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深圳计生条例什么时候落地

深圳计生条例什么时候落地

发布时间: 2025-04-04 19:55:40

A. “全面两孩”来了 深圳政策怎么跟上

“全面两孩”政策即将正式实施,深圳将如何落地?

“全面两孩”即将落地深圳

卫计委:正在做新旧政策衔接工作 预计未来5年出生人口不会“井喷”

自2014年3月底广东省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以来,至2015年11月底,全市共受理深圳户籍单独家庭再生育申请23978份,已生育10676人。2015年1月1号至12月27号,2015年统计全市出生人口为19.67万人,比去年同期的21.23万下降了7.34%。

“全面两孩”政策已经实施,深圳将如何落地?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孙美华介绍,深圳市正在等待《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施行,并着手进行新旧政策衔接等工作。

2015年全市出生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7.34%

从深圳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单独两孩”出生潮并没有出现,申请数量和出生人口数量低于预期,“单独两孩”政策的平稳实施为“全面两孩”政策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近三年来,我市全人口活产数保持在20-21万左右,预计2016年出生人数可能达到或超过21万,未来五年出生人口会有增加,但不会造成我市出生人口的急速“井喷”。

明年起出生入户不再查验计生证明

深圳市已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修正了《深圳经济特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取消出生入户查验计生证明的手续,该项工作已于2016年1月初正式启动,为育龄夫妻提供简便入户途径。深圳市已经着手准备简化再生育子女的审批登记程序,减少审批环节、精简审批材料、缩短审批时限,畅通办证渠道,方便居民办事。

预计新增产科床位250张,生二孩可享免费孕前检查

全面两孩放开后,床位够不够?2016年深圳预计增加产科床位250 张,全市产科床位将达到3950张。假设产科平均住院床位为6天,一年每张产科床位可周转60人次。据此,深圳市2016年床位数可以满足23.7万新生儿出生需求。

另一个好消息是,“全面两孩”政策落地之后,符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育的育龄夫妻,均可享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针对广东地区地贫相对高发的情况,也为全市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婚前或孕前地中海贫血筛查。针对深圳流动人口多的情况,将简化办事流程,方便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办理生育登记。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1-05,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领取看房红包,百元现金直接领

B. 2017深圳产假可以提前多久休

2017年各地关于产假的具体时长的规定是不一样的,那深圳产假多少天?可不可以提前休产假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2017深圳产假提前多久休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2017深圳产假提前多久休
正常产假:

1、产假98天(含产前检查15天);

2、奖励假80天;

3、晚育增加15天。

难产产假:

1、剖腹产、III度会阴破裂增加30天;

2、吸引产、钳产、臂位产增加15天。

哺乳假: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

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增加产假15天。

陪产假(看护假):15天。

注:婴儿一周岁内每天拥有两次哺乳时间,每次30分钟,产假遇法定节假日的,法定节假日均包含在请假时间内。
2017深圳产假的福利
1、工作安排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员工在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三级体力劳动强度以上的工作,同时也不得要求其从事孕妇禁忌的劳动项目,不得延长劳动时间,必要时还需要减轻其劳动强度。另外,还规定女员工妊娠达到七个月以上则不能安排其进行夜班劳动,同时应安排一定的工作间休息时间。

2、产假时间

2014年最新产假规定,顺产单胎的女职工可享受98天产假,分别为产前15天,产后83天。难产或多胞胎增假半个月,多胞胎按胎儿个数增加,每多生一个增假半个月。晚婚晚育的则根据各地标准相应增假。

3、流产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规定,流产的女职工可根据当地的具体规定,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享受一定时间的产假。

4、哺乳假

幼儿未满一岁时,女性职工可享受每天两次、每次半小时的哺乳假,而且女性职工可根据具体情况合并使用哺乳假。

5、晚育产假

我国劳动法规定,晚育的女职工,可以获得延长产假的权利。
2017深圳产假的最新规定
广东“全面两孩”政策落地,深圳产妇的产假相比新政前将最多少35天,而男方的陪产假则增加了5天。

12月30日,广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新条例),将于2016年1月1日起与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同步施行。

情况一:生育一孩且为晚育

旧条例:98天基本产假+35天独生子女假+15天晚育假(广东省政策)+15天晚育假(深圳市政策)=163天。

新条例:98天基本产假+30天奖励假=128天。

以此计算,新条例比旧条例少了35天。

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顺产的,98天;难产的,增加30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15天;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42天。

取出宫内节育器的,1天;放置宫内节育器的,2天;施行输卵管结扎的,21天;施行输精管结扎的,7天;施行输卵管或者输精管复通手术的,14天。同时施行两种节育手术的,合并计算假期。

