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法律法规滞后

法律法规滞后

发布时间: 2020-12-27 11:06:47

1. 为什么说计划没有变化快

因为变化是偶然性,而计划却是引导我们达成目标非常重要的方式。如果没有计划,自己对每天的工作状态及进度毫无感知,在大的计划框架中,对于临时状况进行小的调整,这才是良性的工作方式。

制定计划对于自己有非常大的帮助,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上,都可以为你节省出大量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在工作中,做计划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很多公司都提倡早计划、晚总结。就是在上班后的第一时间,做出当天的工作计划表,并按照计划内容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下班时对当天工作进行总结,查缺补漏。这样不仅可以让时间充分利用,也让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1)法律法规滞后扩展阅读

计划的特点:

1、针对性。计划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针对本系统、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目的明确,具有指导意义。

2、预见性。计划是在行动之前制定的,它以实现今后的目标,完成下一步工作和学习任务为目的。

3、首位性。计划是进行其他管理工作的前提,计划在前,行动再后。

4、普遍性。实际的计划工作涉及到组织中每一位管理者及员工,一个组织的总目标确定后,各级管理人员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使得本层次的组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都需要制定计划。

5、目的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制定的各种目标都是为了促使组织的总目标的实现和一定时期目标的实现。

6、明确性。计划应明确表达出组织的目标和任务,明确表达出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以及所采取的程序、方法和手段,明确表达出各级管理人员在执行计划过程中的权利和职责。

7、效率性。计划的效率性主要是指时间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

2. 如何理解法律的滞后性和稳定性

法律的滞后性是因为社会是发展的,法律一经制定出来就具有滞后性

3. 为什么法律永远都有滞后性

因为法律的创制过程是一个由习惯到习惯法到法律的发展过程。
法律的制定版是需要时间的,权但是社会的发展是没有停止的。
因此会出现法律很长时间没有更新,并且不适应现在社会发展要求的情况。
因此,法律永远都具有滞后性,从它产生时就具有

4. 全球范围之内的法律法规存在严重滞后性的案件发生过的法律法规司法条款有出现过的吗

全球范围内,法律制定及实施实践客观上永远落后于现实的需要,也永远会根据现实需要而制定!

5. 法律是对以往经验的总结,这就决定了法律的滞后性,法律在制定的当天就已经滞后了,,是什么意思

你好,法律的稳定性决定了法律的滞后性。
因为法律,尤其是当代法治社会下的民主法律,要求很高的稳定性和总结性,原因是为了避免出现“朝令夕改”、“一案多判”的情况而导致法律不公,法律的制定者们往往要总结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经验,对一个行为是否应当由法律评价、法律如何评价进行充分的总结,才制定出非常稳定的条文,便用适用于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
但是,这种制定的方式往往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法律的预测性体现在对行为的预测上,而不是条文的预测上(楼上大神的回答有点问题),举个例子,我们深信以后可能出现各种高科技的犯罪,但是法律不会预测某些犯罪而作出超前的规定。
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复杂,法律是无法完全涵盖所有的情况的,新出现的事物层出不穷,法律有时候也会捉襟见肘。再举个例子,在以前的婚姻都不涉及买房、登记这些问题,但是现在房价不断攀升,子女双方父母出资买房的离婚又该如何处理呢? 2007年之后全国各地爆发类似现象,法院有些难以适从,从而推动了《婚姻法解释三》的出台,但是在法律出台时,很多类似的状况已经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判决,可以说可能已经产生了不公正,但是法律就是这样,必须为了“ 稳定性” 而牺牲掉一部分的 “及时公平”,也就是你说的:法律制定当天,其实已经滞后了。

6. 国家法律己已出台,相关地方法规出台滞后,实施相关法规的执行时间节点以哪个为准

立法法第七十九条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7. 在外地出生的孩子可以在本地上户口吗

可以在本地上户口。

《户口管理规范》第二节 出生登记

第九条 婴儿出生登记实行随父随母自愿原则,特殊规定除外。

第十条 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应当由其父亲、母亲或者其他监护人凭《出生医学证明》、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在婴儿父亲或母亲户口所在地申报出生登记。

