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财税法规论文

财税法规论文

发布时间: 2024-05-26 12:47:34

1. 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创新论文怎么写的更深入

参考:
内容提要:我国税收政策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创新型国家建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结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的契机,把握财税改革总目标和科技发展战略,通过推进“普惠性”激励政策、运用结构性减税、总结示范区试点经验、提高税收政策的可操作性、鼓励长期科技投资、加强创新成果商业化、建立人力资本的税收激励机制、改进相关工作和协调机制等措施,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以期更好地发展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关键词:科技创新 税收政策 激励机制

科技创新是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关键因素和“第一生产力”,而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对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加速企业创新进程具有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要求我们着力创新驱动,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促进2020 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和在进入经济“新常态”的新阶段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战略任务的实现。近些年我国税收政策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创新型国家建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在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基础上,深化科技投入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突破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瓶颈,进一步优化税收制度设计,落实和运用税收激励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更好地发展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一、现行税收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评价

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公共品性质,完全由市场配置是低效的,这就决定了必须由政府参与其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是创新的主体,政府介入技术创新活动可主要通过运用财税政策来纠正市场失灵,促使技术创新的外部效应内在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在政府的财税手段中,税收优惠支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高于直接财政支出,而其执行成本低于直接财政支出。因为技术创新活动所具有的高收益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收益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这往往抑制企业的创新欲望。而政府运用税式支出激励政策分担创新主体的风险成本,会增加企业创新的收益预期,为企业自主创新增强动力。

(一)现行税收政策有力支持了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动

截至2013年,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等发展战略出台的政策文件中关于税收激励、税收优惠措施达100多项。流转税方面的税式支出,涵盖了软件、动漫、集成电路、重大技术装备、IT、医药产品、科研设备、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所得税方面,涵盖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软件及集成电路产业、动漫产业、技术转让、创业投资、企业取得财政性资金、各类科技奖金等8大项税收优惠政策。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以所得税为主体,具有一定创新体系特征的科技税收政策体系。

1.以结构性减税支持科技创新

首先,在所得税税收优惠方面出台措施激励企业创新活动。

一是进一步明确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的相关优惠规定。2010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1号),对企业技术转让的范围、境内和跨境技术转让履行程序等作出了相应规定,以更好地执行有关的所得税减免政策。

二是完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2010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在北京、天津、上海等21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实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包括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

三是完善企业所得税过渡期优惠政策。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企业所得税过渡期优惠政策执行口径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157号),对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又处于定期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企业,明确了所得税税率计算的有关规定。

四是进一步完善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2014年10月20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明确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相关政策。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企业于2014年1月1日后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按不低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选择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进行加速折旧。企业在2014年1月1日后购进并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这些凸显了国家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

其次,对多项即将到期的税收配套政策以及其他税收优惠政策予以补充和完善。例如,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长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政策执行期限的通知》(财税[2011]59号),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执行研发机构采购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88号),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改〈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和〈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税收规定〉的决定》(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令第63号)等。

再次,对进出口税收政策进行调整,促进产业技术创新。2010年,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财关税2012]14 号),对部分领域所需重大技术装备进口(部分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税收政策进行调整,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2.各地进一步提高税收政策的可操作性。

各地纷纷发布文件增强税收激励政策在本地区的操作性,近三分之二省(市、区)出台了落实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2006年以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出台的《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8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172号),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362 号)等文件,对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科技企业税收优惠、研发仪器设备加速折旧、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等政策的适用范围、条件和程序等作了明确规定,有力提升了企业创新创业活力。

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24个省(市、区)就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出台了相关操作性文件。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南等地出台了本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部分地方在示范区域开展税收政策改进试点,先行先试,有所突破。比如,中关村科技园区出台的试点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81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82号)。这方面的政策突破主要体现在:

一是将示范区内科技创新创业企业为在职研发人员缴纳的“五险一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等费用列入研发费加计扣除范围;

二是将示范区内科技创新创业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比例由2.5%提高到8%,且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目前,上述相关政策已推广至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和安徽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试验区)。

北京市还制定出台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技术秘密鉴定办法(试行)的通知》(京科发[2011]471 号)等配套文件。主要突破点包括:

一是允许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经审(鉴)定的国家级农作物品种、新一代信息技术、国防专利和技术秘密等6类创新成果作为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申报,扩大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范围;

二是降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门槛,对注册满半年不足一年的企业,可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发蓝底证书(不可享受税收优惠);

三是对技术专家在认定组织工作中的评价内容进行调整完善,技术专家不再对科技研究开发管理水平、企业总资产和销售额增长率指标组织评价。这些地方提高税收政策可操作性的具体实施办法,使得企业能更好地利用政策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推进科技进步。

3.税收政策落实方面取得进展。

据统计,2011年各地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惠及2万多家企业,减免税额超过25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总数及所得税减免额创新高,政策对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2008 年至2011年间,对全国6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总共2 259 亿元,同期这些企业上缴的税收是2.1万亿元,其专利和新产品占有率都占了三分之一以上,政策效益是非常明显的。2010年度,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因享受15%税率优惠而减免的企业所得税为687.71亿元,26个省(市、区)享受15%税率优惠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上年增长了43.8%;6个省(市、区)享受税率优惠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 000家,占全国高企总数一半以上;15个省(市、区)减免企业所得税额超过10 亿元。[1]可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税收优惠政策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到重要作用,成为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实施取得新进展。2010年度,江苏、辽宁、广东、新疆、大连、海南、宁夏、安徽、北京、山西等10个省(市、区),有9.4万家企业享受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其中,江苏、辽宁和广东三个经济发达地区省份享受政策的企业较多,合计占上述 10 个省(市、区)的91.4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3 618家企业享受了该政策,同比增长159.7%,全区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抵扣的应纳所得税额为1.73亿元,同比增长159.7%;广东省享受政策的企业数同比增长35.8%,全省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为12.29亿元,同比增长45.43%;大连市有3 212家企业享受了该政策,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抵扣的应纳税所得额为4.64亿元;辽宁省(不含大连)享受政策的企业数同比增长8.4%,全省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为3.64亿元,同比增长8.1%。

(二)现行税收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的不足之处

1.政府税费规范性程度不够,促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机制和政策有待完善。我国企业税外的收费、罚款等负担还存在过多、过滥、随意性大等问题,虽经多年整顿清理有所改进,但还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政府制定和实施税收激励政策的同时,需要配套规范对企业的各项收费,真正减轻企业创新创业的压力。另外,各级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和实践当中,对企业是投入主体的认识往往还不够到位,需进一步划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用少收多留、普惠激励的方式激活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

2.对创新的核心要素人力资本的激励力度不足。科技创新,人是第一要素。但长期以来,相关制度尚未充分体现对人力资本的足够补偿和有效激励,现行科技税收政策中对人力资本激励措施存在着缺陷与不足,缺乏完善的对科技人才的税收激励机制。人力资本的税收优惠机制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化空间。

