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教育法律法规考点

教育法律法规考点

发布时间: 2025-03-31 21:53:36

A. 教师资格证教育法律法规重点

1:制定依据、时间和地位类2:管理主体、负责部门类3:时间、数字、年龄类4:经费投入类5:教师的工资、补助、奖励和考核6:教师的权利与义务7:学生的权利8:对未成年犯的教育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0:法律责任类11:原则方针和特殊要求类12:新增法律考点

B.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法律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0号)管理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十条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第十一条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是:
(一)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二)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三)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四)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学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五)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六)取得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应当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类别,分别具备高等、中等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
第六条 教师资格条件依照教师法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其中“有教育教学能力”应当包括符合国家规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身体条件。
第七条
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依照教师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执行。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第六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第七条中国公民依照本办法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
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者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对于确有特殊技艺者,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其学历要求可适当放宽。
第八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教育教学能力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体测试办法和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二)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少数方言复杂地区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标准;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普通话水平,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标准。
(三)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第九条高等学校拟聘任副教授以上教师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者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只需具备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三)项规定的条件。

C.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部分重点:教育法律法规

【导读】在特岗考试中,近年来教育法律法规考察的比重居高不下,该模块知识点比较琐碎、晦涩,这也就增加了考生的备考难度,通过整理相关重点的教育法律法规的知识点,已期加强考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减轻备考的负担,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学习一下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部分重点:教育法律法规。

重点一:学生的基本权利

(一)受教育权:授完法定年限教育的权利;学习权;公正评价权

(二)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

(三)财产权:财产所有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

实战演练:

1.下列行为属于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的是( )。

A.不让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考试 B.私拆学生信件

C.使用学生照片做广告 D.没收学生手机

【答案】A。解析:选项A不让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考试侵犯了学生的学习权,即也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选项B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选项C侵犯了学生的肖像权。选项D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2.学生将手机偷偷带到学校在课堂上玩游戏,班主任进行了没收。放学后学生要求班主任归还,班主任以耽误学习为由,拒不归还,侵犯了学生的( )。

A.受教育权 B.名誉权 C.隐私权 D.财产权

【答案】D。解析:财产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其财物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题干中手机属于学生的私有财产,班主任无权占有,不归还。

重点二:法律责任

(一)行政法律责任:行为人因实施行政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简称行政责任。

(二)民事法律责任:由于人们实施民事违法行为所导致的赔偿或者补偿的法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既有个人责任也有连带责任或由相关人员替代责任。

(三)刑事法律责任:由于实施形式违法行为所导致的受刑罚处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最为严厉的法律责任。依据严重违法行为,即由犯罪行为引起,其社会危害大。只有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按照刑事诉讼才能决定。

(四)违宪责任:教育作为宪法确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与宪法所规定的教育基本制度密切相关。教育领域内的权利的获得,均以宪法为根本来源,因此教育活动在一定情况下,产生危险的责任也是可能的。

关于法律责任理解,迅速备考:

法律责任

1.刑事责任: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

2.行政责任:行政处分(体制内:老师,校长,局长;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档查看)

行政处罚(体制外:小商贩,网吧;罚款,吊销营业执照)

3.民事责任:钱房地和财产有关

教师职务和非职务行为的责任承担

1.职务行为:与教学活动相关(教师已经履行相关责任,学生负责;教师未履行相关责任,学校负责)

2.非职务行为:与教师个人活动相关(教师本人负责)

实战演练:

1.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属于( )的特点。

A.行政法律责任 B.民事法律责任 C.违宪责任 D.刑事法律责任

【答案】B。解析:由于人们实施民事违法行为所导致的赔偿或者补偿的法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故选择B。

2.某一幼儿园的教师,对午休期间没有及时休息的小朋友进行揪耳朵、扇耳光等体罚行为。后经其他同事举报到教育局,经调查发现确有此事,对该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
)。

A.行政处分 B.行政处罚 C.民事追究 D.刑事追究

【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教师不当行为的处理】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综上可知,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要承担行政处分。

以上就是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部分重点:教育法律法规,还给大家整理了对应的练习题,希望大家在进行考点把握的同时,能够多进行对应考点联系,更多考点内容,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D. 下列关于受教育者的权利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D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受教育者的权利。

【名师详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努力学习是受教育者的义务。

E. 教资笔试科目一职业理念和教育法律法规高频考点


教师职业理念主要是由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这三部分构成,从2011年到2019年上半年,每一次考试在这一模块的题型、题量、分值相对固定。
这部分主要考查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单选题一般为4道,每题2分,难度系数不大,还有一道材料分析题14分。一共22分,约占总分值的15%。材料分析题通常是要求大家通过职业理念相关理论知识来作答,评析教师的行为是否合理。题目形式为:给出一段与教师职业相关的背景材料,根据教师职业理念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教师或学校的行为,或分析所蕴含的理念。
教育法律法规部分只考查单选题,通常有8道题,每题2分,一共16分,约占总分值的10%。主要考查对重点法条的理解及学生的权利、教师的权利等,常考的6部法律和一个纲要。
重点法条大家要理解记忆,多积累案例。学生的权利和教师的权利主要考查的是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侵犯了他们哪一项权利,复习时要对各种权利进行区分。
以上就是教资笔试科目一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高频考点的全部解答。

F.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

你好,榆树华图教育为你解答
【2017年小学真题】【单选题】安徽省中小学行为规范规定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生不超过( )。
A.6小时 B.7小时 C.8小时 D.9小时
【答案】A。解析:《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普通高中不超过8小时。此题考察的是对相关法条的识记,记忆难度不高,但往往容易被考生忽略。因此,在备考的时候,需要针对安徽省颁布的一些法条进行识记和掌握,从而保证在这部分知识点不丢分。
【2017年中学真题】【单选题】“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属于《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内容“专业知识”中的( )。
A.教育知识 B.学科知识 C.学科教学知识 D.通识性知识
【答案】A。解析:《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规定,“专业知识”中的教育知识包括:“22.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关于此题的考察,牵扯到《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于专业知识的范围的定义,对于这个知识点,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专业知识中的教育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考生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016年中学真题】【单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求( )。
A.各级政府及时下达升学指标
B.适当增加考试次数
C.建立学业负担监测机制
D.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升学的依据
【答案】C。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这一项中提出,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16年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考察的频率较高,在中学试卷中出现2道单选,小学试卷中出现一道单选,因此需要重点备考。

热点内容
社会与法频道12湖北十堰 发布:2025-04-02 05:45:50 浏览:986
涉港国安法加强立法 发布:2025-04-02 04:25:13 浏览:154
中国海洋环保法规需完善 发布:2025-04-02 03:27:10 浏览:723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 发布:2025-04-02 03:23:01 浏览:434
法官单独序列管理 发布:2025-04-02 03:06:10 浏览:935
合同法合同履行问题 发布:2025-04-02 03:02:51 浏览:446
杭州市法律援助电话是多少 发布:2025-04-02 02:48:31 浏览:572
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建设 发布:2025-04-02 02:45:47 浏览:33
上海朱斌律师 发布:2025-04-02 02:35:37 浏览:802
道德礼仪课 发布:2025-04-02 02:16:11 浏览: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