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农村政策法规作业答案4

农村政策法规作业答案4

发布时间: 2024-09-26 05:58:50

1. 农村政策法规作业 调查报告

某某基层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调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抓好基层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开展好民主法制示范村的创建活动,2007年3月至5月,我们组织了司法、派出所、政府办工作人员组成调查组,先后三次深入到某某乡某某村进行实地调查,通过采取座谈、走访等方式,初步了解了该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现状及特点
××村位于××乡西北部,地处某某交界处,辖20个村小组,共769户,总人口3794人,农民收入主要依靠饲养牛、猪、家禽和种植水稻等,2004年度人均纯收入为548元。该村地处边僻,交通闭塞、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较低,法制观众淡薄,生活还比较困难。2004年至今一直被列为重点扶贫村。
该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一)基层政权组织机构健全。该村有村党总支和村委会,两委组织都经民主选举产生,村两委班子分别由党总支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各5人组成,班子工作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二)建立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各岗位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设有简易的村务公开栏,通过该窗口栏目基本能做到不定期在向村民公布村务、财务收支及计划生育工作等情况。
(三)村干部和群众在强烈渴望上级给予项目扶贫的同时,更希望能知法懂法用法和依法治理,渴求社会治安状况好转,社会稳定、安居乐业。在调查和座谈的过程中,从干部和群众的语言中流露出了因不懂法而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经常过程中经常吃亏甚至在不知不觉中造成违法犯罪,遇到纠纷不知如何打官司等不懂依法维权的苦处。因此,村民在渴求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更迫切希望法律知识在农村得到普及。
(四)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农副产品价格不断上升,群众收入也随之提高,但是由于该村地处三省五县交界处,地理位置特殊,外地往来人员较多,加之长期以来很少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社会治安较为混乱,治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迫切要求建立一个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网络,各村村民小组建立一支巡防队伍,让群众加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去,保一方平安,为脱贫致富奔小康营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主制度尚未健全,村民自治氛围没有形成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该村的村民大会只在每届村委会换届时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也很少召开,村民参政议政、民主决策和议事程序不规范。干群之间缺乏经常性沟通交流,群众缺乏知情权,同时,民主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村委会虽然建立了村民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村民议事制度等规章制度,但还不够系统和规范,并且,现有的规章制度也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另外,该村无依法治村规划,《村规民约》中一些规定也流于形式,如《村规民约》规定:村民对自家饲养的牲畜看守不力损害其他农户庄稼,每损毁一株,赔偿人民币2元,但在实际操作上却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村务公开制度不健全、及时,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相差甚远。
(二)村民法律意识低,法制观念淡薄,不能依维权
村委会没有成立普法领导组织,普法工作尚未纳入班子的议事日程,无农民普法学校,未建立学法“中心户”、“培养知法懂法明白人,学法用法新户主”制度,村民只是单纯地通过日常身边发生的一些案例和电视里播放的节目一知半解地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因此,经常出现因不懂法而发生一些不应发生的事,如该村某小组一姓王农户家耕牛被盗,其私自调查认为是邻村的杨某所为,就邀约其亲戚朋友将杨某强制押到其家里,非法逼供,控制杨某人身自由并与对方写下保证书互相承诺,结果造成了违法犯罪事实。又如,安马小组一农户在经济来往中别人赊欠物款时未立依据,至使资金多年无法回收,欲用法律手段解决又因无效有依据,缺乏法律依据,眼看自己的血汗钱难以收回,该农户心急如焚,欲哭无泪。
三、主要体会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和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推进我国民主政治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证农民当家作主,增强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提高农村依法治理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三卡村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今后工作中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完善村级民主法制建设领导机构
(1)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健全民主法制建设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充分发挥作用;(2)把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列入工作目标,做到与各项工作、项目同时布署、同时规划、同时实施;(3)乡党委、政府领导在各项工作实行挂钩联系、责任分工时要把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纳入其中,做好指导工作;(4)在考核村委会各项工作指标的同时,也要对民主法制建设情况进行考核,督促该项工作的落实。
(二)认真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要建立《村党总支议事规则》、《村民议事制度》、《村民自治章程》、《村两委干部带头学法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规章制度》,健全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等自治组织,正确处理相互关系。村委会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在乡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增强党的观念,自觉接受村党组织的领导和群众监督,凡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事项,尤其是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都要依法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逐步规范村级重大事务民主议事、决策的范围,程序和方法,保证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治作用,保障村民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积极推进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建立健全村干部任期、离任审计制度和过失责任追究制度,使村干部切实受到教育和约束。发挥好“民主理财日”“民主议政日”等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形式的作用。
(三)加强法制教育,加大普法力度,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 要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和农村改革、稳定,发展的实际,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要宣传党的关于家庭联产承包,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宣传宪法,农业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宣传农业生产与流通,税费改革,家庭婚姻,计划生育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动员和组织干部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着重培养权利义务一致的法治观念,增强农村干部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法制宣传教育要与公民道德教育相结合,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纳要》,使二者互为促进,提高干部群众法制道德水平。
(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村治保会、调解委员会作用,加强矛盾纠纷调处,积极疏导民事纠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决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一般事情不出村,化解不稳定因素。建立健全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体系,加强社会治安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以村委会为中心,设立社会治安联防中队,各村小组相应成立治安巡防队,形成一支由村、组、户联防互防的打、防、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农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2. 求08秋电大初级经济学、农村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管理作业答案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两部门经济指由厂商和居民户这两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