3.针对区域、基于企业资质认定等的税收优惠偏多而聚焦企业创新活动的税收支持不足。在多年税收优惠政策陆续推出累积而成的税收优惠支持格局中,针对不同区域(如区域战略在高端取得批复认定)、不同企业资质认定(如是否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税收优惠偏多,但聚焦于企业创新活动、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活动进而有效行使税收手段的支持政策,则嫌不足。

二、进一步落实和运用税收激励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的建议

(一)把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的契机,加快税制改革,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税收制度环境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6月30日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2016年基本完成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总体方案确定了预算、税收和财政体制三大关键改革领域。制度环境对技术创新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政府作为制度环境的供给者,所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都对技术创新产生重要影响。为使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充分发挥效应,需要结合财税改革总体目标和科技发展战略,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有效清理、整顿、归并、降低税外负担,从制度体系上优化支持企业为主体科技创新的税制框架和环境。

(二)总结经验,再接再厉,根据创新活动特点,进一步落实运用税收激励政策

1.推进创新政策体系中“普惠性”激励政策的实施。“普惠性”激励政策有助于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投入、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应继续推进税基式的税收激励政策,调动企业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政府扶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意向,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措施,重点是落实其操作方案和实施细则。

2.进一步运用结构性减税支持科技创新。加快“营改增”步伐,通过在电信等行业引入增值税抵扣机制,减少重复征税,支持相关行业发展中的专业化细分和“内生的”升级换代努力,积极发展互联网时代以商品流通、物流配送等为表现的网络经济链条,同时以培育新兴产业为主线,进一步推进结构性减税政策。

3.总结示范区试点经验,逐步在全国推开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范围较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从事研发的积极性,不利于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应积极总结评估财税[2011]81号文、财税[2011]82号文等政策在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和安徽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试验区)等地的实施效果,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择机在全国推开。

4.根据创新活动的特点,继续提高税收政策的可操作性。应进一步分析认识创新活动的特点,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中进一步细化当前政策的适用范围、条件、程序、配套要求等细则,提高税收政策的可操作性。推动现有政策的切实落实。比如,各地方政府应尽快制定出台专门针对研发仪器设备加速折旧、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的具体操作细则。继续运用技术转让税收减免政策、技术先进型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过渡期所得税优惠政策,并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对到期政策进行改进和完善。

5.运用税收政策鼓励长期科技投资,特别应探索对产学研结合、集成创新研发等特定创新活动的税收激励政策。一般情况下,这类科技创新活动投资大,周期长,企业实际面临的风险比较高。化解风险一方面固然需要依靠企业自身的技术和财务手段,另一方面,则需要政府采取税收政策支持产学研结合的科技研发创新活动、目标长远的阶梯式成果转化战略和科技人才梯队培养等,以降低综合风险,激励企业和合作伙伴创新。

6.加强对企业创新成果商业化的政策激励。制定有利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向企业转移的税收激励政策。同时,应配套考虑进一步完善科研成果产权界定方面的法律法规。

7.强化优化对人力资本的税收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对人力资本的足够补偿和有效激励机制,需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入手,调整和优化有助于人力资本的税收优惠政策,激励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动,促进全社会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与弘扬。可借鉴法国推行了30年颇有成效的产学教育协议制度。(CIFRE()法国政府资助博士生到企业完成博士论文,企业通常与博士生签订完成论文所需的3年雇用合同。企业每雇用一名博士生,会获得政府连续3年每年1.4万欧元的补助,同时享有每年1.4万欧元的税收减免,但企业须向博士生支付不低于2.3 万欧元的年薪),探讨结合中国实际的类似可行方案。

8.改进相关工作机制和协调机制。要健全税收优惠管理的工作机制,提高税收政策的透明度,优化与企业、相关院校、机构的信息交流,及时客观评估税收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建立税务部门与科技部门的联合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宣传与咨询服务,并结合知识产权保护等事项,在法律事务方面加强与司法部门的协调合作。

【参考文献】

[1] 方 重:《企业自主创新与税收政策相关性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2] 黄永明,何 伟:《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理论与实践》,《财政研究》2006年第10期。

[3] 张文春:《税收政策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理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4] 赵志耕:《促进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中国税务》2006年第5期。

[5] 韩 洁,何雨欣,程士华:《支撑全局着眼长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述评》。

【作者简介】

贾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刘薇,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

2. 绋庡姟浼氳′笓涓氭瘯涓氳烘枃

绋庡姟浼氳′笓涓氭瘯涓氳烘枃鑼冩枃

銆銆濡備綍鍐欑浉鍏充笓涓氱殑姣曚笟璁烘枃鍛?浠ヤ笅鏄涓绡囩◣鍔′細璁℃瘯涓氳烘枃鑼冩枃锛屼粎渚涘弬鑰冦

銆銆鎽樿侊細 闅忕潃鎴戝浗缁忔祹鐢熶骇鍔涚殑杩呴熷彂灞曞拰绋庢硶銆佺◣鍒剁殑鏃ョ泭鍋ュ叏锛岀◣鏀跺逛紒涓氬奖鍝嶆棩鐩婂姞娣憋紝涓庝紒涓氬叧绯绘棩鐩婂瘑鍒囷紝绾崇◣宸叉垚涓轰紒涓氳繘琛岀粡钀ュ喅绛栫殑涓涓閲嶈佸洜绱犮

銆銆鍏抽敭璇嶏細绋庡姟浼氳°鐙绔嬫с鎬濊

銆銆涓銆佸紩瑷

銆銆鏃朵唬鍓嶈繘鐨勬ヤ紣瓒婃潵瓒婂揩锛岃储鍔′細璁′笌绋庡姟浼氳$殑鍖哄埆涔熸棩鐩婃槑鏄俱備簩鑰呰櫧婧愪簬鍚屼竴姣嶄綋锛岄兘灞炰簬浼佷笟浼氳″︾戣寖鐣达紝褰兼ゆ洿鏄鐩镐簰渚濆瓨銆佺浉浜掗厤鍚堛佺浉浜掕ˉ鍏咃紝涔冭嚦鍦ㄤ細璁′富浣擄紝璁拌处鍩虹锛屾牳绠楃殑鏂规硶绛夋柟闈涔熸湁璁稿氱浉鍚屼箣澶勩備絾绋庡姟浼氳″疄璐ㄤ笂鏄浠ョ撼绋庝汉涓轰細璁′富浣擄紝浠ヨ揣甯佷负璁¢噺鍗曚綅锛屼互鍥藉剁幇琛岀◣鏀舵硶寰嬫硶瑙勪负渚濇嵁銆傜◣鍔′汉鍛樿繍鐢ㄤ細璁″︾殑鍩烘湰鐞嗚哄拰鏍哥畻鏂规硶锛屽圭◣娆剧殑褰㈡垚銆佽$畻鐩磋嚦鏈缁堢殑缂寸撼杩涜屾牳绠椼佸弽鏄犮佺洃鐫g殑涓闂ㄤ笓涓氭т細璁°傛洿閲嶈佺殑鏄绋庡姟浼氳$殑鏍哥畻涓嶅彧瑕侀伒寰涓瀹氱殑浼氳″噯鍒欙紝鍚屾椂杩樿佸彈鍒扮◣娉曠殑绾︽潫銆備竴鏃︾◣娉曡勫畾涓庝細璁″噯鍒欒勫畾鐩告姷瑙︽椂锛岀◣鍔′細璁″繀椤绘寜鐓х◣娉曠殑瑙勫畾杩涜岃皟鏁达紝浠ョ‘淇濆簲绾崇◣娆剧殑鍑嗙‘鎬с傚彲鏄浼佷笟鐨勮储鍔′細璁″湪鏍哥畻鏃讹紝浠呴渶閬靛惊鍏璁ょ殑浼氳″噯鍒欏拰浼氳″埗搴︼紝鍦ㄥ彂鐢熺◣娉曡勫畾涓庝細姹佸噯鍒欒勫畾鐩告姷瑙︽椂锛岃储鍔′細璁′笉闇瑕佽冭檻绋庢硶鐨勭浉鍏宠勫畾銆

