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是死的
『壹』 班级管理的模式包括
班级管理的四种模式
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仔细分析一些班主任的管理,可以归结为四种模式:专制模式、监护模式、支持模式、联盟模式。
专制模式:班主任在布置任务和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都是以命令的形式,规定班级中的学生必须接受自己的命令,否则就要受到惩罚。专制的班主任在学生中很有权威,都觉得自己很清楚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的,什么样的学生就是优秀的。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老师的指令,没有任何的辩解的机会。学生可以说是迫于老师的威严和权力,结果造成的是学生依赖老师,所有的事情都在等待着老师的指令。这样的管理模式表面上学生很听话,但是往往是低效的。
监督模式:班主任管理的思维是制定出班级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然后采取各种措施监督学生,违反规则制度马上就给予一定的惩罚和处理。学生处于安全的需要,为了避免受到处罚,甚至得到一些奖赏被动接受班级的规章制度。这种管理模式的基础是好的规章制度,但是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味以制度来管理,对学生的成长不一定有好处。因为学生只是被动合作,迫于安全与利益的需要。
支持模式:班主任的管理思维是帮助学生成长。班主任假设学生并不是故意违反一些班级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而是因为缺少一个支持的学习氛围。班主任觉得自己有责任营造一个为给予学生支持的学习氛围。比如学生经常迟到,并不是一味地批评和惩罚学生,而是听听学生到底是什么原因迟到,再帮助学生克服现实中的困难。由于学习与生活中获得了一种支持,学生得到了高度鼓励,自然愿意参与班级的活动中来,增加了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
联盟模式:班主任和学生是一种伙伴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学生会感觉到自己对同学、对老师、对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努力学习不是由于有人命令、有人监督,而是由于他们有一种对他人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样的管理模式,学生常常是自我训练。学生对班级有高度的热情,在班级中获得了尊重和自我实现。
『贰』 规章制度起到什么作用
规章制度具体来说主要有下列作用:
1、落实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
劳动法律法规的特点之一就是强制性条款比较多,对于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等直接关系到劳动者权益的很多内容都作出了强制性规定,如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等,但不可否认的是,法律也把很多用工自主权的空间留给了用人单位。在劳动新法下,用工好比是戴着镣铐跳舞。虽然有镣铐,但还是有很多活动的空间。这个活动的空间就要由规章制度来落实。
比如《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明确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什么是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该条还规定,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重大损害”的标准又是什么?类似这些规定,其实都是法律授权给了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规章制度中将法律的授权进行细化、补充。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时,需要将法律授权给用人单位进一步细化的条款找出来,重点针对这些条款进行细化、补充与完善。而对于劳动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即使不作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也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操作。如果有相悖于强制性法律规定的条款,这些条款也是无效的,还会引发负面效果。因此,好的规章制度是不是重复劳动法律法规,也不是无视劳动法律法规,而是将劳动法律法规赋予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予以落实。这项工作作好了,用人单位在用工管理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用人单位的许多管理行为将失去依据,四处碰壁。
2、规章制度可以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
规章制度是不是法律法规的一种?这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规章制度只是劳动争议处理中的一种证据。但无论怎样,合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声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从这一解释可以看出,在裁判机关裁判案件时,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也可以作为判案的依据。