广东省:男方看护假10天《广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粤劳薪[1997]115号第六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产假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30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实行晚育者(24周岁后生育第一胎)增加产假15天。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者增加产35天,产假期间给予男方看护假10天。”
2017年产假休息多长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根据最新修订并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产假——延长30到60天不等

新计生法取消了相关鼓励晚育的条款,但同时指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于是,各地的产假怎么休,就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目前,广东的新计生条例中已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30日的奖励假。也就是说,加上基本的98天生育假,符合相关规定生育的女性至少可休128天产假。另外,天津、浙江、湖北三地的新计生条例中也已明确延长产假30日。

在已出台新计生条例的省份中,安徽、江西、山西、宁夏、四川等地的产假延长天数高达60天,广西的产假延长天数也达到了50天。

总之,要想具体了解当地的产假规定,还需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

猜你喜欢:

1. 2017年最新产假规定能休多长时间

2. 2017年广东产假新规定

3. 2017年广东产假规定

4. 2017产假新规定政策

5. 2017关于产假的最新规定

C. 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正式公布,用户有权拒绝被画像和被推荐吗

是的。深圳落实综合改革试点又一成果落地——《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21年7月7日在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公布,并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国内数据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

《条例》规定,数据处理者基于提升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的目的,对自然人进行用户画像的,应当向其明示用户画像的具体用途和主要规则。自然人有权拒绝对其进行的用户画像或者基本用户画像推荐个性化产品或者服务,数据处理者应当以易获取的方式向其提供拒绝的有效途径。

《条例》将未满十四岁未成年人的个人数据视作敏感个人数据,首次在国内立法中明确,除为了维护未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且征得其监护人明示同意外,不得向其进行个性化推荐。

大数据“杀熟”最高可罚五千万元

在加强个人数据保护的基础上,《条例》探索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在填补目前数据交易相关法律规范的空白的同时,在国内立法中首次确立数据公平竞争有关制度,针对数据要素市场“搭便车”“不劳而获”“大数据杀熟”等竞争乱象作出专门规定。

《条例》明确规定,市场主体不得使用非法手段获取其他市场主体数据,不得非法收集其他市场主体数据提供替代性产品或者服务,不得通过数据分析无正当理由对交易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实施差别待遇。违反上述规定拒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上一年度营业额百分之五以下罚款,最高不超过五千万元。

D. 深圳新政落地首周:上涨被遏制 楼市进入买方市场

深圳多个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市场供求关系有了重大改变,房价还会上涨的预期被扭转了,楼市开始进入买方市场。

从3月的魔幻上涨到7月的重拳调控,深圳楼市今年的闹剧有了一个阶段性的终结。

新政的效果立竿见影,一夜之间,不少人的购房资格没了,还有不少人首付比例和税费提高了。买房计划突然被打乱,购房需求骤减,中介和新房销售签下的单子也变少了。新房、二手房市场都没了前几日的狂热氛围。

3年落户+社保,令大约30%的购房者失去了资格,市场带访和成交明显下滑,更关键的是,房价上涨的预期被扭转,楼市运行的逻辑被改变,不少炒房客被新政堵在了门外,拿着房票的人有底气了,楼市进入了买方市场,从狂热走向平静。

但此次新政,并不能让深圳一劳永逸。严厉的调控,短期内能够遏制房价上涨的预期,但只有从根源入手,解决深圳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稳楼市”才有可能实现。

新政来“降温”

“一觉醒来没了买房资格”,新政对市场最大的打击,是买房人突然变少了。

新房市场上,华强城、华润城四期、沙井海岸城、中海寰宇时代等几个网红盘,都在紧急盘点之前到访或扫街的客户,看看还有多少有购房名额。

吴静是一名炒房客,为了“打新”,她加了好几个购房群,和两个朋友同时关注着好几个网红盘。原本计划目标是远洋天著,新政出来以后,两个朋友没名额了,自己首付也不够了。

根据新政,热点楼盘摇号要“优先满足无房居民和个税或者社保年限长的”,这也意味着,不少刚需客手里拿的都是优质房票,上车机会大大提高。

刚需买房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新政出台当天,华润城四期讨论群里有买房人表示:“昨天已经被润四劝退怕陪跑,今天突然又觉得很有机会。”语气里是藏不住的欣喜。

不少有资格的买房人表示,也准备去新盘碰碰运气,毕竟手里拿着房票的人不多了,买到网红盘也不是没有可能。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7月13日-7月19日深圳新房住宅共成交873套,环比下降8.0%,看起来降得不太多,是因为之前积累的成交释放;深圳中原董事总经理郑叔伦表示,新房市场观望情绪浓厚,预计短时间内交易量会明显下降。

