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山西省专利实施和保护条例

山西省专利实施和保护条例

发布时间: 2022-12-18 20:30:17

① 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规定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是指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国内立法渊源和国际公约两部分。⒈知识产权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⒉知识产权行政法规。其主要有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专利法实施细则、商标法实施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等。⒊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⒋知识产权行政规章,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规定。⒌知识产权司法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和保全证据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五条
因侵犯专利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被诉侵犯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产品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专利方法使用行为的实施地,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实施地。上述侵权行为的侵权结果发生地。

② 专利法实施细则2020

2020年3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对2020年立法工作作出安排。根据这一计划,全年立法项目共55项,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送审稿7部,部门规章48部。关于知识产权方面:根据专利法修正案的审议情况积极配合立法机关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修订《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若干规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等规章,并继续配合做好专利法修改的审议工作。

总局各司局和药监局、知识产权局要把立法工作计划的执行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精细流程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加快工作进度。起草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协商一致。部门规章第一类项目务必于2020年6月30日前将送审稿及有关材料送法制审查,为审查、审议等工作留出合理时间,力争年底前完成。部门规章第二类项目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要确保高质高效推进,按期送审。

法律、行政法规

序号

项目名称

起草单位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反垄断局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质量监督司

质量发展局

3

商事登记条例

登记注册局

4

市场监督管理所条例

人事司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认证监管司

认可检测司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药监局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

知识产权局

部门规章

第一类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起草单位

8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

登记注册局

9

经营者集中审查暂行规定

反垄断局

10

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若干规定

价监竞争局

11

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

价监竞争局

12

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

网监司

13

中国质量奖管理办法

质量发展局

14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质量发展局

15

机动车环境保护召回管理规定

质量发展局

16

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质量监督司

17

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办法

食品生产司

食品经营司

特殊食品司

18

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

食品生产司

19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食品经营司

20

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

特殊食品司

21

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管理办法

特种设备局

22

计量校准管理办法

计量司

23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标准技术司

24

国家标准样品管理办法

标准技术司

25

企业标准管理办法

标准创新司

26

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

认可检测司

药监局、知识产权局

序号

项目名称

起草单位

27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药监局

28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药监局

29

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

药监局

30

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

药监局

31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

药监局

32

化妆品注册管理办法

药监局

33

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

药监局

34

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

药监局

35

牙膏监督管理办法

药监局

36

商标代理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局

37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知识产权局

38

官方标志保护办法

知识产权局

③ 山西省专利实施和保护条例

第一条为了促进专利实施,加强专利保护,维护专利权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发展专利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专利实施和保护有关的活动,都应当遵守本条例。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专利实施和保护工作纳人科技发展计划,并在财政资金方面予以支持。第四条省人民政府专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专利实施的管理工作,依法开展专利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专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专利实施的管理工作。符合法定条件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专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调解和处理专利纠纷、查处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的违法行为。
科学技术、财政、计划、经济贸易、教育、工商行政管理、公安、海关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开展与专利实施和保护有关的工作。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实施他人专利,必须与专利权人订立书面实施许可合同。合同签订后,当事人双方可以到合同签订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专利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合同登记。第六条国有企事业单位对于职务发明创造应当积极组织实施;职务发明创造在被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二年内没有实施的,应当鼓励发明人或者设计人通过多种途径予以实施。第七条实施专利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享受国家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
专利可以依法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按出资比例参与投资。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交专利检索报告:
(一)科学技术研究立项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
(二)技术、设备的进出口贸易;
(三)以专利作为投资申办企业;
(四)技术成果评估;第九条专利资产所有单位在法人变更、终止或者产权变动、资产重组时,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专利资产评估。专利资产评估由具有专利资产评估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第十条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第十一条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三个月内,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奖金。一项发明专利的奖金不少于四千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奖金不少于一千元。
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金,企业可以计入成本,事业单位可以从事业费中列支。第十二条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在专利权的有效期限内,实施专利后,每年应当从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所得利润依法纳税后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五,或者从实施该项外观设计专利所得利润依法纳税后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一,作为报酬支付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也可以参照上述比例,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一次性报酬。第十三条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许可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实施其专利的,应当从许可实施该项专利收取的使用费依法纳税后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作为报酬,支付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第十四条本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有关奖金数额和报酬比例的规定,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执行。第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实施其专利,国家对专利的强制许可除外。
违反前款规定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专利行政主管部门处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十六条当事人请求专利行政主管部门处理专利纠纷,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请求人是与专利纠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或者个人;
(二)有明确的被请求人和具体的请求事项、事实、理由;
(三)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未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属于专利行政主管部门管辖范围和受理事项。
请求专利行政主管部门处理专利纠纷,请求人应当递交请求书。第十七条专利行政主管部门收到请求书后,应当在十五日内作出是否立案受理的审查决定,并书面通知请求人。第十八条在处理侵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过程中,被请求人在答辩期内对请求人的专利权提出宣告无效的请求,并被专利复审委员会受理的,可以请求专利行政主管部门中止处理。专利行政主管部门对中止处理的申请,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④ 知识产权法所有部门法律是哪些

