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变更条例
Ⅰ 改名需要什么手续已经满18周岁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八条,公民变更姓名需遵循以下程序:
对于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变更姓名需由本人或其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提出申请;而成年人则需本人直接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
申请变更姓名时,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个人书面申请、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以及能够证明变更理由的原始证明材料。如果是单位职工,还需提供单位人事部门的同意变更证明。
变更姓名是一项重要的决定,一旦成功,所有相关的记录,如毕业证书、社保证卡、公积金账户、甚至婚姻证明等,都需要进行相应更正。否则,可能会在需要审查这些证件时遇到麻烦。
考虑到这些因素,建议在变更姓名前仔细考虑。如果你是大学生,改变后的姓名将出现在你的大学毕业证书上。此时,因姓名变更而需要同样变更姓名的证件或证明相对较少,尤其是中小学的毕业证书及其他资料等,对最后学历证件上的姓名效力影响不大。因此,现在的你是最适合进行姓名变更的时候。
户口簿是户口登记的重要凭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四条和第五条对此进行了详细规定。
条例指出,户口登记机关应设立户口登记簿,城市、水上及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每户发放一本户口簿。农村则以合作社为单位发放,合作社外的户口不予发放。
户口登记簿和户口簿登记的事项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效力。同时,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同主管人共同居住一处立为一户,以主管人为户主。单身居住的自立一户,以本人为户主。
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可共立一户或分别立户。户主负责按照条例的规定申报户口登记。
Ⅱ 公民一生只能改一次姓名的法律法规依据是什么
公民一生只能改一次姓名的法律法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姓名登记条例》第二十条:年满专十八周岁的公民依属照第十八条的规定申请办理名字变更登记的,以一次为限。民族良俗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宗教教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拓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姓名登记条例》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办理名字变更登记
(一)同时在同一单位工作或者在同一学校学习姓名相同的;
(二)与社会知名人士姓名相同的;
(三)与声名狼藉人员姓名相同的;
(四)与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姓名相同的;
(五)名字粗俗、怪异的;
(六)名字难认、难写的;
(七)名字可能造成性别混淆或者误解的;
(八)公民出家或者出家人还俗,变更为法名、道名或者原姓名的;
(九)因其他特殊原因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九十九条 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Ⅲ 改名字的有关法律条例有几条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更改名字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具体来说,17、18条详细规定了更改名字的流程。首先,需要更改名字的人应当向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提交申请,并详细说明更改名字的理由。在某些情况下,户口登记机关可能会要求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对于未满18周岁的公民,名字变更需由本人或其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而年满18周岁的公民,则需由本人直接申请。
此外,《民法通则》第99条进一步明确了公民的姓名权,允许公民自主决定、使用和变更自己的姓名,同时强调禁止他人干涉、盗用或假冒。《户口登记条例》第18条明确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若需变更姓名,应向户口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同时,公民的姓名权受到法律保护,一旦姓名权受到侵害,受害者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或进行赔礼道歉。
因此,如果申请修改姓名遭到拒绝,或者被限制使用特定文字作为名字,这可能被视为对公民姓名权的侵犯。在这种情况下,公民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Ⅳ 成年人改名字的具体程序
姓名变更、更正登记的规定,成年人变更姓名规定如下:
一、受理条件:
1、宗教名与世俗名改换的。
2、收养或解除收养、父母离婚或再婚等原因需要将子女姓名变更的。
3、在同一学校、小区(村委)或工作单位内姓名完全相同,给生活、工作带来不便的。
4、姓名用字不雅,字音字义有辱人格的。
5、名字中含有冷僻字的。
6、因故造成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及人口信息系统记载的姓名与实际用名不一致的。
7、其它特殊原因的。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即可受理。但对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接受刑事追诉、服刑、被劳动教养、被通缉、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人员,一律不予更改姓名。
二、变更、更正姓名原则:
1、姓氏随父或随母原则。因特殊情况改随祖辈姓氏的,必须先确认双方家庭成员法律关系成立。
2、使用规范汉字原则。对姓氏中的异体字和已使用繁体、异体或冷僻字登记姓名的,原则上可以保留。变更、更正姓名应使用规范汉字。少数民族和被批准入籍的公民,可依照本民族或原籍国家的习惯取名,但填写时用汉字译写,不允许填写中英文夹杂的姓名。
三、所需提交材料:
年满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凭本人书面申请、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和《变更申请表》(派出所户籍窗口领取)。出家或者还俗的人员,需提供县以上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出具的出家或还俗证明。
四、受理审批机关:
由姓名变更人所在地户口登记派出所受理审批。
五、办理时限:
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结。
(4)姓名变更条例扩展阅读:
《姓名条例》新规:
1、父母双姓可同用
《姓名登记条例(初稿)》中首次对公民起名作出硬性规定:公民应当随父姓或母姓,但允许采用父母双方姓氏。子女采用父母双方姓氏时,可按照双姓起名,但不算作复姓,按照中国现有1601个姓氏计算,这种做法将新增128万个双姓,从而缓解大姓人口姓名重复的问题。
从中国实际情况来看,允许子女随父姓或母姓,提倡采用父母双方姓氏,既可以表明子女与父母双方的家族和血缘关系,同时对于解决大姓人口的姓名重复问题,也具有积极意义。
2、用字限制
对于公民取名用字,应当在一定前提下予以必要的限制。《条例》规定:姓名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1、损害国家或者民族尊严的;
2、违背民族良俗的;
3、容易引起公众不良反应或者误解的。
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数字、符号:已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但姓氏中的异体字除外、自造字、外国文字、汉语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符号、其他超出规范的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范围以外的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