由此可知,新生儿户口可随父也可随母,在外地出生婴儿,可随父亲在老家落户。

(7)法律法规滞后扩展阅读:

2017年起湖南新生儿在省内上户可实现异地办理

2017年1月1日起,凡根据新生儿落户原则需在湖南省登记户口的未满1周岁新生儿,监护人不局限于在户籍地办理上户手续,可以凭出生登记申报材料,在省内任何一个具有户口登记职能的公安派出所办理上户手续,将新生儿户口登记在户籍地。

据了解,申报新生儿户口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一项义务。为全面掌握湖南省新生儿上户工作现状,湖南省公安厅采取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方式,开展专门调研,发现当前出生登记不及时的问题比较突出。

“法律法规滞后;群众户口意识淡薄;受相关政策的影响;人口流动频繁;管理体制不顺和力量不足等等。”湖南省公安厅副厅长汤向荣表示,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方便为新生儿办理上户手续,湖南省公安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新生儿上户异地办理工作。

前期,为摸索实施这项工作的经验做法,自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厅部署在长沙市岳麓区、长沙县、衡阳市蒸湘区、祁东县、怀化市鹤城区、会同县6个区县开展了省内出生登记异地办理试点工作。

根据前期实践,2016年12月27日湖南省公安厅制定并印发《湖南省出生登记异地办理实施办法(试行)》,决定2017年1月1日在全国率先推出“新生儿上户异地办理”便民举措。

新生儿的落户原则:按随父或随母自愿选择原则,可以在其父亲或母亲户口所在地登记户口。其中,新生儿父母一方为出国(境)人员、军人等在国内户口登记机关无户口人员或高等院校落集体户口学生的,随另一方登记户口;

新生儿父母均为出国(境)人员、军人等在国内户口登记机关无户口人员或高等院校落集体户口学生的,可以在新生儿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户口所在地登记户口;女士官新生儿可以在女士官驻地登记户口。

8. 怎么论述法律的滞后性

法律的滞后性就是说法律是取决于立法者的认知水平等一系列因素,当在制定某个法律的时候预测的情况总是有限的,而社会又是快速发展的,此时先制定下来的法律对于新出现的新情况可能有顾及不到之处,这就是法律的滞后。

社会是运动的,但法律不可能时刻反映社会变化,便出现了法律的滞后性,这是法治无法回避的代价。如果与社会一致的法条就适用,与社会不同步的法条因其滞后性就不适用,最终将没有任何法律条文可适用。

面对法律的滞后性问题,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坚持依法办事,但必须同时不断提高立法技术,不断强化修法程序,尤其是强化公民提出修法动议的权利,最大限度地解决法律的滞后性问题。

滞后性问题关于几个方面:

一、法的作用

1、法的作用的特点:

①法的作用体现在法与社会的交互影响中;

②法的作用直接表现为国家权力的行使;③法的作用本质上是社会自身力量的体现。

2、法具有局限性

①法律是以社会为基础的,法律不可能超出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或“改变”社会;

②法律是社会规范之一,必然受到其他社会规范以及社会条件和环境的制约;

③法律规制和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深度是有限的;④法律自身条件的制约,如法的滞后性。

(8)法律法规滞后扩展阅读:

法律有一定滞后现象的原因:

(一)立法理念的偏差

我国立法的被动性首先体现在立法理念的偏差上。马克思主义立法观以立法与社会物质基础相互关系作为我国立法的总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立法观认为,立法的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立法者不是在制造法,而仅仅是在表述法的观点等。

它强调物质的决定性和立法的客观性,但是理论和实践中曲解了它的内涵,在理念上产生了偏差:一方面认为一切立法行为都是因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而存在而发展,形成经济基础决定法的观点。

片面看待立法,以至于一切与立法有关的行为都围绕经济展开,忽视了与社会管理紧密相关的立法,以至于社会生活中悲剧频发而相关立法却少之又少。

另一方面认为立法就是对社会物质的刻板写照,否定了立法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对于社会的积极反作用。这就反映在一种具体的指导思想上,即先改革后立法的指导思想――以政策引导改革实践,积累改革经验,最后用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

