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解读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解读

发布时间: 2023-01-10 16:56:50

『壹』 有没有对2012党政公文条例每一条的详细解释

1、重新定义公文处理相关概念
原《办法》: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新《条例》: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2、增加公文种类
原《办法》规定公文种类有13种,新《条例》规定文种为15种,增加了“决议”和“公报”,同时将“会议纪要”改为“纪要”。去掉原《条例》的“指示”、“条例”、“规定”3个文种。
原则上不区分党政机关文种适用对象。只有命令(令)、议案2个文种例外。
3、调整公文格式要素
增加“份号”、“发文机关署名”、“页码”,减少“主题词”
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持急”“加急”
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公文标题应标发文机关
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可以不加盖印章
4、行文规则方面增加一些具体规定
“上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
5、公文拟制更加强调程序规范
起草环节,“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
审核环节,“需要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稿,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初审。”
签发环节,“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受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签发。”
6、简化了公文办理的环节
收文办理,将“审核”改为“初审”,将“分办”、“批办”并入“承办”,并增加了“传阅”、“答复”2个环节。
发文办理,由8个环节减少为4个,其中,“起草”、“审核”、“签发”3个环节列入“公文拟制”,“用印”并入“印制”,“分发”改为“核发”
7、公文管理更加注重安全保密
新《条例》第七章“公文管理”着重强调了有关保密规定,提出了设立保密室和阅文室的要求,对公文定密和解密、密级文件的复制和汇编、公文的销毁和移交、新设立单位的发文立户等作出具体规定。

『贰』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法律分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4月16日印发,自2012年7月1日正式施行。

法律依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第一条 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叁』 实施公文处理条例问题

认识公文的特点、内涵是写好公文的先决条件。下文是实施公文处理条例问题,欢迎阅读!
实施公文处理条例问题的办法是什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公文处理是机关工作的重要环节。为规范本局公文处理工作,提高公文办理效率和质量,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省有关实施细则,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公文种类

第二条 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九)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三)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四)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第三章收文办理

第三条 签收

(一)发至本局的公文、资料、信件,除局领导亲收件外,由局办公室秘书科统一签收、拆封。

(二)节假日等非办公时间送达的公文,由值班人员签收,上班后由值班室交局办公室秘书科处理。紧急公文须请示办公室主任后妥善处理,上班后由值班室及时将处理情况报局办公室。

(三)局领导亲收的公文,局机关工作人员外出开会带回的文件,以及各部门收到的送局机关的文件材料,应交局办公室秘书科办理登记手续或存档。

(四)凡收进公文,除无保存价值的便条、便函、通知外,应及时登记、编号,以利于统计、办理、保管、查找和保密。

(五)收文登记应做到当天来文当天登记,不积压,不漏登。

第四条 承办

(一)公文由局办公室协助局领导处理。需要办理的公文由办公室主任提出拟办意见,送局领导阅批。

(二)经局领导批示转交到有关部门需要办理的公文,部门负责人应根据办文时限要求,提出承办意见,并指定专人承办,不得拖延积压。

(三)局领导批办的公文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由主办部门负责与有关部门协同办理。有关部门应主动配合,不得推诿。

(四)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或者不宜由本部门办理的,应当及时退回办公室并说明理由。

(五)各部门要定期检查承办情况,防止漏办或延误。

第五条 催办

(一)局领导批转有关部门办理的公文,由局办公室秘书科负责催办。

(二)紧急公文跟踪催办,重要公文重点催办,一般公文定期催办。

第六条 传送

(一)公文传批、传阅原则上按照局领导的职级排序,依次送请阅批。传批件按由后向前顺序送批,传阅件按由前向后顺序送阅。如遇局领导出差或其他原因不能及时阅批时,依次顺延。

(二)需要相关部门阅知的文件,办公室秘书科按照局领导的批示要求逐一通知阅文。

(三)阅看文件应注意保密,不横传,不积压,不丢失。机要文件必须当日退回机要室。带有密级的文件和密码电报由机要秘书送交局领导阅批,需要由相关部门人员阅知的,统一在机要室阅签。