《农业法》是一部农村改革促进法,确立了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新《农业法》重申了国家长期稳定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依法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保护土地承包人的合法权益;确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和组织原则;明确了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和职责;提出了农产品购销实行市场调节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原则;规定了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发展的方向。这些规定,既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成果,又考虑了农业发展的前瞻性,必将对深化农村改革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3.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材《农村政策法规》、《财政与金融》、《市场营销原理与务实

http://wenku..com/view/60867d6a011ca300a6c390b3.html
《农村政策法规》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一、你是如何认识农业法及其基本原则的?P1、p7

答: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农业法即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农业法的基本原则是

1 、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
2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
3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
4 、科教兴农的原则
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二、见教材P12~P13,1——8
三、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规定是农业法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农业法第五条规定,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四、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大。市场调节的关键是全面、准确、快捷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信息网络系统。近年来,农业部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全国的大中型商业企业普遍实现了联网或建立了企业网站,但这些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系统对于农产品流通来说还存在信息不集中、农民和商户用不上、信息质量低等问题,从而导致我国农产品流通只能接受市场的自发性调节。二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滞后,功能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我国农产品流通已形成以批发市场为枢纽的流通体制,目前全国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500多家,但这些批发市场大部分是在农产品供求追求数量扩张阶段建立的,已远不能适应现在供求质量提高新阶段的需要。三是流通的农产品质量偏低,食用安全缺少保证。
五、根据《农业法》的规定,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p29
1 、加强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农业法》对国家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做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加强对用于农业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监督管理和审计监督。
2 、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除国家财政投入外,通过信贷资金、其他社会资金和外资对农业进行支持,鼓励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增加农业投入。
3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加强农村信用制度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金融支持。
4 、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要逐步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鼓励开展商业性农业保险,扶持互助农业保险。
5 、在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的前提下,明确了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扶持措施。
6 、鼓励和支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
7 、扶持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贸易,采取措施保持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之间的合理比价。
8 、做好防灾、抗灾和救灾工作。
9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
应该说我国目前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是比较完备的,问题是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能把各项措施认认真真的落实到实处。

