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从众条例

从众条例

发布时间: 2023-12-08 18:14:05

A. 为什么发生网络暴力的从众事件

大学生从众行为对网络暴力的影响
摘要
近些年来,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影响互联网的迅速传播,互联网信息涌入城市、乡村、进入千家万户。网络上匿名、虚拟等特点,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道德教育的缺失、社会矛盾的积累、商业利益的诱导,使网络暴力成为真实的暴力行为。大学生是网民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对事情的处理能力还够成熟。网络暴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信仰和日常行为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对网络暴力的态度,分析从众行为对网络暴力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得到减少大学生从众行为消极影响的对策,为我国完善网络环境提供帮助。
关键字:网络暴力;从众行为;大学生群体;心理分析;从众心理
一、绪论
1.1研究课题的目的
现阶段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很短的时间内飞速发展、崛起。在快速发展的局势下,诸如管理、构筑、制度等不合理部位的问题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在对网络环境的净化和构筑中,作为网络用户的主体,社会特殊的集体的大学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们在网络世界中的行为,思想观念的产生和变化也成为了重中之重。学生人数众多,网络活跃度高,作为网民的中坚力量,在对社会热点等问题进行发言时,对网络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从众行为是人类行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群体环境对大学生造成或多或少的心理压力,也对大学生的从众行为有所影响,在缺乏权威标准时,与大多数人的选择和看法保持一致能够给自身带来安全感。在互联网时代的从众行为对网络环境的影响更为重要。研究大学生从众行为对网络暴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有着重要意义。明确网络暴力对于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的重大课题,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
1.2研究课题的意义
随着近些年科技水平的提高,互联网的发展渗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8年1月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现有网民7.72亿,其中学历在本科以上的网民人数大概有8547万人,占比约11.2% 。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与高校信息化的深度结合,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大学生很少接触网络。因此,作为网民主要群体之一的大学生对网络环境的影响弥足轻重。网络舆论是网民在网络上对社会热点发表的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呼声。但网络言论良莠不齐,网络环境也比较恶劣。因此,研究大学生从众行为对网络暴力的影响对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避免大学生成为网络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有着重要意义。
1.3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来自XX大学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200份,为了达到更好的调查后果,本次参与调查的具体对象在年级、消费水平、性别、所属专业、爱好等方面均有涉及。

2大学生从众行为分析
大学生从众行为有盲目从众和主动从众两个特点。现在很多大学生由于与社会事物接触较少,年龄小,三观还未确立,思想也不够成熟,甚至对自己的人生十分迷茫。由于对自身缺乏足够的认识,群体环境中大多数同学的行为成了这些迷茫同学效仿的对象。模仿大多数同学的行为能够给迷茫的自己带来信心和安全感。对于主动从众的大学生来说,这些大学生可能对自己已经有了分的认识,但是为了融入群体,常常放弃自己一些与别人有冲突的想法,选择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2.1大学生从众的成因
从众心理是由于社会中的个体对外界群体的目标形象进行模仿的行为。由于人们不愿意承担犯错误被惩罚的风险,于是采用大多数人的行为。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其他多数人不一致时,第一想法不是去判断别人的意见是否正确,而是先去检查自己是不是犯了错误。同样,当我们与大多数人看法一致时,会觉得自己的想法一定是正确的。
表1-大学生从众的原因

原因

舆论

群体压力

言语暗示

人数

76

90

34

比例

38%

45%

17%

调查结果显示,将近45%的大学生从众的压力来自群体的生活环境,其次是38%同学认为的舆论压力,只有极少数同学认为从众的原因为身边同学的言语暗示带来的压力。从众行为反映了人们自我意识不够强,独立能力比较差的特点,大学生的从众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群体环境和群体氛围下生活,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从众行为在大学生中是必然发生的。首先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群体归属”的理念深入人心,自小学以来,集中的教育制度里个人大于集体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其次是由大学生特殊的生活环境决定的,很多同学都会选择自己所处环境中的一些目标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这个学生相对比较稳定,人们要进行群体性质生活和学习,所以要和别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共同的活动,有时不自觉地发现别人的意见和自己的不一致,特别是别人的评价会使自己非常在意,这种无形的给予大学生群体很大的压力。在面对这种压力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集体里他人意见,其中一部分人自卑、缺乏勇气,不敢表明自己的态度,就选择从众行为,与其他人一起分担责任,以此来避免尴尬。除此之外,大学生进入成年的早期阶段有着特殊的心理特点,脱离少年但尚未形成健全独立人格的大学生缺乏主见,在自己的认知和别人的做法上矛盾重重,在这个时候,少数服从多数就成了最合适的选择,也给人归属感和安全感。
2.2大学生从众行为
2.2.1 学习
表2-大学生在学习上的从众行为

