木的设施;(二)贮存种子、苗木、木材的设施;(三)集材道、运材道、防火巡护道、森林步道;(四)林业科研、科普教育设施;(五)野生动植物保护、护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木材检疫的设施;(六)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通讯基础设施;(七)其他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
6.将第十三条第二款中的“环保、规划、建设、水利、国土等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生态环境、城乡建设、水务、自然资源规划等主管部门”。
7.删除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
8.将第十五条修改为:“划拨或者承包给单位和个人的林地使用权,由所在区(县)人民政府登记机构发放林权证。”
9.将第十六条中的“国土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
10.删除第二十条中的“经南北山绿化主管部门同意”。
11.将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中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林草主管部门”。
12.将第二十四条中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水务主管部门”。
13.将第二十五条中的“水利和国土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水务和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
14.将第三十一条第三款中的“公安消防部门”修改为“消防救援机构”。
15.删除第三十四条中的“或者林木成活率达不到标准”。
16.将第三十六条中的“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给予处分”。
17.删除第三十七条。
(二)对《西宁市防御雷电灾害条例》作出修改
1.将第四条第四款中的“城乡规划和建设、公安消防、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自然资源规划、城乡建设、市场监管、应急等主管部门”。
2.将第八条第三款中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3.将第十条中的“安全生产监督”修改为“应急”。
4.将第十二条中的“建设、气象、安监等主管机构”修改为“气象主管机构及城乡建设、应急等主管部门”。
5.将第二十条修改为“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防雷减灾活动中不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删除第二十二条。
(三)对《西宁市林业管理条例》作出修改
1.将本条例中所有的“林业主管部门”均修改为“林草主管部门”。
2.将第六条第四款中的“环境保护、农牧、水利、土地等相关主管部门”修改为“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务、自然资源规划等主管部门”。
3.将第十八条第一款中的“土地主管部门”修改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第三款修改为:“建设工程需要临时使用林地的,应当按照规定报经市、县(区)人民政府林草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临时使用林地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年,并不得在临时使用的林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临时使用林地期满后一年内,用地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
4.将第三十六条中的“林业、市场监督”修改为“林草、市场监管”。
5.将第三十七条修改为“运输木材或者采挖的树木出县、市境的,除国家统一调拨的外,应当持有木材运输证;在县内运输的,应当具有合法来源证明。”
6.将第四十六条第一款中的“并处以实际损失价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修改为“可以处以毁坏林木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7.在第四十七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 “向林地排放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水、污泥,以及可能造成林地污染的清淤底泥、尾矿、矿渣等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8.将第四十八条修改为“植树造林单位连续两年未完成造林绿化任务或者造林成活率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以及植树造林责任单位未按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的要求按时完成造林任务的,由市、县(区)人民政府林草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完成造林任务;逾期未完成的,可以处以应完成而未完成造林任务所需费用二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四)对《西宁市服务行业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作出修改
1.将本条例中所有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均修改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2.将第四条第三款中的“工商、规划、建设、水务、城市管理、卫生、文化、交通、公安、质量技术监督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市场监管、自然资源规划、城乡建设、水务、城管、卫生健康、文化旅游广电、交通运输、公安等主管部门”。
3.将第六条中的“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
4.将第七条中的“城市”修改为“国土空间”。
5.将第十条第一款修改为:“新建、改建、扩建的服务项目,按环境影响程度实行分类管理,服务项目经营者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将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报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有关审批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开审批程序。” 删除第十条第二款。
6.删除第十一条第二款。
7.将第十二条修改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服务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六十日内、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三十日内,分别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服务项目经营者。
对环境影响登记表实行备案管理。审核、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以及备案环境影响登记表,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8.将第十五条修改为:“新开办服务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环境保护设施的,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服务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
建设单位在环境保护设施验收过程中,应当如实查验、监测、记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调试情况,不得弄虚作假。
除按照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验收报告。”
9.将第十八条修改为:“服务项目实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在经营活动中严格按照污染物排放许可管理的有关规定排放污染物。”
10.将第十九条修改为:“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服务项目经营者为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相关规定缴纳环境保护税。”
11.删除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九条。
12.将第二十五条改为第二十二条,将其中的“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给予处分”。
13.将第二十六条改为第二十三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五)对《西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作出修改
1.将本条例中所有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均修改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2.将第五条第三款中的“发展和改革、经济信息化、城乡规划和建设、国土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城乡建设、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第四款中的“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主管部门”。第五款中的“城乡规划和建设、城市管理、交通运输、房产、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自然资源规划、城乡建设、城管、交通运输、住房保障房产、林草等主管部门”。第六款中的“财政、农牧、市场监督管理、教育、卫生、气象等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财政、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教育、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和气象等主管机构”。第七款中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3.将第七条第四款中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教育主管部门”。
