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人民币法规
① 跨境人民币政策330号文解读
法律分析:(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境内银行可在“展业三原则”的基础上,凭优质企业提交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款说明》或收付款指令,直接为优质企业办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以及资本项目人民币收入(包括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跨境融资及境外上市募集资金调回等)在境内的依法合规使用。境内银行开展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应通过省级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优质企业的认定标准和动态调整机制等风险防控措施,并将具体实施方案向所在地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报备后实施。
(二)支持贸易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境内银行在满足交易信息采集、真实性审核的条件下,可按相关规定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相关市场主体提供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支持境内银行与合法转接清算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合作为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新业态相关市场主体提供跨境人民币收付服务。
(三)根据商事制度改革,及时调整对业务办理及审核的要求。企业办理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相关业务时,无需提供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批准或备案文件。银行可将企业营业执照、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系统披露的商事主体登记及备案信息等,作为业务审核、账户开立、企业信息登记依据。企业办理来料加工贸易项目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时,无需向其境内结算银行提交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如后续有新的政策变化,应及时对所涉业务资料审核要求、审核流程等内部业务制度进行调整,按新的内部业务制度进行展业。
法律依据:《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
第四条 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重点监管名单形成机制。将“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重点监管名单”调整为“跨境人民币业务重点监管名单”,由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更新名单认定标准,完善名单形成制度和流程,支持外贸企业发展。
第五条 支持单证电子化审核。境内银行可使用企业提交的纸质形式或电子形式的收付款指令代替《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款说明》,企业提交的收付款指令应满足国际收支申报和跨境人民币业务信息报送要求。境内银行可通过审核企业提交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单证或电子信息为企业办理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银行应确保电子单证或电子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以及使用的唯一性,并在5年内留存电子单证或电子信息备查。
第六条 优化跨国企业集团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安排。跨国企业集团指定作为主办企业的境内成员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异地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办理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业务。
② 跨境人民币收付款说明在哪个规程
跨境人民币收付款的相关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了跨境人民币收付款的基本原则,并对外汇管理制度、外汇收支、外汇汇率、外汇监管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说明。
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通知》:该通知主要针对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做出了相关规定,包括跨境人民币汇出、汇入、结售汇等方面。
3、《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通知》:该通知主要针对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做出了相关规定,包括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规则、风险管理等方面。
4、《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境外机构人民币业务管理的通知》:该通知主要针对境外机构人民币业务做出了相关规定,包括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规则、风险管理等方面。
③ 人民币可以汇到国外吗香港可以吗
人民币汇到国外,尤其是香港,涉及到跨境汇款规则。首先,若从香港汇款至内地,必须确保收款人与付款人身份一致,且汇款金额不能超过规定限额,通常为人民币5万元。满足此条件,你方可以在内地办理“人民币汇款从境内汇回至香港”的业务,但金额同样受到限制。若不符合上述条件,人民币将无法成功汇出。
在进行人民币跨境汇款时,务必仔细核查汇款规则和额度限制,确保交易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在操作过程中,选择可靠的金融机构,遵循当地及国际金融监管要求,以避免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综上所述,人民币能否汇到国外,尤其是香港,取决于汇款人的身份、汇款金额是否符合规定以及是否满足其他相关条件。了解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规划汇款活动,是确保资金安全顺利流通的关键。
④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的《办法》全文
至货物出口后210天时,试点企业仍未将人民币货款收回境内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通过其境内结算银行向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报送该笔货物的未收回货款的金额及对应的出口报关单号,并向其境内结算银行提供相关资料。
试点企业拟将出口人民币收入存放境外的,应通过其境内结算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备案,并向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报送存放境外的人民币资金金额、开户银行、账号、用途及对应的出口报关单号等信息。
试点企业应当选择一家境内结算银行作为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主报告银行。试点企业的主报告银行负责提示该试点企业履行上述信息报送和备案义务。 中国人民银行对境内结算银行、境内代理银行、试点企业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发现境内结算银行、境内代理银行、试点企业违反有关规定的,依法进行处罚。
试点企业有关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违法违规信息,应当准确、完整、及时地录入中国人民银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与海关、税务等部门共享。 中国人民银行与港澳人民币清算行协商修改《关于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明确港澳人民币清算行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清算服务的有关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与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门金融管理局签订合作备忘录,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港澳人民币清算行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清算业务进行监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