::::法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行政法规::::

::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
::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决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2002)
:: 专利代理条例
::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 特殊标志管理条例
:: 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
:: 出版管理条例
::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

::::部门规章::::

:: 国家知识产权局展会管理办法
::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
::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实施办法
:: 解说《关于电子专利申请的规定》
::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管理办法
:: 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代理规定
:: 奥林匹克标志备案及管理办法
:: 信息产业部关于从事域名注册服务经营者应具备条件法律适用解...
:: 《专利申请号标准》(ZC 0006-2003)
:: 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

::::地方法规::::

:: 《“湖北省著名商标”标志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颁布
:: 安徽省著作权管理办法
:: 陕西省专利保护条例
:: 云南省专利保护条例
:: 甘肃省专利保护条例
:: 贵州省专利保护条例
:: 浙江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条例
:: 山西省专利实施和保护条例
:: 四川省专利保护条例
:: 山东省专利保护条例

::::司法解释::::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中涉...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
::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专利侵权判定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问题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和保全证据...
:: 最高人民法院予以废止的2000年底以前发布的有关司法解释目录...
:: 关于对注册商标专用权进行财产保全和执行等问题的复函

::::国际公约::::

::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 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存布达佩斯条约
:: 建立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洛迦诺协定
:: 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实施办法
::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
::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实施细则
:: 专利合作条约
::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 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
:: 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的国际公约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节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附英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⑤ 山西省专利实施和保护条例(2014修订)

第一条为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推动专利的实施和运用,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专利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专利工作协调机制和考核制度,制定和实施专利发展战略,将专利有关信息纳入统计指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专利事业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用于专利战略实施、专利申请、专利转化运用、专利奖励、专利维权援助、专利服务等事项。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专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利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利奖,对在技术创新与专利实施中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利项目给予奖励。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专利激励机制,对在本行政区域内产生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秀专利项目或者专利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专利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把专利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纳入法制宣传教育计划。
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应当开展专利相关法律、法规和专利知识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创新和专利保护意识。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宣传、培训和普及专利知识,加强专利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引进和聘用国内外高层次专利人才。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资金资助、贷款贴息以及引进风险投资等方式支持专利的运用,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第七条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专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专利项目实施计划,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或者具有本省优势的专利项目。
对政府扶持的研发类项目,有关部门应当支持专利的申报;对政府扶持的科技产业化类、成果推广类及军民融合类项目,有关部门应当优先支持拥有发明专利权的项目立项。第八条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支持建立专利评估、交易机构,完善专利交易平台,发展和规范专利交易市场,推进专利交易服务,促进专利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第九条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单位建立和完善专利管理制度和专利技术转化激励机制,增加专利工作经费和专利技术转化投入,将发明专利的拥有量及运用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内容。
鼓励个人进行发明创造,申请和实施专利。第十条专利权转让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经依法认定登记后,符合条件的,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第十一条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增加对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的信贷投入。鼓励担保机构优先为专利产业化项目提供融资担保。第十二条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制定或者参与制定基于专利的技术标准。第十三条获得专利权的单位拟放弃专利权的,应当提前告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享有优先受让的权利;涉及国有资产的,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第十四条获得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专利实施后,应当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相应报酬。
奖励或者报酬给付的方式和数量,当事人双方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自专利权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奖金,所发奖金不得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的最低标准;
(二)在专利权有效期内,实施该项专利后,每年应当从实施该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五,从实施该项外观设计专利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一,作为报酬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或者给予发明人、设计人相应的一次性报酬;
(三)专利权转让或者许可他人实施的,应当在获得转让、许可收益后三个月内从收取的转让费、使用费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作为报酬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奖金和报酬可以现金、股份、股权收益或者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其他形式给予。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以专利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评议制度,防范重大经济、科技活动中的专利风险。