第七条 办结

(一)阅件。凡应阅知的人员都已签署意见或圈阅的,视为处理完毕。

(二)办件。凡按有关程序,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为处理完毕:

1.已按局领导批示承办,履行了处理程序并有结果的;

2.上级机关公文,已通过行文或其他方式贯彻执行的;

3.函件已经及时回复的;

4.请示已作批复的。

(三)公文处理完毕后,承办部门应注明办理情况,并及时退回机要室。

第四章发文办理

第八条 行文规则

(一)对外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三)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1.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2.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局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3.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4.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以本局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以本局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四)向下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1.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2.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

3.涉及其他省级机关职权范围内的事务,与相关机关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

(五)必要时,可与其他省级机关联合行文。属于自身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联合行文。

(六)本局内设机构除办公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第九条 程序

(一)本局独立办件一般程序:主办部门起草──部门负责人审核──相关部门会签──办公室核稿──局领导签发──秘书科登记、编号──文印室印制──拟稿部门校对──秘书科复核、用印──按要求寄发──存档。

(二)联合发文或会签发文程序:本局主办的联合发文,局领导签发后,由主办部门送有关单位会签,主办部门汇总会签件后,送秘书科登记、编号──文印室印制──秘书科复核、用印──主办部门送有关单位用印──主办部门按要求寄发──存档。外单位主办的联合发文,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核签,局领导签发,部门经办人到秘书科办理登记备案、用印手续并存档。

(三)电报拟制与办理程序:办电部门拟稿──部门负责人审核──相关部门会签──办公室核稿──局领导签发──秘书科登记、编号──文印室或机要室用“内部明电”或“密码电报”纸排印──拟稿部门校对──机要室盖发电专用章──发传真──存档。

第十条 起草

(一)一般性的公文由部门负责人指定熟悉工作和业务情况的人员根据工作需要起草。重要公文由局领导指定执笔人起草,并在适当范围内征求意见,经集体研究后定稿。

(二)起草公文应遵守以下要求: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有关方针、政策。

2.情况属实,观点鲜明,直述不曲,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标点正确。

3.拟稿人应为本局正式公务人员;部门核稿人应为部门主要负责人。

4.正确使用公文文种。标题应简明扼要、准确概括公文主要内容并标明文种,除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5.用词准确、规范。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应准确无误。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外文应注明中文含义。简称应规范化,时间应写具体年月日,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公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等必须使用汉字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6.公文结构层次序码一般为,第一层次:一、二、三、……;第二层次:(一)、(二)、(三)、……;第三层次:1、2、3、……;第四层次:(1)、(2)、(3)、……。结构层次较少的为,第一层次:一、二、三、……;第二层次:1、2、3、……;第三层次:(1)、(2)、(3)、……。规范性文件用条、款、项、目标明层次。

7.如有附件,其名称应标于正文之后,落款之前。

8.公文拟稿应使用统一的发文稿纸。

9.文稿拟毕,应誊写清楚,书写要工整。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墨水笔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起草或修改文稿。不得在装订线外书写,所用纸张必须符合存档要求,不得粘贴。

第十一条 审核

(一)公文拟毕,主办部门负责人应认真审核并签署意见。对外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应送法规宣教处进行合法性审查。发文内容涉及多个部门的,须经相关部门会签。

(二)公文送请分管局领导签发之前,须经办公室核稿。公文起草部门送核文稿时,应将起草公文的依据文件、重要参考资料及有关说明附在文稿之后,以便核稿。

(三)办公室审核的重点是:

1.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

2.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

3.涉及有关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4.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段落顺序、引文等是否准确;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用法是否规范。