《农村政策法规》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P47

答:《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对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分别作了不同的规定。耕地的承包期限为 30 年,草地的承包期限为 30 年至 50 年,林地的承包期限为 30 年至 70 年,种植特殊林木的林地,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承包期还可以延长。作出这种区分,主要是考虑不同性质土地的投资收益期限差别较大。
二、如何保护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 ……
见教材P44~P54自行组织整理。
三、见教材P67~P72自行组织整理。
四、按照《森林法》第四条的规定,森林具体可以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五类。 P75
1 、防护林,是指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按照本条第一项的规定,防护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护岸林、护路林以及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
2 、用材林,是指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上用材林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3 、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4 、薪炭林,是指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5 、特种用途林,是指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
五、1 、草畜平衡制度 p90
草原载畜量是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原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原生产力及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一般来说,草原的载畜量是根据草原的面积、牧草产量和家畜日采食量来核定的。根据适宜载畜量和实际饲养量之差,可以得出草畜是否平衡的结论。
落实草畜平衡制度,一方面要通过采取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牲畜舍饲圈养、提高牲畜出栏率等措施,减轻天然草原的放牧压力,逐步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人工草地、饲草饲料基地建设,不断增加饲草供应量,并通过改良牲畜品种、优化畜群结构、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等措施,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牧民的增收。概括来讲,就是应当从增草增畜、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入手,从根本上扭转超载过牧的局面,最终实现草畜平衡。
另外,《草原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对割草场和野生草种基地应当规定合理的割草期、采种期以及留茬高度和采割强度,实行轮割轮采。这也是为了实现草畜平衡而采取的一个措施。
2 、建设征用使用草原和临时占用草原 p91
因建设征用集体所有的草原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交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另外,因建设征用或者使用草原的,还应交纳草原植被恢复费。草原植被恢复费是一种资源补偿性质的费用,国家将采取 “ 取之于草用之于草 ” 的原则,利用所收取的草原植被恢复费,用于恢复草原植被。草原植被恢复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和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临时占用草原是指因建设项目施工、地质勘察以及部队演习等需要,如地质普查、勘探石油、兴建地上线路、铺设地下管线、各种工程项目施工堆料、拉运物资通道等占用草原二年以内,既不需要改变草原用途,也不改变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根据《草原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需要临时占用草原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临时占用草原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并不得在临时占用的草原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占用期满,用地单位必须恢复草原植被并及时退还。

《乡镇行政管理》课程形成性考核册部分习题答案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 分权制: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立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2、 管理层次: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3、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4、人事行政机关:人事行政机关是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专门承担人事行政业务的组织机构。

二、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D)。
A、瓦特B、史坦因C、马克思D、亚里士多德
2.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B )
A.韦伯 B.泰勒 C.法约尔 D.古立克
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 )。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
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
4.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 C )。
A、前资本主义时期 B、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D、当代资本主义时期
5.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 C )。
A、内阁制 B、总统制 C、半总统制 D、委员会制
6.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 B )的核心内容。
A、社会公德 B、行政道德 C、职业道德 D、社会行为规范
7.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 A )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A、组织观念 B、价值观 C、道德感情 D、法律意识
8.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 A )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加拿大
9.美国的文官委员会、日本的人事院等机构属于( B )类型。
A、部内制 B、部外制 C、折中制 D、党统一领导制
10.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与19世纪的( C )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A、中 B、美 C、英 D、法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 BCDE )。
A法律制度 B、意识形态 C、道德伦理 D、价值观念 E、教育
2.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在《经济学》(第十六版)中,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ABDE)。
A、执行国际经济政策B、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
C、确保社会公平分配的职能 D、提高经济效率 E、改善收入分配
3.下列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 AD )。
A、墨西哥 B、德国 C、新加坡 D、埃及 E、丹麦
4.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表现在( ABCDE )。
A、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 B、监督市场
C、监督政府 D、中介作用 E、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
5.我国公务员调配的基本形式是( ABD )
A.调任 B.转任 C.轮换 D.挂职锻炼 E.借用

