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中式法规

中式法规

发布时间: 2024-10-07 22:51:31

1. 月薪两万能实现中式快餐自由吗

在当今社会,月薪两万的收入水平在很多城市已经算是比较高的收入水平,但是在生活成本较高的城市,这样的收入水平可能并不够用。因此,对于打工人来说,实现中式快餐自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要实现中式快餐自由,需要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包括店面租金、装修、设备、原材料、人员工资等成本。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积累,可能需要借贷或者寻求投资,这会增加一定的风险和压力。
其次,要实现中式快餐自由,需要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洞察力。中式快餐市场竞争激烈,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同时也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才能保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另外,中式快餐行业对操作流程、卫生标准和食品质量要求非常高,需要具备一定的食品卫生知识和管理经验。同时,还需要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商业实践,避免违规经营和食品安全问题。
总的来说,实现中式快餐自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具备一定的资金和管理经验,同时还需要面对市场竞争和食品卫生等问题。对于打工人来说,要实现中式快餐自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勇气,但是如果能够成功,也能够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收益。

2. 规范漫话

胡魁

作者简介:胡魁,原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矿产储量评估师。

干了一辈子地质勘查,和规范打了一辈子交道。50多年来,学规范、用规范、编规范、审规范、评议规范,一路下来对规范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对规范的内涵也有了一些感悟。借中矿联汇编规范的机会,对规范发表几点感想,以求教于矿产地质勘查界的同行们。

1 规范的对立统一性

规范者,顾名思义就是规矩和范例的意思,规矩是必须遵守的,体现了规范的严肃性、指令性,而范例则供人模仿,不可能千人一面、一模一样,又体现了规范的灵活性、指导性。规范这一名词充分表达了严肃性与灵活性的对立统一,由此也可见汉语的高深奥妙。

在矿产地质勘查领域,编规范,自1953年以来就是全国储委的职能,到20世纪90年代,地质勘查规范纳入全国标准化管理的范畴,也有过改称“标准”、“规定”什么的动议,但终究不如“规范”含义贴切,因此尽管进入标准化管理系列,仍称之为规范。当然在格式上学习借鉴了其他行业标准的一些经验,例如改章节排列为条目排列,有些内容列入附录,附录又分为指导性条款和指令性条款,等等。

但是,规范中指令性与指导性的对立统一精神,是深入渗透到方方面面,甚至细枝末节的,常常不可以断然分开。细微处,例如某矿种基本样长2m,刻槽取样时一般以2m为度,而岩心取样时,由于回次采取率和分层孔深的影响,就应掌握到2m左右了。大一些的问题如工业指标,工业指标是矿与非矿的分野,自然需要严格遵守,具有相当的严肃性和指令性。全国储委曾经汇编过一册《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对于矿产普查工作很有指导意义。但也有人指责中国的矿床工业指标千篇一律、一成不变,没有经济观点,没有发展眼光,否定工作指标的灵活性。完全是误解。且不说纵向上随着科技的进步,矿床一般工业指标,例如铜、金最低工业品位、边界品位的逐步降低,在横向上中国也从来没有全国统一的工作指标,以铜矿的边界品位与最低工业品位为例,安徽铜官山是0.3%,0.5%;江西德兴斑岩铜矿是0.2%,0.4%;西部边远地区是0.4%,0.6%,即使是集中计划经济年代,中国的工业指标制度也是一矿一批,充分考虑了各矿床资源禀赋之优劣和外部建设条件之差异,具有深刻具体的经济内涵。当然一矿一批制也不排斥类比,不排除类似的矿床有相同的指标。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环境不变、供求格局不变的前提下,一般矿床工业指标的稳定和雷同也不足为奇。因此全国储委才有条件汇编一般工业指标,在预查普查阶段作为一般性衡量标准是参考性的,在勘探阶段论证确定具体指标,具体指标在圈定矿体时必须严格遵守。

规范中严肃性与灵活性对立统一精神还体现在勘查网度和储量级别比例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勘查设计不容回避的重大技术关键,是勘查经验与开采检验经验的积累,是智慧的结晶,是分矿种勘查规范不可缺少的精华所在。勘查网度、储量级别比例是必须严格执行的,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勘查研究程度,不能提供相应使用用途。同时网度、级别又不能死板对待,机械执行,还得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正是由于对网度、级别等规范重大问题严肃性与灵活性适度把握的摇摆不定,历史上出现过对勘查规范的三次冲击。