行为

从未有过

有过

经常有

人数

18

89

93

概率

9%

44.5%

46.5%

调查结果显示学习上的从众行为十分严重,有过从众经历的同学达到91%,仅有9%的同学未进行过从众行为。在学习上的从众表现分为积极和消极。积极表现是同一个班级的同学集体学习,互相勉励。消极的学习从众行为体现在平常上课睡觉、玩手机等不良风气上。有的同学在上课面对老师的提问时,由于没有人主动回答问题,即使知道答案也不会举手。但是当大家都积极的回答时,也会跟着大家一起举手回答问题。同样,跟风逃课的现象也十分常见。正确的模范会带来积极的影响,错误的跟风则会导致更加消极的影响,这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2.2.2择业
表3-大学生在择业上的从众行为

行为

听信同学意见

选择热门职业

理智择业

人数

62

101

37

概率

31%

50.5%

18.5%

选择工作不仅是与大学生相关的个人问题,也是社会整体的问题。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们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同学在择业上或多或少的受到周围同学或社会舆论的影响,跟随舆论进行职业选择的毕业生达到了50%,这就表明毕业生们选择职业在这一过程中,很难做出正确的抉择,更容易产生的是“随大流”行为。在进行就业选择时,很多同学选择听信别人的判断,找最热门的职业,而不是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样就有很大的盲目性。择业上的从众行为对未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认清自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择业时进行的正确选择。
2.2.3消费
表4-大学生在消费上的从众行为

行为

与同学攀比

怕丢面子

理性消费

人数

53

77

70

概率

26.5%

38.5%

35%

消费上的从众现象是大学生从众最显著的表现。攀比心理是消费者基于自身所处阶层进行选择目标群体,并以目标群体为参照进行的消费模仿行为。由于大学生自尊心强,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十分看重,所以这种从众现象在大学里比较普遍。其实很多同学并没有花钱出手阔绰的消费习惯,但是在身边同学和攀比风气的影响下,只好随波逐流。很多大学生也并没有经济独立的能力,但是为了效仿一些不好的社会形象进行盲目消费。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大学生不正确的消费现象层出不穷,近40%的同学害怕“丢了面子”发生从众行为,26%的同学出于攀比心理,剩下35%的同学能够保持理性消费。
2.2.4道德
大学生群体属于容易亲近的群体,成员亲和力强。由于年龄的相似性,观念、知识结构、生活习惯的相似度也很高,这有利于形成群体成员对价值观念的相互认识,从而增强了许多人的认同感。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空间相对狭窄,封闭的住宿、餐厅、教室等环境构成的“三点一线”生活模式,使得大学生与外界几乎没有联系。因此,周围许多学生的价值观和行动方式被周边同学都默默内化形成的。比如在公益活动上。如果个别大学生喜欢参加公益活动,那么他的同学也会受到影响,就会影响着更多的人参加公益。

3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以虚拟网络为载体,微博、贴吧、朋友圈等多个平台为媒介,以语言、音像、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对一主体就行辱骂以及在任意公众平台上随意公布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对当事人进行恶意攻击,甚至编造事实,导致事件向现实世界延伸,最终给当事人造成现实、心理、行为上的压力甚至威胁的事件。主要有道德绑架、语言暴力、传播谣言、侵犯隐私等情况。

