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计量技术法规目录
A. 计量法规有哪些
我国现已基本形成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配套的计量行政法规、规章(包括规范性文件)构成的计量法规体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质量工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简称《计量法》,是调整计量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985年9月6日审议通过,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计量法》是国家管理计量工作的根本法,是实施计量法制监督的最高准则。《计量法》共6章35条,基本内容包括:(1)计量立法宗旨;(2)调整范围;(3)计量单位制;(4)计量器具管理;(5)计量监督;(6)计量授权;(7)计量认证;(8)计量纠纷的处理;(9)计量法律责任等。
制定《计量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计量保证,并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消费者利益,以及保护国家的利益不受侵犯。
质量工程师
《计量法》的调整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中国人民解放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凡是建立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进口、使用计量器具,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开展计量认证,实施仲裁检定和调解计量纠纷,以及进行计量监督管理等方面所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
它侧重调整单位制的统一以及影响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计量问题,有关家庭自用、教学示范用的计量器具一般不在《计量法》的调整之列。
(二)计量法规
1。计量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国务院依据《计量法》所制定(或批准)的计量行政法规。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等。
(2)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计量法规。
2.计量规章、规范性文件质量工程师
(1)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全国性的单项计量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条文解释》、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等。
(2)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部门计量管理办法。 例如:《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等。
(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地方计量管理办法。
B. 目前我国计量技术法规有多少件
您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套装上下册)(2002年度合订本)》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法规(上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法规(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套装上下册)(2002年度合订本)》上册包括计量检定规程22种;下册包括计量检定规程17种、计量技术规范22种。国家计量技术法规是国家计量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规范性法定技术文件,是全国计量工作的重要依据。为满足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保证技术法规的品种齐全,特编辑出版年度合订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套装上下册)(2002年度合订本)》分为上册、下册,汇集了2002年度经国家计量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全部计量技术法规。其中计量检定规程39种、计量技术规范22种,共计61种。这些新颁布的计量技术法规同时代替了旧版的计量技术法规59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法规(上册)》目录:
1.JJG 17——2002 杆秤检定规程
2.JJG 30——2002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3.JJG 33——2002 万能角度尺检定规程
4.JJG 107——2002 单机型和集中管理分散计费型电话计时计费器检定规程
5.JJG 142——2002 非自行指示轨道衡检定规程
6.JJG 180——2002 电子测量仪器内石英晶体振荡器检定规程
7.JJG 188——2002 声级计检定规程
8.JJG 191——2002 水平仪检定器检定规程
9.JJG 195——2002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10.JJG 241——2002 精密杯型和u形液体压力计检定规程
11.JJG 278——2002 示波器校准仪检定规程
12.JJG 300——2002 小角度检查仪检定规程
13.JJG 310——2002 压力式温度计检定规程
14.JJG 383——2002 光谱辐射亮度标准灯检定规程
15.JJG 384——2002 光谱辐射照度标准灯检定规程
16.JJG 396——2002 电感测微仪检定规程
17.JJG 453——2002 标准色板检定规程
18.JJG 490——2002 脉冲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
19.JJG 512——2002 白度计检定规程
20.JJG 520——2002 粉尘采样器检定规程
21.JJG 525——2002 斜块式测微仪检定器检定规程
22.JJG 564——2002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规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法规(下册)》目录:
23.JJG 595——2002 测色色差计检定规程
24.JJG 696——2002 镜向光泽度计和光泽度板检定规程
25.JJG 705——2002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26.JJG 745——2002 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检定规程
27.JJG 763——2002 温盐深测量仪检定规程
28.JJG 781——2002 数字指示轨道衡检定规程
29.JJG 869——2002 电话电声测试仪检定规程
30.JJG 879——2002 紫外辐射照度计检定规程
31.JJG 968——2002 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
32.JJG 969——2002 7放射免疫计数器检定规程
33.JJG 970——2002 变压比电桥检定规程
34.JJG 971——2002 液位计检定规程
35.JJG 972——2002 离心式恒加速度试验机检定规程
36.JJG 973——2002 冲击测量仪检定规程
37.JJG 974——2002 水泥软练设备测量仪检定规程
38.JJG 975——2002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检定规程
39.JJG 976——2002 透射式烟度计检定规程
40.JJF 1015——2002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和型式批准通用规范
41.JJF 1016——2002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
42.JJF 1077——2002 测微准直望远镜校准规范
43.JJF 1078——2002 光学测角比较仪校准规范
44.JJF 1079——2002 阴极射线管彩色分析仪校准规范
45.JJF 1080——2002 -50~+90黑体辐射源校准规范
46.JIF 1081——2002 垂准仪校准规范
47.JIF 1082——2002 平板仪校准规范
48.JJF 1083——2002 光学倾斜仪校准规范
49.JJF 1084——2002 框式水平仪和条式水平仪校准规范
50.JJF 1085——2002 水平尺校准规范
51.JJF 1086——2002 膜式煤气表定型鉴定大纲
52.JJF 1087——2002 直流大电流测量过程控制
53.JJF 1088——2002 外径千分尺(测量范围500mm~3 000mm)校准规范
54.JJF 1089——2002 滚动轴承径向游隙测量仪校准规范
55.JJF 1090——2002 非金属建材塑限测定仪校准规范
C. 求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标准化法!
http://cms.crup.cn/upload/2007/03/26/20070326143906769.pdf