銆銆璐㈡斂閮ㄨ繎骞翠篃鐩哥户鍑哄彴浜嗕竴绯诲垪浼氳″噯鍒欏拰浼氳″埗搴︼紝杩欎簺鍑嗗垯銆佸埗搴︾殑鍒跺畾瀹屽叏鑰冭檻浜嗕細璁″簲閬靛惊鐨勫師鍒欙紝瀵规敹鍏ャ佹垚鏈銆佽垂鐢ㄧ殑鐣屽畾涓庣◣娉曠殑瑙勫畾鎰堟潵鎰堜笉涓鑷淬傝屼簩鑰呬箣闂翠粠鍘熸潵鐨勭粺涓璧板悜鐩鍓嶇殑鍒嗙讳篃鏄褰㈠娍鍙戝睍鐨勫繀鐒躲傜敱姝や笉闅惧緱鍑轰竴涓缁撹猴紝浠ュ線涓よ呯粺涓鐨勭己闄峰繀鐒跺艰嚧鐜颁粖绋庡姟浼氳′笌璐㈠姟浼氳$殑鍒嗙汇傜幇闃舵碉紝鎴戝浗缁忔祹涓庡浗闄呬笉鏂鎺ヨ建锛屼細璁$悊璁轰綋绯讳笉鏂瀹屽杽锛屽敖蹇寤虹珛浼佷笟绋庡姟浼氳″埗搴︽瀬涓烘湁鍏跺繀瑕佹у拰鍙琛屾с

銆銆鎴戝浗涓轰綍瑕佸崟鐙璁剧珛绋庡姟浼氳¢栧厛锛屾垜鍥界◣鏀舵硶寰嬬幇鍦ㄨ秺鏉ヨ秺鍋ュ叏锛岀◣鏀剁$悊鍒跺害涔熻秺鏉ヨ秺涓ユ牸锛岀劧鑰屾垜鍥戒紒涓氫細璁$撼绋庣洰鍓嶄富瑕佷粛鏄渚濇嵁璐㈠姟浼氳¤处绨胯板綍鍜屼細璁℃姤琛锛岃岀粷澶у氭暟浼佷笟璐㈠姟浜哄憳鍦ㄦ瘡鏈堣繘琛岀敵鎶ョ撼绋庢椂锛屽ご鑴戜腑寰寰娌℃湁瀵圭◣鍔¤祫閲戞祦鍔ㄧ殑娓呮櫚銆佸畬鏁寸郴缁熺殑瑙傚康锛屾洿鏃犳硶鍑嗙‘鍦拌$畻搴旂即绋庨噾锛岃繘鑰屾棤娉曟e父杩涜岀撼绋庣敵鎶ワ紝鏇磋皥涓嶄笂杩涜岀◣鏀剁瑰垝锛屽湪澶у氭儏鍐典笅璐㈠姟浜哄憳鍙鏄涓鍛虫満姊版у湴鎺ュ彈涓荤$◣鍔℃満鍏崇殑鎸囦护銆傚啀鑰咃紝浼佷笟绋庡姟浼氳¤佸圭撼绋庝腑鎶ャ佺◣娆剧殑鍑忓厤涔冭嚦绋庢敹鐨勭粺绛硅勫垝杩涜屼笓闂ㄣ佺嫭绔嬬殑鏍哥畻銆備紒涓氳储鍔′細璁″垯鍙鏄鎶婁笂杩伴」鐩浣滀负闄勫睘锛岃繖浜涘樊寮傜殑瀛樺湪锛屼篃杞鍖栦负浼佷笟绋庡姟浼氳¢渶瑕佸崟鐙璁剧珛鐨勪竴閮ㄥ垎鍓嶆彁鏉′欢銆

銆銆鍥犳ゅ彧鏈夊皢绋庡姟浼氳′粠璐㈠姟浼氳′腑鐙绔嬪嚭鏉ワ紝浼佷笟鍦ㄨ繍钀ユ牳绠椾腑鎵嶈兘鐪熸e疄鐜扮◣鍔′細璁′笌璐㈠姟浼氳″悇鑷搴旇揪鍒扮殑鐩鏍囧拰灞ヨ岀殑鑱岃兘銆傚叾娆★紝鍥犱负鍒╃泭鐨勯渶瑕侊紝浼佷笟鍦ㄤ細璁″︾戦嗗煙涓鐮旂┒涓庡叾鑷韬绾崇◣鐩稿叧鐨勮储鍔$粡娴庡喅绛栧拰浼氳″勭悊锛岃岀爺绌剁殑鍒濊》搴旇ユ槸涓轰簡瀹屾暣鍑嗙‘鍦板幓鐞嗚В鍜屾墽琛岀浉鍏崇殑绋庢敹娉曞緥瑙勫畾銆傚彧瑕佹槸鍦ㄧ◣鏀舵斂绛栥佹硶瑙勫厑璁哥殑鏉′欢涓嬶紝浼佷笟鏂瑰彲浜夊彇鑾峰緱绾崇◣鏂归潰鐨勪紭鎯犲緟閬囥備絾鐩鍓嶆垜鍥界◣娉曞湪鏌愪簺鏂归潰鐨勭‘浠嶅瓨鍦ㄧ潃杈冨氫笉鍋ュ叏鍜屽氬彉鍖栫殑鐗规э紝浼氳″伐浣滃傛灉鍙鏄涓鍛冲崟涓鐨勮窡鐫绋庢硶浠ュ強绋庢敹鍒跺害鐨勫彉鍖栬蛋锛屽垯浼氬崟绾鎴愪负瑙i噴骞舵墽琛岀◣鏀舵斂绛栫殑宸ュ叿銆