3.1大学生网络暴力的行为
表5-大学生参与网络暴力行为调查

行为

传播谣言

侵犯他人隐私

语言暴力

道德绑架

人数

53

25

73

49

概率

26.5%

12.5%

36.5%

24.5%

通过调查报告得知,在大学生日常接触到的网络暴力行为主要有传播谣言、侵犯他人隐私、语言暴力、道德绑架几种,其中网络上常发生的道德绑架和谣言的传播、语言暴力等行为是大学生参与数量最多的,语言暴力更是达到了36%,其次为传播谣言、道德绑架、侵犯他人隐私。
3.1.1传谣造谣
制造谣言是指出于报复或者某些利益相关的原因,一些大学生在上网时,对一些事件对别人进行扭曲并将其公布在网络平台上的不良行为。传播谣言是说一些大学生网民在进行上网行为时。由于缺乏对某种事物的详细认识,将自己不能辨明真假却信以为真的事件进行传播,最后造成恐慌的网络现象。
3.1.2侵犯隐私
网民对于某件事或者某个人物进行关注和评价的行为叫做围观。围观本身并不带有定性,甚至在一些事件里有积极效果,比如“微博问政”中,网民通过自己的转发、评论将事件推上“微博热搜”以博取更多网民的关注,最终吸引执法部门的关注。然后在更多的网络暴力行为里,很多网民化身为冷漠的观众进行批判甚至是暴力行动的推手,对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受害者的隐私公布与众,导致事态朝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
3.1.3语言暴力
网络暴力中的语言暴力是指一些网民在上网时使用一些粗俗、恶毒的脏话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行为。现实生活中由于面对面的交往,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道德伦理的束缚,但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与人的交流隔着屏幕,更容易发生“爆粗”行为。
3.1.4道德绑架
当网民在上网时,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较高的道德标准去胁迫事件当事人进行道歉的现象叫做道德绑架。比如,年轻人在使用公共交通时没有及时给老弱病残让座;富有的人在做慈善事业时没有拿出比普通人更多的金钱;军人在碰到危险情况时没有舍己救人等等类似的情况都是道德绑架。
3.2网络暴力的诱因
网络环境的特殊性是网络暴力的根本原因,虚拟的特点使网民在上网时淡化了道德、责任、法律意识。一些网络热点事件,由于法律未能实现道德规范的社会,在施暴网民的心中,网络暴力就会转化为网络正义,进而在实际情况下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在遭受事件刺激和言论误导的情况下,很多网民往往处于十分冲动的状态,然后忽视了去判断事件的正确性,而是使用恶毒的语言实行个人攻击,参与网络暴力。在相当多的网络暴力事件中,网民通过网络匿名的性质所引起的言行令人放纵,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心理倾向,而许多的人性就在此刻暴露出来。因此,在网络世界,网民们粗暴地攻击别人,由此产生的网络暴力,带来了严重的、无法恢复的不良影响。比如微博上的“网红Saya殴打孕妇事件”,网友们并没有明确孕妇的一面之词是否属实,就在Saya的新浪微博下面进行语言暴力,在孕妇发布自己被下达的病危通知书后,此次事件的网络暴力达到巅峰。网友们发动人肉搜索,将Saya及其家人的信息公之于众,甚至有人向Saya家里寄去了花圈,一时Saya站在风口浪尖,昔日网红店主遭到了几千万人的谩骂。但是在事情过去一个月后,有网友爆出视频,Saya并未攻击孕妇,反而是孕妇殴打Saya后装作晕倒。后来又有网友称Saya一直患有心脏病的爷爷因不堪网络暴力的打击去世。在这件事情里,网友先是“一面倒”的支持孕妇批判网红,后来接剧情反转网友又站位Saya批判孕妇。对于网民来说,自己是看客,即使在无形中形成了网络暴力也丝毫感受不到,但是作为被施暴的对象,心理压力和外界压力是不可恢复的影响。
一些网站为了扩大影响,提高名气获得商业利益,对于网络暴力的现象刻意扩散,甚至是刻意形成网络暴力事件,最后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有的人为了自己的险恶目的,不择手段的利用网络暴力,特别是在网络暴力成为习惯、成为网络舆情的运作模式后。在女医生因网络暴力自杀事件中,为了操纵舆论,挑拨网友的情绪,当时男孩的家人不顾事实,根据自己的立场随意剪辑视频,将事情变为“成人打孩子”甚至“水务局官员打孩子”,而只接受了片面的事实后,为了匡扶“正义”的网民,便成为了他们的棋子。
我国的互联网在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是因为互联网兴起的时间较短。在暴力网络的过程中,受害者必须承担责任。他们是攻击性的,还是侮辱伪造的言论。别人的生活由于“人肉、检索”而失去意义,而不是党的正常生活、言论、行动。显然,责任意味着很多复杂的因素:例如,一些内部网络可参与整个过程或某些阶段。因为不能确定所有人的责任,最终形成了网络暴力,所以与网络团体的交流是相互作用的。参加艺术、网球演讲的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互联网的匿名不能要求朋友在网络上的真实身份。国家很难对此进行明确的法律制裁。
4从众行为对网络暴力的影响
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里对群体做出如下论述,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被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有时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于或想象中的压力,而健身,是缓解压力的一个好办法。为了满足社会或群体对个人的要求,健身的作用和态度能很好的解决。因为在社会心理学当中,健身是一种行为和态度的改变。尤其是当一个人缺乏自信或冷静判断时,就创造了“服从多数”的精神,改变了对潜在信仰的最初看法,放弃了最初的观点,最终产生了一致的行动。
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发布中,很多网民都在“随大流”和“随大流”的控制下,在群体干预的压力下,个体在群体斗争中寻求更好的解脱,是增强自身安全感的更好选择。“人人都这么认为”、“我这么认为”、“人人都这么做,我这么做”都在寻求集体身份的安全感。
与传统媒体实体的交流不同,网络将地球变为互联网载体上的一个全球性村庄,并且为网络用户提供了接受和传输信息的安全保障。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网络用户都不是真实的人,而是通过自己的ID在虚拟世界里运转的。人往往在现实中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因为在现实的一举一动都关乎责任和荣誉。然而,在虚拟社会中,由于网络用户的角色是虚拟的,它面对的各种话题都可以不受现实底线、血缘关系和社会道德的限制,在互联网里,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因为即使做错也不会带来现实里的惩罚。
大学生群体进行网络暴力的行为主要有受从众心理影响、自我意识与社会认知的失调、极端思想的引导等因素。首先,从众心理是非常常见的心理现象,当大学生在关注一些热点话题时,如果网友们的看法和观点都是对当事人进行谩骂的语言暴力,那么大学生就会失去理智,跟着众多网友一起发言谩骂。所以,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的网络暴力通常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网民年轻化导致一些发言带有强烈的情绪化,由于大学生心理还不足够成熟,极容易被一些不好的言论煽动。