5.其他内容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有关要求。

第十二条 签发

(一)拟毕的公文经办公室审核后送局领导签发。

(二)会办的文稿逐一会签,并交办公室审核后,送请局领导签发。

(三)以局、馆名义发文,属于一般工作的,由局分管领导签发;涉及其他分管领导职责范围的,经相关分管领导审核后签发;属于重大事项的(含向省委、省政府、国家档案局的请示、报告),由局分管领导审核后送局主要领导签发。

(四)对外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及其他须经局务会或党组会讨论的公文,应经会议讨论通过后,送有关领导签发。

(五)公文签发后,未经签发人同意不得修改或撤回。

(六)经签发的公文由办公室秘书科登记编号印制。

(七)局领导批改较多的文稿,公文起草部门应清稿,并将局领导批改稿附后送办公室印制。

(八)用计算机起草文稿的,经局领导签发后,起草部门应将文稿电子版拷贝给秘书科安排印制。

第十三条 定密

需定密级的公文,起草部门应当按照有关保密规定确定相应密级。“绝密”、“机密”级公文应当标明印制份数和序号。

第十四条 编号

(一)凡以局、馆名义制发的公文,由办公室秘书科统一编号、登记。不编号的通知、便函亦作登记。以局党组名义制发的公文,由人事处统一编号、登记。

(二)公文编号分类及适用范围:

1.苏档:用于向上级机关报告、请示工作;向省有关部门请求解决事项;对有关单位请示的批复。

2.苏档发:用于发布全省档案工作带有全局性问题的决定、意见、工作部署;转发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批转工作情况报告。

3.苏档规发:用于发布规范性文件。

4.苏档办:用于局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的通知;局对具体工作事项的答复;转达局对某项工作的意见、安排。

5.苏档函: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间商洽工作、询问事项、答复问题。

6.苏档发电:用于紧急情况下发送需要尽快处理的公文。根据电文内容,以局或局办公室的名义发出。

7.苏档党:用于局党组的工作部署及干部人事等事项。

8.苏档党函:用于局党组与不相隶属机关商洽工作、询问事项、答复问题。

第十五条 印制

经局领导签发的公文,由办公室秘书科登记编号,并按时限要求安排印制。印制份数由公文拟稿部门确定。印数一经核定,无特殊情况,一般不予加印。

文稿正式付印前,秘书科应对送印文稿进行检查:

1.是否履行了规定的审批、签发(会签)手续。

2.是否规范、完整。

3.发文字号、密级标注、页码是否编制准确。

4.印刷时限要求、份数要求是否明确。

对不符合要求的,应退回重新补正。

第十六条 校对

(一)公文校对由公文起草部门负责。校对者应在发文稿上签名,并注明校对时间。

(二)校对必须认真细致,力求准确。校对的重点是文字、标点、数字和版面格式等是否恰当。

(三)文稿引用上级文件或领导讲话,应逐字逐句校对,防止差错。

(四)重要公文在发出之前,起草部门应进行复核,确定无误后再正式发送。公文在对外或向各部门发送之前,须先分送所有局领导阅知。

第十七条 用印

以局、馆名义制发的公文,已经局领导签发的,由局办公室秘书科盖印。其他公文用印,应在秘书科登记后送经局领导或办公室主任审批。

第十八条 发送

(一)公文缮印完毕用印后,交公文起草部门开具信封、装封。

(二)局办公室负责邮寄机关公文、材料、信件。

(三)密级文件、电报、电传,由机要员专人专车取送。

(四)寄送邮件应做到及时、准确、安全。

第五章内部文件办理

第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内部文件是指各部门、直属单位向局领导请示或报告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以及对重要事项提出建议和处理办法的书面材料,是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规范体式,用于处理事务、决定事项的依据性文书。

第二十条 内部文件分为呈报件和呈批件。

向局领导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属呈报件。

向局领导请求指示和批准事项属呈批件。呈批件应一事一文,请示问题或事项明确具体。

第二十一条 内部文件拟制要求与本局发文拟制相同。

(一)标题应当准确简要概括文件主要内容和种类。呈报件一般使用报告、汇报;呈批件一般使用请示或建议。

(二)如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并附在正文后报送。

第二十二条 呈报件或呈批件一般由部门或直属单位承办人起草,经负责人审定,直接呈送局分管领导。局分管领导签批意见,需转呈其他领导或部门的,经办部门应交办公室秘书科登记编号,由秘书科送阅。

