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颁布规章
『壹』 关于国务院颁布的条例是否属于法律
国务院颁布的条例自属于行政法规。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
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第六十五条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贰』 什么叫部委规章
部委规章是指国务院所属的各部委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以下是详细解释:
1. 部委规章的定义:部委规章是由国务院所属的各部委制定和颁布的。这些规章是在其职权范围内,为了规范特定行业或领域内的活动而制定的。这些规章对特定行业或领域内的单位、组织和个人具有约束力,是他们必须遵守的法规。这些部委规章属于中国法规体系中的一部分,是对特定事项进行详细规定的规范性文件。
2. 部委规章的特点:部委规章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和针对性强的特点。由于是部委根据自身的职能制定,所以其内容通常涉及到具体的业务和技术要求。此外,由于针对特定行业或领域,所以其内容也更加专业和具体。这些规章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规范行业秩序,保障公众权益。
3. 部委规章的作用:部委规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行业行为、保障公共利益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通过制定和实施这些规章,部委可以确保行业内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从而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同时,这些规章还可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此外,部委规章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促进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总的来说,部委规章是国务院所属部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和针对性强的特点,对行业规范、公共利益保障以及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叁』 政府颁布暂行规定等文件根据什么法律
复颁布暂行规定等文件的依据,要看制是哪一级政府颁布的。如果是国务院颁布的,属于行政法规,其依据主要是《宪法》、《立法法》和相关法律;省级政府和设区的市级政府颁布的,属于地方规章,其依据主要是《宪法》、《立法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县级和乡镇级政府发布的,属于规范性文件,其依据主要是《宪法》、地方政府组织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宪法》和《立法法》规定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省级政府和设区的市级政府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制定地方规章。县级和乡镇级政府,也可以根据《宪法》和地方政府组织法的规定,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规范性文件(不能违法)。
『肆』 部门规章有哪些
法律分析:部门规章,习惯上也称规章,是国务院下属的各个部、委员会、直属厅、局、属制定的,一般没有公布令,名称一般都叫做“办法”、“规定”。例如《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二条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伍』 国务院令 类似的法律叫部门规章还是什么
以国务院令德形式发布的法律性文件一般有两类:国务院自行制订的行政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制订的受权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