銆銆鑰屾渶缁堝皢浼氱洿鎺ュ奖鍝嶅埌浼佷笟浼氳′俊鎭鐨勪竴鑷存э紝浣垮緱浼氳$悊璁哄勪簬涓嶈勮寖鐨勭姸鎬侊紝杩欐牱涔熺粰浼佷笟鐨.浼氳″伐浣滃甫鏉ヤ簡涓瀹氱殑鍥伴毦銆傚洜姝よ佹兂鍏呭垎浜鍙楃撼绋庝汉鐨勬潈鍒╋紝蹇呴』鍗佸垎浜嗚В绋庢敹娉曞緥瑙勫畾锛屼笉浠呰佺啛鐭ョ◣娉曞師鐞嗭紝鏇村簲绮鹃氬悇绋庣嶇殑瀹炴柦缁嗗垯锛屽叿浣撹勫畾涔冭嚦琛ュ厖瑙勫畾绛夛紝涓嶅崟鍗曡佺珯鍦ㄧ撼绋庝汉瑙掑害姝g‘杩涜屾湁鍏崇撼绋庣殑浼氳″勭悊锛岄傛椂鍋氬嚭绗﹀悎浼佷笟鍒╃泭鐨勮储鍔″喅绛栵紝杩樿佹椂鏃剁珯鍦ㄥ緛绋庝汉鐨勮掑害鍘诲︿範绋庢敹瑙勫畾銆傚彧鏈夎繖鏍锋墠鏄浼佷笟鍚堟硶鑾峰埄鐨勫繀鐒惰秼鍔裤傚洜姝や笉闅惧緱鍑猴紝鍦ㄤ紒涓氫腑灏嗙◣鍔′細璁′粠璐㈠姟浼氳′腑鍗曠嫭鐙绔嬪嚭鏉ワ紝涓嶄粎鏈夊彲鑳斤紝鑰屼笖闈炲父鏈夊繀瑕併

銆銆浜屻佺◣鍔′細璁$殑鍚涔変笌鐗圭偣

銆銆鎴戝浗闀挎湡浠ユ潵瀹炶岀殑鏄璐㈢◣鍚堜竴鐨勪細璁″埗搴︼紝鑰岀洰鍓嶅叧浜庣◣鍔′細璁″惈涔夌殑瑙傜偣涓昏佹湁浠ヤ笅鍑犵嶏細棣栧厛锛岀◣鍔′細璁″繀椤讳互绋庢敹娉曡勪负鍑嗙怀锛屼互缁忔祹涓氬姟涓鸿儗鏅锛屾牳绠椾紒涓氳储鍔′細璁′腑涓庣◣娉曟湁鍑哄叆鐨勭◣绉嶃傝屼綔涓轰紒涓氱◣鍔′細璁★紝蹇呴』涓ユ牸閬电収绋庢硶鍙婂叾瀹炴柦缁嗗垯鐨勮勫畾鎿嶄綔澶勭悊銆傚彈鍒扮◣鏀舵硶寰嬨佹硶瑙勭殑鍒剁害锛屼笉鑳介殢鎰忛夋嫨鎴栦慨鏀广傚叾娆★紝绋庡姟浼氳″繀椤绘槸浠ュ浗瀹剁◣鏀舵硶浠や负鍑嗙怀锛岃繍鐢ㄤ細璁″︿腑鐨勭悊璁哄拰鏍哥畻鏂规硶銆傚圭敱绋庡姟娲诲姩寮曡捣鐨勮祫閲戣繍鍔ㄨ繘琛屾牳绠楀拰鐩戠潱鐨勪竴闂ㄤ笓涓氭т細璁°傛渶鍚庯紝杩樻湁涓绉嶈傜偣璁や负绋庡姟浼氳$瓑鍚屼簬浼佷笟鎵寰楃◣浼氳★紝鏄閫氳繃寤虹珛涓撻棬鐨勬墍寰楃◣浼氳$悊璁哄拰鏂规硶鑰屽舰鎴愮殑涓闂ㄧ嫭绔嬬殑涓撲笟浼氳★紝宸ヤ綔涓浠ヤ紒涓氬簲绾崇◣鎵寰椾笌浼氳℃敹鐩婄殑宸寮備綔涓虹爺绌跺硅薄銆備互涓婂嚑绉嶈傜偣閮借や负锛岀◣鍔′細璁℃槸涓闂ㄧ嫭绔嬬殑涓撲笟浼氭眮銆傝屽瑰叾鍏卞悓鐨勪富鏃ㄩ兘鏄浠ョ◣鏀舵硶寰嬨佹硶瑙勫拰浼氳″埗搴︿负瑙勮寖锛屼互璐у竵璁¢噺鍗曚綅锛岃繍鐢ㄤ細璁″︾殑鏂规硶锛屽圭撼绋庝汉鐨勭撼绋庢椿鍔ㄦ墍寮曡捣鐨勮祫閲戣繍鍔ㄨ繘琛屽弽鏄犲拰鐩戠潱锛屼互淇濊瘉绋庢炬g‘銆佸強鏃跺叆搴擄紝缁存姢鍥藉跺拰绾崇◣浜虹殑鍚堟硶鏉冪泭鐨勪笓涓氫細姹佸埗搴︺傜◣鍔′細璁℃洿鏄浣滀负铻嶇◣鏀跺埗搴﹀拰浼氳℃牳绠椾簬涓浣撶殑鐗规畩涓撲笟浼氳°

銆銆涓夈佺◣鍔′細璁″簲閬靛惊鐨勫師鍒

銆銆绋庡姟浼氳″師鍒欎互绋庢硶涓轰富瀵硷紝鍙瑕佹槸绗﹀悎绋庢硶瑕佹眰鐨勪細璁″師鍒欙紝瀹冨氨鎵胯わ紝骞堕潪瀹屽叏绗﹀悎绋庢硶瑕佹眰鐨勪細璁″師鍒欙紝瀹冨氨浼氶噰鍙栨湁闄愭壙璁ゆ垨鏈夋潯浠舵壙璁わ紝涓嶇﹀悎绋庢硶瑕佹眰鐨勪細璁″師鍒欙紝瀹冨氨涓嶄簣鎵胯ゃ傜幇浠婄殑绋庡姟浼氳″師鍒欏氨鏄缁忚繃濡傛ゆ极闀跨殑绛涢夊悗閫愭ュ舰鎴愮殑銆傞栧厛锛屽簲閬靛惊绋庢硶鐨勫師鍒欍傚湪浼佷笟涓锛岃储鍔′細璁℃牳绠楃殑涓浜涙柟娉曪紝鍙鏍规嵁鍏剁敓浜х粡钀ョ殑闇瑕佽繘琛岄夋嫨锛屽傝℃彁鍥哄畾璧勪骇鎶樻棫銆佸瓨璐ц′环绛夛紝浣嗕綔涓虹◣鍔′細璁★紝鍒欏繀椤婚伒寰鍥藉剁幇琛岀殑绋庢敹娉曡勯夋嫨銆傝繖涔熸槸璐㈠姟浜哄憳蹇呴』閬靛惊鐨勪竴椤瑰師鍒欍傚綋涓よ呭彂鐢熷啿绐佹椂锛岀◣鍔′細璁″垯蹇呴』浠ョ幇琛岀◣娉曚綔涓烘爣鍑嗭紝瀵逛簬涓嶇﹀悎绋庢硶鐨勪細姹佷簨椤逛緷娆¤繘琛岃皟鏁淬