2 勘查规范的历史变革

回顾我国勘查规范50多年来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和三次冲击。

2.1 第一发展阶段——借鉴阶段(1952~1957年)

新中国建立之初,大规模的矿产勘查工作在全国展开,我国没有统一的规范,美英对我们全面封锁,苏联伸出了援助之手,派出了大批专家指导中国的矿产勘查工作。我手头有一本当时的苏联专家建议汇编,那是从如何布置勘查工程,如何绘制槽探素描图,如何取样,如何编制综合剖面,如何计算储量,如何编制勘探报告,是从基础工作起步,手把手进行教授的记录。中央的政策是一边倒,我们的勘查工作也全面借鉴苏联规范。1954年全国储委第三次会议决定暂参照苏联规范审批矿产储量,并分三批、26辑翻译出版了苏联40多种矿产储量分类规范以应急需。50年代也是我国地质教育大创建大发展的阶段,大批青年在地质院校接受的教育也是苏式的。勘探系矿产地质和勘探专业有一门专业主课叫做《勘探方法》,后来称为《找矿勘探地质学》,讲授的内容基本就是勘查规范。青年学子走向地质勘查岗位自然按照苏联规范开展工作。借鉴苏联规范,推动了新中国的矿产勘查工作,建立了新中国矿产勘查的技术基础。所以我国的勘查规范和苏联是一个体系,是师承关系。但是有五千年光荣文化传统的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把外来文明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勇气。

2.2 第一次冲击——设计革命和第二发展阶段——创立阶段(1958~1965年)

1957年“一五”计划胜利完成,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随即开展了“大跃进”运动,在工业技术领域就是“设计革命”运动。矿产勘查形势突飞猛进,借鉴苏联的规范不能满足需要。一方面我国自身勘查经验的积累发现了许多与苏联矿床地质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感到苏式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不能适应各工业部门对矿产勘查与日俱增的需求,于是国家储委开始起草自己的规范,最先发布执行的就是金属、非金属和煤矿三个储量分类总则(1959年)和煤、磷、铜等三个分矿种储量分类暂行规范(1961~1962年),这是萌生于中国土地上的勘查规范的幼芽,本来是十分珍贵的,但是萌生不久就受到狂风暴雨的袭击。随着“大跃进”、“设计革命”运动由追求高速发展的本意演变成脱离实际的狂热,在矿产勘查实际中开始冲击规范的基本原则。记得当时有一种提法叫“大破大立”、“破网破线”,还有一个故事说地质干部按勘探线、勘探网布置钻孔,把一个孔位定测到一间房顶上,就要把房子拆了打钻。不知道故事是否真实,好多规矩被破掉了。不久发现凡违背地质规律冲击规范基本原则的都收到了恶果。当人们从狂热中清醒过来,于1961~1962年不得不对“大跃进”时期提出的储量报告进行全国性的复核,计复审报告6514份,高级以上储量减少50%~70%。复核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都是违背规范原则的结果。一是勘探网度过低,控制不住矿体变化,达不到相应储量级别。这是由于违背了勘探网度与储量级别条件的原则。二是高级储量比例过低,达不到相应勘探程度,勘探报告不能供开采设计利用,降为详查和普查。这是由于违背了高级储量比例与勘探阶段要求和用途的原则。第三是钻探工程和采样化验质量低下,违背了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第四是水文地质开采技术条件,或选矿加工性能研究不够,工业生产难以利用。违背了规范的研究程度原则。

好在“设计革命”引发的失误纠正得比较快,经过储量核实,人们从反面吸取教训,规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更高了,严格执行规范的自觉性更高了,规范原则与本国实际、本项目实际结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1965年又发布了金矿、白云母、硼镁石等矿种规范,初步形成了本国的规范风格。1963年、1964年对核实降级的项目进行补课。当时提倡学习大庆、大降坪的严细作风,制定各勘查项目的技术细则,对质量把关非常严格,使严格执行规范的精神深入贯彻到基层。1964年我担任樟树墩会战矿区的综合组长,率先起草了矿区野外编录用岩石定名方案,每天现场巡回检查编录质量。严格对待规范及其实施细则的印象终身难忘。