⑥ 山东省专利保护条例(2002)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护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鼓励发明创造、技术创新,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专利管理、专利纠纷的行政处理和调解以及有关专利违法行为的查处等专利保护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他人专利权、假冒他人专利或者冒充专利;不得为他人侵犯专利权、假冒他人专利或者冒充专利行为提供条件。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专利保护工作的领导和宣传,提高全社会的专利意识,严格执行有关专利保护的法律、法规,协调处理专利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专利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利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科技、经贸、对外经贸、公安、海关、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专利保护工作。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有关组织应当建立专利工作制度,做好专利保护工作。第六条 省专利管理部门应当聘请有关专家进行与专利保护有关的技术咨询、鉴定工作。第七条 专利管理部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处理、调解专利纠纷,查处假冒他人专利及冒充专利等违法行为。
专利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专利行政执法人员对当事人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第二章 专利管理第八条 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奖金和报酬。报酬可以以现金、股份、股权收益形式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形式支付。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宣传、推销专利产品和专利方法,应当明示该专利权有效的证明文件。
广告中涉及专利的,广告主应当向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提供专利管理部门依法出具的专利证明;未提供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得提供设计、制作、代理服务或者发布该广告。第十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应当与专利权人订立书面实施许可合同,自合同生效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授权的专利管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第十一条 设立专利代理、咨询、评估、信息等中介服务机构须经省专利管理部门批准后,再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举办专利技术、产品的展览会、展示会、推广会、交易会,应当向同级专利管理部门备案;设立冠以“专利”名称的单位,应当征得登记管理机关的同级专利管理部门同意。第十二条 专利中介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中介服务,不得出具虚假报告,不得与当事人串通牟取不正当利益,不得损害专利权人、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交由省专利管理部门认定的专利文献检索机构出具的专利检索报告:
(一)申报重大科研和新技术、新产品立项的;
(二)从事专利技术、产品、设备的进口贸易的;
(三)以专利技术、设备作为投资或者申办企业的;
(四)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价的。
在技术、产品、设备的出口贸易中,涉及进口国家或者地区专利权的,可以请求省专利管理部门认定的专利文献检索机构出具专利检索报告。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省专利管理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设区的市专利管理部门对专利的真实性、相关性、有效性进行认定:
(一)申报设区的市级以上科技、经济计划的项目中含有专利权的;
(二)以专利权作价出资或者进行专利资产评估的;
(三)请求海关保护专利权的;
(四)设立企业、引进境外技术或者从事境外来料加工涉及专利权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三章 专利纠纷的处理与调解第十五条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引起专利侵权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专利管理部门处理。
请求专利管理部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由省专利管理部门或者其认定的设区的市专利管理部门受理。
专利管理部门收到请求书后,经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受理;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通知请求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决定立案受理的,专利管理部门应当自立案受理之日起五日内将请求书副本发送被请求人。