銆銆鍏舵★紝搴旈伒寰鐏垫椿鎿嶄綔鐨勫師鍒欍傜伒娲绘搷浣滀竴灞傛槸鎸囦紒涓氳储鍔′汉鍛樺湪杩涜岀◣鍔′細璁℃椿鍔ㄤ腑锛屼竴鏃﹀彂鐢熶笌浼佷笟绾崇◣鍏崇郴鐩稿归噸瑕佺殑浼氳′簨椤规椂锛屽簲閲囧彇鍒嗗埆鏍哥畻銆傝屽綋鍙戠敓涓庝紒涓氱撼绋庡叧绯荤浉瀵规¤佹垨鏃犲叧绱ц佺殑浼氳′簨椤规椂锛屽湪涓嶅奖鍝嶇撼绋庤祫鏂欑湡瀹炴х殑鍓嶆彁涓嬪彲浠ョ畝鍖栨垨鐪佺暐銆傜伒娲绘搷浣滅殑鍙︿竴灞傚惈涔夋槸灏嗘牳绠楀悓鐩戠潱鐩哥粨鍚堬紝浼佷笟璐㈠姟浜哄憳鍔″繀瑕佸姞寮哄勭悊浼佷笟浜嬪姟鍏ㄧ▼鐩戠潱鐨勫伐浣溿傝佸強鏃跺彂鐜板苟鏀规d笌绋庢硶涓嶇︾殑琛屼负锛屼笉浣嗚佸湪鏃ュ父浼氳℃椿鍔ㄤ腑姝g‘鏍哥畻鍚勭嶅簲绾崇◣閲戯紝鍚屾椂涔熻佸仛鍒版牳绠椾笌鐩戠潱鐩哥粨鍚堛傚啀娆★紝搴旈伒寰瀵绘壘閫傚害绋庤礋鐨勫師鍒欍傚湪浼佷笟绋庡姟浼氳′腑鐨勪竴椤归噸瑕佺洰鏍囧嵆鏄涓轰紒涓氱殑绠$悊鑰呫佸烘潈浜恒佹姇璧勮呭強鏃跺噯纭鎻愪緵绾崇◣璧勬枡鍜岀撼绋庝俊鎭锛屾g‘澶勭悊浼佷笟涓庡浗瀹朵箣闂寸殑缁忔祹鍒╃泭鍏崇郴銆

銆銆鍥涖佺◣鍔′細璁″簲閬靛惊鐨勫熀鏈鍒跺害

銆銆铏界劧鐜颁粖鐨勭◣鍔′細璁′笌璐㈠姟浼氳′粛瀛樺湪杈冨氱殑宸寮傦紝浜︽棩瓒嬪垎绂汇備絾涓璐瑕佹眰绋庡姟浼氳″簲褰撲互浼佷笟涓鐨勮储鍔′細璁″埗搴︿负鍩虹銆傚湪浼佷笟涓锛岀◣鍔′細璁℃洿涓嶄細鏄鐙绔嬪瓨鍦ㄧ殑锛岀◣鍔′細璁″線寰鏄浠ヨ储鍔′細璁′负鍩虹鏉ュ圭撼绋庝汉鐨勭敓浜х粡钀ユ椿鍔ㄨ繘琛屾牳绠楀拰鐩戠潱銆傝岀◣鍔′細璁″拰璐㈠姟浼氳$殑鍗忚皟鏈缁堜篃灏嗗傚疄浣撶幇鍦ㄤ紒涓氬瑰栫紪鍒剁殑璐㈠姟鎶ュ憡涓娿傚洜涓轰紒涓氫腑鐨勪换浣曠◣鍔′細璁″勭悊閮戒細瀵逛紒涓氱殑璐㈠姟鐘跺喌寮曡捣褰卞搷锛岃岃繖绉嶅奖鍝嶄篃鍔垮繀浼氱洿鎺ュ弽鏄犲湪浼佷笟鐨勮储鍔℃姤鍛婁腑銆傚叾娆★紝绾崇◣鐢虫姤鍒跺害銆傝勫畾姝ゅ埗搴︽槸涓涓浼佷笟灞ヨ岀撼绋庝箟鍔$殑娉曞畾绋嬪簭銆備紒涓氫腑鐨勭◣鍔′細璁″簲褰撴牴鎹鍚勭◣绉嶇殑涓嶅悓瑕佹眰锛屽傚疄鍙嶆槧浼佷笟绾崇◣鐨勭敵鎶ュ唴瀹广傚悓鏃讹紝搴斿綋鎸夌収瑙勫畾鍚戠◣鍔′富绠℃満鍏崇敵鎶ョ即绾冲簲缂寸◣娆俱傚啀娆★紝鍑忓厤绋庛侀绋庝笌寤舵湡绾崇◣鐨勫埗搴﹀拰浼佷笟绾崇◣鑷鏌ュ埗搴︺傛牴鎹绋庢敹娉曞緥瑙勫畾锛屼紒涓氬彲浠ュ湪绗﹀悎鏉′欢鐨勫熀纭涓婄敵璇峰噺绋庛佸厤绋庛侀绋庝互鍙婂欢鏈熺撼绋庛

銆銆瀵逛簬浼佷笟绾崇◣鑷鏌ュ埗搴﹀垯鏄浼佷笟鐩戠潱鍏惰嚜韬灞ヨ岀殑绾崇◣涔夊姟锛岄槻姝㈠苟绾犳i敊璁$◣銆佸皯浜ょ◣銆佹瑺绋庣殑涓绉嶇洃鎺ф墜娈点傜幇浠婏紝闅忕潃浼氳℃敼闈╁拰绋庡埗鏀归潻鐨勬繁鍏ワ紝鎴戝浗鐜板凡涓虹◣鍔′細璁$殑鐙绔嬪垱閫犱簡鍏呭垎鐨勫㈣傛潯浠躲傚湪瀵圭◣鍔′細璁℃彁鍑哄唴鍦ㄨ佹眰鐨勫熀纭涓婏紝鐩镐俊浼佷笟鐙绔嬬殑绋庡姟浼氳″彲浠ヤ笓闂ㄩ拡瀵瑰備綍淇濊瘉绾崇◣娲诲姩锛屾寜鐓х◣娉曠殑瑙勫畾杩涜屼笓闂ㄧ郴缁熺殑鐮旂┒銆傚彟澶栵紝鍦ㄥ勭悊绾崇◣浜哄拰绋庡姟鏈哄叧鐨勫叧绯讳笂锛岀嫭绔嬬殑绋庡姟浼氳′篃鍙浠ョ珯鍦ㄤ紒涓氭洿楂樼殑瑙掑害瀹屾垚涓哄叾鐞嗚储鐨勮矗浠伙紝姝や妇鎺鏃㈡湁鍒╀簬缁存姢绋庢硶鐨勪弗鑲冩э紝鍚屾椂涔熷姞蹇缂╁皬浜嗘垜鍥戒細璁″埗搴︿笌鍥介檯浼氳″噯鍒欎箣闂寸殑宸寮傘傛讳箣锛岀◣鍔′細璁$殑鐙绔嬫э紝鏃㈡槸浼氳℃敼闈╁拰绋庡埗鏀归潻浜︽槸閫傚簲寤虹珛鐜颁唬浼佷笟鍒跺害鐨勫㈣傜幇瀹炴ч渶瑕併