人们不再热衷于“打新”,二手房更是“凉凉”,中介们都没生意了。房产中介小赵说,“平时周末可以签个两三单,现在就只是问的多。”他认为,二手房在未来几个月成交量会明显下滑,生意会越来越不好做。

之前牛气冲天的二手房业主放低了姿态。中原地产中介小张告诉记者,新政落地前,客户看中房子后,不少业主会临时反价,涨20万、50万都很常见,还有小区业主集体涨价的。但现在,很多二手房业主主动下调了房源报价。

比如南山区诺德假日花园,已经有业主在新政当天,把挂牌价从960万降到900万;宝安区苹果园的业主原本报价760万,新政第二天降到739万。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高价盘跳水一定会有。比如,前期加杠杆买房的投资客,账面浮盈还比较可观,对后市悲观,想趁着高价出货。深圳房价去年以来到现在,均价涨了1万元,光涨幅就是长沙的房价水平。降价几十万上百万表面看损失挺大,其实是“挤水分”。

在这种氛围下,二手房市场成交惨淡,网签量呈“断崖式”下滑。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数据显示,新政发布一周(7月13日至19日),深圳二手房网签量为5143套,环比大跌48.7%。

深圳多个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市场供求关系有了重大改变,房价还会上涨的预期被扭转了,楼市开始进入买方市场。

并非一劳永逸

靴子重重落地,给市场带来的动荡不小。所有人都在关心,深圳楼市何去何从?房价还会继续坚挺吗?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这次政策有力打击了投资需求,预计部分投资客很可能开始离场,若政策在收费、购房资格、信用贷等方面严格执行,深圳有望开始进入调整周期。

过去深圳楼市领先北京、上海的行情将告一段落。预计深圳未来半年,投资比例将暴跌,房价将开始一轮明显的下调,跌幅在5%以上。

李宇嘉预测,深圳楼市交易下半年将明显降温,房价也会有所下跌,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交易的房子,价格可能下降。此次政策的调整周期最短1个月,最长8个月;深圳楼市的总交易量,最多会降70%,最少也只能达到20%。

不过他指出,深圳楼市此轮调控将更多在短期内影响楼市,长期依然要看基本盘。

稳字当头始终是楼市的主基调,对于深圳,监管层也一再强调,深圳既要调控,也要稳楼市,这就要考验深圳的智慧了。调控是短期之举,未来楼市若明显下行,不排除政策再相向而动。

但不管调控多么严厉和频繁,最终决定楼市走向的是供求关系。为了实现“稳楼市”,深圳政府今年还从根源入手,解决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

2020年上半年,深圳共出让了13宗涉宅用地,出让面积49.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25.7%。今年深圳计划供应居住用地293.2公顷,较去年计划的150公顷增加了近一倍。

为解决土地稀缺的问题,深圳的城市旧改也被寄予厚望。截至2020年7月19日,已列入城市更新计划项目891个,已通过城市更新专规批复项目509个。

7月20日,深圳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当已签订搬迁安置协议的合法产权比例不低于95%且符合房屋征收相关规定的,市、区政府可以对未签约部分房屋实施个别征收。

这意味着“钉子户”可由政府实施个别征收,旧改效率有望大大提高。

易居中国总裁丁祖昱认为,后续政策的实施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短期内一定是立竿见影的,会对市场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在深圳“虚高”的房价上浇一些冷水,让市场冷静一下,这对深圳未来的发展不是一件坏事,可能更利于未来的发展。

此外,政府也应该进一步思考,如何增加供应量,引导合理市场预期,让整体市场平衡稳定。这个政策出台不代表之后就一劳永逸了,未来政府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一起配合。

深圳业内人士邓志旺认为,长远来看,深圳还是需要解决供给不足问题,比如加快都市圈建设、疏导需求和规划调整、增加住宅用地供应。

热点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法律效力 发布:2025-04-11 09:48:39 浏览:975
清华法律硕士几年 发布:2025-04-11 09:46:18 浏览:456
李茂林律师 发布:2025-04-11 09:42:01 浏览:299
民政部法律顾问 发布:2025-04-11 09:40:25 浏览:231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历年真题及答案 发布:2025-04-11 09:24:46 浏览:6
北镇市法规 发布:2025-04-11 09:18:55 浏览:165
露酒法规 发布:2025-04-11 09:10:09 浏览:533
怀孕考司法考试 发布:2025-04-11 09:06:02 浏览:563
我国经济法渊源 发布:2025-04-11 08:57:47 浏览:752
劳动法怎么认定为病假 发布:2025-04-11 08:57:12 浏览: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