⑦ 山西省专利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专利管理工作,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专利管理工作应面向经济建设,适应科技发展和实施科教兴晋战略的需要,促进专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强对专利工作的领导,重视专利工作的开展。县级以上专利管理机关应加强对专利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监督等行政管理工作。县级以上科技、财政、税务、工商、国资等部门应当依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做好专利工作,促进专利事业的发展。第四条鼓励发明创造,保护专利权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专利技术的推广、实施和应用。第五条省专利管理机关管理全省的专利工作,行使下列专利行政管理和专利行政执法的职责:(一)实施专利法律法规,组织协调全省的专利工作;(二)制订并组织实施全省专利工作发展规划、计划;(三)管理全省的专利服务机构并进行业务指导;(四)调处专利纠纷,查处冒充专利行为;(五)管理本省专利许可证贸易和技术进、出口中的专利工作;(六)登记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认定有效专利和专利产品;(七)组织推广实施专利技术。第六条省专利管理机关对省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和各地、市、县专利管理机关的专利工作实行业务指导。第七条专利服务机构是指从事专利代理、专利信息服务、专利咨询、专利许可转让中介以及专利资产评估等业务的组织。第八条从事专利代理业务的,按照《专利代理条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审批手续。从事其他专利服务业务的,应经省专利管理机关审核批准,报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未经批准或未办理登记注册的,不得从事专利服务业务。第九条专利管理机关应加强对专利服务机构的管理,建立健全业务管理制度和监督办法。第十条凡从事专利管理和专利服务的人员均应进行专利业务培训。专利业务培训包括专利行政执法、专利管理、专利服务等业务的培训,专利业务培训由省专利管理机关负责组织。第十一条与国内外组织或个人签订的合作研究开发或委托研究开发的合同中,应当包括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归属的内容。第十二条新技术、新产品参加国内外展览、学术交流等活动,需要在国内外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或在宽限期内申请专利。第十三条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作为法人在变更或终止前,应当将其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进行资产评估。经其主管部门批准后,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属于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或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的,其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属于该单位的主管部门。第十四条科研立项和产品开发前,应当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应当进行专利文献跟踪检索,对具备专利申请条件的成果应当及时申请专利。第十五条申请列入各级政府或政府参与投资的研究开发项目,其项目审批部门应当要求项目承担者提供项目所涉及技术领域的专利文献检索报告。项目审批部门应将专利文献检索报告作为审批内容。项目完成后,符合专利申请条件的应当申请专利。第十六条在对外贸易中,有下列涉及专利技术情况之一的,企事业单位和有关组织应当进行专利文献检索:(一)技术、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的进口;(二)未在国内销售过的原材料和产品的进口;(三)技术、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的出口;(四)未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销售过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出口。第十七条技术进出口单位在向省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申报项目时,对项目中涉及专利问题的应当征求省专利管理机关的意见。未经省专利管理机关签署意见,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不予审批。第十八条在签定技术进出口合同时,技术引进单位对引进技术应进行专利文献检索;技术出口单位应调查该技术在需方国家和地区专利法律状况;合同生效后一个月内,应将合同副本和有关材料报省专利管理机关备案。第十九条在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出口单位在出口前应对该产品涉及需方国家和地区专利的专利法律状况进行检索,对具备专利条件的新产品,出口前应向需方国家和地区申请专利;进口单位,在进口前应对该产品涉及我国专利的专利法律状况进行检索。第二十条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时,涉及专利技术的应当进行专利法律状况检索,主管部门应当将专利法律状况检索报告作为审批的依据之一。以国有专利资产与外国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合资、合作实施的,或者许可与外国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合资、合作实施的,应当进行专利资产评估。专利法律状况检索报告由省专利管理机关认定的机构作出。专利资产评估由按照国家规定批准成立的专利资产专职评估机构或综合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法律法规

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抄有较多的法律法规
如:《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三节、《刑法》第三章第七节、《商标法》、《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专利法》、《国防专利条例》、《著作权法》、《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实施办法》、《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等

⑨ 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领导,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部门负责植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著作权管理部门负责著作权的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工作。
发展和改革、工业和信息化、教育、科技、公安、司法行政、商务、文化和旅游、网信、海关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工作。
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部门,以下统称负责知识产权保护的部门。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普及,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营造尊重知识价值、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鼓励新闻媒体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公益宣传。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对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七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工作,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第二章工作机制第八条省人民政府统筹开展全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第九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考核机制,对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负责知识产权保护的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保护工作职责情况进行考核。第十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与其他省份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完善立案协助、调查取证、证据互认和应急联动等工作程序,实现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共享和执法、监督互助互动。第十一条省负责知识产权保护的部门应当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商务、科技等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和完善技术出口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审查程序和规则,规范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行为。第十二条本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机制,采取自行协商、行政裁决、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知识产权纠纷。
鼓励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线上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第十三条本省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推动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违法线索、监测数据、典型案例等方面的信息互通共享。第三章行政保护第十四条负责知识产权保护的部门应当引导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通过著作权登记、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地理标志申请、植物新品种申请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负责知识产权保护的部门应当依法处理非正常专利申请、恶意申请商标注册和其他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第十五条省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制度,将本省享有较高知名度、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容易被侵权假冒的注册商标,纳入重点保护范围。第十六条省著作权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版权预警重点保护名单,对主要网络服务商发出版权预警提示,加强对侵权行为的监测。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地理标志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的申请注册,加强地理标志使用管理。
鼓励、引导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使用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引导经营者增强商业秘密管理意识,采取合理保护措施,防止商业秘密泄露。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加强对老字号产品、技艺和服务的保护。