;

3. 有关消费税的认识论文精选范文

消费税是我国为了保障财政收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调节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引导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等方面,而开征的,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消费税的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消费税的论文篇1:《浅谈旅游消费税收政策》
一、旅游消费及其拉动内需的特点与税收政策刺激旅游消费的着力点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主要是投资特区,意在吸引投资;而今像海南国际旅游岛,则重在吸引消费,称之为旅游消费特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支持内陆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这说明旅游消费特区建设可能会不断推进,相应地对旅游消费的刺激作用将更猛更有效。制约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及旅游消费产品的吸引力等方面。尽管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由于养老、住房、医疗、 教育 等方面的刚性支出的存在,尤其对这些支出预期的存在,仍使部分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因收入水平不足而不“能”消费,或即使暂时有消费能力也不“敢”消费;由于带薪休假制度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以及每年假期过于集中导致出行难,旅游产品吸引力还不够、旅游环境还有待完善导致旅游体验较差,使居民不“愿”消费。作为国家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之一,税收制度和政策对促进旅游业发展以及旅游消费的扩大和升级具有重要影响。税收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的优化,是促进旅游生产力发展、提升旅游产业内涵质量、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的重要途径。随着税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旅游市场的活力进一步被激发,要素活跃度明显增强,税收政策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相应刺激旅游消费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税收政策促进旅游消费的着力点正是通过改变制约旅游消费的三大因素来提升旅游消费,即如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如何增加可用于旅游的时间及如何推出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包括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涉及各要素的特色产品的提供等。

二、制约旅游消费的主要税收政策原因及刺激旅游消费的主要税收政策

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还没有在全国层面形成独立的和体系化的旅游税制,从优化税收政策运行环境看,决策层面需要就通过税收手段促进旅游业发展和刺激旅游消费这一重大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 财税 部门同其他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增强政策的衔接和协调,以此优化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旅游消费升级的税收政策运行环境。当前旅游相关税收制度与政策仍存在诸多不足,不能全面和实质地满足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尤其是刺激旅游消费的需要。例如,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投融资等方面还缺乏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旅游业的税收负担还有下调的潜力;税收在促进旅游产业内部均衡和优化、促进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增进旅游同相关行业衔接性和比较优势发挥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制度与政策优化余地,如税收政策还不充分关注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的均衡发展,对旅游新业态、旅游消费新模式缺乏应有支持,对旅游消费特区类旅游主体功能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还缺乏相应的税收政策支持体系;在直接刺激旅游消费方面无论是对企事业单位还是对居民个人还没有直接的税收 措施 ;对推动带薪休假、鼓励旅游新产品供给(如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等还没有相关政策;对刺激旅游购物尤其对生产和消费“旅游商品推荐名单”所列商品还缺乏税收鼓励措施;对购物退税制度已经在海南岛实施了离岛免税购物办法,免税购买额度也有所提高,但入境游客购物退税制度还没有建立,更没有从国家战略角度研究如何推出可供入境旅客消费的代表国家形象和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商品。因此需要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从贯彻税收法定原则的角度系统研究促进旅游消费的税收政策措施。

1.从供给角度看

通过税收政策措施促进旅游业本身的发展,以提供更吸引居民旅游消费的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时尚化的旅游消费产品,使居民“愿”进行旅游消费。税收支持主要是不同形式的税收支出,主要是对旅游投资的刺激及对市场失灵的调节:一是要研究制定针对旅游投资的优惠政策。如对购买旅游企业发行的企业债券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旅游项目投资从获利年度始可以享受几年的免税政策,或者享受投资从应纳企业所得税中进行一定比例的抵免;由于旅游产品的推广宣传具有特殊重要性,对旅游宣传费用应允许税前全额扣除;由于旅游新业态的投资风险大、效益难确定,在新业态发展初期,应给予一定的减免税收优惠,如对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项目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二是需进一步降低中西部地区旅游企业和从事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业务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限期适用优惠税率,这既是平衡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差异的措施,也是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三是要提高旅游业应纳税额核算中人员培训、筹资融资等方面的成本费用扣除标准,降低旅游企业税负。四是应完善旅游业并购所得税收制度,积极促进旅游企业上市和资产的并购整合,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向适度集团化和市场集中化方向发展,优化旅游业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结构。五是要优化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如对旅游消费需求的引导形成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并重的旅游消费格局,建立合理的旅游产品结构,增强旅游产品间的衔接和协同。

2.通过税收鼓励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和完善购物退税制度

我国2013年境内旅游购物收入约7000亿元。国发[2014]31号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2009年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购物,提高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此后我国的旅游购物、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有了长足发展,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也逐年提高。目前,全国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已接近30%,但相较旅游购物发达国家和地区40%-60%的比重,还有很大差距。当我国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从现在的不到30%上升到旅游发达国家的最低点—占比40%时,消费额就能达2.2万亿元,这将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意义。税收方面对列入“旅游商品推荐名单”的商品的研发费可视同科技企业的研发费加计扣除,对旅游商品的宣传费亦可据实扣除。要加快研究制定入境外国游客的购物退税制度。欧洲、澳大利亚等已经有很成熟的外国游客购物离境退税制度。随着我国游客到欧洲旅游人数的激增和购物支出的增加,欧洲国家在方便我国游客退税方面也出台了不少“便民”措施,如提供现场退税、提供中文服务甚至直接提供退税一条龙服务等。我国的税收征管、海关管理方面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条件,但由于缺乏退税制度,更缺乏有吸引力的商品,从外国游客购物方面取得的收入并不多。应尽快选择一定的商店作为免税购物的定点企业,在商店或海关设立退税柜台,确定退税流程和额度,以刺激旅游购物。

3.从提供旅游时间角度

通过一定税收措施鼓励所有单位和企业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通过闲暇时间的保证让居民“能”进行旅游消费。尽管我国相关法律已经规定了带薪休假制度,但要真正落实仍需要一段时间。在过渡期—比如3年内,允许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双倍休假期间的工资支出。对避开法定假日高峰期,实施错峰带薪休假并且享受休假的职工人数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可以按职工工资总额再加计一定比例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4.从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角度

