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伤害事故条例
1. 福州市中小学校学生安全防范和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第三章 事故的处理
福州市中小学校的事故处理工作由市、县各级政府主导,涉及多个部门的协作。当学生发生伤害事故时,第十六条明确指出,学校应立即采取救援措施,如自身无法处理,需尽快将学生送往医院,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家长和相关责任人需共同参与救护,防止伤害扩大。
事故发生后,学校需迅速调查原因,保护现场,及时报告给教育和相关行政部门,重大事故需逐级上报。行政部门会指导学校处理,尽快恢复教学秩序。第十八条提到,事故处理可通过协商、调解或法律途径解决,学校不得因责任未定而拒绝救援。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严格禁止侮辱、暴力行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资源,不得干扰正常的教育活动。处理结束后,学校需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交书面报告,重大事故还需上报政府。
(1)学生伤害事故条例扩展阅读
《福州市中小学校学生安全防范和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经2006年10月26日福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通过,2007年3月28日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批准。该《条例》分总则、安全防范、事故的处理、事故责任的承担与赔偿、法律责任5章33条,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2. 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
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是为了妥善处理学生在校园内发生的伤害事故,保障学生和学校的权益,维护教育教学秩序。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发生的中小学生人身伤害或死亡事故(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
条例强调,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应遵循及时、公正、合法的原则,确保事实清楚、责任明确、处理适当。学校举办者需保证设施投入和人员配备,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学校采取措施预防伤害事故,并在事故处理中协调各方责任。
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负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的义务,需确保设施和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学生也应遵守学校规定,家长需履行监护职责,对孩子的安全进行教育和管理。
对于事故责任的划分,条例明确学校在一定情况下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如设施不符合安全标准、组织活动未做安全防护等。同时,事故的责任人、学校、监护人以及第三方根据各自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责任。学生伤害事故的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营养费、误工补助费等,严重者还可能涉及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死亡赔偿金等。
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时,学校需及时救护、报告和成立处理小组。对于赔偿问题,可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解决,保险公司也可能参与其中。违反条例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
(2)学生伤害事故条例扩展阅读
《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经2001年7月13日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11月17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关于修改〈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的决定》修正。该《条例》共28条,自2001年9月1日起施行。本《条例》施行前已经处理完毕的学生伤害事故,不适用本《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