⑩ 山西有没有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 法律条例

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对策

【摘要】“十五”以来,山西省知识产权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然而,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当前,面临加入WTO以后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山西必须从多方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继续加强和完善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加入WTO对中国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其后续效应持续发酵。山西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省份,也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弱省,山西知识产权保护疲弱的成因直接源于教育、经济、技术基础和法律基础的落后程度,还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薄弱的原因。由于存在着知识产权保护的梯度差距,山西将面临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双重知识产权“侵入”的尴尬局面。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山西必须立即行动起来,运用积极灵活的知识产权战略战术,去争取主动,打赢新世纪的知识产权之战。
一、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一)专利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加强自主创新,掌控知识产权,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专利作为自主创新的利器之一,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省目前的专利制度前景一片光明,具体表现如下:1、专利申请数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据省专利局统计,全省专利申请量已由2001年的1475件上升到2005年的1985件,“十五”期间专利申请总量为8782件,比“九五”期间增长了55.2%。2、专利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截止2005年,全省所有11个地级市以及太钢、太重及太原理工大等企业和院校都设立了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机构。此外,根据2004年底有关数据,我省共建立专利代理服务机构4所,获得国家颁发的专利代理资格证的专利代理人90余名。太原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3、专利申请社会分布渐趋合理。专利申请分布中,发明专利连续10年保持增长态势。“十五”前4年,全省申请专利6797件,其中发明专利1872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27.54%,比“九五”期间提升了5个百分点。工矿企业的自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工矿企业专利申请量占申请总量的比例由1996年的9.23%上升到2004年的19.04%。2004年与2003年相比,职务发明专利申请量有了突破性的增长,增幅高达43.9%。在职务发明专利中,大专院校申请数量增幅达120%,翻了一番;企业申请数量增长130件,增幅高达53.94%。4、专利技术实施环境不断改善。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山西省第一批全国专利试点单位,2004年完成验收。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和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企事业专利试点单位。这些数字都充分说明,山西省的专利事业正在走上一个迅速发展的新阶段。
(二)商标权
随着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全社会的商标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通过这几年来努力加强企业的商标工作,促进企业实施商标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争创名牌商标,大力推行商标管理层级目标责任制,规范企业商标使用行为,,积极查处商标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有力地维护了我省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据统计,全省11个地级市工商局都建立了专门的商标管理机构,有87个县(区)工商局设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其他县(区)工商局以及基层工商所都有专职和兼职的商标管理人员。全省专职或兼职从事商标管理的人员有197人。
此外,我省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二、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十五”以来,山西省知识产权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然而,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与知识产权工作做得较好的省份相比,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一)山西知识产权拥有总量与山西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不相适应。
就专利来看,山西是经济弱省,也是专利小省。专利数少一直是制约我省企业自主创新的一个“瓶颈”。我省专利申请量仅居全国第23位,远远落后于其他兄弟省、市,与中部其它五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商标方面,据中国商标网统计信息显示,2002、2003、2004年全国共有商标申请527591件,我省申请商标注册4998件,占全国申请总量的0.95%,在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二十五位。山西共有名牌产品9件,04年底在全国排19名。有中国驰名商标8件,分别是杏花村、奇强、天脊、屯玉、水塔、竹叶青、澳瑞特和冠云,在全国排第20名。
(二)授权专利的技术含量不高,地区分布不均衡,结构极不合理。
从我省专利的构成看!科技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占了大部分比例。2005年我省专利批准授权1220件,其中:发明280件,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合计1185件。我省专利的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太原、阳泉、长治、大同等地区。另外,就专利申请的主体来看,个人和工矿企业占很大比重,高校和科研院所则很少。2005年,在批准授权的专利中,个人852件,占69.8%,工矿企业203件,占16.6%,高校和科研院所合计165件,仅占总数的13.5%。(资料来源:山西省知识产权网)企业专利拥有量少对我省技术创新不利因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专利工作直接决定着其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状况。高校和科研院专利少的情况与我省在技术研发上长期重研究院而轻产业,把大量的科研拨款投入院校和科研机构严重不协调,究其原因,一是一些科研院所的研究与市场、与企业的需求脱节; 二是科技管理体制上存在问题。一些科技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形成的科研成果不是马上申请专利, 而是急于参加评奖, 急于将其发表,使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白白丧失。
