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废止的法规

废止的法规

发布时间: 2020-12-31 18:59:40

㈠ 国务院法制办:法规规章“废止”和“失效”的区别

规范性文件是指除政府规章外,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专务职能的属组织,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的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和特定事项,涉及或者影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在本行政区域或其管理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能够反复适用的行政措施、决定、命令等行政规范文件的总称。
规范性文件失效,是指规范性文件到达规定有效期限后,自动失效。各地通常规定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为5年。标注有“暂行”、“试行”的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为2年。没有明确有效期的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为2年。
规范性文件废止,是指规范性文件虽然没有达到规定的有效期,但是由于客观情况变化,而通过公告或者新规范性文件出台的方式,宣布规范性文件不再执行。

㈡ 我国废止一部法规或者法律需要什么样的流程

我国的法律废止

近年来,我国通过对法律、法规的清理,加强了法律废止工作,废止了1978年底以前及建国以后由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111件法律,宣告了1978年底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己经不再适用的民族自治地方的组织条例48件,废止了1949年至1984年由国务院(含前政务院)发布或批准发布的1604件法规,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也显露了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

(一)对废止法律的立法权限末作明确规定,实践中存在着行使法律废止权无立法依据的现象。例如,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否有权废止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在立法上并无明确规定。从宪法第67条规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来看,它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并无废止权。而该条第七款却明确规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以撤销方式废止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由此可以推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如无全国人大的特别授权,是不能废止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的。根据法理“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凡法律未予允许的,都是禁止的”原则,也可以得出上述结论。

(二)对废止法律的立法程序未作规定,使这项活动的进行缺乏程序法的约束和保障。我国制定法律、法规的活动虽无系统的立法程序法规范,但仍有一些散见于宪法,组织法、议事规则等法律、法规中的程序规定,对于行政法规的制定,还专门颁布了《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而关于法律废止方面的程序,却几乎无任何法律作出抽象规定,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法律废止的一大缺项。由于缺少一定程序的规范,对于法律废止案的提起、审议、讨论、表决、公布等,都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这种状况虽在一定程序上有利于对法律废止实践的探索和经验的总结,但在总体上是弊大于利的。

㈢ 废止和废除的区别

事实证明,两者没有区别,废止即废除。

法律废止,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内依法定程序和方容式宣布终止某种现行法效力的活动。国家机关废止法律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颁布专门文件宣布终止某项法律或某些条款的效力;

2、制定新的法律文件代替相同内容的原有法律文件,使原有法律文件自然失效,或者在新法律文件中载明终止旧法律文件的效力;

3、在法律文件中载明该文件有效的条件,当这些条件消失时,该法律文件的效力自然终止。

(3)废止的法规扩展阅读

废止(废除)的相关明细

废止法律作为一种立法活动,应有法律根据,应以法律规定哪些机关有权废止、如何废止并通过立法程序废止法律,减少自行废止的现象,以消除由于自行废止过多而引出的弊病。

废止与失效相连,一项法律失效时,等于应废止或意味着它的废止;一项法律被废止时,等于失效。一项法律可以被整体废止,也可以被部分废止,前者指该项法律全部失效,后者指该项法律中的某些或某个法律失效。

废止法律又有人为废止和自行废止的区分,前者指由有权的政权机关宣告失效而废止,后者指法律自行失效而废止。

㈣ 法律法规对其废止前的违法行为是否具有约束力

《中抄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因此,制定行政法规是宪法赋予国务院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国务院推进改革开放,组织经济建设,实现国家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行政法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政府文件一般是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公民和组织制定并下发的除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具有普遍约束力。

㈤ 地方办法废止原法律是否有效废止的法律法规时效性。

法律不溯及既往。
只要行政行为在当时符合当时法律法规的规定,就是合法有效的。除非法律废止或修改导致行政行为不能继续存在,也只是从法律废止或修改那一刻起,行政行为失效,以前的不会改变法律效果。

㈥ 法律法规废止 是不是第二天才开始停止使用

您好!法律法规的废止不是在第二天开始停止使用,而是从废止日起停止使用专。
法律属的废止有以下几种情况:
(1)法律本身规定了有效期限,期限结束,该法即自动终止;
(2)法律为某一特定情况而制定,一旦该情况消失,即应废除该法;
(3)以新法取代旧法。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㈦ 对法律的撤销和废止