德国传播学教授伊丽莎白·诺尔曾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并把舆论生成中其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的主要观点有: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在复杂的网络世界里,传播的结构已然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信息的传播像放大镜一样被更多范围的人们接受。当人们处于日常活动比较小的范围里时,对孤独的恐惧促使人们的从众行为。在网络世界里,受众无需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同时受众对网络上言行的认识会与现实中形成巨大反差。当网民使用账号进行发言时,如果自己的想法违背了主流意识,总是会因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遭到网友们的批评和辱骂。其次,人肉搜索被一些网络暴民作为武器来对付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这样使一些人就打消了发表自己意见的念头或者是让自己接受别人的观点避免被网络暴力伤害。
5减少大学生从众行为消极影响的对策
5.1社会环境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例如:《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等法规。然而,因为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暴力事件频繁增加,相关责任人受害人越来越多,网络暴力的立法及相关责任人、处罚均不显著。立法难度大大增加。在我国,因为网民群体的扩大,网络社会的监管难度大,在网络上的重心应该放到监管工作上,网络的立法,应该是被重视的、及时的、有效的、全面的和系统的。同时,拓展民意的思想渠道是可以提供公平正义、社会保障和为社会冲突提供压力的有效方式。这样才可以让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里。
加强网络信息监督。首先,网民要严格遵循文明操作的规则。对一些违规信息做到不扩散、不转发。第二,公安机关将严惩网络犯罪行为。严格管制和严厉打击不正当利用学校网络资源的行为。最后,学校应进行严格的互联网使用和管理条例,对大学生的网络活动进行监管。
5.2学校重视教育
在大学里学习到的课程,是为了培训大学生在网络上的知识素养和水平。培训学生在网上使用的能力。网络舆论是摆在公众面前的一个新问题。现代大学生生活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比以前更为方便,同时也得到了更多信息,但是网络是发展中的技术,有很多诱惑和挑战为了提高大学生群体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抵御信息污染的能力,对于互联网的信息,科学的、全面的了解。这样做不仅能提高自身能力,还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和技能。
学生对网络信息采取正确的态度。必须服从党的路线和政策。因为道德教育的课程都是根据党发展的方向。例如教授学生电脑知识时,网络道德追加了一些有关和网络的法律法规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从本质上说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福利,我们党是发挥领导能力的重要方向和有力的工具。因此在这个基本的范围里要合理设定课程。除此之外,作为传道授业的学校,应该特别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提高学生重视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程度。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时间里也充满活力。
5.3理性上网
自我意识是一种积极的、高水平的反思意识并且个人对自己和目标之间的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自我识别、评估和监管。反省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情感、能力和行为的意识不仅促使自己实现目标,而且还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总结,可以提高自身正义感和道德责任感。因此,合理使用因特网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学会的知识。大学生在实践中有意识地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正确的理论指导,依靠自己的思想,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识别、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他人批评和反思自己的网络行为的正确与否。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加强自律与法律意识,在法律的限度里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力并且还要确保不伤害他人利益。当我们面对网络暴力时,确保自己不参与,不伤害他人,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做到的。
结语
网络上的从众心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大学生们因为生活在现代社会,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能比之前更能够更方便快捷的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
也面临更多诱惑和挑战。我们应该看到在网络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不断发展,面对网络的心态和从众心理也应该不断朝正确理性的方面改进,同时我们应该提升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使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产生的矛盾。因为现今电子技术和信息高速化发展,信息更加普及,在此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抵制团体行动的网络暴力,并以大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在面对网络上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时,做有责任感的反对者,并尊重反对者的存在,杜绝一味从众的不良行为,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热点内容
关于软件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09 16:30:27 浏览:625
反恐主义立法目的 发布:2025-01-09 16:24:34 浏览:459
中国婚姻法规定一夫一妻 发布:2025-01-09 16:11:02 浏览:862
破坏青苗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09 15:47:27 浏览:157
民法典第1编总则 发布:2025-01-09 15:33:45 浏览:740
北京渊远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1-09 15:06:27 浏览:911
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09 15:03:15 浏览:100
2019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真题及答案 发布:2025-01-09 14:56:46 浏览:741
行政诉讼法关于回避规定 发布:2025-01-09 14:40:55 浏览:142
涉诉信访法官 发布:2025-01-09 14:40:08 浏览: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