$$%计量法和标准抄化袭法+计量法是调整计量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标准化法是调整国家在 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化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商品的生产和市场交易离不开计量 和标准+因此计量法和标准化法也是市场规制法 的基本内容+...
D. 与计量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是哪些
现行有效的计量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现行有效的计量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法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1985 年 9 月 6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 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1985 年 9 月 6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28 号公布, 1986 年 7 月 1 自 日起施行) (2)行政法规 ) 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1984 年 2 月 27 日国务院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1987 年 1 月 19 日国务院批准,1987 年 2 月 1 日国 家计量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1987 年 4 月 15 日国务院发 布,1987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 (经国务院批准,1989 年 11 月 4 日国家 技术监督局以第 3 号令发布, 1996 年 6 月 24 日, 国家技术监督局又以第 44 号令发布了 《中 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3)部门规章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 (1987 年 5 月 28 日国家计量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条文解释》 (1987 年 5 月 30 日国家计量局发布) 标准物质管理办法(1987 年 7 月 10 日国家计量局发布) 《计量监督员管理办法》 (1987 年 7 月 10 日国家计量局发布) 计量检定印、证管理办法(1987 年 7 月 10 日国家计量局发布) 计量仲裁检定与计量调解办法(1987 年 10 月 12 日国家计量局发布) 《计量授权管理办法》 (1989 年 10 月 26 日经国家技术监督局局务会议通过,1989 年 11 月 6 日发布施行) 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1990 年 08 月 25 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局务会议通过,1990 年 08 月 25 日国家技监局令第 14 号发布) 《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有关规定》 (1991 年 8 月 6 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 布)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 15 号, 于 2001 年 1 月 3 日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局务会议通过,2001 年 1 月 21 日公布施行)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2002 年 3 月 27 日国家质检总局第 17 号令公布,自 2002 年 5 月 25 日起施行)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2002 年 5 月 16 日国家质检总局第 75 号令公布,自 200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2004 年 4 月 30 日国家质检总局第 66 号令公布,并 经国家工商总局 2004 年 7 月 15 日审议通过,自 2004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 加油站计量监督管理办法(2002 年 12 月 19 日国家质检总局第 35 号令公布,自 2003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 眼镜制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2003 年 9 月 28 日国家质检总局第 54 号令公布,自 2003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 计量基准管理办法(2007 年 5 月 30 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7 年 6 月 6 日公布,自 2007 年 7 月 10 日起施行) 计量标准考核办法(2004 年 12 月 24 日国家质检总局第 72 号令公布,自 2005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2005 年 5 月 16 日国家质检总局第 74 号令公布,自 2005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 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 2006.5.1 实施) 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国家质检总局发布 2006.8.1 实施)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发布 2008.5.1 实施) 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2007 年 12 月 28 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 通过,2007 年 12 月 29 日公布,自 2008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1987 年 7 月 10 日原国家计量 局公布的《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4)地方性法规、规章 )地方性法规、 上海市计量监督管理条例(2000 年 9 月 22 日上海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 22 次会议 通过,2000 年 9 月 25 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 39 号公告,自 200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上海市商品计量管理办法(1994 年 10 月 7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 78 号令发布,1997 年 12 月 19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 54 号令修改,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上海市计量校准机构管理办法 (1996 年 1 月 15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 23 号令发布, 1997 年 12 月 19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 54 号令第一次修改, 2001 年 1 月 9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 97 号令第二次修改) 上海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办法 (1997 年 6 日 6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 1997 自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5)规范性文件 )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评员管理规范》 (质技监局量发[2000]143 号,发布日期: 2000.8.31,执行日期:2000.8.31) 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考核规范(国家质检总局发布 2004.6.23 实施) 上海市型式批准和样机试验办理程序(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3.8.1 实施) 上海市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办理程序(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4.9.1 实施)
E. 技术监督有效规章目录
技术监督有效规章目录
