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条例2014
『壹』 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实施时间
《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自2014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共计177条,包括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等方面,对加强我国安全生产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实施时间为2014年12月1日。该条例主要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基础,对我国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和强化监管。其主要内容包括:1. 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规定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明确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2. 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将安全生产纳入企业管理层级考核系统,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3. 安全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明确了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创新。4. 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对企业进行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及时有效处理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实行以来,在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提高。
企业如果违反《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会受到什么处罚?企业如果违反《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监管部门将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处罚。处罚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责令限期改正、罚款、暂停生产或关闭等。同时,对因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导致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后果,企业还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需注意的是,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防范事故风险,切实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就。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创新,确保安全生产的稳步推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二条 有关协会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汪罩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发挥自律作用,促困缓闹进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哪桥。
『贰』 (2014年真题)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书上岗的人员是( )。
【答案】:C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进一步规定,建筑施工特种作业包括:(1)建筑电工;(2)建筑架子工;(3)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4)建筑起重机械司机;(5)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6)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7)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特种作业。因此 C 正确。
『叁』 黑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2014)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法律、法规对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建筑施工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等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具体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以下统称安全管理人员);其他负责人、相关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的同时履行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内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问题,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对职责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同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对本行业或者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管理。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相关领导责任。第八条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对本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资金投入,确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以及先进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第十一条从事安全生产服务的机构应当依法设立,依照法律、法规和执业准则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独立、客观、公正地从事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并对服务过程和结果负责。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安全文化活动、安全常识普及活动和事故警示教育活动,培养和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本单位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引导从业人员掌握岗位安全知识及要求,遵守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增强从业人员事故预防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通过典型事故案例等加强班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教育引导班组成员掌握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岗位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事项,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
新闻媒体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知识等的宣传教育,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实际制定安全社区建设规划,支持社区开展建设工作,提高社区内单位和人员的安全素质和水平。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事故发生、开展应急救援、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研究和推广应用安全生产先进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以下统称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制定并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奖惩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