第二十三条 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的事项,主办部门必须会签各相关部门,有分歧意见时应事先协调。

第二十四条 经局领导签阅或签批的内部文件,由办公室负责将批示意见复印件转相关部门,原件留存办公室。

第六章公文的借阅、归档

第二十五条 借阅

(一)因工作需要借阅公文,应办理借阅登记手续。

(二)工作人员借阅涉密公文,须经局保密办公室主任批准,且工作时间在机要室阅读。

(三)借阅公文用完后须及时归还。

第二十六条 归档

(一)实行部门与局档案室相结合的归档制度。各部门明确专人负责本部门的公文归档工作。局档案室负责对各部门公文归档工作的监督指导。

(二)日常公文办理完毕后,各主办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将公文的定稿(激光打印稿或手写稿)、正本和其他有保存价值的材料(包括音像资料)收集齐全,及时送局档案室保存。次年一季度,档案室将清点核对的文件退各部门,各部门按归档要求整理后,交由局档案室集中统一保管。

(三)各部门应重视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工作,认真做好本部门公文清点、整理、归档、清退等工作。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截留应归档的公文材料。工作人员调离时,应将本人暂存、借用的公文按规定移交、清退。

(四)无需归档或无保留存查价值的公文,由办公室秘书科集中收回,经主管负责人批准后,定期送交省保密纸处理中心销毁。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局办公室负责解释。
公文行文规则
(1)下行文规则

①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互相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②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令纠正或撤销。

③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④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2)上行文规则

①“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②“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③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

④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⑤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3)联合行文规则

①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

②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③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④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

(4)其他行文规则

①属于部门职权范围的事务,应当由部门自行行文或联合行文。联合行文应明确主办部门。须经政府审批的事项,经政府同意也可以部门行文,文中应注明经政府同意。

②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应当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处理。

猜您感兴趣:

1. 解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2. 关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解读

3. 公文处理工作总结及心得

4. 高校公文处理规定

5. 公司公文管理规定范文

6.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7版

7. 国务院公文处理办法2017年最新版全文

8. 2017年最新公文管理办法

『肆』 公文处理条例实施细则

法律分析:为统一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同时废止了中办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条例》的发布施行,对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法律依据:《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第三条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 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五条 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六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七条 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伍』 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是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实施的处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第三条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五条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七条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陆』 简析公文处理法规中“一般”的应用

简析公文处理法规中“一般”的应用

作者/张维功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以下简称《格式》)已实施一年多了。学界对《条例》和《格式》做了详细介绍、多方位研究,解读细致而充分。笔者试就上述两部公文法规中“一般”一词的使用情况作一剖析,以求教于方家。

一、 “一般”在汉语语境中的意义

“一般”在汉语中的意义主要有:一样,同样;一种;普通;通常。

表“一样,同样”之意时,表示所描述事物之间具有相同的特征,如他哥俩长得一般高。

表“一种”之意时,表示所描述事情具有类型的意义,如别有一般滋味。

表“普通”之意时,表示所描述事物的程度,有基本、平常之意,如一般性、一般化。

表“通常”之意时,表示所描述事物正常情况下的状况,意指所表述的事情还含有例外的特殊情况,如一般情况;一般地说,吃这种药是很见效的。

公文法规在表述中使用“一般”,多是基于“一般”在表“通常”之意时所含有的例外特殊情况而考虑的。

二、《条例》中“一般”的运用,体现了夏活性与原则性的结合

《条例》中“一般”的使用有3处,分别在第9条、第14条、第32条,在阐述公文格式要素构成、越级行文、绝密级公文的复制与汇编问题时使用了这一词语。

《条例》第9条规定: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公文格式构成要素有18个,但不是每份公文都必备这18个要素。18个格式要素中,每份公文必备的要素只有9个,分别是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其他要素根据行文的方向、公文的涉密程度、公文办理的时限要求、附件的有无、印章加盖与否、文件是否需要抄送而相应有所变化。