应完善对个人旅游消费的优惠措施,使居民“能”进行旅游消费。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扩大旅游消费的根本途径,从旅游业角度通过发展旅游业提高相关从业人员数量,并逐步提高其收入水平是一个方面,从与旅游相关支出的税收优惠看,又是另一个方面。比如,对企业为职工提供集体旅游或企业提供部分或全部旅游支出的,可以设定一定限额不计入个人应税所得范围;旅游企业为吸引旅客进行旅游券免费发放的可以加倍进行税前扣除;在逐步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时可以考虑允许居民个人每年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一定额度的旅游消费支出;鼓励旅游消费信贷,对旅游消费信贷支付的利息允许在税前扣除;加快完善养老医疗教育等项改革,为居民旅游消费提供底气和信心。

5.建立旅游特别消费区(或称自由旅游贸易区

或将旅游特别消费区的概念直接并入自由贸易区概念),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对边境旅游消费特区应视同“境内关外”,实行封闭管理,区内关税零税率,购物零税率。应制定相应的促进消费的政策,除零税率外,在消费特区推出适合的旅游新产业并制定相应税收政策,尤其在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更应从入境免签证到购物管理等全方位实行优惠。也可以在内地建立类似的消费特别区,尽管全封闭较难,但也可增设免税店、完善退税程序。制定鼓励内地居民去旅游消费特区购物和消费的优惠政策,如继续提高从海南离岛购买免税物品的额度等。

6.配合“一带一路”战略

研究对入境游和出境游及国内游的税收差别待遇,适当调整我国居民旅游结构,缩小旅游贸易逆差。对涉及“一带一路”的国家可以鼓励国民去旅游,并放宽免税入境物品的额度。鉴于我国2014年出境游客已经大大超过1亿人次,而入境游则增长缓慢,可以结合外交需要,适当控制非“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境旅游流向和总量,如考虑对出境游客征收一定的旅游特别消费税;同时严格控制我国居民出境旅游后携带免税品入境的数量,严格按照关税条例对行李物品征收关税。与国内扩大免税店规模、提高免税品购买额度、鼓励去旅游特别消费区进行购物进行配合,促进国内旅游商品的消费。
消费税的论文篇2:《试论消费税税收筹划对其他税种的影响》
一、消费税税收筹划对增值税的影响

(一)消费税与增值税的关系

在我国现行的税制体系当中,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及特殊的消费行为按流转额征收的一种商品税,而增值税一般是对普通货物在各个环节普遍课税。一般情况下,在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消费税是对需要限制和控制消费的特定的消费品和特殊的消费行为按消费流转额再征一道税。我国消费税的具体征收环节主要集中于生产环节,在委托加工、进口以及零售环节也有部分特殊规定。按现行消费税法的基本规定,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主要分为从价计征、从量计征和复合计征三种方式,一般而言,其计税依据与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具有同一性,但当将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抵偿债务时,增值税是按同类应税消费品平均价计税,消费税则是按同类应税消费品最高价计税。

(二)消费税税收筹划对于增值税的影响

在消费税应纳税额从价定率计算 方法 下,应税消费品的应纳税额为销售额乘以适用税率。反观增值税,计征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与计征消费税的计税依据是相同的,均以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为计税依据,由于消费税税收筹划而降低其计税依据时,必定引起增值税销项税额同向减少。

在一般销售形式中,由于消费税与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税依据是相同的,所以消费税税负与增值税的税负呈同向变化。而针对特殊销售形式,则不可一概而论。

对于消费税视同销售行为,增值税可能也同样做作视同销售处理,例如将自产或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用于集体福利等,在这一情形下,既缴纳消费税又缴纳增值税,基于同一计税依据,消费税与增值税的税负同增同减。另一方面,如果消费税作视同销售处理,而增值税不需要视同销售,例如将自产或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用于管理部门使用等,这一经济活动只需缴纳消费税,而不缴纳增值税,则消费税的税负不对增值税产生任何影响。同样,在某些经济活动中,可能只有增值税作视同销售处理,而消费税不视同销售,例如销售代销应税消费品等,只缴纳增值税,而不缴纳消费税,两者相互独立,消费税税收筹划对于增值税的税负高低也无影响。

二、消费税税收筹划对房产税的影响

(一)消费税与房产税的关系

按照我国消费税法的规定,消费税是指对消费品和特定的消费行为等按消费流转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而房产税则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消费税与房产税的征税范围并无交集,两者没有直接联系。但基于特殊的经济业务活动,例如在消费税视同销售行为中,与房屋有关的应税消费品成本计入到房屋的成本时,消费税税负变化会对房产税税负产生影响。

(二)消费税税收筹划对房产税的影响

消费税与房产税的关联度较低,在现实的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只有比较特殊的经济活动才能将这两者联系起来,并且在这些特殊的经济业务活动下,消费税税负与房产税负呈同向变动,在降低消费税税负的同时,也会使得房产税税负同向降低。

【案例1】

甲公司为某市木质地板生产企业,2015年初准备修建一栋办公大楼自用。该公司准备用一批成本为100万,平均售价为110万(不含税)的实木地板用于大楼的建设。试分析,此项经济活动涉及的消费税是否对房产税产生影响?

方案:企业为取得一项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支出,例如人工支出,材料成本,相关税费等。上述案例中涉及的经济活动为企业将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在建工程项目,应作为视同销售行为进行处理。该批实木地板的成本以及涉及的消费税应计入办公大楼成本当中,而不能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中,所以会导致大楼成本增加,使得消费税与房产税税负呈同向变化,与企业所得税税负呈反向变化。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自2016年5月1日全面实行“营改增”后,不存在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对于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在建工程项目而言,其增值税部分也就不作为视同销售处理。而“营改增”之前,其增值税视同销售的部分也同时计入到办公大楼成本当中。

因此,此项经济活动计入办公大楼的成本为:

“营改增”之前:100+110×5%+110×17%=124.2(万元)

“营改增”之后:100+110×5%=105.5(万元)

三、消费税税收筹划对土地增值税的影响

(一)消费税与土地增值税的关系

消费税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环节不同,消费税主要在生产环节征税,而土地增值税则是对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产权时,对取得增值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与此同时,二者应纳税额的计算也大相径庭。按现行消费税法的基本规定,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主要在生产环节,分为从价计征、从量计征和复合计征三种方式,而土地增值税则实行超率累进税率,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可以采用速算扣除法计算,即计算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按增值额乘以适用税率减去扣除项目金额乘以速算扣除系数。由此可见扣除项目是决定土地增值税税额大小的关键因素。这两个没有直接联系的税种,只有基于特殊的经济活动下,消费税税收筹划所带来的增值税负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土地增值税。

(二)消费税税收筹划对土地增值税的影响

消费税与土地增值税在一般情况下没有直接联系,在纳税人现实的生产经营过程当中,也只有在特殊应税消费品视同销售等经济活动发生时才能将这两者联系起来,并且在这些特殊的经济业务活动下,消费税税负与土地增值税税负呈逆向变动,纳税人通过消费税税收筹划,在降低消费税税负的同时,会使得土地增值税税负逆向上升,因此税收筹划工作的进行必须统筹兼顾,综合衡量整体税负的大小,而不只是单税种税负的降低。