从立法工作看,过去着重考虑法律确认改革成果的作用较多,而对法律指导和推动改革的作用认识不足,由此造成:一是立法不适应改革的要求,许多在改革中产生的新事物,得不到立法的及时确认;二是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推进改革,仍习惯运用软约束的政策性文件。

产生这种格局的原因是政策灵活多变,在我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无法可依的时候,政策的作用不容小觑。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社会飞速发展,政策治标不治本的弊病逐渐凸显,尤其是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特点,亟待法律的引导和监督。

“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滞后立法观对于瞬息万变的社会管理情形已经捉襟见肘。因此这种旧的立法思想已经妨碍了社会管理相关法律的创新与完善,从而使得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找不到法律途径来化解,政策思想得不到真正贯彻实施。

(二)立法运用的被动

特定时代的法只能是对特定阶段法律关系一般性、普遍性的反映,那么希望立法事无巨细,涵盖一切法律关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的。而面对社会高速的转轨,立法永远都是滞后的,这个论断毋庸置疑。

我国法律体系具有成文法系的特点,注重法律的稳定性,所立之法一经公布确立并且生效实施,就不能朝令夕改,随意变动。

而我国的社会体制正由封闭向多元开放的社会转型,各种社会关系大量推陈出新,而法律的稳定性面对这样多变的社会关系所表现出来的软弱,是任何一个快速转轨的国家无法避免的尴尬。

社会关系迅速发展,由此提出的繁重的立法任务,对我国立法者们来说也压力不小。

(三)立法预测的轻视

社会变革与立法息息相关,也是立法的强大推动力。党中央提出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这与我国社会所反映的重要问题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急迫程度有密切关系。社会问题主要存在于基层社会,当它们能够引起党中央领导高度关注的时候,证明其影响范围较大又急需解决了。

其中与立法相关的热点问题,尤其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立法,亟待我们认真梳理、制定和完善。但是这些热点民生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已经存在多时,并且引发了不小的社会矛盾,直至出现重大悲剧性后果才引起立法者们的思考和关注。

以食品安全为例,近年来,毒奶粉、“苏丹红”辣酱、石蜡火锅底料、瘦肉精、毒大米、地沟油……问题食品之多,涉及范围之广,造成恶果之重,已到了令人谈“食”色变的地步,特别是2008年爆出的“三鹿奶粉事件”,直接推动了当时正在三审中的《食品安全法(草案)》8个方面的修改。

按照道理说,该制定中的法案应该将这些社会频发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考虑进去,为什么却又在悲剧发生后才进行所谓的调整和修改呢?立法如此滞后于社会需求,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不论是立法学研究还是立法实践以及立法制度的法律规定中,对立法预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考察和测算立法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状况,这就是立法预测。立法预测的主要任务是探寻现阶段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应当通过立法途径加以解决的社会关系,同时对该社会关系进行立法预期达到的社会效果、可能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进行研究评估。

它的存在主要保证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有利于立法者作出科学适时的制定、修改、废除和完善法律法规的决策。因此,立法预测是立法准备阶段的关键环节。

随着社会管理活动的发展,一些重大社会矛盾应成为立法活动的重点,由于这些问题在社会管理中本来就很难解决,通过立法对这些事项进行利益博弈,自然也会给立法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因此需要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通过严谨的立法准备工作,才能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保证立法质量,使制定出的法律、法规尽可能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

然而在立法实践中,我国立法预测非常落后,缺乏对其理论、方法、技术、条件的研究,没有立法预测的专门机构和专业人才;在立法实践中,很少有人涉猎立法预测问题,因此法案起草者在立法技术、社会科学研究技术、立法理论和方法论上缺乏适当的训练。

正是由于对立法预测的忽视,导致立法者不能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一线问题,形成了两种负面的立法态度和方法:(1)盲目的、随意性的态度和方法,想到什么法就立什么法,喜欢立什么法就立什么法;(2)消极的、被动的态度和方法,哪方面出了问题就立哪方面的法,哪方面需要应付就立哪方面的法。