2.3 第二次冲击——文化大革命冲击(1966~1976年)

中国的勘查规范在曲折中创立,正当汲取了反正两面的经验,开始成为一个体系的时候,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爆发了。文革十年动乱冲垮了全国储委,冲垮了规范制定与执行的正常环境。1967年我担任一个近200人分队的技术负责,下属一个矿区起草的详查报告,通篇都是毛泽东思想的颂歌,编排形式是向伟大领袖汇报他们学习语录的体会,而详查报告必须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勘查工作质量与成果评价却分散、凌乱、不知所云。这样的报告怎么修改定稿?而分队行政领导还称赞他们红旗举得高,要在全分队推广。无奈之下只好贴大字报辞职,造反派又不答应。你为资产阶级当权派干事挺积极,怎么工人阶级掌权你就撂挑子呢?还听说一个无奈的故事:省重工业局地质组现场主持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审查一个大型铜矿的勘探报告,南昌设计院的技术人员对报告提出批评意见,工人宣传队走上舞台说:钻孔是我们打的,坑道是我们挖的,哪里有矿,质量好坏,我们一线工人最清楚,哪容你们这些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说三道四! 中国储委审查勘探报告实质上是严把执行勘查规范的最后一道关口。审查会必请设计院和用矿工业部门参加,他们从后续报告使用者的角度,对质量严格要求,会尖锐提出报告的问题和不足,犹如法庭上的控方,而提交报告的地勘单位就是辩方,储委正是从控辩双方的激烈辩论中,分清是非,作出判断。这是中国特色的有效的评审机制。无论什么情形下,这种对立辩论的机制被打破了,评审质量将失去保障。“文革”的干扰虽然深重,但“文革”时期仍有可喜的矿产勘查成果,有质量较好的勘查项目,那是地质人员的良知和深深植根于他们脑海中的规范精神在发挥作用。

2.4 第三发展阶段——规范体系成型阶段(1977~1995年)

“文革”以后,拨乱反正、恢复储委、强化储委职能,我国勘查规范的制定力度加大,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完整体系。从1977年重新发布金属、非金属勘探规范总则起,到1995年发布水泥原料矿地质勘探规范止,此期间全国储委制定(修订)储量分类和勘探总则两种,分矿种勘探规范44种,涉及矿种83个,其他综合性规范、规定9种,加上地标委和各工业部门制定的规定、规程,俨然形成横向覆盖各勘探矿种、纵向上层次分明、独具特色的完整勘查规范体系。此体系有几个特点:第一,师承苏联又不受苏联规范约束,后来又学习欧美先进经验,洋为中用,十分注重联系中国实际,创立自己的品牌。第二,规范制定过程中坚持三个结合,专家与群众智慧相结合,勘探与生产相结合,编制群体与审查群体相结合,充分吸取各方意见,占据业内领先制高点,贯穿勘查—生产全过程,适用于政府与企业,深深植根于实践之中。第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能够追随技术进步与形势发展及时修订,例如固体矿产勘探规范总则先后有1959年、1977年、1992年三次制(修)定,煤矿规范有1961年、1986年版本。修订不是推倒重来,而是扬弃,是继承发展。第四,融知识性、指导性、指令性于一体。例如分矿种规范,先介绍矿种性质、用途、加工方法,有用矿物种类、地球化学行径、中外矿床工业类型,然后才是储量分类分级、勘探网度、勘查工作方法及质量要求,储量计算方法等,并附有勘探实例。娓娓道来,由浅入深,亲切、全面、适用。年轻时候在野外搞普查,经常变换目标矿种,单矿种规范就是指导我们应对新矿种的模范老师,带在身边的适用手册。第五,规范的制定、执行、检验都遵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基本原理,遵循《实践论》的哲学思想。储委一向十分重视探采对比,以开采的实践检验勘探的效果。各矿种各级储量有网度规定,从来不主张死扣,而要看对矿体控制的效果。第六,中国的规范层次分明、上下呼应,与管理体制相适应。规范的上位是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具有行政强制力,如《矿产勘查工作阶段划分的暂行规定》就是1987年由全国储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联合发布的部门规章,又如鉴于工业指标管理的重要性,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于1992年联合制定了《矿床工业指标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体系本身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总则,第二层次是分矿种勘探规范,第三层次是专业规定规程,如采样规定、编录规定、岩心钻探规程、矿山储量管理规程等,低层次服从高层次,如某矿种勘探经验不足没有单项规范,勘查工作就可以遵循相关总则的规范。规范的下位是各地质队、各矿山、各勘查项目自行制定的技术细则,它们使规范精神联系本地实际,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中国的规范体系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考虑周到、分工明确,便于操作,是足以自豪自信的。