4.将第十五条修改为:“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建设对大气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排污权交易取得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或者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未通过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5.将第二十三条第二款中的“市经济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6.将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中的“市发展和改革、经济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市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第二款中的“市经济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7.将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中的“市经济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市城乡规划”修改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8.将第二十七条中的“市城乡规划和建设、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市自然资源规划、城乡建设、住房保障房产主管部门”。
9.将第三十条第二款中的“不予核发牌证”修改为“不得核发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
10.将第三十一条中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修改为“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
11.将第三十六条中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修改为“应当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
12.将第三十八条第二款中的“市财政、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市场监督管理等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市财政、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主管部门”。
13.将第四十条第二款中的“城乡规划和建设、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自然资源规划、城乡建设、城管、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
14.将第四十二条第一款中的第二项、第三项修改为:“(二)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公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等信息;(三)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取密闭式防尘网遮盖。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进行资源化处理。”
15. 将第四十五条中的“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城管主管部门”。
16.删除第四十七条。
17.将第四十八条改为第四十七条,其中第一款第二项中的“建设、水务、农牧、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城乡建设、水务、农业农村、林草等主管部门”。
18.将第四十九条改为第四十八条,修改为“堆存、装卸煤炭、水泥、石灰、石膏、渣土、砂石、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的作业,作业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采取密闭方式,不能密闭的,应当采取遮盖、喷淋、围挡等有效措施,防止抛洒、扬尘”。
19.将第五十三条改为第五十二条,其中第二款中的“无法密闭的除外”修改为“无法密闭的,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废气排放”。
20.将第五十八条改为第五十七条,其中的“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修改为“处以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1.将第五十九条改为第五十八条,其中的第一款第一项分为两项,修改为“(一)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二)超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删除原第二项。
22.将第六十条改为第五十九条,其中第一款第四项中的“市场监督行政主管部门” 修改为“市场监管主管部门”,第六项修改为“(六)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提供饮食、洗浴、住宿等服务单位未按照规定停止燃用高污染燃料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没收高污染燃料的设施,组织拆除燃煤供热锅炉,并处以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3.将第六十一条改为第六十条,将第三款中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修改为“由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城乡建设、住房保障房产、农业农村、水务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责令改正”。
24.将第六十五条改为第六十四条,其中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25.将第六十六条改为第六十五条,其中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26.将第六十七条改为第六十六条,其中的“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城管主管部门”。
27.删除第六十八条。
28.将第六十九条改为第六十七条,其中的“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主管部门”。
29.将第七十条改为第六十八条,其中第一款中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第二款中的“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城管主管部门”,第三款中的“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住房保障房产主管部门”。
30.将第七十一条改为第六十九条,其中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31.将第七十四条改为第七十二条,其中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修改为“市场监管主管部门”。
32.将第七十五条改为第七十三条,其中的“安全生产监督、公安、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应急、公安、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33.将第七十六条改为第七十四条,其中第二款中的“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城管主管部门”,第三款修改为“在市人民政府禁止的时段和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的,由城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烧烤工具和违法所得,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34.将第七十七条改为第七十五条,其中第二款中的“市场管理主管部门”修改为“市场监管主管部门”。
35.删除第七十八条。
36.将第七十九条改为第七十六条,其中的“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主管部门”。
37.将第八十条改为第七十七条,其中的“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主管部门”。
38.将第八十一条改为第七十八条,其中的“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给予处分”。
39.将第八十二条改为第七十九条,修改为:“本条例所称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装配有发动机的移动机械和可运输的工业设备。
本条例所称高污染燃料分为三类:(一)单台出力小于20蒸吨/小时的锅炉和民用燃煤设备燃用的含硫量大于0.5%、灰分大于10%的煤炭及其制品以及石油焦、油页岩、原油、重油、渣油、煤焦油。(二)除单台出力大于等于20蒸吨/小时锅炉以外燃用的煤炭及其制品以及石油焦、油页岩、原油、重油、渣油、煤焦油。(三)煤炭及其制品,石油焦、油页岩、原油、重油、渣油、煤焦油以及非专用锅炉或未配置高效除尘设施的专用锅炉燃用的生物质成型燃料。”
(六)对《西宁市控制吸烟条例》作出修改
1.将本条例中所有的“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均修改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
2.将本条例中所有的“行政主管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均修改为“主管部门”。
3.将第五条中的“按照以下规定”修改为“依照各部门职责”。其中的第四项和第五项合并为一项,作为第四项,修改为“(四)市场监管主管部门负责各类市场、商品批发和零售营业场所、餐饮业的控制吸烟工作和对禁止烟草制品广告的监督管理”。第七项改为第六项,其中的“公安、文化、体育、旅游、园林、民政等部门”修改为“公安、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园林、民政等主管部门”。
4.删除第八条第一款中的“但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除外”。
5.删除第九条、第十二条。
6.将第十条改为第九条。
