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深圳产品质量管理条例

深圳产品质量管理条例

发布时间: 2022-12-13 20:51:28

㈠ 深圳经济特区产品质量管理条例(2011修订)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公众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特区内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条例,但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条例。

药品、医疗器械、食品(含保健食品)、化妆品、农产品等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法律、法规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第三条市、区政府应当把保障产品安全和提高产品质量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监督检查工作经费投入,开展产品安全和质量水平监测评估,引导、督促生产者、销售者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保障产品安全性,提高产品质量。第四条鼓励、支持企业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特区技术规范的企业标准。

市政府应当建立质量奖励制度,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显著成绩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第五条市政府市场监督管理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市主管部门)是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市主管部门派出机构负责所在辖区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以自己名义查处辖区内产品质量违法行为。

市主管部门基层监管机构负责所在辖区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按照市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和渔业、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负责药品、医疗器械、食品(含保健食品)、化妆品、农产品、商品进出口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第六条行业协会应当引导生产者、销售者依法生产、销售产品,宣传、普及产品质量知识。

行业协会可以采取自查、自纠等多种形式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诚信建设。

市、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应当扶持和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支持其依法独立开展活动,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行业协会加强业务指导。第七条鼓励、支持和保护个人和组织对产品质量进行社会监督。

任何个人和组织有权对违反产品质量法律、法规的行为向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投诉,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及时予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答复投诉人。

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并按照规定给予奖励。第八条鼓励社会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开展产品质量法律、法规以及产品质量标准和知识的普及工作,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第九条新闻媒体应当开展产品质量法律、法规以及产品质量知识的公益宣传,客观、准确报道有关产品质量信息并进行舆论监督;市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于新闻媒体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应当及时回应。第二章产品标准和质量认证第十条生产者应当制定企业产品标准或者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特区技术规范,作为组织生产和销售的依据。

已有强制性标准或者特区技术规范的,生产者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不得低于强制性标准或者特区技术规范要求。

产品出口的,其技术要求由合同约定。但涉及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的,从其规定。

市主管部门应当利用信息、技术、资金为企业制定标准或者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提供支持。第十一条生产者制定、修改企业产品标准的,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批准发布。

生产者应当自企业产品标准发布之日起三十日内,报市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生产者修改企业产品标准的,应当自企业产品标准重新发布之日起三十日内,报市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第十二条鼓励本市重点发展产业的企业组成标准联盟,制定联盟标准,在联盟企业内执行。

联盟标准的管理办法由市主管部门制定,经市政府批准后执行。第十三条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且需要统一规范的下列技术要求,可以制定特区技术规范:

(一)有关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技术要求;

(二)有关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

(三)有关市政府限制及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领域的技术要求;

(四)市政府认为需要统一规范的其他技术要求。

需要制定特区技术规范的,市主管部门应当组织起草,并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起草的特区技术规范应当经专家评审后,按照规定程序报市政府批准并发布实施。

㈡ 深圳经济特区产品质量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结合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特区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产品标准的制定、实施的监督管理活动。
本条例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有形物品。
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条例,但用于建设工程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和其他能独立保持其原有特性和用途的产品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深圳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鼓励企业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高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企业标准。
市政府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第四条市政府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是特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主管部门)。各区人民政府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主管部门)在市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所辖区域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市政府、各区人民政府其它有关职能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特定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第五条用户、消费者及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和新闻舆论机构,对产品质量实行社会监督。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有权向政府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举报、投诉。第二章产品标准和质量认证管理第七条产品生产者应当制定企业标准,或者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作为组织生产和贸易交换的依据。
出口产品的质量要求,依照合同约定执行。
市、区主管部门应当为企业制定标准或者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第八条生产涉及人体健康、人身与财产安全,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产品,由市政府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在特区统一执行的安全技术规范。第九条生产者应自企业产品标准发布之日起三十日内,将该标准报市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企业修改产品标准的,应自该标准修改之日起三十日内,重新报市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第十条市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参照国际惯例和国外先进标准,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第十一条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的认证机构,应将被认证企业的名称、认证范围、认证期间、认证结果报市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二条产品质量评价、推荐活动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
产品质量评价、推荐活动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第三章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第十三条市、区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处理违法行为。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可以采用抽查、定期检查和日常检查等形式。第十四条市、区主管部门对产品进行监督抽查不得收费,所需费用列入市、区财政预算。第十五条市、区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产品质量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要求被检查人提供产品检验报告或者合格证明;
(二)被检查人不能提供检验报告、合格证明的,或者虽有检验报告、合格证明但与产品明显不一致的,可以直接抽查;
(三)询问被检查的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证明人,并要求提供证明材料和有关资料;
(四)查询、复制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协议、帐册、单据、文件、记录、业务电函和有关资料;
(五)发现被检查人有违法行为时,可责令其暂停生产、销售,提供生产、销售及库存产品的数量和情况。第十六条在特区生产的下列产品应当列入受检目录,由市、区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查或抽查。
(一)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
(二)列入生产许可证产品目录的产品;
(三)消费者或有关组织反映有重大质量问题的其他产品。
受检目录由市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制定后公布实施。第十七条市、区主管部门可以根据特区生产、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状况,或者消费者及有关组织的举报、反映的情况,对在特区内生产、销售的产品进行产品质量日常监督检查。

