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畜禽养殖防治条例

畜禽养殖防治条例

发布时间: 2024-11-24 07:57:06

A. 新余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第一条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畜禽养殖污染是指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以及畜禽尸体等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破坏。第四条畜禽养殖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要求,并依法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第五条市、县(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并将其纳入政府绩效评价考核体系。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环境保护、农业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做枯肆域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管理委员会等派出机构按照市人民政府的规定,负责本辖区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第六条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畜禽养殖监督管理工作,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畜牧败租业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会同农业主管部门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发展和改革、财政、国土资源、住建、城市管理、水务、林业、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工作。第七条鼓励村民自治组织将有关畜禽养殖行为、数量和废弃物处置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畜禽养殖协会应当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防止畜禽养殖环境污染行为。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权制止或检举,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第九条市、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当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倡导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第十条禁止在下列区域建设畜禽养殖场(户):

(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三)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四)农村村民集中居住区500米以内;

(五)铁路、高速公路、国道沿线500米以内;

(六)仙女湖区管委会辖区内和分宜县环仙女湖的乡镇(街道办事处)辖区内;

(七)孔目江沿岸2000米范围内;

(八)袁河、袁惠渠两岸500米范围内;

(九)小(一)型以上水库周边500米范围内;

(十纯轿)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区域。第十一条禁养区不得新建畜禽养殖场(户),已有的畜禽养殖场(户),由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限期关闭或搬迁,并依法予以补偿。

因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调整纳入禁止养殖区域,确需关闭或者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所,致使畜禽养殖者遭受经济损失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予以补偿。第十二条畜禽养殖场(户),应当符合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满足动物防疫条件,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三条畜禽养殖场(户)应当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配套的雨污分流和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设施,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确保其正常运行。委托有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及能力的第三方代为处理的,可以不自行建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

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配套设施不合格,或者未委托第三方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场(户),不得投入生产或使用。第十四条自行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的畜禽养殖场(户)或第三方处理机构,应当建立畜禽养殖档案和相关设施运行管理台账。台账应当载明设施运行、维护情况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和综合利用等情况。

畜禽废弃物未经处理,不得直接向环境排放。向环境排放经过处理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应当符合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

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第三方处理机构应当及时对畜禽粪便、畜禽尸体、污水等进行收集、贮存、清运,防止恶臭和畜禽养殖废弃物渗出、泄漏。

B. 云浮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我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户的养殖污染防治。第三条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应当统筹考虑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损害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促进本市畜牧业实现生产清洁化、污染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引导和支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和利用的产业化发展。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职责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服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林业等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工作。第六条从事畜禽养殖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活动,应当依法履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义务。

采取公司加农户模式进行畜禽养殖的,公司应当指导农户采取措施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第七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可以组织制定、实施有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开展对村民、居民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发现本区域内畜禽养殖污染行为的,应当予以制止并向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或者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

畜禽养殖协会应当加强畜禽养殖的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防止和减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行为。第八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废弃物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的技术研究、装备研发以及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的提高。第九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向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举报畜禽养殖污染违法行为。接受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受理和调查处理。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

接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向实名举报人反馈有关情况,并且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其合法权益。第十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预 防第十一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应当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科学确定、合理布局畜禽养殖的品种、规模和总量。第十二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实施。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应当与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相衔接,统筹考虑畜禽养殖生产布局,确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目标、任务、重点区域,明确污染治理重点设施建设,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污染防治措施。第十三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利和林业等主管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划定或者调整辖区内畜禽禁养区,征求公众意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并向社会公布。

畜禽禁养区内禁止从事畜禽养殖业。第十四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以及养殖户的养殖场所应当符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并且满足当地环境承载能力、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和动物防疫要求。

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五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按照法律法规等有关要求建设相应的雨污分流、粪污贮存、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配套设施。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建设的污染防治配套设施不合格,或者未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保证其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正常运行,建立设施运行管理台账,记载设施运行和污染物的处理、排放、综合利用等事项,并且保存记载事项的原始记录。

C. 大连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户、养殖散户的养殖污染防治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畜禽养殖污染,是指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恶臭、畜禽尸体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和破坏。第三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当统筹考虑促进畜牧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激励引导。第四条市及有关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所需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乡镇人民政府、有关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辖区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市人民政府派出机关根据授权,负责管理区域内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第五条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区域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工作。其派出机构按照规定职责,承担区域内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

