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规制边界
❶ 高空抛物是怎么定义的是否出道了法律,触犯了什么法律
高空抛物是指故意在高空将物品向下抛的行为,恶意高空抛物造成严重损害或者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是会构成犯罪的。
高空抛物,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是民事侵权的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造成他人死亡的,可以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是犯罪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及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抛掷坠落物品致害责任,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此外共同侵权情况下,即加害人为二人或二人以上的情况,加害人除应承担一般高空抛(坠)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外,还应承担共同侵权所负的连带责任。
❷ 田笑:网络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行为的刑法规制
田笑,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律师,深入剖析了2019年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报告中关于网络欺凌和性侵害的严峻挑战。报告揭示,尽管75.3%的网民懂得维护网络权益,但令人担忧的是,66.0%的未成年人并未经历过网络安全事件。网络欺凌和性侵犯的频发,呼唤着对网络素养教育、监管和行业自律的迫切需求。
在网络欺凌方面,媒介的隐蔽性使得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深远。据统计,频繁接触游戏和短视频可能加剧问题的严重性。刑法对此有所规制,如寻衅滋事罪,《网络诽谤司法解释》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辱骂、恐吓或散播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若达到一定程度,可构成寻衅滋事罪。然而,如何界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至关重要,以避免过度打击。
侮辱罪和诽谤罪的界限也需明确。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侮辱和诽谤,情节严重者可分别构成侮辱罪和寻衅滋事罪。值得注意的是,单纯转发虚假信息也可能触犯诽谤罪,司法解释减轻了自诉人的举证责任,但对网络犯罪的证据获取仍需关注。
侵犯个人隐私的犯罪行为,如未经同意公开个人信息,若达到严重标准,将构成犯罪。网络空间中的性侵害案件,如“新城控股”和“某上市公司高管”事件,表明利用网络实施的性侵行为日益增多。最高法院案例强调,非接触型网络性侵犯罪对未成年人的伤害尤其严重,法律对这类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容忽视。
在网络犯罪的严重案例中,如被告人王某被判处死刑,其暴力胁迫网络强奸14名受害者,其中包括多名幼女,这一判决彰显了法律对网络犯罪的零容忍态度。另一案例,骆某因网络猥亵儿童被判有期徒刑二年,进一步警示了网络空间的法律边界。
为了有效保护未成年人,司法系统强化了网络强制报告和从业禁止制度,互联网企业如抖音、快手需实施青少年沉迷系统,家庭和学校也在《保护法草案》中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同时,网络素养教育成为关键,包括网络安全教育和文明网络行为的培养,旨在降低沉迷风险,提升青少年自我保护和信息鉴别能力。
田笑的研究借鉴了周书还关于媒介风险与网络素养影响的研究,刘宪权和林雨佳的青少年网络欺凌法律规制,以及桑本谦对网络色情与国家竞争力的深入分析。同时,《2019年全球互联网法律政策观察》报告为这一领域的法律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❸ 民法界和形法界的区别
民法和刑法从概念上,区别当然在于规制对象的不同。民法或许还有些边界不明(轻微的刑事案件可能转化为民事案件办理),刑法却是极明确地,只管伤天害理的大事,杀人放火、给社会发展造成极大障碍、做了人民公敌的、会造成极大社会影响的事。换官话说,民法调整的是人身财产权利关系,刑法规制的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而这背后的原因则是二者的玩家和玩法不同。民法是私对私,起诉方和应诉方平等站在法官左右,各说各的理,到头来判出了结果,也是输的人自己向赢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或给钱,或做事,或道歉。但刑法却是公对私,起诉方永远只有公诉人(在咱们国家也就是检察院),身后站着的是强力无匹的国家机器,应诉方却是个人或者集体,再厉害也就是老百姓,乃庙堂与江湖之争,虽然也是平等地站在法庭两边,平等地跟法官讲自己的理,但谁也能看出来一强势一弱势,实力悬殊。而且刑法法庭判了结果出来,可就不是两位玩家自行解决了,公诉人玩输了还罢,应诉的那边玩输了直接就被国家机器押进大牢或者送登极乐了。
所以在我看来,民法和刑法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民法是个补充性质的游戏规则,两个小朋友玩游戏闹矛盾了拿出来讲讲理,刑法却是这个幼儿园说一不二的惩罚规则,是小朋友之外的权威,是幼儿园阿姨拿着来批评你,打屁屁的。
用官话说,我觉得两者在创设上最大的差别是,民法的根本原则是私法自治原则,也就是只要您自己愿意,不碍别人的事儿,基于民主自由平等,法律都支持您自己随便来。民法只管你太自由太放飞,碍着别人的自由的时候。至于刑法,就不能自治了,因为已经伤天害理了,国家作为你的母亲必须出来管管你,不能一个人害了一家子,所以即使有人付钱请你杀了他,立好了字据,说“我自找的,就是不想活了,别追究杀我的好心人”,你杀了他也是犯罪。刑法是原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