四、消费税税收筹划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一)消费税与企业所得税的关系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其基本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而当期的消费税额属于扣除项目中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范畴,其中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包含除了企业所得税以及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附加。基于上述的定义以及税法的相关规定,消费税税负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企业所得税。

(二)消费税税收筹划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消费税属于价内税,纳税人当期产生的消费税额应当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而营业税金及附加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项目,其金额的大小必然会对企业所得税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一情形下,假定纳税人的其他情况不变,如果消费税税收筹划使得消费税的税负减少,营业税金及附加的金额也呈下降趋势,则应纳税所得额因扣除项目的减少而增加,企业所得税额随着消费税额的减少逆向增加。反之若营业税金及附加的金额呈上升趋势,则应纳税所得额因扣除项目增加而减少,企业所得税额随着消费税额的增加逆向减少。而对于减少收入、递延纳税的消费税税收筹划方法而言,由于减少当期确认的收入金额,则消费税税额与企业说的税税额会同时减少,呈同向变化。
消费税的论文篇3:《浅谈消费税税收筹划方案》
一、税收筹划概述

1.税收筹划的涵义

本文认为,税收筹划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税收负担降低,而是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甚至税收负担降低反而引起企业价值减少,这样,追求减少税负就毫无意义。国内以刘蓉教授主编的《税收筹划》中观点为代表,认为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 企业战略 管理的高度,在符合国家法律和税收法规的前提下,选择涉税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涉税管理活动。

2.消费税税收筹划的可行性分析

一方面税收优惠政策的存在。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明文规定的,不仅有税法中规定的减免税政策,还包括对纳税人有利的可以应用的税务处理方法:如折旧方法的选择,税前扣除方法的选择,税收征管方式的选择等;另一方面我国税制的健全发展。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健全,全社会纳税意识不断提高。同时,我国税制与国际惯例逐渐接轨,促使税收筹划研究和从业人员水平提高,使更多纳税人愿意通过税收筹划来降低税负。因此,从长远来看,消费税税收筹划是可行的。

二、消费税税收筹划具体方案

1.对消费税计税依据进行筹划

按照消费税法基本规定,消费税计算主要有从价计征、从量计征及从价从量复合计征三种方法。一是包装物的筹划。消费税相关规定:应税消费品连同包装物销售的,如果包装物不作价随同产品销售,而是收取押金,押金不应并入销售额中征税。包装物如果不作价随同产品出售,那么企业就可以在包装物商节约消费税。包装物不作价随产品销售,收取押金,这样方式收取的押金并不计入消费品的销售额中征税。二是商业折扣的筹划。税法规定,企业采用商业折扣方式时,如果折扣额和销售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净额作为依据来算消费税;如果将折扣额单独开票,不论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因此,企业可以按照税法规定将销售额、折扣额在同一发票中注明,可以降低应税销售额,以达到节税目的。

2.对消费税税率的筹划

从税率方面来考虑节税问题有以下两种:一是兼营税率不同的应税消费品的筹划。税法规定,多项经营不同税率消费品,应分开计算不一样税率的消费品销售数量和销售额。未分别计算的或将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组合成套装方式消费品销售的,从高适用税率。企业如果想节省消费税,可以将税率一样或相近的消费品组成套装方式销售,也可将本身不同品牌的产品组装成套装销售。二是混合销售的筹划。税法规定,从事货物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以及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应税劳务的企业的混合销售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应征收增值税。企业可以考虑设立售后服务部等为客户提供劳务,将劳务收入单独核算,单独纳税。

3.已纳税款扣除的筹划

税法规定,如果将应当缴纳消费税的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消费品,可利用本期生产使用的数量计算按规定可以的扣除外购、进口或委托加工收回应税消费品已纳的消费税税款。允许扣除已缴纳税款的应税消费品按规定只能是从工业企业买入的消费品,对于商业企业买入消费品已纳税款全部不得扣除。企业采购应税消费品,应当尽可能从厂家直接买入,这样不但降低支出成本,而且可对已缴纳税款进行抵扣,从而帮助企业减轻税负。

4.出口退税的筹划

税法规定,企业应将不同消费税税率的出口应税消费品分开计算和申报,适用税率划分不清楚的,全部从低适用税率来计算消费税税额。企业在申报出口退税时,应当分开核算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经分析,对于出口业务较多生产企业来说,可以考虑组建独立核算的外贸子公司,由生产企业将应税消费品销售给外贸子公司,交纳消费税,再由外贸子公司将应税消费品出口,获得相同金额的出口退税,减轻税收负担。

三、消费税税收筹划风险防范策略

1.正确理解税收法律政策,注重税收法律政策变动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国家 政策法规 是不断修改完善,消费税税法的规定也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域税收相关政策是不同的。税收筹划是一项长时期工作,因此纳税人不仅要正确把握现行税收政策变化导向,而且要经常关心税收政策变动,企业可安排专门人力来收集和处理税收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税收筹划风险。

2.加强筹划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税收筹划执业风险与税收筹划人员素质相关,税收筹划人员具有高的专业能力,能够为企业提供高效税收筹划,降低筹划风险。这要求税收筹划人员不仅具备对税收政策的综合分析能力,而且具有丰富 经验 和完备理论结构。为提高税务筹划人员素质,减少由于知识结构欠缺所带来的税收筹划风险,企业必须重视人员的培训工作。

3.依法筹划,使税收筹划与税收政策方向相一致

税收筹划应当严格遵税收相关法律,税收筹划如果违法违规,给企业将会造成重大的损失。税收筹划成功与否,和是否依法筹划息息相关。纳税人在税收筹划过程中要处理好避税与税收筹划两者关系。税收筹划必须符合税收政策方向,使企业在享受优惠税收政策的同时,也顺应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意图。

猜你喜欢:

1. 税收论文参考

2. 浅谈增值税税法论文

3. 浅谈进口关税相关论文

4. 有关税务会计专业论文

5. 关于税务专业毕业论文

热点内容
党员权利保障条例ppt 发布:2024-11-16 11:51:48 浏览:80
干部任用条例学习宣传计划 发布:2024-11-16 11:39:02 浏览:804
盐法条例 发布:2024-11-16 11:31:32 浏览:990
摩尔庄园法官 发布:2024-11-16 11:07:44 浏览:831
婚姻法第四条的理论意义 发布:2024-11-16 10:52:24 浏览:916
垛庄司法所 发布:2024-11-16 10:52:16 浏览:589
洛阳市容卫生条例 发布:2024-11-16 10:45:40 浏览:397
宁波市城市规划条例 发布:2024-11-16 10:21:44 浏览:476
劳动法孕妇请假不批准算旷工 发布:2024-11-16 09:48:27 浏览:532
备孕出差劳动法 发布:2024-11-16 09:29:10 浏览: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