7.将第十九条改为第十七条,其中的“控制”修改为“禁止”,“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二条”修改为“第八条、第九条”。
8.将第二十条改为第十八条,其中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修改为“市场监管主管部门”。
9.将第二十一条改为第十九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由市场监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10.将第二十二条改为第二十条,其中的“公安部门”修改为“公安机关”。
11.删除第二十五条。
(七)对《西宁市餐厨垃圾管理条例》作出修改
1.将本条例中除第五条、第七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外的“主管部门”均修改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
2.将第五条修改为“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监督的管理工作。
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发展改革、农业农村、商务、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餐厨垃圾监督管理工作。”
3.将第七条中的“市主管部门”修改为“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将“发展和改革、财政、水务、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发展改革、财政、水务、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
4.将第十二条第四款中的“工商、食品药品监督、商务”修改为“市场监管、商务”。
5.将第三十三条修改为“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个人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6.将第三十四条中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修改为“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7.将第三十五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不足一万元的,由市场监管主管部门处以十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处以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8.将第三十七条修改为“从事餐厨垃圾收集、运输服务企业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项规定,在运输过程中随意倾倒、遗洒、丢弃餐厨垃圾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清除,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9.将第三十八条修改为“从事餐厨垃圾收集、运输服务企业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餐厨垃圾处置服务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0.将第三十九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规定,从事餐厨垃圾收集、运输企业,未经批准擅自停业、歇业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从事餐厨垃圾处置服务企业,未经批准擅自停业、歇业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1.将第四十条中的“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给予处分”。删除“由司法机关”。
12.删除第四十二条。
(八)对《西宁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作出修改
1.删除第三条第四款。
2.将第四条第三款中的“发展和改革、城乡规划和建设、交通运输、水务” 修改为“发展改革、自然资源规划、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
3.将第六条第二款中的“发展和改革”修改为“发展改革”;第三款中的“规划”修改为“自然资源规划”;第四款中的“城乡规划和建设、交通运输、水务” 修改为“自然资源规划、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
4.删除第十条第二款。
5.将第十二条修改为“本市辖区内,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与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相适应的地震学、地震地质学、工程地震学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有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条件。”
6.将第十五条修改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使用未经评审或者评审未通过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7.将第十六条第一款中的“建设部门”修改为“城乡建设部门”,删除第二款。
8.将第二十二条中的“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给予处分”。
(九)对《西宁市殡葬管理条例》作出修改
1.将第四条第三款中的“公安、市场监督、国土资源、卫生、环保、城乡规划和建设、市容环卫、林业、民族事务、物价”修改为“公安、市场监管、自然资源规划、卫生健康、生态环境、城乡建设、城管、林草、民宗、物价”。
2.将第六条中的“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修改为“文化旅游广电”。
3.将第十一条中的“埋葬骨灰的单人墓、双人合葬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一点五平方米”修改为“埋葬骨灰的单人墓、双人合葬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一平方米。”
4.将第十二条第二款中的“规划、国土部门”修改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
5.将第二十八条中的“土地主管部门”修改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
6.将第三十条中的“建设、土地行政管理”修改为“城乡建设、自然资源规划主管”。
7.将第三十五条中的“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给予处分”。
8.删除第三十六条。
(十)对《西宁市水资源管理条例》作出修改
1.将第六条第一款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将第二款中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2.将第十五条中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3.将第十八条第二款中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4.将第十九条中的“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修改为“发展改革主管部门”。
5.删除第二十九条。
6.将第三十一条改为第三十条,其中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修改为“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7.将第三十二条改为第三十一条,其中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8.将第三十四条改为第三十三条,第一款中的“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给予处分”。
9.删除第三十五条。
(十一)对《西宁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作出修改
1
Ⅲ 西宁市城市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和交接管理,规范住宅小区配套设施建设,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竣工综合验收,是指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以及有关部门批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案,对住宅小区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各项建设指标和竣工验收情况进行统一的检验。第三条本办法适用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用地规模在20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住宅小区及组团(以下简称住宅小区)的竣工综合验收。第四条西宁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是本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城市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工作。
各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城市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工作。
计划、规划、建设、环保、城管、园林、电信、供电、公安消防等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协助好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工作。第五条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实行登记制度。住宅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经审批后,开发建设单位在10日内到市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登记,并签订《西宁市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履约责任书》后方可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第六条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建设项目按批准的小区规划和有关专业管理及设计要求全部建成,并满足使用要求;