四、简答题
1、试述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复杂性。公共行政环境是多种多样的,是多层次、多结构的,是非常复杂的。同时,这些公共行政环境要素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是互相交织一起,互为因果,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各种环境要素交织在一起,有时很难把这些环境看成是单一的要素,甚至也很难分清公共行政环境的类型。如果把公共行政环境的多结构性和多层次性加上人为的因素,就使公共行政环境的就更加复杂,更加难以确定。认识了公共行政环境的复杂性特点,才能认识公共行政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2)约束性。公共行政只能在公共行政环境所提供的空间和各种条件下进行,不能超越它所提供的各种限制条件,必然受到公共行政环境的约束。
(3)特殊性。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其次,这种多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
(4)不稳定性。如果公共行政环境的变化幅度比较小,比较稳定的,是渐变的,可以称之为稳态环境;如果公共行政环境的变化幅度比较大,可以称之为动态环境。动态环境的特点就是它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讲公共行政环境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公共行政环境有时也是不稳定的。公共行政环境的不稳定性可以分解为两个维度: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以及不可预测的突变性特点。

2、简述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体制的特点。
参考答案:中国地方政府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政府形式。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组织理论为指导思想,总结了我党革命根据地时期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吸取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历史传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体制。其特点如下:
(1)中国地方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的执行机关。统一受中央政府的领导。各级行政机关之间有明确的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中央政府没有设主管地方政府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必须受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也是上下级关系。
(2)各级地方政府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地方政府必须执行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决定和行政规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委会有权撤消同级地方政府违背宪法和有关法律的政策和决定。
(3)各省、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自治区有自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有高度自治权。
(4)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上级和同级的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的领导,执行党的常委会和委员会所做的决定和制定的政策。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是党的常委会成员。

五、论述题
1、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有:(1)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
(2)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能;(3)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的不足的职能;(4)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

2、试述公共组织的作用。
参考答案:(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2)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
(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
(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
《乡镇行政管理》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习题答案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2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支出: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集中的资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再分配的过程。
2、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俗称“民告官”。
3、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4、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

二、单项选择题
1. 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 D )。
A、确定评估对象 B、选择评估标准 C、明确评估目的 D、培训工作人员
2. 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 D )。
A、专家咨询系统 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C、信息支持系统 D、领导决策系统
3. 非执政党和非国家机关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称为( A )。
A、社会监督 B、事前监督 C、事中监督 D、法制监督
4. 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C )。
A、税率 B、纳税人 C、税法 D、税种
5. 据考,“法治”一词是古希腊人 ( C )最早提出的。
A、亚里士多德 B、梭伦 C、毕达斯 D、柏拉图
6. 目标管理方法是( D )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菲德勒 B、西蒙 C、伍德沃德 D、德鲁克
7. 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D )。
A、市级预算 B、县级预算 C、省级预算 D、中央预算
8. 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 B )。
A、网上沟通 B、横向沟通 C、无反馈沟通 D、纵向沟通
9. 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 C ),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
A、应变方案 B、临时方案 C、积极方按 D、追踪方案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生效的日期是( C )。
A、2003年1月1日 B、2003年5月1日
C、2002年10月1日 D、2002年1月1日

三、多项选择题
1. 工作控制是对具体执行工作的各方面的控制,它包括( ABCDE )。
A、质量控制 B、标准控制 C、成本控制 D、程序控制 E、计划控制
2. 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辅助职权包括( ACE )。
A、对监督事项涉及的单位和个人的查询权
B、建议权
C、对违反行政纪律取得的财物的处置权
D、行政处分权
E、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时的请求协助权
3. 在我国,根据国家职能的区别,将财政支出区分为( ABCDE )。
A、国防费 B、行政管理费 C、经济建设费 D、社会文教费 E、其他支出
4. 按照行政计划的主体划分,行政计划的类型可以分为( ABE )。
A.地方计划 B. 中央计划 C.国防计划 D.基层计划. E.资源计划
5. 下列属于行政费用测量法的方法有( ABE )。
A、单位费用测量法 B、计件费用测量法 C、行政职能测量法
D、标准比较法 E、人均费用测量法
四、简答题
1、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哪些步骤?
参考答案: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如下步骤:(1)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2)确定决策目标;(3)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决策方案。拟定方案分两个阶段:粗拟阶段和精心设计阶段。决策方案一般有四种:积极方案、临时方案、追踪方案和应变方案。(5)分析方案。(6)选择方案。(7)实施决策方案,完善决策。(8)评估决策。