㈢ 深圳经济特区质量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快推动深圳质量建设,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构建质量型发展新优势,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深圳质量,是指贯穿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满足高水平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包括经济质量、文化质量、社会质量、生态质量、城市建设管理质量和政府服务质量等。第三条深圳质量建设应当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发展理念,坚持标准先行、创新驱动、品牌发展、社会共建的原则,推进标准、质量、品牌、信誉一体化建设。第四条深圳质量建设应当以国际先进标准为目标,构建覆盖深圳发展各领域的多层次、高水平的深圳标准体系,推动深圳标准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第五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深圳质量建设活动。第二章工作职责第六条深圳质量建设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推动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共同参与的深圳质量共建机制。第七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深圳质量建设,履行下列职责:
(一)按照深圳质量要求制定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质量提升计划,完善促进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建立和完善深圳质量建设工作协调机制,推动深圳质量建设全面开展;
(三)完善财政投入机制,为深圳质量创新与发展提供财政保障;
(四)建立和完善质量人才培养、引进和管理机制,引导社会建立质量教育体系;
(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推进深圳质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
(六)建立和完善质量考评机制和深圳质量、深圳标准奖励制度;
(七)依法开展其他质量建设工作。第八条建立市、区人民政府质量建设领导工作机制,由市、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及市、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发展改革、经贸信息、科技创新、财政、规划国土、人居环境、卫生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建设、城市管理、文体旅游及其他相关部门组成,负责研究、讨论、协调深圳质量建设的重大问题。
市市场和质量监管部门作为市人民政府质量建设领导工作机制办事机构,负责深圳质量建设的组织、协调、指导、考核等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深圳质量建设相关工作。第九条鼓励和引导企业事业单位发挥深圳质量建设主体作用,开展下列活动:
(一)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二)加强质量技术创新,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
(三)实施以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的标准和品牌战略;
(四)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强化诚信自律,保障质量安全,加强环境保护,全面提升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第十条行业协会及其他社会组织应当履行下列责任:
(一)加强质量宣传教育,增强行业质量意识;
(二)积极为会员或者成员单位提供标准、质量、品牌、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服务;
(三)强化行业自律,引导、推动行业质量诚信建设;
(四)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的其他质量建设工作。第三章经济质量第十一条全面推进经济质量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第十二条引导企业事业单位突出源头技术创新,加强创新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第十三条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创新主体动力机制、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创新激励保护机制和创新管理服务机制,强化创新、创业、创投、创客政策扶持,建成联动机制。第十四条完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吸引、集聚和共享全球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管理、品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技术、产业、金融、资本跨界融合,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第十五条优化产业发展战略,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