《条例》第14条规定: “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公文的正常行文方式是逐级行文,越级行文是基于特殊情况,如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包括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灾难、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治安事件等,主要是为了抢时间,不误事。或是直接的上级机关乱作为或者违法违纪的,对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越级行文。

《条例》第32条规定: “绝密级公文一般不得复制、汇编,确有工作需要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

绝密级公文涉及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漏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条例》规定不得复制、汇编,但也考虑到了确有工作需要时的特别情况。

《条例》中“一般”的使用,都是基于例外的特殊情况而考虑的,虽用的少,却真实反映了例外特殊的实际情况;用得得体,无损作为法规应具有的刚性,是表达的灵活性与原则性的有机结合。

三、《格式》中的“一般”,存在着过度使用的问题,有失作为国家标准应有的刚性

《格式》中“一般”的使用有20处,有19处是在对公文格式要素作具体规定时使用的,有1处是在表述“规范引用文件”时使用的,即“GB3101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用的是“一般”的“普通”之意。

19处涉及公文要素的规范中,用于格式要素字体字号的规范就有11处。

1.关于“字体字号”,《格式》规定,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2.关于“份号”,《格式》规定, “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

3.关于“密级和保密期限”,《格式》规定,“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

4.关于“紧急程度”, 《格式》规定,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

5.关于“标题”,《格式》规定, “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

6.关于“正文”,《格式》规定, “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

7.关于“结构层次序数”, 《格式》规定,“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 “(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8.关于“抄送机关”,《格式》规定, “如有抄送机关,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

9.关于“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格式》规定, “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

10.关于“页码”,《格式》规定, “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

11.关于“纪要格式中出席人名单”,《格式》规定, “一般用3号黑体字”。

《格式》在规范这么多具体格式要素字体字号时使用“一般”,很难说都是基于例外特殊隋况的考虑,只能说是对例外特殊情况的滥用。上述1 1例中,只有第1例因为是从整体上对公文格式要素“字体字号”作规定,可以说是基于特殊情况的考虑,有其合理性,而其他10例是对具体格式要素字体字号的规范,再使用“一般”,笔者认为有损骼式》作为国家标准应有的刚性,建议在规定这些格式要素的字体字号时无须使用“一般”一词。

此外,《格式》中其他8处使用“一般”的情况是:

1.关于“公文用纸的主要技术指标”,《格式》规定, “公文用纸一般使用纸张定量为60g/m2~80g/m2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

2.关于“行数和字数”,《格式》规定, “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3.关于“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的'排列”, 椭式》规定, “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

4.关于“多个签发人的签署”,《格式》规定, “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编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

5.关于“成文日期”,《格式》规定, “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

6.关于“发文机关署名”, 《格式》规定,“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

7.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

8.签名章一般用红色。

上述8例中,第1例是对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的规定,是从整体上说的。各机关在公文用纸上很难统一一种规格,存在例外的特殊情况,不能做刚性的硬性规定。第2例是对公文每面所排行数和每行字数的规定,也是从整体上说的。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或签发人签名章、成文日期时,可以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办法解决,为此对公文每面所排行数和每行所排字数用“一般”表述就较为得体。

第5例是对成文日期标注的规定,因《格式》对加盖公章的公文和不加盖公章的公文成文日期的规定不一样,此处用“一般”也较为适宜。

第8例是对签名章用色的规定,考虑机关负责人个性差异,不作硬性规定也有其合理性。

第7例是对联合行文发文机关署名按发文机关顺序排列的规定,使用“一般”表述,也反映了公文处理的实际情况,各机关不必在署名的排名先后上过于较真。

第3例是对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排列的具体规定。因绦例》规定, “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格式》此处使用“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的表述,出现例外特殊情况,势必会造成发文机关标志与发文字号不匹配的问题,这样的表述就不够严谨。

