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手抄报海丝条例

手抄报海丝条例

发布时间: 2022-12-07 11:40:33

1. 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手抄报

《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的出台对泉州海丝史迹、法治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于全面保护泉州珍贵的海丝文化遗产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下面是小手拉大手海丝条例手抄报内容,欢迎阅读2017有关海丝条例的手抄报。

一、【保护范围】

主要有三种史迹:航海通商、多元文化、城市建设

条例征求意见稿所称“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是指泉州历史上反映由海外通商贸易、对外文化交流引起的各种活动的史迹遗址、遗物,主要有航海与通商史迹、多元文化史迹和城市建设史迹等三部分。

具体说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历史上反映泉州海上通商贸易的港口、航海设施,外贸商品生产基地、设施;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成果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体现泉州城市建设,海、陆交通发展成果的古建筑、古遗址等。

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按保护级别,分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海丝史迹,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其他统称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点。

二、 【谁来保护】

文物主管部门实施监管、 基层组织负责具体工作

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市、县两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实施监督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县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经常性开展安全检查、主动保护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等工作。

此外,提出海丝史迹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应依法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群众性保护组织,现场保护海上丝绸之路史迹。

三、 【保护管理】

每个县至少配备5个以上专业人员

保护和管理,最终要有人执行。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县级人民政府应配备5人以上专业人员,负责开展辖区内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日常巡查保护监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每个史迹点要配备3人以上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此外,县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发现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存在安全隐患或危及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安全的突发事件的,应当依法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并在2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条例征求意见稿还提出,要合理安排游客流量,避免过度人为活动影响或破坏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但是也不能关起来,应当向社会公众开放,所有人或使用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参观人数和参观时间,并根据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门票。

四、 【经费保障】

一是列入本级预算,二是设立专项资金

保护工作需要经费,因此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多个保障经费的途径。

首先,市、县两级政府应当依法将保护管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专项用于遗产的规划、保护、管理、修缮、监测、展示、利用、研究、宣传和培训;其次,市政府依法设立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专项资金,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管理使用。

此外,条例征求意见稿还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成立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社会基金,向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社会基金进行捐赠,捐赠款物专门用于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

五、 法律责任

破坏史迹最高罚50万,失职渎职要处分

有关文物破坏问题,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对尚不构成犯罪的`破坏行为,除了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应当按照评估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这些破坏行为,包括未批先建、擅自迁移、擅自铲除、擅自修缮明显改变原装的,对那些擅自在原址重建已全部毁坏的海上丝绸之路史迹、造成破坏的,也被列入处罚范围。

此外,条例征求意见稿还提出了针对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失职渎职行为的惩罚,由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条例征求意见稿还提出,造成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破坏、损毁、灭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政府部门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以海丝条例为主题的手抄报边框设计图

导语:近日,福州市出台《“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将从2017年4月1日起施行。这是福州首次就“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文化遗产(以下简称“福州海丝遗产”)制定的地方法规

以海丝条例为主题的手抄报边框设计图片01

以海丝条例为主题的手抄报边框设计图片02

以海丝条例为主题的手抄报边框设计图片03

以海丝条例为主题的手抄报边框设计内容:

福州出台“海丝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近日,福州市出台《“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将从2017年4月1日起施行。这是福州首次就“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文化遗产(以下简称“福州海丝遗产”)制定的地方法规。

针对过去海丝遗产管理职责不明确的情况,《办法》进一步理顺了福州市海丝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

《办法》明确,“福州海丝遗产”划定为遗产区和缓冲区,分级进行保护;遗产区和缓冲区内禁止进行任何损害或者破坏遗产资源的建设活动;对不符合保护规划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逐步整改、迁建或者依法拆除;“海丝遗产”的修缮,应当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施工、监理单位担任。《办法》还列举了遗产区和缓冲区内的禁止性行为,以及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办法》提出,“福州海丝遗产”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遗产保护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保护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严格管理,不得挪作他用。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捐资、捐赠和技术支持等各种方式参与“福州海丝遗产”保护。