㈣ 深圳市豆制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若干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我市豆制品生产经营秩序,完善豆制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加强豆制品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结合深圳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深圳市行政区域内豆制品生产、销售及其监督管理活动。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豆制品是指以大豆和水为主要原料,经过制浆等加工工艺制成的非发酵产品,包括豆腐、豆浆、豆腐干、油豆腐、干豆腐、腐竹、油划方、豆腐脑等。
本规定所称预包装豆制品,是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豆制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者体积标识的豆制品。
本规定所称现制豆制品,是指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经营场所现场加工后直接供消费者食用的豆制品。
本规定所称管制作业区,是指在生产中清洁度要求较高,对人员、物品进出实行管制的作业区域。管制作业区包括清洁作业区及准清洁作业区。第四条各区人民政府(含新区管委会)对辖区内豆制品安全负监管总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豆制品监管工作。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豆制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的准入和日常监管工作。
相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市政府确定的职责配合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相关监管工作。第五条豆制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应当对豆制品质量负责。
生产、经营豆制品,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许可,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及特区技术规范要求。
豆制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豆制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生产的豆制品质量安全负领导责任;安全管理员根据岗位职责承担豆制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负责员工质量安全培训教育,组织落实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质量安全风险检查,处理质量安全投诉。第六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开展标准创新试点示范工程,引导豆制品行业协会、豆制品生产者开展标准创新和应用工作。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标准,结合本市豆制品生产消费实际情况,完善豆制品特区技术规范。
豆制品行业协会应当按照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标准,研究制定行业社团标准。
豆制品生产者应当借鉴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标准,按照深圳特区技术规范要求,制定严格的豆制品质量安全企业标准。
鼓励行业协会和生产者参与豆制品国家标准的制定,参加国际交流,推广豆制品适用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竞争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第七条生产者销售实行送货单制度的散装豆制品,应当出具“豆制品送货单”,并随货发送,做到单货相符。
豆制品经营者采购前款规定豆制品时,应当索取豆制品送货单,核对有关内容,并做到单货相符,亮单经营。
实行送货单制度的豆制品目录和豆制品送货单格式内容,由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伪造、倒卖豆制品送货单。第八条需低温贮存的豆制品,生产者应当配备满足生产需要、温度在0℃~4℃之间的冷藏库或者冷藏设备,设有温度、湿度监测装置,并定期检查和记录。豆制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应当按照产品标示的贮存条件贮存豆制品;运送时应当使用温度低于10℃的密闭专用冷藏车辆或者设施。
实行低温贮存运输的豆制品目录,由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第九条豆制品生产者的管制作业区使用面积应当与生产产品品种、数量、规模、工艺和方式相适应,符合豆制品质量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不得少于五百平方米。第十条预包装豆制品标识应当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相关标准要求;除现制豆制品外,散装豆制品应当进行适当的包装,并附加标识,标识应当标注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生产者名称、生产许可证号、大豆来源地等内容。
使用经农业部门批准的转基因大豆生产豆制品的,应当在包装的显著位置依法进行标注,其中“转基因”三字的文字高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包装最大表面面积大于或等于140cm2的,“转基因”三字的文字高度不得小于5mm;
(二)包装最大表面面积140cm2以下并且大于或等于70cm2的,“转基因”三字的文字高度不得小于4mm;
(三)包装最大表面面积70cm2以下并且大于或等于35cm2的,“转基因”三字的文字高度不得小于3mm;
(四)包装最大表面面积小于或等于35cm2的,“转基因”三字的文字高度不得小于1.8mm。因包装表面面积小、难以用包装物或者标签进行标识的,豆制品生产者应当书面告知销售者该产品是转基因原材料生产,并由销售者在销售现场设立标识板(牌)标注。