市及有关区(市)县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在职责范围内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工作。

市及有关区(市)县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务、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工作。第六条村民委员会、有关居民委员会可以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村民、居民中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发现本区域内畜禽养殖污染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并向生态环境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第七条畜禽养殖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为协会成员提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第八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户、养殖散户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责任主体,应当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对畜禽粪便、污水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并依法接受生态环境和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第九条市及有关区(市)县人民政府对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预 防第十条市及有关区(市)县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编制本行政区域畜牧业发展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应当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合理布局,科学确定畜禽养殖的品种、规模和总量。第十一条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应当会同市及有关区(市)县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应当统筹考虑畜禽养殖生产布局,明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目标、任务、重点区域,明确污染治理重点设施建设,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污染防治措施,并与畜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第十二条市及有关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依法组织划定畜禽禁止养殖区域,并向社会公布。第十三条不得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区域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第十四条畜禽养殖专业户、养殖散户不得在下列区域内从事畜禽养殖活动:

(一)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

(二)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

(三)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四)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第十五条因畜牧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调整以及划定禁止养殖区域,或者因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确需关闭或者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所的,由市及有关区(市)县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关闭或者搬迁,致使畜禽养殖者遭受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补偿。

D. 新宾满族自治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条例

第一条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县的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畜禽养殖污染是指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养殖场排放的废弃物、产生的恶臭等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破坏。
畜禽养殖废弃物是指畜禽养殖活动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尿液、畜禽舍垫料、畜禽尸体、散落的毛羽及清洗动物身体、饲养场地、器具所产生的污水等。第三条自治县县域内的畜禽养殖场(户)常年存栏量达到猪20头以上、牛10头以上、羊50只以上、鸡500只以上、鸭300只以上、鹅200只以上,且未达到国家规定规模标准的养殖场(户)及相当规模的特种养殖场(户),都应当遵守本条例。第四条自治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条例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工商、动物卫生监督行政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本辖区的畜禽养殖污染纠纷。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
对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自治县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第六条村民委员会根据村镇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确定畜禽养殖废弃物贮存场所,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自治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治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审核批准。第七条畜禽养殖应禁止下列行为:
(一)向河道、沟渠、水库库区、旅游区、风景名胜区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
(二)在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贮存畜禽养殖废弃物;
(三)在运输畜禽养殖废弃物过程中造成废弃物渗漏、流失、遗散;
(四)其他在非指定场所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第八条畜禽养殖场(户)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第九条新建畜禽养殖场(户)选址应符合村镇建设规划,符合当地环境承载量和环境保护要求。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村屯人口集中的区域建设养殖场(户)。已建成的畜禽养殖场(户)造成环境污染的,应限期关闭或搬迁。
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户)应当按畜禽养殖规模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或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
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户),环境保护设施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第十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自治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治县动物卫生监督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权予以下列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七条第一项规定的,责令改正,排除危害,并处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违反第七条第二项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违反第七条第三项规定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违反第七条第四项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的,责令进行无害化处理。拒不处理的,由自治县动物卫生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强行处理。所需处理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并处2000元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的,对新建畜禽养殖场(户),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强行拆除,并处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已建成的畜禽养殖场(户),责令限期关闭或搬迁。
违反第九条第三款规定的,责令限期补办环评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责令停止建设,并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第九条第四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不准投入生产,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十一条自治县畜禽养殖污染监督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二条本条例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热点内容
法院个人荣誉 发布:2025-01-23 13:10:17 浏览:736
新婚姻法法定年龄 发布:2025-01-23 12:42:36 浏览:545
公民道德视频 发布:2025-01-23 12:25:13 浏览:991
我国劳动法不认可双重劳动关系 发布:2025-01-23 12:06:33 浏览:890
司法仲裁委员会 发布:2025-01-23 12:05:17 浏览:306
温州中级法院院长 发布:2025-01-23 12:02:52 浏览:268
华南理工社会保障法课程作业 发布:2025-01-23 11:37:47 浏览:675
路钢律师 发布:2025-01-23 11:32:00 浏览:489
上市公司并购有哪些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23 11:09:55 浏览:539
人民法院的立案条件 发布:2025-01-23 10:55:41 浏览: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