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法律条例1

法律条例1

发布时间: 2025-04-08 09:13:33

Ⅰ 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第一章 总 则

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旨在保障经济困难或符合条件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规范法律援助行为,促进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条例适用于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服务机构及法律援助人员,为符合规定的公民提供免费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服务机构包括律师事务所和其他经司法行政部门确认的法律服务机构,接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安排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人员涵盖受指派或安排办理法律援助的各类专业人士。政府应推动法律援助工作,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法律援助经费应专款专用,使用需接受监督。市和区、县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和宣传工作,并具体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人员提供服务,监督指导活动。律师协会支持配合法律援助工作,监督律师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可利用资源提供法律援助。鼓励以捐赠形式资助法律援助事业,捐赠财产可享受税收优惠。依法设立的法律援助基金会接受捐赠,按规定使用资金,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政府或司法行政部门对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1)法律条例1扩展阅读

《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由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8次会议于2008年12月19日通过,自2009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分总则、法律援助范围、法律援助申请和审查、法律援助实施、法律责任、附则6章39条。

Ⅱ 乱扣话费退1赔3的法律条例

法律分析:消费者使用移动公司提供的电信增值服务,与移动公司之间形成消费法律关系。在消费过程中,如果移动公司存在乱扣费的行为,消费者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向工商机关投诉,损失可以要求移动公司赔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 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热点内容
网络法律知识竞赛做题 发布:2025-04-08 15:47:20 浏览:681
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那个更好考 发布:2025-04-08 15:32:13 浏览:829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条件 发布:2025-04-08 15:23:56 浏览:463
八部刑法 发布:2025-04-08 15:18:18 浏览:762
承包与分包的法律责任分配 发布:2025-04-08 15:14:42 浏览:77
王学龄法院 发布:2025-04-08 15:14:33 浏览:798
2015年春季学期刑事诉讼法试题 发布:2025-04-08 15:14:29 浏览:126
劳动法的受益者 发布:2025-04-08 15:10:15 浏览:631
婚姻法离婚等待期 发布:2025-04-08 15:09:34 浏览:731
南京李丽律师 发布:2025-04-08 15:06:26 浏览: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