㈤ 深圳经济特区产品质量管理条例的第六章 附 则

第七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生产者”,是指加工、制作产品或者在产品的包装上明示其名称或者姓名的组织或者个人。
本条例所称“销售者”,是指销售产品的组织或者个人,包括以总经销、总代理或者代销等方式销售产品的组织或者个人。
本条例所称“货值金额”,是指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经营的已售出和未售出的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全部产品货值金额。货值金额以违法生产、销售产品的标价计算;没有标价的,按照同类合格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货值金额难以确定的,由委托依法设立的价格鉴证机构进行价格鉴证。
第七十五条 本条例所称的区,含光明、坪山等管理区。
第七十六条 本条例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㈥ 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21修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工程质量责任,保证工程质量,维护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深圳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质量是指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依法订立的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适用、耐久、经济、美观、环境等特性的综合要求。第四条建设工程质量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负责的管理体制。政府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工程质量。第五条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在资质证书核定的范围内承接工程业务。第六条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有关从业人员依法对工程质量负责,工程质量检测单位(以下简称检测单位)对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第七条政府推行工程担保与工程保险制度。第二章监督管理第八条市住房建设部门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市交通运输、水务等专业工程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专业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各区住房建设部门和专业工程主管部门按照项目管理权限和行政管辖范围,对建设工程质量实行监督管理。第九条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建设、交通运输、水务等部门应当协调配合,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发现应当由其他部门查处的违法、违章行为,应当及时予以通报。第十条建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建材生产供应单位及有关从业人员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制度。有关部门应当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记录在案,并通过公共媒体予以公布。第十一条市住房建设部门可以根据深圳市工程建设实际,编制和发布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发布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目录,推广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和新工艺。第十二条实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由住房建设部门、其他专业工程主管部门或者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以下简称质监机构)具体实施。第十三条质监机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一)受理建设单位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二)制定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案,指定质量监督人员,并通知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

(三)核查工程项目法定建设程序、建设各方主体及有关人员的资质或者资格,检查有关质量文件和技术资料是否符合规定、有关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是否健全;

(四)检查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其他涉及结构安全的关键部位以及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

(五)监督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其他涉及结构安全的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以及工程的竣工验收。第十四条住房建设部门、专业工程主管部门以及质监机构履行质量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

(二)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三)发现有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时,责令改正或者停工整改;

(四)查封、扣押施工现场存在质量问题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并在三日内作出责令销毁或者降级使用的处理决定。第三章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第十五条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压缩合理工期。第十六条经审查批准的设计文件,涉及建筑物位置、立面、层数、平面、使用功能、建筑结构、公共利益、公共安全或者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由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修改方案,经原审查批准的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修改。

市政、交通、水务等建设工程涉及规模、等级、走向、工艺设计、设备容量的修改的,适用前款规定。第十七条涉及建筑主体或者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文件,经原审查批准的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组织施工。

㈦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2010年7月1日前制定的经济特区法规在扩大后的经济特区适用的决定

一、2010年7月1日前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等101项经济特区法规于2010年7月1日起适用于扩大后的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自施行之日起适用于扩大后的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其他经济特区法规适用于新纳入经济特区范围的区域的时间由市人大常委会另行公布。二、在市人大常委会另行公布其他深圳经济特区法规的具体适用时间前,新纳入经济特区范围的区域继续适用相关的法律、法规。

附:
2010年7月1日起适用于扩大后的深圳经济特区的法规

1.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

2.深圳经济特区合伙条例

3.深圳经济特区商事条例

4.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

5.深圳经济特区政府采购条例

6.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

7.深圳经济特区统计条例

8.深圳经济特区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条例

9.深圳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

10.深圳经济特区审计监督条例

11.深圳经济特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条例

12.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

13.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发展促进条例

14.深圳经济特区房屋租赁条例

15.深圳经济特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若干规定

16.深圳经济特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

17.深圳经济特区律师条例

18.深圳经济特区人民警察巡察条例

19.深圳经济特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

20.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欠薪保障条例

21.深圳经济特区失业保险条例

22.深圳经济特区职业技能鉴定条例

23.深圳经济特区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

24.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员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

25.深圳经济特区公证条例

26.深圳经济特区消防条例

27.深圳经济特区殡葬管理条例

28.深圳经济特区居民就业促进条例

29.深圳经济特区家庭服务业条例

30.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市场条例

31.深圳经济特区反走私综合治理条例

32.深圳经济特区企业破产条例

33.深圳经济特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

34.深圳经济特区计量条例

35.深圳经济特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

36.深圳经济特区出租小汽车管理条例

37.深圳经济特区产品质量管理条例

38.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园林条例

39.深圳经济特区福田保税区条例

40.深圳经济特区经纪人管理条例

41.深圳经济特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

42.深圳经济特区港口管理条例

43.深圳经济特区格式合同条例

44.深圳经济特区商品市场条例

45.深圳经济特区防止海域污染条例

46.深圳经济特区关于查处无照经营行为的规定

47.深圳经济特区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条例

48.深圳经济特区无线电管理条例

49.深圳经济特区梧桐山风景名胜区条例

50.深圳经济特区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若干规定

51.深圳经济特区财产拍卖条例

52.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

53.深圳经济特区信息化建设条例

54.深圳经济特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若干规定

55.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

56.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57.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

