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法规处
❶ 合同履行制度相关法规与处理原则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合同履行制度相关法规与处理原则是:1、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律没规定的,以国家政策或合同条款为准;2、以双方协商解决为基本办法;3、因对方责任引起的袭咐纠余孙纷,应坚持原则,保障我方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等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拍毁纯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❷ 如何确保企业规章制度的合法,合理
在企业规章制度法律地位的问题中, 合法性的认定比较容易些, 可以从制订、执行等环节来判别。 比较复杂的是合理性, 难的是如何把握合理与不合理之间的“度”。 相对来说, 在企业规章制度法律地位的问题中, 合法性的认定比较容易些, 可以从制订、执行等环节来判别。 比较复杂的是合理性, 难的是如何把握合理与不合理之间的“度”。 比如什么叫:“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 什么叫“严重失职, 营私舞弊” ?怎样的情况叫“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 法律法规不可能详细作规定, 因为现实生活中问题太复杂, 不可能面面俱到, 像《刑法》 那样有细致的规定。 这就有一个被大多数人认同的问题, 这个规章制度被一个企业的大多数职工认同了, 那么就是合理的, 如果大多数人认为不合理, 那么这个规定就有问题了。 比如有些企业绝对不允许吸烟, 这是大多数人认同的, 谁违反被解除合同, 这是“以身试法”。 还有些工作岗位是不允许值班的人离开一分钟的, 如果离开了就可能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 对这些岗位规定擅自离开要解除合同, 也不能说不合理。 在上海日化公司曾经发生过一件引起很大争议的解除合同的事例。 有一个平时表现很好的职工, 还是一个先进工作者, 他在不允许吸烟的场合吸了一支烟, 这就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 而规章制度规定在厂区内吸烟要解除合同, 因为日化企业发生火灾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虽然这个职工是个优秀的工人, 虽然有许多人认为可以网开一面, 但公司并没有让步,而是坚持按规章制度解除合同。 你说这个做法是不是不合法不合理? 所以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 但是, 在用人单位规章制度问题上, 必须强调两个程序。 第一是产生、 制订的民主监督程序。 企业在制订有关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后, 必须经过职工代表会议或职工会议的通过。 第二是要重视工会在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合同时的监督作用。《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 规定:“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 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 工会认为用人单位违反法律、 法规和有关合同, 要求重新研究处理时, 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 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从这些规定中我们知道, 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合同, 事先征求工会的意见, 是必须的程序, 没有这个程序, 就是违法, 就是无效的。 在实施规章制度前, 还应当有一个必须的程序, 那就是“告知”。 企业制订了规章制度,也通过了民主程序, 但如果不通过一定有效的告知程序, 她的合法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实践中也确实有这种情况, 规章制度制定后, 锁进领导的抽屉, 大部分职工都不知晓, 用职工并不知晓的规定来处罚职工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不知者不罪”。 现在有不少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写在纸上, 贴在墙上, 风一吹落在地上”。 如果企业的规章制度在制订中有工会的民主监督程序, 又有有效的告知程序, 被大多数职工认可了, 大家都知道什么是违反规章制度的, 违反了要受到什么处罚, 那么就不大会越这个“雷池”。 如何念好“紧箍咒”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法规处副处长赵建德: 与其他事物一样, 规章制度的合理与不合理, 也是相对的, 没有绝对的, 如果要求所有规章制度都需全体职工的同意, 那么没有一项规章制度能建立。 因此, 在规章制度问题上不可能采取“一票否决制”。 如果你认为完全不能接受, 那么只 能离开这家企业。 规章制度是企业所用职工的行为规范, 是企业的“法律”, 应当“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据我了解, 企业职工对规章制度的较多意见表现在执行过程中的不公正, 就是对违反规章制度职工处理的标准并不一致, 管理者在实施规章制度时带有非常大的人为的因素, 这就造成职工对规章制度的反感和不认同。 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审判员郭文龙: 规章制度是企业的行为规范, 是为了规范生产的工艺流程、 操作、 经营以及工资分配等。 从法律角度看, 只要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禁止性规定, 它的法律效应要高与任意性规范。 所以在处理劳动争议中是非常看重企业的规章制度的, 当然要合乎产生、 执行的程序。 在司法实践中, 有关规章制度争议涉及比较多的是任意改变职工的工资。 有些企业对销售人员的分配采用底薪加销售提成形式, 而且底薪往往很小, 销售人员的主要收入是提成。 为了打开市场, 企业可能把销售提成订得很高, 当真的要发放时, 企业会感到开销过大, 就想方设法降低提成比例。 企业规章制度虽然是由企业单方制订的, 但如果与劳动合同联系在一起, 就成为劳动合同的组成部分, 如果劳动合同没有特别的约定, 要修改这些规章制度, 则应当按劳动合同的变更的规定来处理。
❸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应如何处理
建立劳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维持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确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回之间权答利、义务关系的需要。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规章制度的内容和制定的程序上都不能违背法律的规定。
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应承担如下法律责任:
(1)行政责任。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首先应承担行政责任,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应给予通报批评。
(2)民事责任。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补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赔偿的范围原则上应该是受害人的全部实际损失。
❹ 政策法规处是干什么的
政策法规处的主要职责为:负责组织起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研究拟订体制改革政策制度并组织实施。承担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合法枣尘性审查工作。组织办理机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合同审核和法律咨询等工作。负责拟订管理制度和有关标准,指导、协调接待工作。承担管理的具体工作。
例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政策法规处的主要职责:
负责住房公积金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负责住房公积金政策、执法意见和重大行政执法规程、手续的合法性审查;负责组织参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及行政诉讼案件的处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负责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负责法治宣传与培训。
1、负责参与住房公积金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工作;
2、负责组织实施住房公积金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3、负责组织实施住房公积金年度普法及法治培训工作;
4、负责中心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的应诉和处理;
5、负责对中心主要业务规章制度、重大制度创新宏岩迹和业务创新、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对外合同、协议文本等进行合法性审查,并提供法律建议或意见;
6、负责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蔽并;7、负责协调编制中心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和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相关工作;8、负责组织年度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并依法报备、公示;
9、负责协调配合司法部门_询、冻结、解冻住房公积金,协调配合有关强制执行的界定、施行工作;
10、负责中心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培训、执法证申领、注销、报备等相关工作;
11、负责牵头督促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信访件办理工作;
12、负责牵头住房公积金领域打击骗提骗贷工作;
13、负责对分中心的相关业务指导;
14、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三条依照本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是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二)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