2.5 第三次冲击——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第四发展阶段——市场经济阶段(199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矿业体制与地质勘查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多元经济成分的进入和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博弈,使矿产勘查规范面临空前的挑战,我们也在不断改革以应对新的形势。1992年国家储量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快矿产储量管理工作改革的意见》,提出清理修订法规、加强宏观调控,形成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矿产储量管理法规体系。1993年国储局起草、1995年由全国储委发布的《调整规范要求、改革储量审批的意见》,放宽了分区段勘查、放松了储量级别比例的要求。开放吹进美国储量分类的风,催生了靠拢国际惯例的思潮。就在由国储局起草、审定的新一代《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GB/T 13688—1992),1992年底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后不到两年,1994~1995年地标委就提出“突破苏联模式,参照美国分类”的市场经济修订方案。在苏式、美式、中式争执不下的情势下,1995年收到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推荐的由德国教授起草的储量分类方案,征询与中国储量分类的兼容性,这个方案就是1997年发布的《联合国国际储量/资源分类框架》的前身。这个方案有一个极其鲜明的特点就是框架性,它开宗明义地声明,旨在制定一个便于国际对比的框架,而同时保留各国自己的分类体系,因为各国分类有自己深厚的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根源。这是德国人比美国人高明之处。我回信赞扬他们的框架性原则,并明确表示可以与中国分类兼容。他们很高兴,随即吸收我为专题工作组成员。1996年在奥地利召开专题组会议,我曾经自豪地对专题组组长迪特玛·凯尔特教授说:中国有一套完整严密的规范体系和储量管理制度,您考虑到的问题中国都考虑到了,有的还更细微。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把中国的储量分类,转换成联合国分类框架以便于国际对比。联合国分类框架也采纳了我国的一些意见,1997年形成正式文本通过联合国向全世界推广。是我把联合国分类框架引进中国。但后来发展到完全套用联合国分类丢掉中国分类的某些精华,还发生了G轴接轨错位的问题,则是始料不及的。

1999年我国发布新的《国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国家标准,以联合国的111,122,333代替了中国的B,C,D,接着进行了储量套改,2002年8月发布《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2002年12月发布了分矿种规范,代替了1992~1995年形成的规范体系。被称为“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的新变革。和以往修订规范的动因有所不同,这次规范变革的动因是“分类方法与国际通行作法相衔接”,故称为外部推动性。

遗憾的是GB/T 17766—1999新分类存在重大缺陷,一是在套用联合国分类框架时,混淆了衡量地质工作程度的两个层次,造成了与国际接轨时G轴的错位,二是把框架当作实体,丢弃了中国储量分类分级与储量管理的精华,实际应用中发生不少问题。笔者曾多次撰写论文建议进行修改补正,最近听说修订1999年新分类终于列入议事日程,祝愿它回归正确轨道、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的变革是极其深刻的,它对于矿产勘查工作规范的冲击也是极其深刻的。体制尚在建立完善之中,适应市场经济的规范体系也没有定型,还在改革发展之中。

3 矿产勘查的本质与规范的要求

矿产勘查的最终目的是:“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矿产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所必需的资料,以减少矿山开发风险,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可见矿产勘查首先是为矿山开采服务的,是采矿的必要前置性程序;第二,矿产勘查的成果是信息产品,是开采必需的地质资料,资料分为两类,一类是矿产内部的特点——表述为资源储量,另一类是外部环境——表述为开采经济技术条件;第三,矿产勘查具有科研与生产双重属性,它必须研究地质规律、遵循地质规律,同时必须遵循经济规律,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地质成果是矿产勘查的最高经济准则,而且由于它的工作对象是属于国家所有的矿产资源,所以还必须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法规。以上三项矿产勘查工作的本质属性,都是矿产勘查规范必须涉及的要点和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3.1 勘查阶段

