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清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清单

发布时间: 2024-11-30 20:41:03

❶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有哪些内容

您好,职业安全健康相关法律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9.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m2.5.1)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1983.9.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992.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企业法(1988.4.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10.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4.7.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1990.9.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1.5.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1993.9.1)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1956.5.25)
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1963.3.30)
电气安全管理规程(1986.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1986.10.29)
乡镇煤矿安全规程(1987.4.30)
关于加强乡镇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规定(1987.7.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1987.1.1)
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重点要求(1987.8.1) 等等……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❷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

法律分析:《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是为加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规范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5年3月26日发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9年2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2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修改〈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等4件部门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法律依据:《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规范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的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第三条 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全国范围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监督管理;结合职业病防治工作实际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能力建设,并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❸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有哪些

一、职业健康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的基本法律。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清伍枝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疾病,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国家加强职业健康保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提高职业病综合防治能力和水平。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应当为职工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和条件;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职业健康知识,提高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保持和促进自身健康。女职工依法享有月橘码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的职业健康保护。用人单位应当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健身活动,保护职工健康;国家鼓励用人单位开展职工健康指导工作,提倡用人单位为职工定期开展健康检查。
1.劳动合同应写明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劳动者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女职工有权拒绝矿山井下、高强度体力劳动等禁忌作业。职业健康检查是早期发现劳动者健康损害与职业禁忌症,减轻职业病危害后果的重要措施,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职业健康检查不能由一般健康体检替代。
2.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及时进行应急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疑似职业病应依法进入职业病诊断程序,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职业病诊断可以在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申请鉴定。职业病诊断鉴定实行两级鉴定制,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省级鉴定为最终鉴定。国家对职业病实行分类管理,制定并发布《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3.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确诊为职业病后,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以便享受工伤待遇。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的,职业病相关的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用人单位不存在或无法确定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医疗和生活方面的救助。
二、职业健康保护基本知识
1.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不良健康效应的严重程度与接触危害因素的水平有关。长期吸入矿物性粉尘导致的尘肺病是不可逆的疾病。生产性粉尘的控制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遵循“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不能用棉纱口罩和医用口罩代替防尘口罩。
2.工作中接触化学有害因素应注意预防化学中毒,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工作场所通风,规范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定期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接触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应注意预防窒息和刺激性气体中毒,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检修设备,防止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加强通风和日常监测,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装置自动报警设备,正确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
3.工作场所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可导致听力损伤甚至耳聋,应做好噪声源和噪声传播的控制,规范佩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工作要注意预防中暑,严重中暑可致死亡,应合理设计工艺流程,采取通风降温、隔热等技术措施,供给含盐清凉饮料、补充营养,特殊高温作业劳动者须佩戴隔热面罩和穿着隔热、阻燃、通风防热服。工作中接触放射线可能导致急、慢性放射性疾病、癌症或遗传疾患。从事放射工作作业时,应正确使用放射防护用品,正确佩戴个人剂量计。进入可能存在大剂量的放射工作场所时,需携带报警式剂量仪。
4.长期伏案低头作业、固定体位作业或前倾坐姿工作要通过伸展活动、间歇性休息答敏等方式,避免颈椎病、肩周炎和腰背痛的发生。长期站姿作业要通过适当走动等方式保持腰部、膝盖放松,防止静脉曲张。工作压力过大或暴露于极端场景可能会损害身心健康,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或寻求专业帮助予以缓解。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有利于维护和促进身心健康。
三、职业健康保护基本技能
1.知晓获取职业健康信息和服务的途径。
2..知晓本岗位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理解本岗位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说明。
4.理解本岗位有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建议。
5.遇到急性职业伤害时,能够正确自救、互救并及时报告。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能拨打 120 或合作医疗机构联系电话。
6.体表被放射性核素污染时,能够立即实施去污洗消;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时,能够尽快寻医进行阻吸收和促排。出现心理问题,懂得向心理健康热线或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帮助。
7.发生工作场所暴力或骚扰时,能主动报告或报警。
四、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
1.遵守与职业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积极参与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参加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主动学习和掌握职业健康知识和防护技能。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并能判断其运行状态。正确选用和规范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正确识别有机溶剂有毒成分。正确使用工作场所冲洗和喷淋设备。
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要做到一通风、二检测、三监护。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应积极参加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关注检查结论,并遵循医学建议,需要复查的要及时复查。发现所患疾病可能与工作有关,及时到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进行咨询、诊断、治疗和康复。
4.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不良姿势作业,合理安排工间休息和锻炼。了解身心健康状况,懂得自我健康管理。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掌握新冠肺炎和其他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法律依据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下列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须制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一)职业卫生专业基础标准;
(二)工作场所作业条件卫生标准;
(三)工业毒物、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四)职业病诊断标准;
(五)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
(六)职业防护用品卫生标准;
(七)职业危害防护导则;
(八)劳动生理卫生、工效学标准;
(九)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查、公布、复审和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条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第四条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

