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违法的条例
『壹』 传销行为由哪个部门立案侦查
传销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立案侦查。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举报传销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调查核实,依法查处,并为举报人保密;经调查属实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传销行为由哪个部门立案侦查?
《禁止传销条例》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举报传销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调查核实,依法查处,并为举报人保密;经调查属实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第九条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含有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传销信息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电信等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查处。
第十三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传销行为,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传销案件,对经侦查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移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
传销归工商局管,需要派出所去搜集证据。
禁止传销条例 第十三条规定: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传销行为,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传销案件,对经侦查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移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
第八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查处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传销行为。
第九条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含有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传销信息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电信等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查处。
第十条在传销中以介绍工作、从事经营活动等名义欺骗他人离开居所地非法聚集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由公安机关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
第十一条商务、教育、民政、财政、劳动保障、电信、税务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查处传销行为。
第十二条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应当在当地人民政府指导下,协助有关部门查处传销行为。
第十三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传销行为,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传销案件,对经侦查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移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
根据我国相关的侦查体制,传销类案件的立案以及举报等都由工商行政部门进行管理。传销是一种影响极其恶劣的行为,近年来我国在不断加大对其打击力度。在实际生活中遭遇传销时,都可以向工商部门进行举报,工商部门以及公安机关也会及时的进行侦查与办理。
『贰』 直销法《禁止传销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4号)于2005年8月10日经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5年11月1日起实施,旨在防止欺诈,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条例由总理温家宝签署,全文如下:
1. 总则:第一条明确,为防止传销活动,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定义了传销行为,包括发展人员并以销售业绩计算报酬,要求交费取得资格等,以非法牟利为目的。第三条至第五条强调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领导和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应依法查处。
2. 传销行为及查处:第七条列举了传销行为的具体形式,如发展人员并计算层级奖励。第八至第十二条规定了不同部门在查处传销中的职责,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到教育、电信等都需配合。
3. 查处措施和程序:第十四条至第二十一条详细规定了查处传销的措施,如责令停止、查封扣押、调查取证、公示警示等,并强调了公正执法和责任追究。
4. 法律责任:第二十四至二十九条明确了不同主体违反条例的法律责任,包括罚款、停业整顿、吊销执照、刑事责任等。
5. 附则:第三十条指出条例自2005年11月1日起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