勘查是一个逐步探测的过程,因此勘查分阶段进行。预查提供靶区,普查发现矿产,详查评价其工业价值,勘探提供矿山设计数据,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勘查阶段是矿产勘查工作有序进行的纲领。每个阶段结束都可能提交资源储量。预查提供预查资源量,普查提供普查资源量,详查提供详查资源储量,勘探提供勘探资源储量,可靠性依次提高,风险性依次降低,其用途也依次提升。三维分类框架把它选做第一维(G轴),意在浅显地给投资者一个明确的信号。G轴的勘查阶段以项目(矿区、井田)衡量,而不是以块段衡量。在我国的规范体系中煤矿有详查储量、精查储量的称呼,其他矿种体现在项目及报告的勘查阶段定性上,也是十分明确的。老地质们都会记得要是勘探报告被降级到详查报告是很没面子的。

为什么中国储委只制定分矿种的勘探规范,而普查、详查只有规范通则?我想是因为最终交给矿山建设设计利用的是勘探报告,而普查、详查是地勘业内过渡的阶段,只要勘探的目标明确了,普查、详查就有了方向。谁都不能否认分矿种勘探规范对该矿种预查、普查、详查的指导作用。在野外队年轻的地质人员中流传过一种说法:谁能参与大中型矿区的勘探、提交过一份勘探报告,那是很幸运的,经过正规勘探的洗礼,直面工业设计部门的挑剔和储委的严格审查,过了这一关就成熟了,同行们会另眼相看。

勘探之重要因为它直接向下游产业提供产品,而预查、普查、详查阶段虽然是在地勘行业内部依次升级过渡,却要求有较高的地质素养和理论水平。儿时观察蚂蚁寻食,蚂蚁们整天忙忙碌碌、来去匆匆,在巡察的路上发现异常都要触触嗅嗅,多少土块、石子儿、树棍过后遇上一条青虫,他们就欢快地招来很多同伴。我想蚂蚁们不但辛劳而且也有技能,一定是遵循着某种经验和规律。这就像预查、普查工作,要想发现矿产除了勤劳、细致之外还必须熟知找矿标志、控矿条件、成矿规律、矿床类型和矿与非矿初步鉴别的技巧,零活应用前辈们的找矿经验。还得有运气。详查要作出有无工业价值的评价,工作比较系统,着眼于总体的控制,但探矿工程比勘探稀疏,因此理论推断与预测的成分比勘探大,正确的推断与预测是需要深厚的理论与经验功底的。假如说房屋和土地的丈量是在丈量已知物,矿产勘查的丈量却是在丈量未知物,在逐步加密的丈量中才逐步显现出矿床的真面目。有时感到就是瞎子摸象,不过得把几个瞎子的信息综合起来才能摸出大象的模样。

3.2 勘查类型与网度

勘查成果的第一类信息产品——矿产内部特点,表述为资源储量,矿产资源储量不是一组简单的数字,而是矿产数量、质量及其经济性三度空间分布规律的表达,为求得三度空间内每一点上的一组数据,都要通过探矿工程、取样测试来取得。认识论的公理告诉我们,探矿工程越密,数据测量点越多,对矿床的认识就越全面、越接近真实。但是矿产勘查工程的经济性规律要求我们探矿工程测点越少越好,因此我们必须寻求一个平衡点,那就是在满足开采设计起码需要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探矿工作量为最佳(勘探阶段)。开采需要的第一类数据有:矿体数目、分布、主次、规模,矿体厚度及其变化,矿体连续性、矿石质量(矿石类型、有用成分品位、有害成分)及其变化,矿体产状形态、断层褶曲、分叉复合、尖灭再现、夹石夹层、侵位剥蚀,各因素之间以及与其所在地质部位的相关性,等等。根据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内部结构复杂程度,矿石有用(有害)组分分布的均匀程度、构造复杂程度等主要地质因素确定勘查类型,区别难易程度,分勘探类型正确选择勘探方法和手段,合理确定勘查网度,正是为了用最经济的勘查工程投入完成对矿体及其变化规律有效的圈定和控制。因此类型与网度是规范的要点之一。类型和网度都是勘查开采经验的归纳,经验是十分宝贵的,又是不能机械套用的。曾经有过勘探者、审批者一时死扣类型网度,一时又批判类型网度、破网破线的忽左忽右的摇摆,采取“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做法,都不是对待规范的正确态度。

