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安徽省听证条例

安徽省听证条例

发布时间: 2022-10-29 14:51:03

❶ 安徽省信访条例(2005修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持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国家机关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国家机关处理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信访人,是指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向国家机关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条例所称国家机关,是指本省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第三条信访工作应当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四条国家机关应当依法做好下列信访工作:
(一)畅通信访渠道,倾听群众的建议、意见和要求,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从源头上预防导致信访事项发生的矛盾和纠纷。
(二)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接待来访。国家机关负责人应当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三)建立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
(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接访制度、信访工作首问负责制、信访工作督查督办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第五条建立信访工作人员培训和激励机制,建立和实施科学的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第二章信访人的权利与义务第六条信访人在信访活动中,享有以下权利:
(一)了解信访工作制度及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
(二)向办理机关查询其信访事项的办理进展及结果并要求答复;
(三)要求信访工作人员提供与信访事项有关的咨询服务;
(四)对与信访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信访工作人员提出回避请求;
(五)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
(六)申请复查、复核;
(七)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可以依法申请听证;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七条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书面形式;信访人提出投诉请求的,还应当载明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联系方式和请求事项、事实、理由。
信访人采用口头形式提出投诉请求的,接受投诉请求的机关应当做好记录。第八条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向依法有权处理信访事项的本级或者上一级国家机关提出;
(二)到国家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
(三)履行有关登记手续;
(四)多人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第九条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第十条信访人在信访活动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的;
(二)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的;
(三)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四)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的;
(五)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的;
(六)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第十一条信访人未按本条例第八条第一项规定走访的,接访国家机关应当告知其有权受理该信访事项的国家机关,并劝其返回;不听劝告的,其住所地的人民政府或者单位应当及时劝其返回。
信访事项依法经复核机关复核终结后,信访人不接受复核意见并到国家机关办公场所或者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经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由信访工作机构所在地公安机关对其予以警告、训诫或者制止。第十二条在隔离治疗期间的传染病人需要走访的,应当委托其亲属或者他人代为反映。

❷ 罚款多大数额才能进行交通行政处罚听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四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较大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如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湖北省行政处罚听证规则:
本条前款所称"较大数额罚款"的具体标准为: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元以上的罚款;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非法所得的处以30000元以上、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0元以上的罚款。国务院部门经国务院批准规定了具体标准的,从其规定。

❸ 多大的罚款数额才有权要求听证

在《行政处罚法》颁布之后,各部委、地方各级政府、人大都不同程度地就听政程序(有的包含在行政处罚程序中)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其中,对数额较大的罚款的确认更是体现了地方和部委的特色。
《北京市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第二条规定的较大的幅度为“对公民处以超过1000的罚款,对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处以超过30000元的罚款”。
中国证监会制定的《行政处罚听证规则》第二条规定的是:“(五)对个人处以罚款或者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5万元以上;六)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罚款或者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30万元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听证办法》第三条规定的是:“对公民处1万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10万元以上罚款”;
安徽省池州市《池州市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第三条规定的是:“较大数额罚款是指对公民处以1000元以上的罚款、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0元以上的罚款。”
《财政机关行政处罚听证实施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是:“财政部以及专员办作出罚款行政处罚的,其”较大数额罚款“的标准为对公民作出5000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5万元以上罚款。地方财政机关作出罚款行政处罚的,其”较大数额罚款“的标准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或者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
《贵州省专利行政处罚听证规则(试行)》第五条规定的是:“(一)拟对公民处以2000元(含2000元)以上的罚款;(二)拟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0元(含10000元)以上的罚款;”《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行政处罚较大数额罚款标准的规定》内容更为详细:“一、法律、法规、规章对某类违法行为罚款没有最高限额规定的,对非经营活动中公民的违法行为处1000元(含1000元)以上罚款、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处5000元(含5000元)以上罚款为”较大数额罚款“;对经营活动中公民的违法行为处3000元(含3000元)以上罚款、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处1万元(含1万元)以上罚款为”较大数额罚款“。
二、法律、法规、规章对某类违法行为罚款有最高限额规定(含具体罚款金额和违法所得百分比、倍数规定)的,罚款数额超过最高限额百分之五十(含百分之五十)的为”较大数额罚款“。但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罚款数额不足1000元(不含1000元)、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罚款数额不足3000元(不含3000元)的,不视为”较大数额罚款“。
三、法律、法规、规章、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行政处罚听证范围中”较大数额罚款“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❹ 安徽省听证程序规定

法律分析:安徽省听证程序是为了规范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结合安徽省实际而制定的规定。

