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 2024-11-09 03:03:15

A. 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是如何区别和分类的

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区别与分类:
1. 法律: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的总称。它具有国家强制力,用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确保国家稳定和社会秩序。
2. 法规:
法规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例如,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法规是在特定领域或区域内规范行为的规范性文件。
3. 政策:
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制定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应当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政策通常涉及国家或政党的长远目标和行动计划。
4. 标准:
标准是一种规范性文件,旨在特定范围内实现最佳秩序,通过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标准涉及产品、服务、过程等方面的规范,以确保质量、安全、效率等方面的统一要求。
总结:
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都是国家管理和治理的重要工具,但它们的制定主体、程序、内容和目的各有不同。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法规是在特定领域或区域内规范行为的规范性文件;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指南;标准则是为了确保特定领域内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而制定的统一要求。

B. 怎样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识别、获取和更新管理制度1、目的 为了获取、更新、识别适用于本公司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获取、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以及适用性确认。3、职责3.1 安全部负责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并确认其适用性,定期更新,并传达到相关部门。3.2 各部门负责配合安全部获取相关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上报安全部。4、工作程序4.1 获取内容:4.1.1国家、地方颁布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及国际条约里有关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4.1.2其他要求事项(1)行业标准中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2)与有关机构的协定;(3)非法规性安全生产管理指南等。4.2 获取途径:4.2.1安全部负责从专业报纸、杂志、网上及上级有关部门等渠道获取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4.2.2安全部定期(每半年一次)与上级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联系,获取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规定;4.2.3各部门获取到法律、法规时报送安全部;4.3 确认适用性:4.3.1安全部根据本公司的特点,确认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与其他要求的适用性,填写《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4.3.2《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经厂长审批后下发到各相关部门。 4.4 符合性判断:4.4.1安全部对照新确定的法律、法规,判断公司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如不符合开展原因和责任分析,并提出整改计划及整改措施;4.4.2安全部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评价应覆盖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出具评价报告。4.5安全部应每年组织员工学习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在新的法规、标准出台时,应及时组织学习,提高员工的守法意识,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4.6 当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更时,由安全部及时修改清单,并重新发放至各部门。

C. 建造师制度文件三大类包括

建造师制度文件三大类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管理文件。
1、法律法规:包括《建筑法》、《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对于工程建设中涉及建造师制度的规定进行了明确。
2、标准规范:包括国家和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文件,例如《建筑企业资质标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对建造师的职责、资格审核、考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3、管理文件:包括各级建设主管部门颁布的管理文件,例如《建筑工程建造师管理办法》、《建造师考试实施细则》等文件,对于建造师的管理和考试实施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建造师制度是指在建筑工程领域中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对从业人员实施的证书制度和管理制度。建造师需要具备相应的学历以及工作经验,并通过国家规定考试拿到相应的证书。建造师还需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为工程建设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建造师通过考试后,需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经过证明材料审核之后获得建造师证书。建造师的证书有效期通常为5年,过期需要重新进行考试申请。

D. 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标准文件(如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各是如何定义的三者间的关系怎样

这三个概念不是一个层次上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法律上的概念,标准文件是管理回上的概念.
其中法律法答规是法律,规章制度是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制定有明确的法律程序,是很严格的,具有时效性稳定性程序性,不能随便修改变更,规章制度呢,主要是行政机关为了加强管理而制定的政策性文件,严肃性弱于法律法规,当然分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
标准文件主要是为了为规范某行业内或某种工作而制定的统一标准,以便促进该行业的工作.
法律法规高于规章制度,规章制度高于标准文件.

E.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的区别

一、区别:

1、概念含义不同:

(1)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法规,在法律体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3)规章,是指有规章制定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并以法定方式对外公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4)规范性文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一般是指属于法律范畴(即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立法性文件和除此以外的由国家机关和其他团体、组织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的总和。

狭义一般是指法律范畴以外的其他具有约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

2、制定主体不同:

(1)法律一般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民法刑法等;

(2)法规,指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机关和经济特区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规章主要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和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4)规范性文件一般指狭义的规范性文件,各级党组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人民团体、社团组织、企事业单位、法院、检察院等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效力的,非立法性文件。

3、效力等级不同: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3)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4)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5)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互有交叉,无法比较。

二、不能直接写成"卫政法发[2006]228号 《卫生标准管理办法》",因为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标题的格式应为XX(发文机关)关于XX(事项)的XX(文种)。

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F. 法律、法规、规范、规程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1.法律。这里的法律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狭义的法律,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两类。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统称,如刑法、民法、诉讼法以及有关国家机构的组织法等法律。非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种具体社会关系或其中某一方面内容的规范性文件的统称。其调整范围较基本法律小,内容较具体,如商标法、文物保护法等。
2.行政法规。它是指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3.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其法定的权限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这里所指的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辖区内有效。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条例是一种综合性法规,内容比较广泛。单行条例是有关某一方面事务的规范性文件。
4.规程,简单说就是“规则+流程”。主要是指生产生活中的固定的操作原则和流程,所谓流程即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前后相继的行动组合,也即多个活动组成的工作程序。规则则是工作的要求、规定、标准和制度等。因此规程可以定义为:将工作程序贯穿一定的标准、要求和规定。
5,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它们可以由组织正式规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物流企业组织为了做到别具特色,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影响组织的决策与行动。
综上所诉,1.法律法规是中国法律的渊源,2.规范是一切具有组织、指导、约束的规定的总称,包括法律、法规、规程

G. 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是如何区别和分类的

区别:

1、制定主体不同

2、制定程序不同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

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我国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

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标准是规范性文件之一。其定义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7)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扩展阅读:

基本内涵

简述

法律通常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立法机关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并由国家强制力(主要是司法机关)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社会规范)。

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

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其中一种区分的方式便是分为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有些国家则会以他们的宗教法条为其法律的基础。

法学家们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法律,包括从法制史和哲学,或从如经济学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方面来探讨。

法律的研究来自于对何为平等、公正和正义等问题的讯问,这并不都总是简单的。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郎士于1894年说:“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时禁止富人和穷人睡在桥下、在街上乞讨和偷一块面包。”

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中,创造和解释法律的核心机构为政府的三大部门: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负责的行政。

而官僚、军事和警力则是执行法律,并且让法律为人民服务时相当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个法律系统的运作,同时带动法律的进步,则独立自主的法律专业人员和充满生气的公民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热点内容
推动全社会自觉尊法护法学法 发布:2024-12-23 15:00:14 浏览:943
有关道德的名言名句 发布:2024-12-23 14:57:37 浏览:867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记忆方法 发布:2024-12-23 14:51:02 浏览:697
香港大学mcl法律硕士 发布:2024-12-23 14:13:35 浏览:190
司法考试需要准备多长时间 发布:2024-12-23 14:05:39 浏览:791
离职押工资符合劳动法吗 发布:2024-12-23 13:42:30 浏览:842
博弈论对法学 发布:2024-12-23 13:19:50 浏览:933
简说民法典 发布:2024-12-23 13:10:02 浏览:29
劳动法员工请假的时间规定 发布:2024-12-23 12:59:56 浏览:87
试商法试题 发布:2024-12-23 12:46:26 浏览: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