第4例,多人签发时每行排两人,既然这样具体规定,就不应有什么例外。第6例,单一机关行文时,发文机关署名在成文日期之上的位置关系是约定俗成的,没有特别的例外情况。建议这两处不用“一般”来表述。

与《条例》相比而言, 《格式》在对各格式要素作具体规定时,有的的确是基于特殊的例外情况考虑,反映了公文处理工作的实际,但不少并不是基于实际的特殊情况考虑,存在一定意义上对“一般”的过度使用,这些表述有损《格式》作为国家标准、法规应有的刚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文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力。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

『柒』 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办法》是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实施的处理办法。 2012年4月16日经《中办发〔2012〕14号》废止,替代法规为党政机关处理工作条例



中文名: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发布日期: 2000年8月24日

发布机关: 国务院

当前版本: 2012年7月1日替代

替代法规: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同时废止。

国务院

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使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第三条公文处理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条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

第五条公文处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

第六条各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模范遵守本办法并加强对本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

第七条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指导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

第八条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应当设立文秘部门或者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二章公文种类


第九条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

『捌』 公文处理规范问题

关于公文处理规范问题,大家知道多少了解多少?下文是我收集的关于公文处理规范问题,欢迎阅读!

关于公文处理规范问题一
格式指的是一定的规格样式。公文格式是指公文各个组成部分的标注排列次序和编排式样,包括对纸张的规格尺寸、页面区域划分、文字符号的形体尺寸、公文中各组成部分的标识规则等的规定。

一、公文组成要素

份号、秘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18个要素组成。组成公文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3部分。

眉首 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

主体 置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

版记 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包括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

二、公文用纸

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mm×297mm),每页22行,每行28字。左侧装订。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三、排版要求

(一)排版规格:文字符号从上至下、自左而右依次横写横排。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

(二)字体字号

发文机关标识使用2号小标宋体字,红色标识;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字;发文字号、签发人、主送机关、附注、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时间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正文以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字,正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
关于公文处理规范问题二
从2012年7月1日起,执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 2012〕14号),现行的1996年 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 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包括总则、种类、格式、行文规则、公文拟制、公文办理、公文管理、附则共8章,42条。

一、重新定义了公文处理相关概念

(一)《办法》规定,“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也就是说公文处理由公文办理、管理、整理 (立卷)、归档等工作组成。

(二)《条例》规定,“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其中,公文拟制包括起草、审核、签发 3个环节 (在 《办法》中,这 3个环节均隶属发文办理)。《条例》同时将整理(立卷)、归档划归公文办理范畴。经此调整,公文处理工作由公文拟制、公文办理、公文管理组成。

二、增加了公文种类

《办法》规定公文种类有 13种,《条例》规定文种为 15种,增加了 “决议”和 “公报”,同时将 “会议纪要”改为“纪要”.原有 13个文种的适用范围与 《办法》的规定基本相同.

三、调整了公文格式要素

(一)《条例》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从格式要素看,增加了 “份号”、“发文机关署名”、“页码”,减少了“主题词”。考虑到 《办法》虽未对 “份号”、“页码”作出规定,但实际工作中一直在使用,属于增加的要素只有 “发文机关署名”.