(二)住宅及公共配套设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等单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验收资料齐全;
(三)各类建筑物的平面位置、立面造型、装修色调等符合批准的规划设计要求;
(四)施工机具、暂设工程、建筑残土、剩余构件全部拆除清运完毕,达到场清地平;
(五)被拆迁住户已合理安置。第七条申请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须提交下列文件:
(一)规划及其他专业管理部门批准的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各个单项工程设计文件(图纸)等;
(二)工程承发包合同;
(三)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定的各单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文件;
(四)竣工资料(图纸)和技术档案资料;第八条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可申请分期验收。分期验收的,应当规划部门具体划分分期开发的规模和区域,合理配套市政公用设施。
住宅小区分期竣工综合验收的时间,在办理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登记时,应在《西宁市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履约责任书》中列明。第九条申请分期验收的住宅小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验收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均已办理单项竣工验收手续,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建筑垃圾已全部清理完毕;
(二)验收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已具备供水、供气、供电、通邮条件,道路和排水、排污等管道畅通;
(三)验收范围内配套建设的各项公用和生活服务设施能交付正常使用;
(四)验收范围内已按物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委托有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实施物业管理。第十条住宅小区整体或分期验收范围内最后的一项单位工程验收合格之日起六个月内,开发建设单位应申请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
(一)开发建设单位向市、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峻工综合验收申请,并提交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资料。
(二)市、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收齐开发建设单位提交的验收资料后10日内发出竣工综合验收通知书,并在15日内召集计划、规划、建设、环保、城管、园林、电信、供电、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组成综合验收小组;
(三)综合验收小组应审阅有关验收资料,进行现场检查。对住宅小区建设、管理的情况进行全面鉴定和评价,填写综合验收报告;
(四)市、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综合验收报告进行审查。综合验收报告审查合格后,由市、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发给《西宁市城市住宅小区峻工综合验收合格证》。
(五)住宅小区经竣工综合验收后开发建设单位方可办理房屋和有关设施交付使用手续。
验收合格并已办理交付使用手续的住宅小区,开发建设单位不再承担工程扩建、改建费。第十一条开发建设单位在领取《西宁市城市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合格证》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完整的小区综合验收资料报送备案。
Ⅳ 房地产商归哪个部门管理
房地产开发公司由当地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管理。
法律依据: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四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与房地产开发经营有关的土地管理工作。
Ⅳ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有哪些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1998年7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48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 法规 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加强对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和保障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房地产开发经营,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设,并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或者销售、出租 商品房 的行为。 第三条房地产开发经营应当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与房地产开发经营有关的土地管理工作。 第二章房地产开发企业 第五条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除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企业设立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10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 (二)有4名以上持有资格证书的房地产专业、建筑工程专业的专职技术人员,2名以上持有资格证书的专职会计人员。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对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注册资本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条件作出高于前款的规定。 第六条外商投资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除应当符合本条例第五条的规定外,还应当依照外商投资企业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第七条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符合本条例第五条规定条件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予以登记;对不符合条件不予登记的,应当说明理由。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对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登记进行审查时,应当听取同级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八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自领取 营业执照 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文件到登记机关所在地的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备案: (一)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企业章程; (三)验资证明; (四)企业法定代表人的 身份证 明; (五)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证书和 聘用合同 。 第九条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专业技术人员和开发经营业绩等,对备案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定资质等级。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核定的资质等级,承担相应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章房地产开发建设 第十条确定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和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年度计划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经计划主管部门批准的,还应当报计划主管部门批准,并纳入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第十一条确定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坚持旧区改建和新区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开发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拥挤、 环境污染 严重以及危旧房屋集中的区域,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第十二条房地产开发用地应当以出让方式取得;但是,法律和国务院规定可以采用划拨方式的除外。 土地使用权 出让或者划拨前,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对下列事项提出书面意见,作为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划拨的依据之一: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开发期限; (二)城市规划设计条件; (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要求; (四)基础设施建成后的产权界定; (五)项目 拆迁补偿 、安置要求。 