(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37号1995年1月19日)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的决定》对规章清理的要求及一九九四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工作要点,我局对一九九四年底以前制定发布的技术监督规章进行了清理。现将清理出的有效规章84件,废止规章13件,予以公布。
技术监督有效规章目录
(截止于1994年12月31日)
序号有效规章名称发布机关及
1 机电新产品标准化审查管理办法国家标准总局、经委、机械委
2 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标准化审查管国家标准局等五个部
理办法(试行)
3 国家实物标准暂行管理办法国家标准局
4 对采用国际标准的工业产品实行优国家标准局、国家物价局
质优价的规定
5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管理办法国家标准局
6 计量基准管理办法国家计量局
7 计量标准考核办法国家计量局
8 标准物质管理办法国家计量局
9 计量监督员管理办法国家计量局
10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国家计量局
11计量检定印、证管理办法国家计量局
12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国家计量局
13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计量局
14个体工商户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管理办法国家计量局
15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管理办法国家计量局
16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国家计量局
17仲裁检定和计量调解办法国家计量局
18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国家计量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条文解释国家计量局
20关于加强乡镇企业计量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国家计量局、农牧渔业部
21关于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管理问题的国家计量局
有关规定
22关于出具计量器具商品广告证明的暂行规定国家计量局
23制备标准物质办理许可证的具体规定国家计量局
24关于计量器具新产品科研成果鉴定问题的规国家计量局
定
25国家产品质量监督员考核发证管理办法国家标准局
26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的若干规定国家经委等八部、委、局
27全国产品质量仲裁检验暂行办法国家标准局
28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管理试行办法国家经委
29产品质量检验所的基本条件(试行)国家标准总局
30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管理办法(试行)国家标准总局
31国家级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基本条件国家标准总局
(试行)
32部分国产家电“三包”规定国家经委等八部、委、局
33关于维修部分进口家电几个问题的暂行国家经委等八部、委、局
规定
34严禁生产和销售无证产品的规定国家经委等七部、委、局
35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办法国家经委、财政部、全总、团中央
36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经委
37关于加强外事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国家计量局
F. 计量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二条国家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制度。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按照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三条国家有计划地发展计量事业,用现代计量技术装备各级计量检定机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学实验、国内外贸易以及人民的健康、安全提供计量保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第二章计量基准器具和计量标准器具第四条计量基准器具(简称计量基准,下同)的使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经国家鉴定合格;(二)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三)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四)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符合上述条件的,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审批并颁发计量基准证书后,方可使用。第五条非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拆卸、改装计量基准,或者自行中断其计量检定工作。第六条计量基准的量值应当与国际上的量值保持一致。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有权废除技术水平落后或者工作状况不适应需要的计量基准。第七条计量标准器具(简称计量标准,下同)的使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经计量检定合格;(二)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三)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四)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第八条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对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建立的本行政区域内最高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须向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其他等级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经考核符合本细则第七条规定条件并取得考核合格证的,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审批颁发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后,方可使用。第九条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建立的本部门各项最高计量标准,经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符合本细则第七条规定条件并取得考核合格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第十条企业、事业单位建立本单位各项最高计量标准,须向与其主管部门同级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乡镇企业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经考核符合本细则第七条规定条件并取得考核合格证的,企业、事业单位方可使用,并向其主管部门备案。第三章计量检定第十一条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主持考核该项计量标准的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周期检定。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当地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当地不能检定的,向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第十二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配备与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相适应的计量检测设施,制定具体的检定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规定本单位管理的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及相应的检定周期,保证使用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定期检定。第十三条计量检定工作应当符合经济合理、就地就近的原则,不受行政区划和部门管辖的限制。第四章计量器具的制造和修理第十四条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须在固定的场所从事经营,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生产设施、检验条件、技术人员等,并满足安全要求。