  1. (撤销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下级机关颁布的法律法规,触犯上级机关颁布的法律规范时,而被上级机关或本机关,撤销的。’【但一般来说,下一级机关颁布的法律法规若与上一级机关颁布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是被认为自始无效的,但出于法律颁布是有着法律行为的权威性的,(也就是说不能任意颁布及随随便便认为无效)因此就要以撤销的方式告知公民。还有一种情况是在没有立法权或超出立法权限而颁布法律规范时,而被上级机关所撤销。(原因也是维护立法的严肃性及权威性)。(一般来说,有立法权的机关,在颁布的法律不适宜环境时,是以废止的方式作出的,而不是以撤销)】
    2.废止的情况一般是,颁布新法律时,在新法律中明文规定,自本法生效之日起,之前某某法律废止(这种是明示废止),若在法律中没有明文规定,则属默认废止。

    两者的区别

  2. 撤回的概念。撤回,简单地说就是收回、取消原决定。行政许可中的撤回是指因法定事项的出现行政许可机关依法取消本机关已作出的行政许可事项决定。撤回适用于行政机关废除事前作出的合法行政许可决定的效力。行政许可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依法赋予申请人权益的行为,具有确定力。根据信赖保护原则要求,行政许可决定一经作出,没有法定事由和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撤销、废止或改变。只有当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才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撤销的概念。撤销是指由于行政行为具有瑕疵,因而予以纠正,以使法律关系恢复原来状态。撤销的目的在于使原法律关系复原,针对的是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因此,如果没有可以作为复原的法律关系存在,便不涉及撤销的概念。撤销适用于行政机关或者法院对在成立当时就有瑕疵的某个行政许可,作出废除其效力的决定。这里既有可能是申请人行为违法,也有可能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如果依照上述两种情况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
    在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中,撤回、撤销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二者主要区别如下:
    (1)所依据的法律条文不同。依法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其依据的法律条文是《行政许可法》第八条第二款;而撤销或注销行政许可,其依据的法律条文分别是《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和第七十条。
    (2)引起的原因不同。撤回已生效的行政许可,是由于情势变迁导致该行政许可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而引起行政许可的终止,这一种客观事实,不但与被许可人的行为或其自身的情况无关,与行政许可机关是否存在违法许可也不存在因果关系。行政机关在撤回行政许可后,应履行注销行政许可的手续。撤销行政许可是由于行政许可的取得过程中存在某种瑕疵,存在着某种违法性,即违法导致行政许可的撤销,这是撤销与撤回、注销之间存在的最显著的差别。违法的原因有可能是行政许可机关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被许可人引起的。行政机关在撤销行政许可后,应履行注销行政许可的手续。
    (3)引发的法律后果不同。合法撤回已生效的行政许可,有可能导致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承担补偿责任。合法撤销行政许可则可能导致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的赔偿责任。

㈧ 废止的法律对废止之前的事件有法律效力吗

法理上认为,法复不溯及既往,也制就是说,法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具有溯及力的。通俗地讲,就是不能用今天的规定去约束昨天的行为,但是对于废止之前的事件具有法律效力。其中,刑法是一个特例,刑法对于法的溯及力的规定是“从旧兼从轻”,也就是说,刑法在一般情况下不具有溯及力,但是,在法颁布以前实施的行为,如果新法的处理较轻,则新法有溯及力,适用新法处理。如果新法处理较重,则适用旧法。
希望能帮助的到你

㈨ 废止的法规还能适用吗

以前年度还没有抵扣的税款已经形成了滞留票(抵扣期限是自开票之日起180天),不但不能抵扣而且还要补交未抵扣的税款及滞纳金。

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是否已废止 如果已废止的话,有没有取代它的法规

国务院先后于1989年和200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89年的已废止,2000年继续有效,但与2008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有抵触的地方失效。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第几条规定可以起诉 发布:2025-04-25 13:03:19 浏览:813
劳动法里企业的责任 发布:2025-04-25 13:02:34 浏览:696
陈满主审法官 发布:2025-04-25 12:59:59 浏览:954
贵阳生态保护条例 发布:2025-04-25 12:58:15 浏览:582
民警要学法律知识 发布:2025-04-25 12:54:31 浏览:415
新婚姻法的利与弊 发布:2025-04-25 12:48:54 浏览:29
三大诉讼法的简易程序 发布:2025-04-25 12:39:36 浏览:573
公司规章制度中是否可以约定罚款 发布:2025-04-25 12:34:36 浏览:823
期货法律法规题型 发布:2025-04-25 12:30:23 浏览:46
劳动法工资薪金结构 发布:2025-04-25 12:29:29 浏览: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