(三)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拟订行政复议决定;
(四)处理或者转送对本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
(五)对行政机关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处理建议;
(六)办理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应诉事项;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复议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第四条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❺ 党内法规制度有哪些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
第三条 党的中央组织制定的党内法规称为中央党内法规。下列事项应当由中央党内法规规定: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二)党的各级组织的产生、组成和职权;
(三)党员义务和权利方面的基本制度;
(四)党的各方面工作的基本制度;
(五)涉及党的重大问题的事项;
(六)其他应当由中央党内法规规定的事项。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就其职权范围内有关事项制定党内法规。
第四条 党内法规的名称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
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党员义务和权利以及党的纪律等作出根本规定。
准则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行为作出基本规定。
条例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全面规定。
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对党的某一方面重要工作或者事项作出具体规定。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称为规则、规定、办法、细则。
第五条 党内法规的内容应当用条款形式表述,不同于一般不用条款形式表述的决议、决定、意见、通知等规范性文件。
第六条 制定党内法规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制定党内法规的日常工作由中央书记处负责。
中央办公厅承担党内法规制定的统筹协调工作,其所属法规工作机构承办具体事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负责职权范围内的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其所属负责法规工作的机构承办具体事务。
第七条 制定党内法规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和党的建设实际出发;
(二)以党章为根本依据,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三)遵守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规定。
祝你生活愉快
❻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框架包括哪几个板块
法律分析: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准则、条例等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由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依据调整对象的不同,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概括为“1+4”,即在党章之下,分为党的组织法规、党的领导法规、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四大板块。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高效的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有力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保障体系,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三条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党组织和党员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❼ 法律法规制度,操作规范与职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1.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主要包括制度管理责任、人员管理责任、现场管理责任、事故报告责任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责任。
2.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据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一)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二)安全生产投入及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
(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五)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六)操作规程及岗位标准化管理制度;
(七)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八)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九)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十)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
(十一)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工程“三同时”制度;
(十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十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调查处理、档案管理制度;
(十四)其他符合本行业、本单位生产特点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生产经营单位要教育督促从业人员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
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确保从业人员培训合格后上岗作业。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
4.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运行档案,依法进行重大危险源申报、评估和定期检测检验,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5.生产经营单位要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根据安全生产的重点环节,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暂时难以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限期整改。每次安全检查的内容、结果、整改情况要记入台帐,并由检查人员、复查人员签字。
6.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区、生活区、储存区之间要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和仓库周边的安全防护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标志明显、符合紧急疏散要求的安全出口。
7.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要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要按照规定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不得瞒报、迟报、谎报生产安全事故。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同时必须坚守岗位,立即组织救援,配合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依法妥善处理事故善后工作。
8.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保障水平,落实安全生产保障责任。主要包括投入保障责任、组织保障责任、技术保障责任、应急救援保障责任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保障责任。
9.生产经营单位要按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证本单位安全投入满足安全生产条件需要。安全生产投入必须纳入本单位经费预算。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下列事项:
(一)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建设、改造和维护;
(二)安全事故隐患整改、职业卫生条件改善和安全标准化建设;
(三)安全生产评价评估、检测检验、咨询论证等技术服务;
(四)劳动防护用品、应急救援器材药品配备;
(五)安全检查所需交通工具、设备仪器、通讯器材购置;
(六)安全生产科技开发与应用、宣传教育和奖励;
(七)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及善后;
(八)安全生产保障所需的其他费用。
10.生产经营单位要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规模在300人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要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要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委托和聘用具备国家注册安全资质的人员提供安全管理服务。