《办法》所指的“福州海丝遗产”,即7处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文化遗产点和省文物局批准的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文化遗产,包括:鼓楼区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闽王祠)、仓山区怀安窑址及接官道码头、马尾区迥龙桥(邢港码头)、东岐古码头、长乐市圣寿宝塔、天妃灵应之记碑、登文道码头等。

据悉,此次出台《办法》,有助于加大对“福州海丝遗产”的保护力度。

3. 海丝条例手抄报内容

未经报请批准,禁止在草庵范围内新建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得擅自修缮改变史迹原貌;社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引进与当地生态环境不相协调的外来生物物种……

日前,记者从晋江市罗山街道苏内社区了解到,为进一步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苏内社区居民代表大会通过制定《苏内社区海上丝绸之路史迹草庵保护村规民约》,并于近日正式施行。

据悉,此村规民约包含明确文物保护控制地带,严格执行草庵的保护范围(所有建筑群建筑及周围原有地界);草庵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新建设项目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执行审批;保持草庵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的现状不受破坏。海丝史迹的利用应当遵循保护为主、科学合理的原则。发展海丝旅游服务、文化展示、文化创意等产业应当符合保护规划,尊重所在场所的.宗教习俗和民间风俗,社区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海丝史迹保护区域的有关管理规定;做好草庵环境卫生整洁工作。此外,还有违法后相关的法律处罚规定等四大条,这四大条规定还明确了十多条细则:社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草庵存放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物品;社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草庵海丝史迹及其保护设施、保护标志上张贴、涂污、刻画,或者移动、拆除、损毁保护设施、保护标志;禁止污染水源和水环境,不得排放污水、倾倒垃圾、粪便、抛弃动物尸体等。

“这个村规民约的实行,将对草庵的保护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罗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国家文物局明确8个城市共31个遗产点列入首批海丝申遗点,位于晋江罗山街道苏内社区的草庵就是其中一个。而为了保护好这一重要“海丝申遗点”,从2016年11月开始,罗山街道牵头启动了草庵周边环境整治。

据悉,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团参观了位于苏内社区内的草庵,当即鉴定这里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摩尼教遗址。在1996年就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草庵已成为泉州申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有力实证。

4. 宁波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保护,规范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利用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和《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以下简称海丝史迹)的保护、管理和利用,适用于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海丝史迹,是指本市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包括永丰库遗址、上林湖越窑遗址、天童寺、保国寺。第四条海丝史迹保护应当遵循保护为主、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确保海丝史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和海丝史迹所在地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海丝史迹保护工作,指导、协调海丝史迹保护工作的重大事项,并将海丝史迹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第六条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海丝史迹保护的监督管理,并组织实施本办法。
海丝史迹所在地的区县(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海丝史迹保护的日常监督管理。
城乡规划、财政、公安、宗教事务、旅游、环境保护、水利、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林业、教育等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海丝史迹的保护工作。
海丝史迹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做好海丝史迹的保护工作。第七条文物、旅游、教育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海丝史迹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海丝史迹保护意识。
本市新闻媒体应当开展海丝史迹保护的宣传,普及海丝史迹保护知识。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海丝史迹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海丝史迹的行为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
鼓励海丝史迹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依法组织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立群众性保护组织,参与海丝史迹的保护管理。
鼓励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组织及其成员参与海丝史迹的知识宣传和保护工作。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海丝史迹保护社会基金。
对在海丝史迹保护、管理、利用和捐赠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市人民政府和海丝史迹所在地的区县(市)人民政府或者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给予表彰。第九条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乡规划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编制海丝史迹保护规划,依法报经批准后公布施行。
海丝史迹保护规划应当明确海丝史迹的构成、保护标准和保护重点,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分类制定保护管理措施。
海丝史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按照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划定,同时应当符合国家对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和缓冲区的保护要求。
海丝史迹所在地的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海丝史迹保护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海丝史迹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第十条海丝史迹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后,应当依法设置标志说明。标志说明应当载明海丝史迹的名称、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公布机关、公布日期等内容。
海丝史迹所在地的区县(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标志说明的维护和管理。第十一条海丝史迹保护范围内,禁止实施下列行为:
(一)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损坏文物;
(二)倾倒、堆放垃圾或者超标排放废水、污水;
(三)擅自进行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
(四)非法移动、拆除、污损或者以其他方式损坏海丝史迹标志说明;
(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危害海丝史迹的行为。第十二条海丝史迹保护范围内,不得擅自进行与文物保护无关的工程建设。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海丝史迹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的,必须保证海丝史迹的安全,并依法报经批准。
在海丝史迹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符合海丝史迹保护规划,不得破坏海丝史迹的环境景观和历史风貌,并依法报经批准。第十三条海丝史迹保护实行专家咨询制度。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建由文物、城乡规划、民族宗教、旅游、水利、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
制定海丝史迹保护规划、保护范围内开展工程建设以及决定其他与海丝史迹保护有关的重要事项,应当听取咨询委员会的意见。

