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员工奖罚条例

员工奖罚条例

发布时间: 2020-12-29 01:38:13

A.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是否废止,又有新的法律法规

2008年1月15日,国务院抄发袭布《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明确规定《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自2008年1月15日废止。理由是被《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取代。

按《劳动法》和了《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劳动法》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B. 用人单位如何制定劳动纪律和员工奖惩管理制度

(1)《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经失效,用人单位不应当再依据此规定来制定本回单位的劳动纪律和答奖惩管理制度。(2)用人单位一定要注意,作为激励措施,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同样重要。奖惩管理制度是通过一系列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的作用,引导和规范员工的行为朝着符合用人单位期待的方向发展。对希望出现的行为,公司用奖励进行强化,也就是正向激励;对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利用处罚措施进行约束,也就是负向激励。二者相辅相成,才会有效促进用人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3)从法律角度考虑,惩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用人单位应当将惩处的条件、惩处的种类和惩处的程序明确规定,避免出现纠纷和败诉的不利后果。(4)为了避免无法管理“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员工,如何将一般违纪和严重违纪结合起来,是用人单位在制定惩处规定时应当注意的问题。(5)用人单位一定要将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情形作出明确规定,也应当将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吴圣奎)

C. 员工奖惩条例

不扣钱写检讨啊? 开会的时候上去念么/

D. 关于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废止问题

1、用人单位做的规章制度如果进行了公示的话,是有效的。
法条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E.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是否废止,又有新的法律法规吗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已经废止的,关于职工奖惩没有新的法规,现在用人单位处罚员工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F.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废止,企业再处分员工就违法了吗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废止,企业再处分员工不一定会违法。因为《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废止与企业的是否可以处分员工无必然联系。

理由如下:

1、企业的社团性,表明其作为人的集合体和组织,应该有必要的劳动规章制度,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等,这是规范众人的行为、实现企业高效运行和利益最大化的必要保障。正如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虽然国家不再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赋予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处分的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不能在规章制度中制订有关处分的措施。

现行《劳动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一款也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可以看出,依法制订劳动规章制度既是法律赋予用人单位的权利,也是用人单位应履行的义务。我们也可以看出,法律并未对劳动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定,这主要是由用人单位千差万别的特点决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只能由用人单位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具体制订。

3、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制订的规章制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否对劳动者具有约束力。就该问题,《劳动法》第八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三、四款也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第十九条也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法律对待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原则有三:

一是订立程序合法,

二是内容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三是已经向劳动者公示,只要符合这三项条件,企业的劳动规章制度就具有法律效力,企业与劳动者都应当严格遵守。

综上,在《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废止后,企业仍然能对劳动者进行处分。不同之处在于,《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废止前,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处分的权利来源,是国家行政法规的直接授权,企业可以直接援引该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劳动者进行处分;

但在《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废止后,企业若再对劳动者进行处分,则需要企业“依法制订”劳动规章制度,并在劳动规章制度中对有关处分的事项予以明确。在这里,笔者强调的是“依法制订”,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合法、内容合法和已经向劳动者公示,那么,企业再对员工进行处分就是违法和不当的。

(6)员工奖罚条例扩展阅读:

员工管理制度的现状:

强制制度

麦格雷戈的“X理论”以及泰勒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天生是懒惰的,没有责任心,只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劳动,甚至不愿意工作。

企业管理制度

也只会考虑到以怎样的方法强迫员工进行劳动。所以,在工业经济初期,管理制度是强制性的“硬”要求,严格规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甚至对员工完成某项工作的动作都有要求。这种程序化的管理制度完全没有对员工的关心,只是一味地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员工迫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只能服从这种强制制度。

约束制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周围环境的改变,员工渐渐会反抗过于苛刻的制度,争取自己的权利。相应地,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修改的制度,出现了“软化”的趋势。正如“人际关系之父”罗伯特·欧文提出的改善工作条件、制定童工法、缩短工作时间等管理方法,都是前所未见的。

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些措施的提出,已经不再把人当作“经济人”,而是一种“社会人”来看待了。此时的管理制度已经开始对人本身有了关心和思考。现在国内大多数企业都是采用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制度。

从员工来看,管理制度就是一只无形的手,约束他们的行为,若有违反便会受到处罚;但另一方面,员工对这种约束制度并不是特别抵触,制度中也有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和对劳动环境的改善。从管理者的角度而言,管理制度对员工的约束不能过紧,否则会如强制制度那样压榨员工,使员工心存不满。此时的管理者不再把人和机器等同,管理制度也不会像机器的使用说明书那样严格教条了。

可以说,现在的这种约束制度在管理制度上还是有一定的软化的,但无论从力度还是范围的角度看,都有一种“杯水车薪”的感觉。

G.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废止后,企业是否可以对违纪员工进行罚款

其它这个问题,站在劳动者方面,当然系好,做错了事,都可以不接近处罚,但站在企回业方面,觉得系一个比答较难解决的问题,因为劳动法已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制定直接涉及劳动都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的.个人有个建议,将罚款改为扣发奖金,或与企业的其它福利挂钩,比如评优秀员工的前提下,该员工在过去一年,没有出现过违规情况等等方式.相信会起度一定期效果!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第几条规定可以起诉 发布:2025-04-25 13:03:19 浏览:813
劳动法里企业的责任 发布:2025-04-25 13:02:34 浏览:696
陈满主审法官 发布:2025-04-25 12:59:59 浏览:954
贵阳生态保护条例 发布:2025-04-25 12:58:15 浏览:582
民警要学法律知识 发布:2025-04-25 12:54:31 浏览:415
新婚姻法的利与弊 发布:2025-04-25 12:48:54 浏览:29
三大诉讼法的简易程序 发布:2025-04-25 12:39:36 浏览:573
公司规章制度中是否可以约定罚款 发布:2025-04-25 12:34:36 浏览:823
期货法律法规题型 发布:2025-04-25 12:30:23 浏览:46
劳动法工资薪金结构 发布:2025-04-25 12:29:29 浏览: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