法律依据:《安徽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 第八条 听证按下列程序进行:(一)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纪律;(二)宣布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三)听证主持人介绍主持人、听证员、书记员,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询问、核对听证参加人身份,宣布听证开始;(四)案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五)当事人进行陈述、申辩和质证;(六)听证主持人就案件有关问题进行询问,调查;(七)听取当事人的最后陈述;(八)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结束。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当应当交案件调查人员、当事人、第三人和证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❺ 多少罚款金额需要听证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❻ 关于行政处罚听证:违反交通法与税法被行政处罚时,个人与单位分别罚多少才能要求听证,请附相关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何为“数额较大”?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行政处罚法》颁布之后,各部委、地方各级政府、人大都不同程度地就听证程序(有的包含在行政处罚程序中)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其中,对数额较大的罚款的确认更是体现了地方和部委的特色。

《北京市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第二条规定的较大的幅度为“对公民处以超过1000的罚款,对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处以超过30000元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听证办法》第三条规定的是:“对公民处1万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10万元以上罚款”;

安徽省池州市《池州市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第三条规定的是:“较大数额罚款是指对公民处以1000元以上的罚款、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0元以上的罚款。”

《财政机关行政处罚听证实施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是:“财政部以及专员办作出罚款行政处罚的,其“较大数额罚款”的标准为对公民作出5000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5万元以上罚款。地方财政机关作出罚款行政处罚的,其“较大数额罚款”的标准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或者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行政处罚较大数额罚款标准的规定》内容更为详细:“一、法律、法规、规章对某类违法行为罚款没有最高限额规定的,对非经营活动中公民的违法行为处1000元(含1000元)以上罚款、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处5000元(含5000元)以上罚款为“较大数额罚款”;对经营活动中公民的违法行为处3000元(含3000元)以上罚款、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处1万元(含1万元)以上罚款为“较大数额罚款”。二、法律、法规、规章对某类违法行为罚款有最高限额规定(含具体罚款金额和违法所得百分比、倍数规定)的,罚款数额超过最高限额百分之五十(含百分之五十)的为“较大数额罚款”。但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罚款数额不足1000元(不含1000元)、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罚款数额不足3000元(不含3000元)的,不视为“较大数额罚款”。三、法律、法规、规章、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行政处罚听证范围中“较大数额罚款”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从以上部委和政府规章可以看出,数额较大的罚款基本上是采取了个人和单位的区别对待,有的(如贵州省政府)还对是否经营活动进行了进一步的区分。

所以,如果听证当事人可以要求,具体是否适用听证程序,让执行机关决定。一般来说,对公民处以一千元以上、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万元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的,应当适用听证程序。

❼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案件听证规程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案件听证规程(试行)》及《关于规范中止、终结执行程序的指导意见》。
《关于规范中止、终结执行程序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终结执行的情形。裁定中止执行的有10种情形:①申请执行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②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③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④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⑤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执行人为债务人的破产申请的;⑥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⑦执行标的物是其他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正在审理的案件争议标的物,需要等待该案件审理完毕确定权属的;⑧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⑨仲裁裁决的被申请执行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执行请求,并提供适当担保的;⑩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裁定终结执行的有9种情形:①申请人撤销申请的;②申请人申请终结执行的;③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④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⑤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⑥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⑦在执行中被执行人被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的;⑧申请人申请人民法院发放债权凭证的;⑨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为增强执行的公开性,杜绝中止、终结执行权的滥用,该《意见》引入了听证程序,规定:人民法院在作出中止或者终结执行的裁定前,除中止情形中的第①、⑤、⑧项和终结情形中的第①、②、③、⑦、⑧项的几种情形外,应当书面通知案件当事人,告知其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当在接到人民法院通知后的3日内提出;当事人申请听证的,人民法院应当举行公开听证;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听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径行作出裁定。人民法院决定举行公开听证的,应当提前7日通知案件当事人和第三人参加听证,同时应告知当事人听证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听证案件的合议庭组成人员和主持法官。人民法院对中止、终结执行举行公开听证,应当提前3日公告,公民持有效证件可以旁听。中止和终结执行公开听证的程序,适用《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案件听证规程(试行)》的规定。该《意见》要求,人民法院对需依法中止或者终结执行的案件,一律经合议庭讨论决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听证后3日内作出是否中止或终结执行的裁定,不中止或终结执行的,继续执行,中止或终结执行的,应当依法制作裁定并送达当事人;上级人民法院认为下级人民法院中止或终结执行裁定确有错误,或者人民法院院长认为本院中止或终结执行。