58.深圳经济特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

59.深圳市土地征用与收回条例

60.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

61.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条例

62.深圳经济特区水土保持条例

63.深圳经济特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

64.深圳经济特区城市供水用水条例

65.深圳经济特区规划土地监察条例

66.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工程监理条例

67.深圳经济特区水资源管理条例

68.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

69.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

70.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条例

71.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转让条例

72.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登记条例

73.大亚湾核电厂周围限制区安全保障与环境管理条例

74.深圳经济特区成人教育管理条例

75.深圳经济特区教育督导条例

76.深圳经济特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规定

77.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

78.深圳经济特区创业投资条例

79.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

80.深圳经济特区旅游管理条例

81.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试行)

82.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全民健身若干规定

83.深圳经济特区实施《印刷业管理条例》若干规定

84.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无偿献血及血液管理条例

85.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

86.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

87.深圳经济特区档案与文件收集利用条例

88.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

89.深圳经济特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90.深圳经济特区捐赠公益事业管理条例

91.深圳经济特区宗教事务条例

92.深圳经济特区陆路口岸和特区管理线检查站物业管理规定

93.深圳经济特区授予荣誉市民称号规定

94.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打击公职人员携款潜逃的决定

95.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坚决查处“黄、赌、毒”违法行为的决定

96.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

97.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房屋租赁安全责任的决定

98.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坚决查处违法建筑的决定

99.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生产经营性违法建筑若干规定

100.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违法私房若干规定

101.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

㈧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等四十五项法规的决定

一、对《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的修改

(一)将第五条修改为:“市卫生健康部门是人体器官捐献移植的主管部门。”

(二)将第七条第四款、第十五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四条中的“市卫生部门”修改为“市卫生健康部门”。二、对《深圳经济特区产品质量管理条例》的修改

(一)将第五条第一款修改为:“市市场监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主管部门)是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款修改为:“其他负有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开展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二)将第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实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企业应当公开其执行的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团体标准或者企业标准的编号和名称;企业执行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的,还应当公开产品、服务的功能指标和产品的性能指标。”

第三款修改为:“企业应当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其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应当符合企业公开标准的技术要求。”

(三)将第四十二条第一项修改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特区技术规范或者经自我声明公开的企业标准”。

(四)将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修改为:“生产者未将其企业产品标准依法自我声明公开的;”

(五)将第五十九条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刷业管理条例》”修改为“《印刷业管理条例》”。

(六)删去第七十五条。三、对《深圳经济特区港口管理条例》的修改

(一)将第一条修改为:“为了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港口的管理,促进港口事业的发展,发挥港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二)将第六条中的“市政府港口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港口主管部门)”修改为“市港务管理部门”。

(三)将第九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五条中的“市港口主管部门”修改为“市港务管理部门”。

(四)将第九条中的“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修改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

(五)将第十八条、第十九条中的“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修改为“市住房建设部门”。

(六)将第二十五条中的“劳动主管部门”修改为“人力资源保障部门”。

(七)将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中的“规划、环境保护”修改为“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八)将第三十八条中的“规划、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修改为“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建设部门”。

(九)将第四十条中的“消防、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修改为“应急管理、生态环境、消防救援等有关部门和机构”。

(十)删去第五十六条。四、对《深圳经济特区计量条例》的修改

(一)将第一条修改为:“为了加强对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的计量监督管理,保证计量单位制的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二)将第五条第一款中的“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修改为“市市场监管部门”。

(三)将第九条修改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制造、销售、进口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

(四)删去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

(五)将第五十二条改为第四十八条,其中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修改为“主管部门”。

(六)将第五十三条改为第四十九条,其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七)删去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五条。