第十五条凡制造在全国范围内从未生产过的计量器具新产品,必须经过定型鉴定。定型鉴定合格后,应当履行型式批准手续,颁发证书。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定型,而本单位未生产过的计量器具新产品,应当进行样机试验。样机试验合格后,发给合格证书。凡未经型式批准或者未取得样机试验合格证书的计量器具,不准生产。第十六条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技术机构进行;样机试验由所在地方的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技术机构进行。计量器具新产品的型式,由当地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批准。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批准的型式,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作为全国通用型式。第十七条申请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和样机试验的单位,应当提供新产品样机及有关技术文件、资料。负责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和样机试验的单位,对申请单位提供的样机和技术文件、资料必须保密。第十八条对企业、事业单位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质量,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有权进行监督检查,包括抽检和监督试验。凡无产品合格印、证,或者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不准出厂。第五章计量器具的销售和使用第十九条外商在中国销售计量器具,须比照本细则第十五条的规定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型式批准。第二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当地销售的计量器具实施监督检查。凡没有产品合格印、证标志的计量器具不得销售。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销售残次计量器具零配件,不得使用残次零配件组装和修理计量器具。第二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者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在教学示范中使用计量器具不受此限。第六章计量监督第二十三条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监督和贯彻实施计量法律、法规的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计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二)制定和协调计量事业的发展规划,建立计量基准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组织量值传递;(三)对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实施监督;(四)进行计量认证,组织仲裁检定,调解计量纠纷;(五)监督检查计量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对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行为,按照本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计量管理人员,负责执行计量监督、管理任务;计量监督员负责在规定的区域、场所巡回检查,并可根据不同情况在规定的权限内对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现场处理,执行行政处罚。计量监督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任命并颁发监督员证件。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为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其职责是:负责研究建立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量值传递,执行强制检定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检定、测试任务,起草技术规范,为实施计量监督提供技术保证,并承办有关计量监督工作。第二十六条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计量检定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计量检定人员的技术职务系列,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以下形式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和技术机构,在规定的范围内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一)授权专业性或区域性计量检定机构,作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二)授权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三)授权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对其内部使用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执行强制检定;(四)授权有关技术机构,承担法律规定的其他检定、测试任务。第二十八条根据本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被授权的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被授权单位执行检定、测试任务的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二)被授权单位的相应计量标准,必须接受计量基准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检定;(三)被授权单位承担授权的检定、测试工作,须接受授权单位的监督;(四)被授权单位成为计量纠纷中当事人一方时,在双方协商不能自行解决的情况下,由县级以上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进行调解和仲裁检定。第七章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第二十九条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计量认证。第三十条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的内容:(一)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性能;(二)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工作环境和人员的操作技能;(三)保证量值统一、准确的措施及检测数据公正可靠的管理制度。第三十一条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提出计量认证申请后,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指定所属的计量检定机构或者被授权的技术机构按照本细则第三十条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由接受申请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发给计量认证合格证书。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自愿签署告知承诺书并按要求提交材料的,按照告知承诺相关程序办理。未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不得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工作。[4]第三十二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有权对计量认证合格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按照本细则第三十条规定的内容进行监督检查。第三十三条已经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需新增检验项目时,应按照本细则有关规定,申请单项计量认证。第八章计量调解和仲裁检定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负责计量纠纷的调解和仲裁检定,并可根据司法机关、合同管理机关、涉外仲裁机关或者其他单位的委托,指定有关计量检定机构进行仲裁检定。第三十五条在调解、仲裁及案件审理过程中,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改变与计量纠纷有关的计量器具的技术状态。第三十六条计量纠纷当事人对仲裁检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仲裁检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诉。