2、社会监督的有效性具有的两个前提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是公共行政的透明度,即政务公开;
二是社会监督必须与国家权力体系的监督相结合。

五、论述题
1、试述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行政协调可以使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互相冲突,从而达到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目的。
(2)行政协调可以促进各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行政效率。
(3)行政协调有助于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并从整体和全局立场出发,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有利于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
(4)行政协调有助于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努力成为集体的努力,单独的行动成为合作的行动,从而产生整体的“合力”。

2、对于行政改革的对策,结合教材,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1)政治保障是进行行政改革的前提。 (2)加强宣传,制造行政改革舆论。(3)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政策。①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占有第一手资料;②行政改革政策应该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为原则;③公众参与制定政策; ④制定政策一定要充分考虑和利用行政改革的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4)制定进行行政改革的法令和政策,使行政改革有法律保证和强制力。(5)恰当地选择行政改革的突破点,恰当地选择发动改革的时机。(6)行政改革要尽快地取得效果,提高行政效率和为公众服务的质量。

4. 文化课教育培训学校教学计划怎么写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教育部及省教育厅有关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办学的有关文件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学校工作计划目标,围绕职教富民主题,充分利用社会各方办学优势,积极开展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职业教育,不断规范招生及办学行为,拓展学校的办学功能,创新农民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切实开展农民综合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创业的新型农民,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县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贡献。

二、工作目标

1.完成3000名农民学历教育在籍学员的教学任务。

2.力争招收200名农民试行全日制学历教育方式。

3.做好新校区农业实训基地规划方案的征集工作。

4.全力协助指挥部做好两个中心建设的辅助工作。

三、工作重点

1.进一步规范农民学历教育学员的教育教学工作。

2.以网站建设为抓手探索农民教育教学的新途径。

3.制订农民学历教育教学学分制认定的实施方案。

4.开展农民学历教育全日制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

四、主要措施

(一)、以学习为抓手,不断提高部门聘任人员的适应能力

1.学习内容:组织部门人员除除完成学校组织的政治和业务学习外,还组织学习各级有关社区教育及农民教育的文件及会议精神、农村政策法规、终身教育理论、社区教育理论等。

2.学习方式:组织参加学校的集中学习、部门组织的集中业务学习、个人自行学习等,学期初要求各聘任人员制度学期工作学习计划。

3.学习时间:学校统一安排的学习时间、部门按照需要平时组织集中学习、个人安排每周半天的自学。

4.学习结果: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学习考核,个人平时完成学习笔记及撰写的学习心得等,学期结束将集中组织检查并将学习结果作为考核的依据。

(二)、以宣传为手段,稳步开展农民学历教育的招生工作

1.宣传内容:各级有关农民终身教育的政策文件、终身教育理论、农民学历教育的组织及学习形式、社区教育体系等。

2.宣传途径:通过网站、广播电视等媒体,发动教职工进行面对面宣传,利用社区教育中心现有网络进行点对点宣传等。

3.宣传目的:通过宣传把的关社区教育的精神及农民教育的政策稳定现有在籍农民学历教育学员,做好现有农民学历教育学员的教学工作,同时选择试行农民学历教育全日制办学点。

4.宣传结果:稳定学校确立的农民学历教育在籍生3000人的规模,完成现有农民学历教育现有在籍生的教学工作,力争年内招收200名全日制形式的农民学历教育学员。

(三)、以规范为基础,逐步完善农民学历教育的组织工作

1.学习模式。在继续实行并完善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农民学历教育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全日制农民学历教育学习的模式的可行性。