(二)格式要素的应用有以下变化:一是规定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办法》只要求对绝密、机密公文标注份号);二是规定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办法》要求标注“特急”“急件”);三是规定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四是明确规定公文标题应标发文机关(《办法》未作强制性要求);五是规定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可以不加盖印章。

四、行文规则方面增加了一些具体规定。《条例》减少了“行文规则”一章的条目,但增加了一些具体规定,主要有:

(一)上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办法》只对请示作此规定);

(二)“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

(二)“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四)“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五)“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

五、公文拟制更加强调程序规范

(一)在 “起草”环节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深入调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

(二)“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

(三)在“审核”环节强调,“需要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稿,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初审。”在“签发”环节强调,“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办法》只对上行文作此规定);“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受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签发。”

六、简化了公文办理的环节

(一)在“收文办理”中,将“审核”改为“初审”,将“分办”、“批办”并入“承办”,并增加了“传阅”、“答复”2个环节。

(二)“发文办理”的环节由8个减少为 4个,其中,“起草”、

“审核”、“签发”3个环节列入 “公文拟制”,“用印”并入“印制”。《条例》将发文办理的“分发”改为“核发”,规定:“公文印制完毕,应当对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进行检查后分发。”

七、公文管理更加注重安全保密

《条例》在第七章“公文管理”中着重强调了有关保密规定,提出了设立保密室和阅文室的要求,对公文定密和解密、密级文件的复制和汇编、公文的销毁和移交、新设立单位的发文立户等作出具体规定。
关于公文处理规范问题三
行文规则是从公文拟制到运转全过程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制度,是以行文关系为核心的行文制度、行文方式的总和,是维护现行领导体制、保证机关正常工作秩序,促使公文迅速、准确传递和尽快发挥效力而必须遵循的准则。行文规则包含行文关系、行文制度、行文方式等内容。

一、公文的行文关系

二、公文的行文方向与方式

(一)下行文 (二)上行文(请示、报告、议案等) (三)平行文:

三、公文的行文规则

(一)一般规则:

1.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要少发文,发短文。

2.属于部门职权范围的事务,应当由部门自行行文或联合行文。须经政府审批的事项,经政府同意也可以由部门行文,文中应当注明经政府同意。

3.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应当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处理。

(二)上行文规则

1.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2.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3.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

4.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和答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或其他个人报送公文,更不能同时直接主送几位领导者。

5.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三)下行文规则

1.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互相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2.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令纠正或撤销。

3.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4.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5.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部门行文(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四)联合行文规则:

1.“同级”是前提;协商要一致。

2.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

3.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4.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5.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

6.应当确有必要,联合机关不宜过多,并应明确主办机关。

7.行政机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8.联合行文一般应先由主办机关先签署意见,协办机关依次会签,一般不使用复印件会签。

9.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

猜您感兴趣:

1. 高校公文处理规定

2. 公司公文管理规定范文

3. 公文处理工作总结及心得

4. 行政公文处理中常见的格式问题分析

5. 公文处理的要求与问题

6. 关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解读

7. 解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8. 公文写作与处理常见错误

『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的解读

条例分为八章四十二条。按照条例,公文种类主要包括决议、决版定、命令、公报权、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和纪要。条例规定了公文格式,确定了行文规则。条例要求,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条例对公文拟制提出了要求。关于公文起草,条例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
条例对公文办理、公文管理也作出了明确规定。条例指出,党政机关公文含电子公文,电子公文处理工作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条例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负责解释,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拾』 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九)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三)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十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三)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四)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五)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六)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向下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需经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
(三)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
(四)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撤销。
(五)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该下级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法律依据: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七条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热点内容
经济法中半数以上是含半数吗 发布:2024-11-19 16:38:46 浏览:741
劳动合同法中以上以下 发布:2024-11-19 16:29:35 浏览:735
合同法的第59条 发布:2024-11-19 16:29:34 浏览:296
公司培训合同法的通知怎么写 发布:2024-11-19 15:59:01 浏览:513
法院职工编制 发布:2024-11-19 15:23:49 浏览:202
民法典取姓 发布:2024-11-19 14:51:27 浏览:461
湖南法律硕士报考点的选择 发布:2024-11-19 14:21:19 浏览:512
司法考搜狐 发布:2024-11-19 14:19:01 浏览:93
劳动合同法教程 发布:2024-11-19 14:12:48 浏览:669
大几能考司法考试 发布:2024-11-19 14:06:33 浏览: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