第十三条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建立资本金制度,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不得低于20%。 第十四条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开发建设应当统筹安排配套基础设施,并根据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实施。 第十五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约定的土地用途、动工开发期限进行项目开发建设。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期限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满2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但是,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或者动工开发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动工迟延的除外。 第十六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的房地产项目,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技术规范以及合同的约定。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对其开发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质量承担责任。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七条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项目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竣工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内容,组织工程质量监督、规划、消防、人防等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进行验收。 第十八条住宅小区等群体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和下列要求进行综合验收: (一)城市规划设计条件的落实情况; (二)城市规划要求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情况; (三)单项工程的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四) 拆迁 安置方案的落实情况; (五)物业管理的落实情况。 住宅小区等群体房地产开发项目实行分期开发的,可以分期验收。 第十九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将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主要事项记录在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中,并定期送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章房地产经营 第二十条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规定的条件。 第二十一条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自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办理完毕之日起30日内,持房地产开发项目 转让合同 到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房地产开发企业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时,尚未完成拆迁补偿安置的,原拆迁补偿安置合同中有关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给受让人。项目转让人应当书面通知被拆迁人。 第二十三条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商品房,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二)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三)按提供的预售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四)已办理预售登记,取得 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明。 第二十四条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证明材料; (二)营业执照和资质等级证书; (三) 工程施工合同 ; (四)预售商品房分层平面图; (五)商品房预售方案。 第二十五条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商品房预售申请之日起10日内,作出同意预售或者不同意预售的答复。同意预售的,应当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不同意预售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二十六条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进行虚假广告宣传,商品房预售广告中应当载明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文号。 第二十七条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商品房时,应当向预购人出示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自 商品房预售合同 签订之日起30日内,到商品房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和负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备案。 第二十八条商品房销售,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应当载明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价格、交付日期、质量要求、物业管理方式以及双方的 违约责任 。 第二十九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中介机构 代理 销售商品房的,应当向中介机构出具委托书。中介机构销售商品房时,应当向商品房购买人出示商品房的有关证明文件和商品房销售委托书。 第三十条房地产开发项目转让和商品房销售价格,由当事人协商议定;但是,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居民住宅价格,应当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 第三十一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商品房交付使用时,向购买人提供住宅质量 保证书 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住宅质量保证书应当列明工程质量监督单位核验的质量等级、保修范围、保修期和保修单位等内容。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住宅质量保证书的约定,承担商品房保修责任。 保修期内,因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商品房进行维修,致使房屋原使用功能受到影响,给购买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二条商品房交付使用后,购买人认为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可以向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申请重新核验。经核验,确属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购买人有权 退房 ;给购买人造成损失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三条预售商品房的购买人应当自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内,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和 房屋所有权 登记手续;现售商品房的购买人应当自 销售合同 签订之日起90日内,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和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协助商品房购买人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和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 没收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 违法所得 5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资质等级证书或者超越资质等级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将未经验收的房屋交付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办验收手续;逾期不补办验收手续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验收,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经验收不合格的,依照本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将验收不合格的房屋交付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返修,并处交付使用的房屋总造价2%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给购买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预售商品房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已收取的预付款1%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房地产开发经营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在城市规划区外国有土地上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实施房地产开发经营监督管理,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二条城市规划区内集体所有的土地,经依法征收转为国有土地后,方可用于房地产开发经营。 第四十三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以上便是关于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的全部内容了,大家一定要仔细看清楚,在准备进行发开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履行相应的义务。请您切记先仔细的阅读,以免对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城市房地产开发是一项艰难且艰巨的任务,若是想加快进程,您只有充分了解相关的规章制度,并自觉遵守,才能事半功倍。