5. 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

第一条为了加强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以下简称“海丝史迹”)的保护,促进海丝史迹的合理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和《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海丝史迹的保护、管理和利用。

本条例所称的海丝史迹是指历史上福州与海外通商贸易、文化交流等相关活动留存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址、遗迹等。第三条海丝史迹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保障海丝史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海丝史迹保护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海丝史迹保护的重大事项及相关工作。第五条市、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海丝史迹的保护、监督与管理工作。

市、县(市、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海丝史迹保护相关工作。第六条海丝史迹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开展日常安全检查、现场保护等海丝史迹保护工作。

鼓励、引导海丝史迹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依法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群众性保护组织,参与保护海丝史迹。第七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海丝史迹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法设置标志说明、保护设施;

(二)负责安全防范工作,落实防火、防盗、防水、防虫、防坍塌等安全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向市、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险情;

(三)负责国有的海丝史迹的修缮、保养和管理工作;

(四)建立日常管理、巡查制度及保护记录档案,并将保护记录档案定期报市、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八条非国有海丝史迹的日常保养、修缮和安全防范由所有权人负责;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保护管理责任人。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履行指导、检查和监督职责。第九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与海丝史迹保护工作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将日常监督管理、维护修缮、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海丝史迹保护社会基金。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海丝史迹的义务,有权劝阻、制止、举报破坏海丝史迹的行为。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赠、志愿服务、技术服务、开发文化产品等方式参与海丝史迹的研究、宣传、保护、利用等工作。第十一条本市的海丝史迹包括:

(一)圣寿宝塔、迥龙桥及邢港码头、怀安接官道码头、潭头登文道码头等海(河)港设施;

(二)怀安窑址、闽清义窑等对外贸易商品生产基地;

(三)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闽王祠)、天妃灵应之记碑等文化交流产物;

(四)其他有关的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和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第十二条本市的海丝史迹实行保护名录制度。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海丝史迹普查和申报工作。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和调整海丝史迹保护名录。对拟列入的保护项目,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保护名录建立档案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完善。第十三条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城乡规划、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海丝史迹保护规划,依法报批后向社会公布,并将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涉及海丝史迹保护区域的,应当征求同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第十四条经依法批准的海丝史迹保护规划,应当严格执行,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按照法定程序批准并公布。第十五条海丝史迹保护规划应当分类划定海丝史迹的保护区域:

(一)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应当划定遗产区和缓冲区,并设立界碑(桩);

(二)对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或者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但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应当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三)对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但列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和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应当划定保护范围。

6. 海丝条例的手抄报内容

导语:《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昨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17年起施行,破坏海丝史迹将被依法追责。

关于海丝条例的手抄报模板内容01

关于海丝条例的手抄报模板内容02

关于海丝条例的手抄报模板内容03

关于海丝条例的手抄报模板内容:

泉州“海丝”史迹获立法保护

《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昨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17年起施行,破坏海丝史迹将被依法追责