2.授课方式。继续采取集中授课与自学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加强学习的过程性考核,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适合农民学历教育教学的新途径。

3.考核办法。完善农民学历教育学分制的评价考核模式,从出勤、学习笔记、作业完成、统一考试成绩、实习过程等方面综合评价学员的学分。

4.经费安排。从紧安排教学点经费,把学员的学习情况作为考核各教学点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发放教学点补助的依据,开学初要安排好上一学期教学点的组织费。

(四)、以方便为原则,扎实做好农民学历教育的教学工作

1.精心备课。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继续采取集中备课与分工负责的备课形式,精心选择适合农民、农业及农村的教学内容,编印学习辅导资料10万份。

2.集中授课。结合农时季节特点,安排好各教学点集中学习时间,师资继续采取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每次集中授课必须制作多媒体课件。同时,认真做好学员参加省计算机中级考试的培训及考务工作。

3.个别辅导。在完善学员档案的基础上,做好学员学习情况的跟踪服务,分工落实学员学习的个别辅导工作,并及时做好记载。

4.完善网络。在上学期已搭建好的网络平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网络平台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本学期重点开展个人网上学习记录的试点工作。

(五)、以保证为前提,努力完成学校交办督办的相关工作

1.部门管理。加强部门常规管理,一是做好日常工作记录(部门工作记录及个人工作记录),二是及时做好资料收集归档工作,三是完善学员管理档案等,四是及时完成学校交办督办的其他工作。

2.中心建设。积极完成两中心建设的辅助工作,完善资料、档案管理,按照指挥部办公室的及时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3.社区培训。省级社区培训学院创建完成后,我们将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充分发挥其在全县社区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本学期拟从师资培训方便入手开展工作。

4.基地建设。按照新校区的统一规划,认真做好新校区农业实训基地的规划及实施工作。做好与水韵里下河湿地主题公园的沟通工作,力争把其作为我校农业综合实训基地

5. 求文档: 2009年青田电农村政策法规作业答案

农村政策法规作业1
一、★农业法和农业的概念
农业法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农业法则仅是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在本章中,我们主要研究狭义的农业法中的有关问题。
按照农业法的规定: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农业法的基本原则。
1、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

1993 年农业法就规定了“保障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的立法宗旨,并确立了“国家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2002 年修订的农业法在1993 年农业法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规定以“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为立法宗旨,同时规定“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2、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

长期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整个农村基本政策的核心内容。而农村土地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制度,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以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为核心,保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2002年全国人大专门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法》。
在农村以公有制为主体,主要表现在,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集体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耕地的 90% 以上是农民集体所有的。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在农村主要是坚持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绝不允许土地私有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是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绝不是私有化。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要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在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维护农户的市场经营主体地位,放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3、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基本含义是:第一,他们可以依法充分地行使自己的财产权和其他各项权利,满足自己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需要。第二,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有权通过行政的或者司法的救济手段,获得国家的保护。第三,任何侵害他们权利的违法行为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科教兴农的原则。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也明确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注重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根本途径。在农业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逐年下降不可逆转的情况下,要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走农业、科技、教育相结合的道路,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5、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针的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七个方案领域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管理;加强食物安全和预警系统;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组合;提高农业投入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可持续性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农村乡镇中心。
二、见教材P12~P13,1—8
三、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规定是农业法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农业法第五条规定,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四、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大。市场调节的关键是全面、准确、快捷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信息网络系统。近年来,农业部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全国的大中型商业企业普遍实现了联网或建立了企业网站,但这些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系统对于农产品流通来说还存在信息不集中、农民和商户用不上、信息质量低等问题,从而导致我国农产品流通只能接受市场的自发性调节。二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滞后,功能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我国农产品流通已形成以批发市场为枢纽的流通体制,目前全国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500多家,但这些批发市场大部分是在农产品供求追求数量扩张阶段建立的,已远不能适应现在供求质量提高新阶段的需要。三是流通的农产品质量偏低,食用安全缺少保证。
五、根据《农业法》的规定,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加强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农业法》对国家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做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加强对用于农业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监督管理和审计监督。
2、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除国家财政投入外,通过信贷资金、其他社会资金和外资对农业进行支持,鼓励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增加农业投入。
3、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加强农村信用制度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金融支持。
4、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要逐步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鼓励开展商业性农业保险,扶持互助农业保险。
5、在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的前提下,明确了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扶持措施。
6、鼓励和支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
7、扶持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贸易,采取措施保持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之间的合理比价。