Ⅵ 开发商属于哪个部门管理
法律分析:房地产开发商属于当地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管理。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管理工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房地产开发经营,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设,并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或者销售、出租商品房的行为。
第三条 房地产开发经营应当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第四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与房地产开发经营有关的土地管理工作。
Ⅶ 西宁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加强对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和保障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区国有土地上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和实施房地产开发经营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房地产开发经营,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区国有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设,并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或者销售、出租商品房的行为。第三条房地产开发经营应当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严格控制零星项目建设。第四条市人民政府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人民政府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与房地产开发经营有关的土地管理工作。计划、规划、工商、物价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管理工作。第二章房地产开发企业第五条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企业设立条件,并向市、县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第六条新设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下列文件到登记机关所在地的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一)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企业章程;
(三)验资证明;
(四)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
(五)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和聘用合同。第七条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备案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有关备案资料报送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备案申请和有关备案资料后三十日内向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发《暂定资质证书》。第八条《暂定资质证书》有效期为一年。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视企业经营情况延长《暂定资质证书》有效期,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自领取《暂定资质证书》之日起一年内无开发项目的,《暂定资质证书》有效期不得延长。第九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暂定资质证书》有效期满前三十日内向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核定资质等级。
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专业技术人员和开发经营业绩等,对备案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初审资质等级,并报上级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第三章房地产开发建设第十条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以及房地产市场供求情况等,编制本地区房地产开发规划和年度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房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第十一条房地产开发用地应当以出让方式取得,但法律和国务院规定可以采用划拨方式的除外。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划拨前,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和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下列事项提出书面意见,作为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划拨的依据之一: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开发期限;
(二)城市规划设计条件;
(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要求;
(四)基础设施建成后的产权界定;
(五)项目拆迁补偿、安置要求。第十二条房地产开发项目实行资本金制度。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按国家规定执行。第十三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持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资本金缴存通知,在银行设立资本金专户,并足额缴存资本金。
房产行政主管部门、银行及房地产开发企业三方共同签订资本金监管协议。项目资本金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或者用于其他项目建设。第十四条项目资本金根据开发项目的形象进度分阶段逐步返还:
(一)基础完工并验收合格后返还百分之五十;
(二)主体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后返还百分之四十五,超过六层的建筑工程,百分之四十五的资本金可分为二至三次返还;
(三)竣工验收合格后返还百分之五。
Ⅷ 西宁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2021修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加强对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和保障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区国有土地上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和实施房地产开发经营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房地产开发经营,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区国有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设,并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或者销售、出租商品房的行为。第三条房地产开发经营应当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严格控制零星项目建设。第四条市人民政府住房保障房产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人民政府住房保障房产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与房地产开发经营有关的土地管理工作。发展改革、自然资源规划、市场监管等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住房保障房产主管部门做好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管理工作。第二章房地产开发企业第五条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企业设立条件,并向市、县人民政府市场监管主管部门申请登记。第六条新设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下列文件到登记机关所在地的市、县住房保障房产主管部门备案:
(一)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企业章程;