(三)商标意识淡薄,商标遭抢注现象严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我省企业商标意识较为淡薄,争创著名、驰名商标积极性不高,运用商标战略开拓市场、参与竞争能力不强,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商标不多,形成了中小企业品牌意识不强, 大企业缺乏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不利局面。目前山西商标还面临着被抢注的厄运。1996年,汾酒集团就曾因商标被日本一家公司抢注,导致汾酒迟迟不能进入日本市场。副省长胡苏平在2006年4月举行的山西省著名商标认定大会上提醒山西企业看好自己的商标。继05年底,“汾酒”、“冠云”在香港被一公司抢注后,“东湖”商标最近在香港也遭抢注。最近几年,围绕山西的“清和元”、 “沁州黄”、 “大寨”、“ 竹叶青”等商标被抢注的事件频频发生,有些至今尚未定案。此外,我省目前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屡打不绝,这不仅仅是立法问题,同时也有执法力度不够,各部门协调配合不够和地方保护主义干预打假等因素的存在。
(四)地方立法空白较多, 没有体现出地方立法为知识产权法配套服务的灵活性。
以著作权方面立法为例, 山西盗版现象不仅严重而且呈公开化, 但却没有一部打击盗版、宣传维护正版的相应地方法规出台。网络技术的发展更对现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产生巨大冲击, 以他人商标或商号抢注为域名、将他人的著作放入互联网供公众阅览和下载等问题相当突出,由于没有地方立法的支持, 在审理时产生了很大难度。
(五)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手段缺乏,力量不足,队伍素质不高
在专利执法中,由于现行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未赋予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冻结、查封、扣押等必要的行政强制措施,往往造成执法人员实际取证难或对违法物品无法控制,给案件的处理增强难度,造成对侵权违法行为打击不力,对专利权人的保护不到位等现象。这个问题同样存在著作权行政执法过程中,从著作权法及有关的实施条例看,著作权行政部门对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只能进行证据保全,对证据实行先行登记制度而无强制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行政执法手段同样缺乏。另外我省各地市还普遍存在着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关人员少、力量不足的问题。另外,由于知识产权专业性、法律性较强,对执法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但我省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中大部分执法人员均缺乏专业培训,缺乏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系统学习, 队伍素质总体不能满足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要求。
(六)审判案件的质量与效率有待提高
在案件的质量方面,集中表现为:一是对被侵权人的赔偿数量偏低, 由于法律规定的计算赔偿的两种方法即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非法获利在实践中难以操作,且我国对知识产权侵权仍实行的是民法“填平”原则,造成“十赔九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对案件的法律关系把握不清,造成错判或被发回重审的案件仍不算少数。在办案效率方面,知识产权案件的办案周期普遍较长,从一审至二审终结, 普遍都达1 年以上,有些甚至达5-6年之久,对知识产权的权利无法明确,这种状况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周期较短严重不相适应。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专利案件的中止程序, 按照最高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对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被告在答辩期间向国家专利复审委宣告原告专利权无效的,法院一般要中止侵权案件的审理, 待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结论后再恢复侵权案件的审理,从而造成侵权案件迟迟无法下判。二是对知识产权案件事实判断较难,由于专利诉讼的事实认定往往又带有很强的技术专业知识,为了查明案件事实,法官往往借助委托有关部门进行鉴定、向专家咨询以便查明案件事实。
(七)行政管理部门与司法部门协调有待加强,司法保护的权威性未得到充分体现。
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 当发生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时, 受害方一般向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控告,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查处后,即使发现构成犯罪的,却也极少移送公安进行刑事立案侦查,结果是对许多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案件未得到追究。究其原因:一是行政机关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中都有投入成本,一旦移送公安刑事侦查,则丧失对案件的处理权,无法再科以行政处罚,执法成本无法收回。 二是行政执法的证据材料难以直接转化成刑事诉讼的证据,主要在于行政执法相对简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较大,证据的关联性要求较弱,而在刑事诉讼中由于对证据要求高,取证较为困难。三是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对知识产权犯罪的立案标准规定不明确, 对可能构成犯罪的在什么条件下行政执法机关应移送司法机关法律没有规定,也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热点内容
公司注销法律依据 发布:2025-01-16 03:02:42 浏览:282
高级人民法院书记员 发布:2025-01-16 02:54:26 浏览:441
劳动法对合同工的工龄计算 发布:2025-01-16 02:53:53 浏览:117
法治文化道德 发布:2025-01-16 01:26:16 浏览:733
网络法院宣判 发布:2025-01-16 01:20:30 浏览:721
十八届四中全会一手抓法治 发布:2025-01-16 01:11:56 浏览:457
孙斌律师 发布:2025-01-16 01:06:55 浏览:432
法院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 发布:2025-01-16 01:04:02 浏览:158
鸡情法院 发布:2025-01-16 00:07:58 浏览:104
杨文案交法院 发布:2025-01-15 23:26:41 浏览: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