12月2日,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的决定。该条例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据悉,这是泉州市获得设区市立法权后报请批准的首部实体法,意味着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获立法保护。此前,泉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条例,并报请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该条例对“海丝”史迹保护和管理、利用与开放、法律责任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在“海丝”史迹保护方面,该《条例》设置了多重措施:将列入保护名录的“海丝”史迹分为三类,编制保护规划,并根据分类划定保护区域;以建设活动的关键环节为主线,构建全方位的防护体系;明确保护管理责任人,加强日常保护;对各类破坏“海丝”史迹的`行为作了禁止性规定。

条例规定,鼓励设立“海丝”史迹保护社会基金;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发挥“海丝”史迹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市、县(市、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挖掘整合“海丝”史迹旅游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开发“海丝”旅游产品,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根据该条例,对造成“海丝”史迹灭失、损毁或者历史风貌破坏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 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促进合理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规划、保护、利用和管理。
本条例所称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以下简称“海丝史迹”)是指历史上反映本市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迹、遗址等。第三条海丝史迹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保持海丝史迹的真实性、完整性。第四条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海丝史迹保护工作,将海丝史迹保护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海丝史迹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海丝史迹的保护工作,引导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依法组织制定海丝史迹保护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支持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建立海丝史迹保护的群众性组织。第五条文物主管部门负责海丝史迹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条例。
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海丝史迹的名称、标识、品牌文化的建设、传播及保护,做好相关保护工作。
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公安、民族宗教事务、林业、水行政、旅游、生态环境、外事等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做好海丝史迹保护工作。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负责海丝史迹文物执法。第六条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建立海丝史迹保护专家委员会,负责海丝史迹保护的咨询、指导、评定相关工作。海丝史迹保护专家委员会由文化、文物、规划、土地、建筑、历史、经济、社会和法律等领域专家组成。第七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文物、旅游、教育、民族宗教事务等相关主管部门加强海丝史迹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保护意识。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将海丝史迹保护利用常识纳入中小学生教育内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对海丝史迹保护的公益性宣传。第八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海丝史迹的义务,有权检举损坏海丝史迹的行为。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实名举报的,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
对海丝史迹的发现、保护或者管理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规划与保护第九条市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海丝史迹评定标准,组织海丝史迹保护专家委员会论证评定,编制江门市海丝史迹保护名录。
海丝史迹保护名录包括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海丝史迹;已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
海丝史迹保护名录由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向社会公布。
海丝史迹保护名录需要调整的,由市文物主管部门按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论证评定,报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第十条对列入保护名录的海丝史迹,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城乡规划等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内海丝史迹保护规划。
在海丝史迹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文物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将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
海丝史迹保护规划经依法组织评审并批准后公布施行。
经批准后的保护规划,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确需更改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第十一条海丝史迹保护规划应当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相衔接。
海丝史迹的相关保护措施依法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第十二条海丝史迹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海丝史迹保护名录;
(二)保护原则、保护内容、保护要求;
(三)分类保护措施;
(四)保护规划实施方案。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海丝史迹应当划定遗产区和缓冲区;已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依法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符合世界文化遗产遗产区和缓冲区的保护要求;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划定保护范围。第十三条对已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应当依法设置保护标志,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指定保护机构或者专人负责管理。
县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当与保护机构或者专人签订海丝史迹保护责任书,明确海丝史迹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由县级文物主管部门对其名称、类别、年代、位置、范围等予以登记并公布,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