综上所述,一些法律的出台缺乏主动性、科学性,而令社会管理活动无法同步进行,甚至就算颁布了却因缺乏现实性而无法执行,坐等社会矛盾的激烈爆发,以悲剧收场。

可见,滞后立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和要求不相适应。

(四)信息沟通机制的缺失

立法是国家重大的政治活动,用来调整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这一活动的过程中,立法行为不会也不应该是完全独立的,而是通过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把各种利益诉求融入立法中。

然而,就是因为两者互动不够,造成立法者盲目、被动。从一方面来看,立法的行为过程本应该就是需要公民积极参与的民主立法,在广泛收集民意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立法预测。

但是在立法实践过程中,由于经常遇到一些复杂艰深的专业问题,所以法律草案起草者大多是专门的学者和专家。

从法案到法的过程几乎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立法的公开渠道不够畅通,公众参与的可能性较小,过多的依赖于“精英”立法。导致各种利益群体少有途径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无法在相互交流基础上进行利益博弈最大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_吴志攀:“互联网+”的兴起与法律的滞后性

9. 大宗交易是什么意思,股票出现大宗交易意味着什么呢

1、大宗交易:又称为大宗买卖,是指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证券单笔买卖申报,买卖双方经过协议达成一致并经交易所确定成交的证券交易。大宗交易针对的是一笔数额较大的证券买卖。我国现行有关交易制度规则,如果证券单笔买卖申报达到一定数额的,证券交易所可以采用大宗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按照规定,证券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大宗交易的最低限额。对于A股股票大宗交易规则来说,A股交易数量在50万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300万元(含)人民币以上;B股交易数量在50万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30万美元(含)以上。

2、出现大宗交易意味着出现大宗交易榜单上的股票,其后几天的走势大多数是涨的,而且很多是凶猛地上涨。可以这么理解,大宗交易的买家大多是炒家,也就是常说的庄家。他们在正常二级市场上吸筹有的时候很难,通常吸筹成本很高,所以在大宗交易市场吸筹就相对简单了,还能有折扣。买进来当然不是为了亏钱,所以在走势上往往会有一波强劲上扬走势。

(9)法律法规滞后扩展阅读:

1、注意事项:

大宗交易在交易所正常交易日限定时间进行,有涨幅限制证券的大宗交易须在当日涨跌幅价格限制范围内,无涨跌幅限制证券的大宗交易须在前收盘价的上下30%或者当日竞价时间内成交的最高和最低成交价格之间,由买卖双方采用议价协商方式确定成交价,并经证券交易所确认后成交。

大宗交易的成交价不作为该证券当日的收盘价。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在收盘后计入该证券的成交总量。并且每笔大宗交易的成交量、成交价及买卖双方于收盘后单独公布最后还须了解的是大宗交易是不纳入指数计算的,因此对于当天的指数无影响。

2、信息披露

交易所在每个交易日结束后通过本交易所网站公布以下交易信息:

(一)股票和基金的成交申报大宗交易,内容包括:证券代码、证券简称、成交量、成交价格以及买卖双方所在会员证券营业部的名称;

(二)债券和债券回购的成交申报大宗交易,内容包括:证券名称、成交价和成交量;

(三)单只证券的固定价格申报的成交量、成交金额,及该证券当日买入、卖出金额最大五家会员证券营业部的名称和各自的买入、卖出金额。

另外,大宗交易涉及法定信息披露要求的,买卖双方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热点内容
司法考试2016年改革 发布:2025-05-01 00:51:19 浏览:429
劳动法实习规定 发布:2025-05-01 00:05:48 浏览:168
法院合同法警 发布:2025-05-01 00:01:21 浏览:182
中国法官协会成员 发布:2025-04-30 23:32:23 浏览:141
法院办公室先进材料 发布:2025-04-30 23:26:23 浏览:272
环卫工人有劳动法吗 发布:2025-04-30 23:11:12 浏览:682
北大国际经济法大纲 发布:2025-04-30 23:10:58 浏览:137
司法局签名 发布:2025-04-30 22:23:56 浏览:124
街道机关规章制度总则 发布:2025-04-30 22:04:22 浏览:332
南京老人法律援助 发布:2025-04-30 21:52:25 浏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