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健康管理办法规定

健康管理办法规定

发布时间: 2025-03-30 14:38:52

1. 健康证管理办法

法律分析:健康证是指预防性健康检查证明,证明受检者具备做从业规定的健康素质。健康证主要涉及五个行业六种疾病,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的健康。

健康证是指对食品、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有害作业人员、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在校学生等按国家卫生法律、法规规定所进行的从业前、从业和就学期间的健康检查。

法律依据:《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的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第三条 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全国范围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监督管理;结合职业病防治工作实际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能力建设,并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2.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加强对其健康的监督管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二、管理办法


1.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与准入制度


该办法明确了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和准入制度。所有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健康体检,符合健康标准方可从事相关工作。同时,建立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对其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管理。


2. 放射安全防护与健康教育


办法强调了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和健康教育。要求工作场所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减少放射线对人员的危害。同时,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健康检查与监测


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定期的健康检查和监测。这包括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以及离岗时的检查。检查结果将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将及时进行处理。


4. 放射病的防治与管理


对于放射工作人员可能发生的放射病,该办法也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建立放射病的防治体系,对发生的放射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对放射病的报告、统计和管理也做出了明确要求。


三、监督与处罚


相关部门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于违反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进行处理,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


四、附则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解释权归相关部门所有。随着工作的深入和实际情况的变化,将不断完善和修订本办法。


以上内容即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简要解释,旨在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加强对其健康的监督管理。

3.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放射工作单位及其放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放射工作单位,是指开展下列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一)放射性同位素(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源)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和废弃处理;

(二)射线装置的生产、使用和维修;

(三)核燃料循环中的铀矿开采、铀矿水冶、铀的浓缩和转化、燃料制造、反应堆运行、燃料后处理和核燃料循环中的研究活动;

(四)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和放射工作场所的辐射监测;

(五)卫生部规定的与电离辐射有关的其他活动。

本办法所称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第三条卫生部主管全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第四条放射工作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使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管理符合本办法和有关标准及规范的要求。第二章从业条件与培训第五条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年满18周岁;

(二)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要求;

(三)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

(四)遵守放射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五)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第六条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放射工作单位负责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为其申请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向为其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开展本办法第二条第二款第(三)项所列活动以及非医用加速器运行、辐照加工、射线探伤和油田测井等活动的放射工作单位,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其他放射工作单位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的规定,由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放射工作人员证》的格式由卫生部统一制定。第七条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参加相应的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4天。第八条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超过2年,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2天。第九条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建立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培训档案。培训档案应当包括每次培训的课程名称、培训时间、考试或考核成绩等资料。第十条放射防护及有关法律知识培训应当由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条件的单位承担,培训单位可会同放射工作单位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并按照培训计划和有关规范或标准实施和考核。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将每次培训的情况及时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第三章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第十一条放射工作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安排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30天,最长不应超过90天;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按照有关标准执行;

(二)建立并终生保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三)允许放射工作人员查阅、复印本人的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第十二条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应当包括:

(一)常规监测的方法和结果等相关资料;

(二)应急或者事故中受到照射的剂量和调查报告等相关资料。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将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及时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第十三条放射工作人员进入放射工作场所,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正确佩戴个人剂量计;

(二)操作结束离开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时,按要求进行个人体表、衣物及防护用品的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发现污染要及时处理,做好记录并存档;

(三)进入辐照装置、工业探伤、放射治疗等强辐射工作场所时,除佩戴常规个人剂量计外,还应当携带报警式剂量计。

热点内容
社会测量法的创立者是 发布:2025-04-01 17:16:21 浏览:408
合同法学区房 发布:2025-04-01 16:50:50 浏览:972
电白法院拍卖公告 发布:2025-04-01 16:39:05 浏览:279
金平法学奖 发布:2025-04-01 16:13:24 浏览:491
工商营业执照正本丢了副本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4-01 15:55:05 浏览:687
企业法律顾问实务讲义 发布:2025-04-01 15:50:44 浏览:554
厦门集美律师 发布:2025-04-01 15:42:22 浏览:746
制安条例 发布:2025-04-01 15:38:03 浏览:331
可能存在立法平等吗 发布:2025-04-01 15:35:51 浏览:490
合同法赔偿金案例 发布:2025-04-01 15:34:16 浏览: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