(三)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和聘用合同。第七条县住房保障房产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备案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有关备案资料报送市住房保障房产主管部门。市住房保障房产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备案申请和有关备案资料后三十日内向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发《暂定资质证书》。第八条《暂定资质证书》有效期为一年。住房保障房产主管部门可以视企业经营情况延长《暂定资质证书》有效期,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自领取《暂定资质证书》之日起一年内无开发项目的,《暂定资质证书》有效期不得延长。第九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暂定资质证书》有效期满前三十日内向市住房保障房产主管部门申请核定资质等级。
市住房保障房产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专业技术人员和开发经营业绩等,对备案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初审资质等级,并报上级住房保障房产主管部门审批。第三章房地产开发建设第十条市、县住房保障房产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以及房地产市场供求情况等,编制本地区房地产开发规划和年度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住房保障房产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第十一条房地产开发用地应当以出让方式取得,但法律和国务院规定可以采用划拨方式的除外。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划拨前,市、县人民政府自然资源规划和住房保障房产主管部门应当对下列事项提出书面意见,作为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划拨的依据之一: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开发期限;
(二)城市规划设计条件;
(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要求;
(四)基础设施建成后的产权界定;
(五)项目拆迁补偿、安置要求。第十二条房地产开发项目实行资本金制度。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按照国家规定执行。第十三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持住房保障房产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资本金缴存通知,在银行设立资本金专户,并足额缴存资本金。
住房保障房产主管部门、银行及房地产开发企业三方共同签订资本金监管协议。项目资本金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或者用于其他项目建设。第十四条项目资本金根据开发项目的形象进度分阶段逐步返还:
(一)基础完工并验收合格后返还百分之五十;
(二)主体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后返还百分之四十五,超过六层的建筑工程,百分之四十五的资本金可分为二至三次返还;
(三)竣工验收合格后返还百分之五。
Ⅸ 西宁市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建设管理,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市区范围内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的规划、建设及使用管理。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是指社区服务、医疗卫生、文化活动、直销菜(肉)店、老年人服务设施等用房。
居住区其他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及管理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第四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区范围内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的规划、建设的管理工作。
市发改、财政、建委、房产、卫生、民政、商务、文化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建设管理工作。
各区政府具体负责市区范围内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的使用管理工作。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管理区内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建设管理工作。第五条市区范围内新建及已批准建设尚未竣工验收的居住区项目按照本办法执行。第六条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应当与居住项目统一规划设计、同步配套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居住区建设项目分期开发的,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项目建设进度,明确其公共服务用房的建设标准、建设期限等内容。第七条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采取项目开发建设单位配套建设,各区政府按照建安成本价收购的方式实施。第八条居住区建设项目配建的公共服务用房,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节约土地的原则,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合理布局。第九条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配建比例按照居住区开发项目地上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执行:
(一) 地上总建筑面积在15000平方米以下的居住项目,不予配建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
(二) 地上总建筑面积在15000平方米以上的居住项目,按照地上总建筑面积的2-3‰的比例配建;第十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组织编制居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时,明确公共服务用房的名称、规模、建筑面积、坐落位置等。并结合用地周边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具体设置情况、使用需求和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建设的内容、规模等。第十一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出具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及规划设计条件时,应当按照相关标准提出具体配建要求及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收购价格,收购价格参照市价格部门核定的上一年度市场建安成本价确定。第十二条项目开发建设单位在报批规划设计方案时,应当在设计图中注明公共服务用房的名称、规模、建筑面积、坐落位置等具体内容。第十三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严格审核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建设标准、规模等内容,对未达到配建要求的规划设计方案,不予审批,并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第十四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施工图审查时,应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对未按要求配建公共服务用房的施工图,不予审查通过,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并不得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第十五条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的建设应当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实施,移交相关单位时必须符合使用要求。第十六条对开发建设单位配建的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第十七条开发建设单位在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与区政府或由其指定的单位签订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建设协议。协议中应明确配套设施的建设内容、规模、标准、开工及竣工时间、移交程序、监督管理、收购价格、验收备案、违约责任等相关内容。第十八条开发建设单位配建完成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后,应当按相关规定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通过后,在协议约定的期限内向各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移交,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移交手续进行规划验收。第十九条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移交手续、规划验收证明等资料,办理居住区建设项目及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的产权产籍登记手续,并免收其中公共服务用房相关费用。第二十条各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取得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产权后,应当按规划设计用途进行使用管理。第二十一条开发建设单位未按照规划要求进行配建居住区公共服务用房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Ⅹ 有关房地产整套流程涉及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1994年7月5日颁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8年8月29日颁布
3.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 2001年4月4日颁布
4.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1991年1月18日颁布