3.3 资源储量级别与储量级别比例

大部分勘探项目都不会把一个矿区都打成一种网度,一种控制程度。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计划经济体制如此,市场经济体制也如此。究其原因:第一是受勘查工作经济规律支配,遵循以最小的投入满足开采设计起码需求的原则。为了经济评价和开采的总体设计必须作全区的控制,同时又不必要把全区打成一种网度,没必要把可以在十几年、几十年以后投入的加密工程提前来进行。第二是受地质认识规律支配,探矿工程需要由稀到密、由浅入深、由已知向未知的探寻,密集工程地段发现总结出的地质规律可以推断稀疏工程地段,稀疏工程地段的推断需要密集工程地段来印证。一个矿区(井田、项目)有不同网度不同可靠程度的块段,其标识就是块段资源储量级别,就是B,C,D级,它是111等储量类别的细化。低级别的资源储量在矿山生产勘探和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升级,进而进入三级矿量、编制采矿计划,并按照资源储量动态监管制度,上报政府部门统计。

既然一个矿区(井田、项目)有不同网度不同可靠程度、不同级别的块段,那么储量级别比例就是衡量勘查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也应当成为规范的要点之一。2002年份矿种规范中煤炭规范明确了储量级别比例。其他矿种强调了由投资决定储量级别比例。其思想根源可能是市场经济冲击初期我们的一些片面见解:其一认为勘查程度取决于投资人甘冒风险程度的选择、政府不必干预;其二认为投资人出于对自己投资利益的爱护会自觉的选择合理勘查程度和自觉的节约与保护矿产资源。可是近十年来矿业权市场运行的种种问题警示我们,这些认识是不正确的,必须加大政府干预的力度才能引导市场经济正确的走向。作为整顿规范的试点矿种——煤炭已出台多项政府调控措施。笔者曾建议严格勘查阶段用途管制,未经勘探不得开采。这样才能抑制矿业权市场中的投机欺诈行为和掠夺性盲目开采、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的现象,才能保护(未来矿业权融资市场发育后)投资矿产勘查开采的股民们不被愚弄。矿产勘探程度必须有明确的国家标准,而储量级别比例就是要害控制指标,不容回避。

3.4 矿床外部环境与经济评价

开采必须的第二类地质资料矿床外部环境是指: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包括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条件;②矿石技术加工性能;③矿山外部建设环境、自然经济地理,供水供电、市场形势及宏观经济布局支持程度,经济效益评价。这些资料在开采设计中的有用性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强调两点。其一,这些条件以全矿区(项目,井田)作总体研究评价,属于第一层次衡量资源储量类别的条件,不属于第二层次以块段衡量的储量级别条件。其二,一般说来第一类资料矿产内部特点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第二类资料矿床外部环境的重要性是第二位的,但有时候第二位的某些因素会上升到第一位,如新类型难选冶矿石的选冶性能,环境敏感地区的环境地质条件等,它们可能直接危及矿产能否被利用,就必须列入提前重点研究的内容。即使是第二位的也不能忽视,历史上由于第二类资料缺陷造成勘探报告通不过或给开采造成重大损失的不乏其例。

热点内容
推动全社会自觉尊法护法学法 发布:2024-12-23 15:00:14 浏览:943
有关道德的名言名句 发布:2024-12-23 14:57:37 浏览:867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记忆方法 发布:2024-12-23 14:51:02 浏览:697
香港大学mcl法律硕士 发布:2024-12-23 14:13:35 浏览:190
司法考试需要准备多长时间 发布:2024-12-23 14:05:39 浏览:791
离职押工资符合劳动法吗 发布:2024-12-23 13:42:30 浏览:842
博弈论对法学 发布:2024-12-23 13:19:50 浏览:933
简说民法典 发布:2024-12-23 13:10:02 浏览:29
劳动法员工请假的时间规定 发布:2024-12-23 12:59:56 浏览:87
试商法试题 发布:2024-12-23 12:46:26 浏览: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