8、做好防灾、抗灾和救灾工作。

9、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

应该说我国目前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是比较完备的,问题是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能把各项措施认认真真的落实到实处。

农村政策法规作业2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对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分别作了不同的规定。耕地的承包期限为 30 年,草地的承包期限为 30 年至 50 年,林地的承包期限为 30 年至 70 年,种植特殊林木的林地,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承包期还可以延长。作出这种区分,主要是考虑不同性质土地的投资收益期限差别较大。

二、见教材P44~P54自行组织整理。

三、见教材P67~P72自行组织整理。

四、按照《森林法》第四条的规定,森林具体可以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五类。
1、防护林,是指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按照本条第一项的规定,防护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护岸林、护路林以及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
2、用材林,是指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上用材林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3、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4、薪炭林,是指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5、特种用途林,是指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

五、1、草畜平衡制度
草原载畜量是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原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原生产力及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一般来说,草原的载畜量是根据草原的面积、牧草产量和家畜日采食量来核定的。根据适宜载畜量和实际饲养量之差,可以得出草畜是否平衡的结论。
落实草畜平衡制度,一方面要通过采取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牲畜舍饲圈养、提高牲畜出栏率等措施,减轻天然草原的放牧压力,逐步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人工草地、饲草饲料基地建设,不断增加饲草供应量,并通过改良牲畜品种、优化畜群结构、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等措施,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牧民的增收。概括来讲,就是应当从增草增畜、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入手,从根本上扭转超载过牧的局面,最终实现草畜平衡。
另外,《草原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对割草场和野生草种基地应当规定合理的割草期、采种期以及留茬高度和采割强度,实行轮割轮采。这也是为了实现草畜平衡而采取的一个措施。

2、建设征用使用草原和临时占用草原

因建设征用集体所有的草原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交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另外,因建设征用或者使用草原的,还应交纳草原植被恢复费。草原植被恢复费是一种资源补偿性质的费用,国家将采取 “ 取之于草用之于草 ” 的原则,利用所收取的草原植被恢复费,用于恢复草原植被。草原植被恢复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和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临时占用草原是指因建设项目施工、地质勘察以及部队演习等需要,如地质普查、勘探石油、兴建地上线路、铺设地下管线、各种工程项目施工堆料、拉运物资通道等占用草原二年以内,既不需要改变草原用途,也不改变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根据《草原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需要临时占用草原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临时占用草原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并不得在临时占用的草原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占用期满,用地单位必须恢复草原植被并及时退还。

热点内容
东城法院赵军 发布:2024-12-22 13:22:14 浏览:302
法与社会对法治的认识 发布:2024-12-22 13:20:52 浏览:192
法律硕士研究生在学校学什么 发布:2024-12-22 12:26:59 浏览:863
新刑法出台 发布:2024-12-22 11:30:02 浏览:536
道德经体例 发布:2024-12-22 10:38:40 浏览:49
仲裁员制度法律责任案例 发布:2024-12-22 10:09:57 浏览:84
法是社会道德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发布:2024-12-22 09:53:11 浏览:445
德国反腐败条例附件 发布:2024-12-22 09:43:28 浏览:579
法官王芳 发布:2024-12-22 09:41:52 浏览:667
法律条文不服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多少 发布:2024-12-22 09:35:11 浏览: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