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法规
① 国家对房屋供暖的室内温度和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对国家对房屋供暖的室内温度和时间没有相应的法规,都是以各省市地方性供热条例为依据。
以青岛市为例,根据《青岛市供热条例》规定:
第三十一条 采暖期为每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至次年的四月五日(城阳区、黄岛区及各县级市人民政府可以适当调整采暖期)。采暖期内用户室内供热温度不得低于18℃。厨房内温度不得低于10℃。
供热单位应当在采暖期开始前五日进行试供热,做好调试、排气等工作。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供热时间和供热温度另有要求的,由供用热双方协商确定。
(1)供热法规扩展阅读: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青岛市供热条例》规定:
第五十一条 经测定,确认被测房间供热温度不达标,属于供热单位原因的,供热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保证供热温度达到规定标准。在供热温度达标之前的期间,为室温不合格的天数。对被测房间室温不合格的天数,供热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向用户退还热费:
(一)供热温度高于或者等于16℃、低于18℃的,退还热费的20%;
(二)供热温度高于或者等于14℃、低于16℃的,退还热费的50%;
(三)供热温度低于14℃的,全额退还热费。
因用户遮蔽散热器、擅自改动室内供热设施等原因,致使供热质量不达标和造成相关损失的,责任由用户承担。
第五十二条 对采暖期内未供热的,供热单位应当按照实际未供天数全额向用户退还热费。
第五十三条 供热单位向用户退还热费的,应当在每年采暖期结束后至六月三十日前通知用户并办理退费。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五十四条 供用热双方发生供热争议的,可以申请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调解,也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
② 国家供热管理条例
国家供热管理条例
一、概述
国家供热管理条例是为了加强城市供热管理,保障热用户权益,促进供热事业健康发展而制定的。该条例对供热规划、设施建设、供热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二、详细内容
1. 供热规划与设施建设:国家供热管理条例要求各级政府进行科学的供热规划,合理布局热源、热网等供热设施。同时,对于新建设的供热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划要求,确保其安全可靠。
2. 供热管理:条例规定了供热单位的管理职责。供热单位需确保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及时处理各类故障,保障热用户的正常用热。此外,对于热费的收取、使用和管理也进行了明确规定,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3. 服务质量:国家供热管理条例非常重视热用户的使用体验。供热单位必须提供优质的服务,包括热情的咨询、及时的报修响应、定期的检查维护等。同时,对于特殊群体的热用户,如老年人、残疾人等,供热单位还需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4. 监督与处罚:条例明确了对于违反规定的供热单位,将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停业整顿等处罚。同时,对于热用户的合法权益,条例也提供了法律保障,确保热用户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服务。
三、意义
国家供热管理条例的出台,对于规范供热市场、保障热用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供热单位提供了明确的管理依据,也为热用户提供了法律保障,促进了供热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国家供热管理条例是保障供热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法规。通过加强供热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热用户能够享受到安全、舒适的供热服务。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也将依法进行处罚,以维护市场的公平与秩序。
③ 国家供暖规定法规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供热服务》第五条 规定供热温度不得低于18℃,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等方式中断供热系统供暖以达到拆迁、征用等目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供热服务》 第五条 在正常天气条件下,且供热系统正常运行时,供热经营企业应确保用户的卧室、起居室内的供热温度不低于18℃。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