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进行的仲裁检定为终局仲裁检定。第九章费用第三十七条建立计量标准申请考核,使用计量器具申请检定,制造计量器具新产品申请定型和样机试验,以及申请计量认证和仲裁检定,应当缴纳费用,具体收费办法或收费标准,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会同国家财政、物价部门统一制定。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所进行的检定和试验不收费。被检查的单位有提供样机和检定试验条件的义务。第三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所属的计量检定机构,为贯彻计量法律、法规,实施计量监督提供技术保证所需要的经费,按照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分别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第十章法律责任第四十条违反本细则第二条规定,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责令其改正;属出版物的,责令其停止销售,可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一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十四条规定,制造、销售和进口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的,责令其停止制造、销售和进口,没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相当其违法所得10%至50%的罚款。第四十二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未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而开展计量检定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可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三条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和属于非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定期检定的,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可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四条制造、销售未经型式批准或样机试验合格的计量器具新产品的,责令其停止制造、销售,封存该种新产品,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3000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五条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未经出厂检定或者经检定不合格而出厂的,责令其停止出厂,没收全部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可并处3000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六条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和伪造数据,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没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七条经营销售残次计量器具零配件的,责令其停止经营销售,没收残次计量器具零配件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第四十八条制造、销售、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没收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对个人或者单位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九条个体工商户制造、修理国家规定范围以外的计量器具或者不按照规定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责令其停止制造、修理,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第五十条未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责令其停止检验,可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第五十一条伪造、盗用、倒卖强制检定印、证的,没收其非法检定印、证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二条计量监督管理人员违法失职,徇私舞弊,情节轻微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三条负责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样机试验的单位,违反本细则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赔偿申请单位的损失,并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四条计量检定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检定数据的;(二)出具错误数据,给送检一方造成损失的;(三)违反计量检定规程进行计量检定的;(四)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开展检定的;(五)未经考核合格执行计量检定的。第五十五条本细则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决定。罚款1万元以上的,应当报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决定。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一律上缴国库。本细则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行政处罚,也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第十一章附则第五十六条本细则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一)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二)计量检定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三)定型鉴定是指对计量器具新产品样机的计量性能进行全面审查、考核。(四)计量认证是指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有关技术机构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进行的考核和证明。(五)计量检定机构是指承担计量检定工作的有关技术机构。(六)仲裁检定是指用计量基准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所进行的以裁决为目的的计量检定、测试活动。第五十七条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防科技工业系统涉及本系统以外的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亦适用本细则。第五十八条本细则有关的管理办法、管理范围和各种印、证标志,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第五十九条本细则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G. 计量方面的法律法规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法。
第三条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国务院公布。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应当废除。废除的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四条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全国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第二章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计量检定
第五条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经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使用。第七条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本部门的特殊需要,可以建立本部门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第八条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