❽ 安徽省信访条例(2019修订)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保持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根据有关法律和国务院《信访条例》等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信访工作和信访人的信访活动;本省各级监察机关处理信访举报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网络、书信、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国家机关反映情况,提出批评、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国家机关处理的活动。

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向国家机关反映情况,提出批评、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第三条信访工作应当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诉访分离,分类处理,有序、便民,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四条国家机关应当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导致信访事项发生的矛盾纠纷。第五条国家机关应当依法做好下列信访工作:

(一)畅通信访渠道,倾听群众的建议、意见和要求;

(二)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接待来访,国家机关负责人应当阅批重要来信、网上信访件,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协调处理疑难复杂信访事项,定期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三)建立信访工作责任制,国家机关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其他负责人对职权范围内的信访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形成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

(四)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综合协调,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联合接访、首问负责、网上受理信访、信访事项听证评议、督查督办、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

(五)依法分类处理信访事项,落实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六)建立信访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定期对信访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第二章信访人的权利与义务第六条信访人在信访活动中,依法享有以下权利:

(一)了解信访工作制度以及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

(二)向办理机关查询其信访事项的办理进展以及结果并要求答复;

(三)要求信访工作人员提供与信访事项有关的咨询服务;

(四)对与信访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信访工作人员提出回避请求;

(五)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

(六)依法申请复查、复核;

(七)依法申请听证;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信访人依法进行的信访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和阻挠信访人依法向国家机关反映情况,提出批评、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第七条信访人在信访活动中,应当依法、有序信访,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依照法定程序和要求提出信访事项;

(二)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所提供的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诽谤、诬告陷害他人;

(三)配合国家机关对信访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第八条信访人在信访活动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

(二)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

(三)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

(四)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

(五)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

(六)违法组织、参加列队行进、呼喊口号、拉挂横幅、静坐等集会游行示威活动,扰乱公共秩序;

(七)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第三章信访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信访工作机构。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有利于工作、方便信访人的原则,设立或者确定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

❾ 安徽省高院有没有关于执行听证的法律界定

有。详见《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案件听证规程(试行)》及《关于规范中止、终结执行程序的指导意见》。
《关于规范中止、终结执行程序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终结执行的情形。裁定中止执行的有10种情形:①申请执行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②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③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④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⑤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执行人为债务人的破产申请的;⑥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⑦执行标的物是其他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正在审理的案件争议标的物,需要等待该案件审理完毕确定权属的;⑧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⑨仲裁裁决的被申请执行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执行请求,并提供适当担保的;⑩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裁定终结执行的有9种情形:①申请人撤销申请的;②申请人申请终结执行的;③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④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⑤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⑥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⑦在执行中被执行人被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的;⑧申请人申请人民法院发放债权凭证的;⑨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为增强执行的公开性,杜绝中止、终结执行权的滥用,该《意见》引入了听证程序,规定:人民法院在作出中止或者终结执行的裁定前,除中止情形中的第①、⑤、⑧项和终结情形中的第①、②、③、⑦、⑧项的几种情形外,应当书面通知案件当事人,告知其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当在接到人民法院通知后的3日内提出;当事人申请听证的,人民法院应当举行公开听证;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听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径行作出裁定。人民法院决定举行公开听证的,应当提前7日通知案件当事人和第三人参加听证,同时应告知当事人听证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听证案件的合议庭组成人员和主持法官。人民法院对中止、终结执行举行公开听证,应当提前3日公告,公民持有效证件可以旁听。中止和终结执行公开听证的程序,适用《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案件听证规程(试行)》的规定。该《意见》要求,人民法院对需依法中止或者终结执行的案件,一律经合议庭讨论决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听证后3日内作出是否中止或终结执行的裁定,不中止或终结执行的,继续执行,中止或终结执行的,应当依法制作裁定并送达当事人;上级人民法院认为下级人民法院中止或终结执行裁定确有错误,或者人民法院院长认为本院中止或终结执行。

热点内容
婚姻法模拟法庭心得体会 发布:2025-01-16 22:56:23 浏览:558
离婚律师歌曲有哪些 发布:2025-01-16 22:48:41 浏览:118
民法第64条 发布:2025-01-16 22:43:28 浏览:412
公司司法审计 发布:2025-01-16 22:41:20 浏览:327
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的落实 发布:2025-01-16 22:40:31 浏览:280
为什么要健全有关师德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16 22:35:40 浏览:55
行政法信赖利益案例 发布:2025-01-16 22:30:29 浏览:785
提供虚假信息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6 22:16:40 浏览:597
巩义律师吧 发布:2025-01-16 21:59:18 浏览:598
劳动法里月工资怎么算 发布:2025-01-16 21:54:23 浏览: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