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通过程序
上海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程序明确,章节分为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两部分。市人民代表大会在会议期间,主席团有权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由大会审议。政府、专门委员会及十人以上联名代表也可提案,经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议程。非会议期间,提案需先经常务委员会审议并通过其程序后再提交大会。
在大会期间,代表和专门委员会审议法规案时,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地方性法规案在提交审议前,需先发给代表听取意见。通过两次或一次审议后,法制委员会统一审议并提出报告,再经全体会议表决。如审议中有重大问题,可授权常务委员会进一步研究或修改。
常务委员会的程序中,主任会议可提出法规案,经审议后决定是否提请会议。委员联名提案同样需要经过审议和决定。在会议举行前,法规草案需送达并广泛听取意见。法规案经过两次审议后,如仍有重大问题,可暂不付表决进一步研究。
审议过程中,重视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本市代表、专家及公众。法规草案最终通过全体会议的过半数投票决定。通过的法规由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
(1)法规通过程序扩展阅读
为了规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活动,完善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结合上海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条例适用于上海市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修改、废止及其相关活动。2001年2月12日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B. 设区的市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设区的市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设区的市的人大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赋予其的权力。地方性法规是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一、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程序
制定地方性法规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首先,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提出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议案,由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其次,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由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负责起草。最后,经过审议通过后,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二、地方性法规的效力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范围限于本行政区域,其效力低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如果地方性法规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则无效。同时,地方性法规不得与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三、地方性法规的修改和废止
地方性法规的修改和废止也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如果需要对地方性法规进行修改或废止,可以由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由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修改后的地方性法规需要重新公布。
综上所述,设区的市的人大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赋予其的权力。制定地方性法规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其效力范围限于本行政区域,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同时,地方性法规的修改和废止也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C. 国务院制订行政法规立法经过哪四个程序
四个程序:提出、审议、表决、公布
基本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发实施令,就可以生效了!至于行政法规由具有制定机关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程序
第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
第十三条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专门委员会审议的时候,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第十四条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法律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先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经常务委员会会议依照本法第二章第三节规定的有关程序审议后,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由常务委员会向大会全体会议作说明,或者由提案人向大会全体会议作说明。
第十五条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
第十六条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大会全体会议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后,由各代表团进行审议。
各代表团审议法律案时,提案人应当派人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各代表团审议法律案时,根据代表团的要求,有关机关、组织应当派人介绍情况。
第十七条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意见,并印发会议。
第十八条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对法律案进行统一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结果报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对重要的不同意见应当在审议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经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会议。
第十九条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必要时,主席团常务主席可以召开各代表团团长会议,就法律案中的重大问题听取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情况和意见向主席团报告。
主席团常务主席也可以就法律案中的重大的专门性问题,召集代表团推选的有关代表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情况和意见向主席团报告。
第二十条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在交付表决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应当说明理由,经主席团同意,并向大会报告,对该法律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二十一条法律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主席团提出,由大会全体会议决定,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作出决定,并将决定情况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报告;也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提出修改方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审议决定。
第二十二条法律草案修改稿经各代表团审议,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决稿,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第二十三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D. 一部法律出台的过程是怎样的
一部法律出台的过程如下:
1、法律案的提出;
2、法律案的审议,是立法程序中最重要的环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法律案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和凝聚共识的过程;
3、法律案的表决,列入全国人大会议审议的法律案,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4、法律的公布,是立法的最后一道程序。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签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载明该法律的制定机关、通过和施行日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第二条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
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九条 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