11.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安全标准化达标有关规定,在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各岗位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对安全标准化建设持续达标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予以表彰奖励。
12.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一)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在编制项目设计文件时,要同时编制安全设施的设计文件;
(二)建设项目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安全设施的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施工;
(三)在生产设备调试阶段,要同时对安全设施进行调试和考核,对其效果作出评价;
(四)安全设施的设计和竣工验收须报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审查验收。
13.矿山建设项目、用于生产或者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使用危险化学品作为生产原料和设备设施构成重大危险源等危险性较大的建设项目,在立项前要依法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
14.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规定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保证安全设施、设备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要做好记录,并由相关人员签字。
15.生产经营单位要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为从业人员无偿提供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
1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并可根据安全生产实际为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运输、野外、矿山开采等高危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17.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操作岗位应急处理措施。制定的预案必须予以公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
18.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要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定期进行演练。无应急救援组织的单位,要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并与就近的应急救援组织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19.生产经营单位在改制、破产、收购、兼并、整合、重组等产权变动期间,产权的转让方和受让方要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产权变动合同中约定有关安全生产管理事项。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约定安全生产管理事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由事故发生单位的实际控制人承担相应后果。
20.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责任人员、责任内容,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
(一)主要负责人(董事长、总经理)的安全生产责任;
(二)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和其他分管负责人(副董事长、副总经理
)的安全生产责任;
(三)部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管理处室、分公司、车间)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四)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责任;
(五)岗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21.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负责,职责如下: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定期研究安全生产问题,督促其他分管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有效组织事故救援,协助、配合事故查处;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22.生产经营单位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对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协助主要负责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体职责是:
(一)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的汇报,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二)落实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查处作业过程中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法劳动纪律的行为;
(三)对服役使用的设施设备、工艺流程和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定期组织检查和检测检验,保证设施设备完好性、工艺流程的安全性和职业卫生状况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
(四)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监控,组织排除或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协助、配合事故查处;
(五)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23.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按照“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协助主要负责人和主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并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承担相应领导责任。
24.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督职责,对未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而导致的后果负责。
25.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据安全生产制度划分具体责任,逐级逐岗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定期组织考核。
2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情况列入经营管理人员业绩考察的内容。
27.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股东会、职代会的监督作用,自觉接受工会和职工的民主监督。
❽ 太原人社局法规科政策法规处处长是谁
太原人社局法规科政策法规处处长由张英杰先生担任。张英杰先生于1986年7月毕肢茄业于太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获得政治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太原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任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太原人社局法规科政策法规处处长。
张英杰先生曾在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担任过多个职务,包括太原市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处副处长、太原市社会保障局法规处处长、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氏陪局劳动保障处处长等。
张英杰先生具有多年的法规科政策研究经验,曾多次参与国家和省市发布的法规科政策研究,尤其是在社保领域,他更是以其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赢得了同行们的一致赞誉。在任职期间,他曾歼饥蠢受命于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多次组织政策研究,与同事协调推动政策的落实,并负责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❾ 法律制度和法规办法有什么区别
“办法”与“制度”的区别为:
一、指代不同
1、办法: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2、制度: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二、侧重点不同
1、办法:一般指处理或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作为公文名称时,是一种规范性文件,效力低于法律和规章,且一般带有时效性。
2、制度:公文语言中的制度,一般是经过某种特定程序通过的,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广义上讲可以理解为包括部门规章等法定效力较高的文件,效力高于办法,且一般带有基础性和长久性。敏空备
三、引证用法不同
1、办法:办法是在有关法令、条例、规章的基础上,对国家或某-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工作、有关事项的具体办理、实施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2、制度:具有法桥毁律性质的文件,针对有关法律、法令的辅助性和亏庆阐释性,可以比较全面、系统地规定国家或某一地区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某些重大事项的管理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