(八)将第五十七条改为第五十一条,其中的“国务院技术监督行政部门”修改为“国家市场监管部门”。

㈨ 深圳经济特区产品质量管理条例的第三章 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二十一条 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并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特区技术规范的要求;
(二)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做出说明的除外;
(三)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
(四)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的产品质量状况。
第二十二条 从事产品及包装物设计、生产的,应当按照保证质量、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低碳经济要求,优先选择清洁能源和易回收、易拆解、易降解、无毒无害的材料与设计方案,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第二十三条 生产者、销售者对其生产、销售的产品质量负责。
禁止生产、销售下列产品:
(一)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特区技术规范要求的;
(二)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
(三)失效、变质的;
(四)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冒充合格的;
(五)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
(六)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许可证标志和编号、国际标准组织标准标志、质量合格证明、产品批准文号等标志的;
(七)伪造或者篡改产品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的;
(八)法律、法规禁止生产、销售的其他产品。
前款规定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不得在经营性活动或者建设工程中使用。
第二十四条 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标明产品执行标准号;
(二)使用废旧材料组装、加工或者翻新的产品,应当在产品、产品包装或者产品使用说明上予以标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其他要求。
第二十五条 产品不符合所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特区技术规范,或者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但不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并且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在产品或者其包装的显著位置上标明“次品”、“处理品”或者其他明示产品质量的说明。
第二十六条 承接印制产品标识、标签、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生产许可证标志、商品条码,以及含有以上标志、标识的包装物、产品说明、铭牌和其他物品的印制者,应当查验有关证明文件,并复印留存。委托人不能提供证明文件的,印制者不得承印。
证明文件复印件保存期限应当与产品有效期限或者使用期限一致且不得少于两年。
印制者印制的前款所列标志、标识、包装物和其他物品,不得提供给非委托人。
国家对印制者另有规定的,印制者应当遵守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 生产者应当建立原材料查验制度。查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原辅材料质量合格证明和标识,并建立原辅材料、零配件进货台账,保证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和相关投入品符合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或者特区技术规范的要求。
生产者应当建立产品生产信息档案。如实记录原辅材料来源、使用情况、生产工序、生产批号、检验结果等信息,实现对所生产产品的可追溯管理。
原辅材料、零配件进货台账和生产信息档案保存期限应当与产品有效期限或者使用期限一致且不得少于两年。
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销售。生产者不具备检验能力的,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第二十八条 销售者应当建立进货查验制度和产品进货台账。查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如实记录产品名称、产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等内容。销售者不得销售无产品合格证明的产品。
除前款规定之外,从事产品批发业务的销售者应当建立产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批发的产品品种、产地、规格、数量、流向等内容。
在产品集中交易场所销售自制产品的生产者参照从事产品批发业务的销售者的规定,建立产品销售台账。
产品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保存期限应当与产品有效期限或者使用期限一致且不得少于两年。
第二十九条 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应当主动召回产品,并向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召回产品的,应当通过报刊、广播、网络、电视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并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告知消费者停止使用。销售者接到停止销售通知后,应当立即停止销售该产品。
生产者对召回的产品应当登记造册,并对产品进行安全缺陷整改;无法整改的,应当予以销毁或者作必要的无害化技术处理。
第三十条 召回产品的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缺陷产品的名称、种类、型号、批次、生产日期等产品信息;
(二)缺陷产品召回的方式、范围、时间、费用承担等召回信息;
(三)召回实施的组织、联系方式;
(四)可能影响的人群、严重或者紧急程度;
(五)法律、法规要求的其他内容。
第三十一条 按照有关规定,生产者应当主动召回但未召回的,市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发出的责令召回通知或者公告监督生产者、销售者执行有关召回的规定,并监督生产者对产品进行安全缺陷整改;无法整改的,应当监督生产者销毁或者作必要的无害化技术处理。
第三十二条 销售者发现其销售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该产品,通知生产者或者供货商,并向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三十三条 生产者、销售者不得以广告、产品说明或者其他方式对产品质量作虚假宣传。
生产者、销售者不得伪造、篡改检验数据、检验结论及其他产品质量证明材料。
第三十四条 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应当审查入场销售者的经营资格,明确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或者展销会举办企业和入场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定期对入场销售者的经营条件、安全管理制度和产品进行检查;发现入场销售者有违反本条例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主管部门。
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未履行前款规定义务,导致本市场发生产品质量事故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十五条 宾馆、饭店、娱乐、美容、维修等服务业的经营者在从事经营活动时,应当使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并按照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建立进货查验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
第三十六条 从事产品储存、保管、运输等服务业的经营者应当记录、核对委托人的经营资格和有关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保证产品储存、保管、运输条件符合要求,保持产品质量。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本条例禁止生产、销售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提供场地、存储、保管、运输等服务。
第三十七条 消费者有权就其购买产品的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及时答复。
第三十八条 鼓励生产者、销售者购买产品质量损害赔偿责任保险,提高产品质量侵权损害赔付能力。