5.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6.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 2002年3月5日颁布
7.闲置土地处理办法 1999年4月28日颁布
8.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 1997年10月27日颁布
9.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89年12月26日颁布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997年11月1日颁布
1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000年1月30日颁布
12.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1998年7月20日颁布
13.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1999年4月3日颁布
14.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
15.城镇个人建造住宅管理办法 1983年6月4日颁布
16.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2000年9月25日颁布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 1995年9月23日颁布
18.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 1983年8月8日颁布
19.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 1983年8月8日颁布
20.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1993年6月29日颁布
21.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2001年4月18日颁布
22.房产测绘管理办法 2000年12月28日颁布
23.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 1999年4月22日颁布
24.城市公有房屋管理规定
25.城市房屋拆迁单位管理规定 1991年7月8日颁布
26.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 1997年5月9日颁布
27.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 1996年7月1日颁布
29.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
30.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 1996年1月5日颁布
31.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
32.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 2001年8月29日颁布
33.造价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 2000年1月21日颁布
34.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 1999年10月15日颁布
3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1998年12月7日颁布
36.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 1986年9月15日颁布
37.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法
38.建设项目(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验收办法
39.商品住宅实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的规定 1998年5月12日颁布
4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异产毗连房屋管理规定 1989年11月21日颁布
41.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2003年1月3日颁布
42.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 2002年12月4日颁布
43.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 1990年5月19日颁布
4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2002年8月29日颁布
45.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 2003年1月3日颁布
46.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 2003年1月21日颁布
4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1 2003年1月3日颁布
48.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 2003年1月3日颁布
49.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3 2003年1月3日颁布
5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4 2003年1月3日颁布
5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上) 2003年1月3日颁布
5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下) 2003年1月3日颁布
53.国土资源部关于废止部分部门规章的决定 2003年2月20日颁布
5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1998年12月27日颁布
55.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56.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规定 1998年颁布
57.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2001年6月1日颁布
5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59.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监督管理规定 1998年颁布
60.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61.建设部颁布《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
62.工程建设若干违法违纪行为处罚办法 1999年3月3日颁布
63.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
64.家庭居室装饰装修管理试行办法
65.建筑市场管理规定 1991年11月21日颁布
66.住宅工程初装饰竣工验收办法 1994年6月16日颁布
67.加强建筑幕墙工程管理的暂行规定 1997年颁布
68.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查办法
69.硅酮结构密封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70.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规定
71.建设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暂行规定 1997年4月2日颁布
72.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73.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
74.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75.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的规定
76.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
77.商品住宅实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的规定
78.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 2000年6月30日颁布
79.关于印发《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书》(示范文本)的通知 2000年8月22日颁布
80.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81.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
82.关于印发《建设部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3年3月21日颁布
83.关于印发《建设部关于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管理规定中有关资质管理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2003年4月8日颁布
84.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85.关于印发《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 2003年颁布
86.关于印发《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 2003年3月27日颁布
87.关于印发《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 2003年3月27日颁布
88.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 2003年6月12日颁布
89.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交费登记卡试行办法 2003年5月30日颁布
90.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2003年6月11日颁布
91.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 2003年6月26日颁布
92.物业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