8. 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以下简称“海丝史迹”)的保护,促进海丝史迹的合理利用,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海丝史迹是指历史上反映泉州由海外通商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留存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迹、遗址,包括体现海外通商贸易的码头、桥梁、航海设施、商品生产基地;体现文化交流的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和石刻、壁画等。第三条海丝史迹保护管理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海丝史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海丝史迹保护工作,并组织本条例的实施。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开展安全检查等相关工作,做好海丝史迹的保护工作。
引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依法组织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立群众性保护组织,参与海丝史迹的保护管理。第五条市、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海丝史迹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市、县(市、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做好海丝史迹的相关保护工作。第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对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设置专门机构或者指定机构、专人负责管理;对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或者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可以聘请文物保护员进行保护管理。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海丝史迹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海丝史迹的行为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
对在海丝史迹保护、管理、利用和捐赠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或者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给予奖励。第八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海丝史迹保护管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海丝史迹保护社会基金。第二章保护与管理第九条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海丝史迹的普查和申报工作。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海丝史迹评定标准,对海丝史迹进行评定,并编制《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名录》。对符合本条例第二条规定,县(市、区)人民政府未申报的,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评定。
市人民政府负责《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名录》的核定公布。
《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名录》需要调整的,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第十条《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名录》分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海丝史迹;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第十一条市、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海丝史迹的保护规划。其中,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的保护规划按照有关规定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的保护规划,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其他海丝史迹的保护规划,报请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报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保护规划经批准公布后,应当严格执行,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报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第十二条海丝史迹按照划定的保护区域进行保护管理。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按划定的遗产区和缓冲区进行保护管理;对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按划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保护管理;对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由所在地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划定保护范围并公布。海丝史迹所在地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置保护标志。第十三条在海丝史迹遗产区和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与海丝史迹保护无关的建设工程或者实施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确因保护需要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 应当依法报请批准;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应当报请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在海丝史迹缓冲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的,工程设计方案应当符合保护规划并依法报请批准。
在前二款中获批准的建设工程,文物、住建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业主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建设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9. 泉州海丝条例手抄报资料

导语:海丝条例征求意见稿所称“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是指泉州历史上反映由海外通商贸易、对外文化交流引起的各种活动的史迹遗址、遗物,主要有航海与通商史迹、多元文化史迹和城市建设史迹等三部分。

泉州海丝条例手抄报资料大全01

泉州海丝条例手抄报资料大全02

泉州海丝条例手抄报资料大全03

泉州海丝条例手抄报资料大全:

海丝条例

【保护范围】

主要有三种史迹

航海通商、多元文化、城市建设

条例征求意见稿所称“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是指泉州历史上反映由海外通商贸易、对外文化交流引起的各种活动的史迹遗址、遗物,主要有航海与通商史迹、多元文化史迹和城市建设史迹等三部分。

具体说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历史上反映泉州海上通商贸易的港口、航海设施,外贸商品生产基地、设施;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成果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体现泉州城市建设,海、陆交通发展成果的古建筑、古遗址等。

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按保护级别,分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海丝史迹,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其他统称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点。

【谁来保护】

文物主管部门实施监管

基层组织负责具体工作

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市、县两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实施监督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县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经常性开展安全检查、主动保护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等工作。

此外,提出海丝史迹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应依法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群众性保护组织,现场保护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

【保护管理】

每个县至少配备5个以上专业人员

保护和管理,最终要有人执行。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县级人民政府应配备5人以上专业人员,负责开展辖区内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日常巡查保护监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每个史迹点要配备3人以上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此外,县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发现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存在安全隐患或危及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安全的突发事件的,应当依法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并在2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泉州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条例征求意见稿还提出,要合理安排游客流量,避免过度人为活动影响或破坏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但是也不能关起来,应当向社会公众开放,所有人或使用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参观人数和参观时间,并根据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门票。

【经费保障】

一是列入本级预算,二是设立专项资金

保护工作需要经费,因此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多个保障经费的途径。

首先,市、县两级政府应当依法将保护管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专项用于遗产的规划、保护、管理、修缮、监测、展示、利用、研究、宣传和培训;其次,市政府依法设立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专项资金,由泉州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管理使用。

此外,条例征求意见稿还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成立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社会基金,向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社会基金进行捐赠,捐赠款物专门用于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

【法律责任】

破坏史迹最高罚50万,失职渎职要处分

有关文物破坏问题,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对尚不构成犯罪的破坏行为,除了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应当按照评估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这些破坏行为,包括未批先建、擅自迁移、擅自铲除、擅自修缮明显改变原装的,对那些擅自在原址重建已全部毁坏的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造成破坏的,也被列入处罚范围。