㈩ 深圳经济特区电器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004修订)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电器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消除事故隐患,明确电器产品质量责任,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特区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电器产品是指配电箱和列入国家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的低压电器、电线、电缆等产品。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特区内电器产品的生产、销售、安装使用。第四条深圳市人民政府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主管部门)是特区电器产品质量的主管部门。
各区人民政府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主管部门)在市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所辖区域电器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并承办市主管部门委托交办的其他任务。
政府建设、劳动、公安消防及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市、区主管部门做好电器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第五条市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电器产品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
(二)负责制定电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
(三)对电器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实施质量监督;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六条生产者应当对其产品质量负责,电器产品的质量及其标识应当符合《产品质量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第七条生产者应保证产品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安全性能方面不应出现下列情况:
(一)因表面接触而被电击;
(二)因过热而引起火灾或爆炸的危险;
(三)因采用劣质原材料而引起危险;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不应出现的其他不合理危险。第八条生产者应严格履行电器产品型式检验手续,未经型式检验证明其产品符合相应标准的产品不得投放市场。第九条生产者应当严格执行出厂检验制度,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第十条销售者应执行电器产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进货时,应验明下列证明文件:
(一)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二)标明中文厂名、厂址的产品外包装或中文使用说明书;
(三)有生产许可证原件或经许可证所有单位盖章认可的许可证复印件;
(四)国家实行安全认证标志的电工产品,应有安全认证标志。第十一条销售者不得销售假冒伪劣电器产品,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电器产品。第十二条工程监理单位必须根据电器产品的施工安装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严格监理,安装使用插座、漏电保护开关、断路器、电线、电缆、开关等产品的,工程监理单位必须审查该类产品是否具有市主管部门或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可的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电器产品的安装,严禁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电器产品。第十四条市、区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电器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定期对电器产品的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并公布抽查结果。对于抽检不合格的电器产品依照《产品质量法》和特区法规进行处理。第十五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工程电器产品安装的质量监督,制止不合格电器产品流入施工现场,并对楼宇电器设备实行老化更新管理。第十六条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应依照《深圳经济特区安全管理条例》对电器产品使用的安全进行监察。第十七条公安消防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消防监督检查时应对电器产品的安装使用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消防要求的,应责令被检查单位实施整改。第十八条市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有计划地推广使用优质的电器产品。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六、七条规定的,按《产品质量法》实施处罚。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八、九条规定的,市、区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市、区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销售。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处以5000元至20000元罚款,并依照《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条例》的有关规定降低其资质等级。第二十三条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电器产品的,由市、区主管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深圳经济特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

热点内容
刑事诉讼法对应的实体法是 发布:2025-01-16 04:38:02 浏览:286
武进法院拍卖公告 发布:2025-01-16 04:28:07 浏览:760
中介收据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1-16 04:05:03 浏览:413
司法解释的效力等级 发布:2025-01-16 03:59:08 浏览:624
民法典生态破坏责任 发布:2025-01-16 03:40:05 浏览:460
基层党员组织条例 发布:2025-01-16 03:40:04 浏览:271
公司注销法律依据 发布:2025-01-16 03:02:42 浏览:282
高级人民法院书记员 发布:2025-01-16 02:54:26 浏览:441
劳动法对合同工的工龄计算 发布:2025-01-16 02:53:53 浏览:117
法治文化道德 发布:2025-01-16 01:26:16 浏览: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