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法规审查

法规审查

发布时间: 2020-12-27 00:53:37

A.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审查的广告有哪些

对于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等商品的广告应当进行审查。
《广告回法》第三答十四条规定:"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以及其他媒介发布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等商品的广告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审查的其他广告,必须在发布前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广告内容 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

B. 简述法律法规审查与用印法规审查的区别

简述法律法规审查与用印法规审查的区别是本质的不同

C.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中要求,加强涉及安全生产相关法规什么性审查

您好,复是加强一致性的审查。这是制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的一部分。
原文如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涉及安全生产相关法规一致性审查,增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制定安全生产中长期立法规划,加快制定修订安全生产法配套法规。加强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法律法规衔接融合。研究修改刑法有关条款,将生产经营过程中极易导致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违法行为列入刑法调整范围。制定完善高危行业领域安全规程。设区的市根据立法法的立法精神,加强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建设,解决区域性安全生产突出问题。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D. 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国务院的书面审查要求对某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属于

事后审查
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是我国宪法监督的重要方式,是事后审专查。根据宪法和立属法法、监督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司法解释的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接受本级政府制定的规章的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和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E. 法规要求irb审查多久一次

法规要求审查多久一次?其实法规都是有规定的,他们多长时间审查?一一次都是有规定的

F. 通过什么样的法律程序可以审查法律,法规的违宪问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有权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有权撤销同宪法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和批准的不适当的地方性法规
授权机关有权撤销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违背授权目的的法规,必要时可以撤销授权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前述规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在审查中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相抵触的,可以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也可以由法律委员会与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召开联合审查会议,要求制定机关到会说明情况,再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制定机关应当在两个月内研究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见,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反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查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相抵触而制定机关不予修改的,可以向委员长会议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和予以撤销的议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

G. 行政附带审查对象包括法规吗

行政复议的抄附带性审查的对象有三个:1、国务院部门的规定;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3、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行政复议法》
第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前款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规章的审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

H. 提法规司法解释的审查要求是什么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可以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同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之间认为对方作出的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同法律规定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送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同法律规定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I. 《行政复议法》规定对地方政府规章合法性审查不属行政复议审查范围,依照什么行政法规审查

《行政复议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规章的审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
这里所说“规章的审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是指依据制定规章的上位法和《立法法》进行审查,如果该规章违反上位法的规定,则根据《立法法》第97条规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销该规章。
《行政复议法》第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前款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规章的审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
《立法法》第九十六条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机关依照本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一)超越权限的;
(二)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
(三)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经裁决应当改变或者撤销一方的规定的;
(四)规章的规定被认为不适当,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的;
(五)违背法定程序的。
第九十七条 改变或者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是: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有权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有权撤销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三)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和批准的不适当的地方性法规;
(五)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六)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七)授权机关有权撤销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违背授权目的的法规,必要时可以撤销授权。

J. 审查地方性法规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属于,什么审查

◆宪法的定义

宪法的特征(为什么说宪法是大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与其它普通法相比它的形式上的特点?)

◆宪法是普通法律的基本依据中“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的行为准则”。

选择题:宪法最高行为的意思是:宪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国公民的间接的行为准则,对不对?

答: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是直接有效,而对公民是间接的行为准则。

◆宪法的本制属性:

(一)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二)宪法是民主制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三)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第二节宪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

宪法产生发展的大体脉络:

1640英国资产阶级爆发—1919年之前,这一阶段称为“近代宪法”;1919年之后——现代,这一阶段称为“现代宪法”。

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的典型区别。

当代宪法的发展的趋势。

◆英美法三国宪法的产生及其特征

◆宪法的发展及趋势(简答题)(见教材)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新中国宪法的历史沿革:新中国成立以后制定了四部宪法。

二、为什么说《共同纲领》是临时宪法不是正式宪法?

答:宪法的制定权理论上应该是归属人民的,操作是特定机关来加以制定的,《共同纲领》不具有这个特点。

三、我国现行宪法的内容和特点。

◆宪法修正案(出题重点,主要是简答题)

一、现行宪法通过以后,我们分别在什么时候进行了哪几次修改?

二、现行宪法通过以后,关于土地承包方面的规定和发展沿革是什么?

答:分为四个环节:1、1982年现行宪法当中,是不允许土地出租、土地使用权转让的;2、在1988年宪法修正案里面,删掉了现行宪法中不允许土地出租的规定,允许土地依照法律规定转让,这为土地的承包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在199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基础的形式制定下来;4、1999年取消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在现行宪法及此后的发展原则

第三节宪法原则和宪法分类

◆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一)人民主权原则;(二)基本人权原则;(三)法治原则;(四)权力制衡原则。

一、在现代世界各国为什么都要普遍设立议会?

答:至代近社会以来,主权已经结构性的由君主手中转移到人民手中,但是人民直接行使主权是不现实的,为此就产生了选举制度。人民在普遍基础上选举代表或议员,组成了议会,然后由议会来行使主掌权力,这就是它的原因。

二、在现今世界各国宪法当中都有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为什么?

答:为了防止国家权力在行使的过程中,肆无忌惮,致少数人的利益于不顾,因为我们有一个基本的权利。

三、解释人民主权原则:

答:(1)主权是国家最高权力,人民主权对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2)人民主权学说的出现,是国家学说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核心;(3)西方国家在人民主权形式上的规定并不意味着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广大人民群众已经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了。在生产资料资本家个人占有的社会中,只能是有产者的主权,人民主权则根本无从谈起;(4)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规范中,没有类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宪法那样的关于人民主权直接规定,但是他们所规定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质上也就是人民主权原则。

四、在社会主义国家当中,我们关于国家主权的理解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差别,我们是否承认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分工?

解析:权力制衡原则最早是在西方国家提出来的,他们也都是按照这个理念来建构国家制度的。首先我们国家不承认分权制衡原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承认国家机关之间必须的权利分工。我们承认的权力分工的前提是:人民主权不可分割。西方国家认为是可分割的,我们是不可分割的。(疏理清楚就可以了)

热点内容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发布:2025-04-30 00:43:14 浏览:450
民法学试题和答案app 发布:2025-04-30 00:34:27 浏览:750
刑事诉讼法中的直接言词证据规则 发布:2025-04-30 00:27:30 浏览:293
刑法剥夺哪些权利 发布:2025-04-30 00:17:41 浏览:763
劳动法工作地点规范 发布:2025-04-30 00:12:10 浏览:911
2015法硕非法学真题 发布:2025-04-30 00:09:21 浏览:86
十八以来的五个条例 发布:2025-04-30 00:08:34 浏览:190
华荣律师 发布:2025-04-30 00:03:00 浏览:861
苏州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 发布:2025-04-29 23:59:51 浏览:415
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律师 发布:2025-04-29 23:57:06 浏览: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