❹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有哪些

部分已被新法替换,请核实。
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目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1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29日修正)。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7号)。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1988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号)。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2号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年12月3日国务院)。
16.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52号)。
17. 放射性同伴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1989年10月24日国务院)。
18. 公共场所管理条例。(1987年4月1日国务院)。
19.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1年3月11日卫生部第11号)。
20. 突发公共卫生事故应急条例。(2003年5月9日国务院)。
21. 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月起施行)。
22.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1956年5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3.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7月21日国务院)。
24.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1984年7月18日修正)。
25. 职业病目录。
26.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0号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27.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1987年11月5日卫生部等)。
28.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3号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29.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1号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30. 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1997年10月29日)。
31.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1995年6月2日卫生部)。
32. 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1992年1月1日)。
33. 防止矽尘危害工作管理办法。(1963年10月30日劳动部、卫生部、全总工会)。
34. 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1990年1月18日 劳动部)
35. 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1960年7月1日卫生部、全总工会、劳动部)。
36.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1999年12月24日卫生部)。
37. 有色金属工厂安全卫生设计暂行规定。(1988年12月12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劳动部[88]中色安字958号)。
38.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2001年12月20日国家经贸委第30号)。
39.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40.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
41.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83)。
42. 高温作业分级(GB4200-84)。
43. 冷水作业分级(GB/ T14439-93)。
44. 低温作业分级(GB/T1440-93)。
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46.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11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4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996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
49.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6年10月30日劳动部)。
5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物品管理条例。(1984年1月6日国务院)。
51. 矿山安全条例。(1982年2月13日国务院1982年7月1日实施)。
52. 矿山安全监察条例。(1982年2月13日国务院1982年7月1日实施)。
53.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年4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2号)。
54.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1989年3月29日)。
55.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1991年2月22日国务院第75号发布)。
56.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国务院)。
57.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2003年5月12日颁布2003年7月1日施行)。
58. 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1995年10月1日)。
59.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1995年4月7日劳动部)。
60. 矿山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资格考核规定。(1996年2月6日劳动部)。
61.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79号)。
62. 安全预评价导则。
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公布)。
6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6号)。
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
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
6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6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7号)。
70.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年7月1日环境保护部发布)。
71.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8月3日)。
72.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1995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90号)。
73. 环境标准管理办法。(1999年1月5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务会议讨论通过)。
74. 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1999年11月2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75.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1992年7月7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76.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7月1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77. 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988年5月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7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7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
8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2-1996)。
81.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❺ 我国哪部法规有职业卫生相关条款

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法律:专业法——《职业病防治法》、相关法——《劳动法》、《工会法》、《矿山安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乡镇企业法》、《早蚂刑法》、《民法通则》、《建筑法》、《执业医师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
法规:《尘肺病防治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裤搜保护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胡睁历《工伤保险条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第二条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和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对其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❻ 我国国家级和部级以上与职业病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法律:专业法——《职业病防治法》、相关法——《劳动法》、《工会法》、《矿山安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乡镇企业法》、《刑法》、《民法通则》、《建筑法》、《执业医师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
法规:《尘肺病防治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工伤保险条例》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0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1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9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3号)、《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4号)、《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5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1号)、《深海石油作业职业卫生管理办法》(卫监督〔2005〕40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规定》(卫监督发〔2006〕375号)《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18号)、《放射事故管理规定》(卫生部、公安部令第16号)、《核设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25号)、《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6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规定》 (卫生部令第55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 63号)、《职业病目录》(卫生部、劳动保障部 卫法监发[2002 ]108号文)、《卫生部关于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审定工作的通知》 (卫法监发[2002] 309号)、《卫生部关于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卫法监发 [2003]135号)、《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 [2003]142号、《卫生部关于开展建设项目放射卫生审查工作的通知》(卫法监发 [2003]239号)《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的通知》、卫法监发 [2003]350号、《卫生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工作程序》(卫监督发〔2005〕318 号)、《卫生部关于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318 号)、《卫生部关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分工意见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31 号)、《卫生部关于实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卫监督发〔2006〕415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卫监督发〔2008〕9号、《关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意见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03〕15号)、《关于放射源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03〕17号)

❼ 求法律法规清单(安全、卫生、职业健康、特种设施等)

安全生产法律

1、安全生产法
2、职业病防治法
3、矿山安全法

安全生产法规

1、 安全生产许可证专条例
2、 生产安属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4、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5、 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6、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
7、 吉林省安全生产条例

❽ 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涉及多个层面,国家法律、地方政府法规与规章共同构成了这一领域的重要框架。

国家层面,主要有关于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的法律与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范了企业安全生产的法律责任、管理责任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权利,强调了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首要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则详细规定了职业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管理等内容,确保了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

地方政府在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更加具体的地方性法规与规章,进一步细化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措施。例如,《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和《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等,从地方特色出发,对特定行业、特定领域的职业健康安全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规定。

环境保护法律与法规,也是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进行了关联性规定,强调企业在生产活动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劳动者健康。

消防法律与规程,同样是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了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责任和措施,确保了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同时,各行业内部也应制定相应的消防规程,以适应不同场所、不同设备的特点。

应急管理规定也是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文件,为应对职业健康安全突发事件提供了制度保障,确保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综上所述,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体系,涵盖了国家法律、地方政府法规与规章、环境保护、消防管理以及应急管理等多个方面,共同为保护劳动者健康、保障生产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热点内容
上市公司并购有哪些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23 11:09:55 浏览:539
人民法院的立案条件 发布:2025-01-23 10:55:41 浏览:504
法院不支持20 发布:2025-01-23 10:40:01 浏览:161
法院招财务 发布:2025-01-23 10:05:18 浏览:808
荆州法官助理 发布:2025-01-23 10:00:17 浏览:152
宠物进酒店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23 10:00:14 浏览:454
玉树州法院升 发布:2025-01-23 09:45:37 浏览:513
通辽律师在线咨询免费热线 发布:2025-01-23 09:25:08 浏览:472
新劳动合同法同工同酬 发布:2025-01-23 09:20:33 浏览:898
道德经女门 发布:2025-01-23 08:29:27 浏览: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