此外,条例征求意见稿还提出了针对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失职渎职行为的惩罚,由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条例征求意见稿还提出,造成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破坏、损毁、灭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 泉州海丝条例手抄报花边设计

导语:如果对海丝史迹擅自修缮、迁移、重建、拆除,没有构成犯罪的,除了要被责令改正,情况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没有规范用火用电,公安机关将责令限期改正,逾期罚款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泉州海丝条例手抄报花边设计图片01

泉州海丝条例手抄报花边设计图片02

泉州海丝条例手抄报花边设计图片03

泉州海丝条例手抄报花边设计内容:

海丝条例

发现史迹 24小时内到现场

海丝史迹以后会有“身份证”: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要设立保护标志。

在规定了遗产区和保护区范围内的禁止行为、缓冲区和控制地带的审批要求后,条例还对部门行动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拆迁和建设过程中发现史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立即停止施工并保护现场,向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后,除非遇有特殊情况,部门应当在24小时内,派人到达现场,并在7天内提出处理意见。

此外,对不符合保护规划的,依法责令整改、拆迁;对保护规划实施前已经建设的,进行整改、拆迁,所在地政府应当依法补偿。

非国有的 修缮费用区别对待

条例明确了四种不同类别的海丝史迹,以及管理责任人,还要签订责任书。

不是国有的海丝史迹,出现损毁或有损毁危险,谁出钱修缮?条例明确了两种情况:一是责任人没有修缮能力的,当地政府应当进行补助或贴息贷款等;有修缮能力、未履行义务的,当地政府可以给予抢救修缮,费用由责任人承担,也可以依法置换或购买。

条例还规定,责任人发现险情后,除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还要在24小时内向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否则将承担相应责任。

擅自修缮 最高罚款50万元

条例对破坏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惩罚措施。

如果对海丝史迹擅自修缮、迁移、重建、拆除,没有构成犯罪的,除了要被责令改正,情况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没有规范用火用电,公安机关将责令限期改正,逾期罚款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出现史迹被盗、不管不顾导致损毁、自然灾害没预防好、发现险情不报告,一旦被发现,将被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最高罚款3万元、对个人最高罚款2万元。

乱涂乱画 罚款200元以下

条例规定,在海丝史迹及其保护设施、保护标志上张贴、涂污、刻划,或者移动、拆除、损毁保护设施、保护标志,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还可以并处200元以下罚款。

如果在海丝史迹保护区域内,存放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物品,后果也很严重:同样是有公安机关查处,限期整改,逾期的最低罚款5000元、最高罚款3万元。

工作渎职 给予行政处分

条例还列举各种违法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要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在前期工作方面,擅自修改保护规划,没有及时发现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没有将保护规划的相关要求纳入项目用地规划条件,或者没有在招标文件中载明保护海丝史迹的相关要求,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被处分。

部门没有对与海丝史迹相关的可移动文物采取抢救、保护,国有海丝史迹保护管理责任人未履责,部门没有及时制止、纠正、查处破坏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也将被处分。

此外,挪用海丝史迹保护管理经费,以及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也都将被处分。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二十四条 发布:2025-01-16 09:00:50 浏览:791
方亚律师 发布:2025-01-16 08:29:06 浏览:780
08年跟09年劳动法有什么变化 发布:2025-01-16 08:22:27 浏览:79
2018按劳动法加班费 发布:2025-01-16 08:14:47 浏览:992
2017四川二建法规真题 发布:2025-01-16 08:13:00 浏览:476
深圳劳动法是不能超几号发工资 发布:2025-01-16 08:10:44 浏览:90
司法考试粉笔 发布:2025-01-16 07:23:31 浏览:77
依法治企自查 发布:2025-01-16 06:57:55 浏览:509
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16 06:12:31 浏览:303
武大国际经济法研究生 发布:2025-01-16 06:00:44 浏览: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