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部门规章
法律分析: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Ⅱ 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区别
法律分析: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部门规章是国务院所属的各部、委员会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七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报请批准的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综合考虑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依照本条第二款规定行使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依照前款规定确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已经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涉及本条第二款规定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
Ⅲ 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哪个效力大
【法律分析】: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属于同一效力位阶,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如下:
如果出现冲突的话,由下面的方式进行选择地方性法规或者部门规章:
1、先由国务院裁决,如果国务院认为适用地方性法规,则适用地方性法规的相关规定;2、但是若国务院认为应适用部门规章,则需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我国法律体系的法律位阶共有五级,分别是: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九十条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第九十五条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
(一)同-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 ,由制定机关裁决;
(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Ⅳ 部门规章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部门规章并非法律,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定义的规范性文件。这类文件由国务院各组成部门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依据法定程序制定,其效力低于法律与行政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十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基于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规章。
部门规章涉及的具体事项,必须限于执行法律或国务院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范围之内。若无相应法律或国务院行政法规、决定、命令作为依据,部门规章则不得设定削减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权益或增加其义务的规定,亦不得增加本部门权力或减少其法定职责。
部门规章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它不仅规范了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也保障了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通过合理制定和有效执行部门规章,可以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确保公共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此外,部门规章还促进了政府各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增强了政策实施的可操作性。在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章内容科学合理,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总之,部门规章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工具,其制定与执行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Ⅳ 区分哪些是法律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1、范复围不同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制部门规章这三个的范围不一样,法律法规范围最大,包含了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是单独的。2、制定人不同法律法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行政法规则是国务院制定,而部门规章是适用于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等这些部门自己发布的。3、适用对象不同法律法规适用于所有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行政法规是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适用普通民众;部门规章同样不适用普通民众,是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自己调整内部范围内的行政管理关系的。
Ⅵ 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哪个效力大
法律分析: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哪个效力大:我国法律层面一般有4个等级,法律(含宪法)、法规、行政规章(含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发生争议是先提交国务院审查。
法律依据:《立法法》第七十八条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