3、规章制度使用人单位的内部管理有序化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规章制度就相当于“用人单位”的家规,可以帮助用人单位的管理规范化。具体表现在:
指引作用。规章制度可以作为全体员工在单位工作期间的行为指引。比如何时上班,何时下班,请假应履行何种手续,各部门之间如何衔接。规章制度把全体员工组合成一个统一整体,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反面警戒作用。首先规章制度会规定违反规章制度的后果,使员工能够事行估计到劳动生产过程中自觉抑制违规行为的发生。其次,运用规章制度实际对员工作出惩处,既使有违规行为的员工受到了警戒,也使其它员工受到了教育。
防止争议的作用。劳动关系的履行过程,是双方不断的履行自己的权利义务的过程。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权利和义务实现的措施、途径和方法通过规章制度加以明确、具体后,就可以大幅度防止纠纷的发生,从而可以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比如法律规定了带薪年休假,但带薪年休假如何安排,年休假期间享受什么待遇,这些在规章制度里落实了,就可以避免双方的许多争议。
另外,规章制度与员工手册对建立企业文化也有重要作用。
『叁』 为什么创业性公司很喜欢随意的更改规章制度包括福利底薪呀什么的,就不怕等一下所有人辞职吗
因为你没有说明你公司关于报销、考勤、加班制度的具体修改内容,所以无法界定是否违反劳动法。创业性公司是突出创业,只要不犯法,可以更改自己公司的规章制度,毕竟人是活,制度是死的。现在工资高的公司,是不怕找不到人的。
『肆』 公司出了新制度,出差费用及商务费用由员工自己承担,合理吗
对于每一家公司来说,都会有属于自己公司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出差方面,但凡有关公司的业务,一般公司都会报销,而不是让员工自己承担,所以在遇到不公平的规章制度时,我们一定要及时的提出来,并且让公司给出答复。
公司有公司的规章制度,员工有自己的主体思想,如果说两者不能够融合在一起,那么还不如选择放弃,让大家的工作都能够轻松一点。毕竟在上班的时候一定要真心的去热爱,否则老板交代的很多工作都无法把它做好,更不用说升职加薪了,所以态度非常的重要。
『伍』 如何理解规章制度使用人的生命和鲜血写成的
规章制度的来源于教训,教训轻了不会有人当回事只有危及生命或者已经有人因此死亡才会做出规章制度来要求其他人
『陆』 魔幻!女子重病乘急救车转运途中身亡,医院与急救车公司是否都有责任
女子重病乘急救车转运途中身亡,家属肯定十分伤心。救护车没有执医资质,家属却认为医院给病人用了过敏的东西。不得不说两方都具有一定的责任,很明显是一起医患纠纷案件。 女子的母亲一致认为,医生明明知道孩子对一些东西过敏却依然将其注射在身体当中。是因为医生的一个举动,让女子的病情急剧恶化。可医生却说自己已经咨询过了病人的既往史,认为没有任何过敏的东西。院方提供了女子入诊的手册,发现上面全部填的都是空白。家人虽然知道但是没有跟医院说明情况,因此双方都是有问题的。
总的来说希望双方可以在最后拿出自己的证据,证明观点是正确的。要以女子的事情为例,看病的时候却不可以马虎大意。医院的制度一定要改一改,不可以在危难的关头还拿制度压人。因为拖一分钟病人便会被耽误一分钟,最后病情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在小编看来不管医院有怎样的道理都跟患者的事情脱不开关系,一定要承担相对应的责任。
『柒』 在职场中,人情关系和规章制度哪个更重要
我们一直认为按照MBA来管理并没有错,所以过于注重管理的程序化,而忽视了人性的情感管理。但是一个冰冷的体系能留住人才吗?只有有了人情的合作体系,企业才能取得良好的发展。我们将教你如何管理人情,以优化企业内部绩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尊重是底层逻辑,表达方式是微笑管理。交流的时候不仅要主动找话题,还要耐心倾听。人际交往始于倾听,终于回答。职场上的大部分问题都是通过沟通解决的。优秀的HR不仅要学会倾听他人,还要了解对方的需求和要求,并给予反馈,从而将每一次沟通转化为有效的实施。
『捌』 怎么区别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部门规章是以财政部长令的形式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不是。前者的效力略大于后者。前者多有办法二字(后者也有,但少),准则是基本准则,后者是具体准则。注意区别不同的地方。
『玖』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本是指不要被人所制定的制度自缚手脚,要灵活变通。结果却沦为投机取巧破坏制度的说辞。
梁实秋先生曾讲过一个故事:抗战时期,北京西直门车站前,人们购票也是不排队的。但是日本人占领车站后,秩序就井然了。原因是有一个日本兵拿着一条鞭子,在来回巡视,看到有插队的,就扬起鞭子狠狠给他一下。梁先生在文中伤痛地质问:中国人难道真的需要那么一条鞭子吗?鞭子是一种民族耻辱。但是在国人的素质没有改善,在国人的觉悟没有提高以前,这条鞭子是需要的。当然不是口本人的鞭子,而是我们自己的鞭子。
中国人向来善于不守秩序破坏规矩,街头摆摊没规矩,城管打人也没规矩,高考民族成分作弊没规矩,股市幕后交易没规矩,楼市官商勾结更是没规矩……
我们总是怕因为别人破坏了秩序,而自己受到损失,于是人人窥视着别人并争抢着跑在别人前面破坏秩序。久而久之,“不守秩序”便成了众人最认同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