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怎么区分法规和规章通俗

怎么区分法规和规章通俗

发布时间: 2025-04-22 16:09:22

① 什么是法什么是法律

法是社会规范,法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法只能是掌握了国家政权的阶级在国家强制力作为根本保障的前提条件下,制定和颁布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统一的社会规范。

法律就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和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法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的有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

拓展资料

社会规范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反映了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并充分体现了执政阶级的整体意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法所作的传统解释便与此类似。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法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社会规范性,它是一种普遍的、明确的、广泛适用而具有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因此它不是一般的社会规范,不同于对人的行为有相当约束作用和影响力的社会习惯、道德等一类社会规范。

这根本的在于法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且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一重要特征所决定的,而习惯与道德是在人们长期的社会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是靠社会舆论、行为人自身的品质修养等因素的制约而实现的。

这诸如村规民约、尊老爱幼、尊重社会良好风俗等。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体现了执政阶级的整体意志,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即法应当是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的反映,而不能由立法者主观臆断、肆意创造。法所体现的执政阶级的意志只能是其整体意志,决非其中部分少数人或领袖人物的个人意志。

法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的有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法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各种各样的分类,如可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还可分为根本法、基本法律与一般法律,国内法与国际法。

② 行政法的一般渊源与特殊渊源是什么意思啊

一般渊源,是所有部门法都共有的渊源,,特殊渊源则是有的部门法有,有的没有。

我国行政法的一般渊源可分为: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

4、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

行政法的特殊渊源可分为:

1、法律解释;

2、其他规范性文件;

3、国际条约、惯例。

说得通俗点:

一般渊源是,我有的你也有;特殊渊源是,我有的你不一定有,所以才特殊 。例如有些小的部门法,是没有司法解释。

扩展材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合法行政原则。合法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则,我国的合法行政原则包括行政机关对现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权活动两个方面。

2、合理行政原则。主要含义是行政行为应当具有理性基础,禁止行政主体的武断专横和随意。最低限度的理性,是行政行为应当具有一个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达到的合理与适当,并且能够符合科学公理和社会公德。

3、程序正当原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子原则:第一,行政公开原则;第二,公众参与原则;第三,回避原则。

4、高效便民原则。一是行政效率原则,二是便利当事人原则。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导和规范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基础性法则,是贯穿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同时又高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体现行政法基本价值观念的准则。它又分为实体性基本原则和程序性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实体性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越权无效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比例原则。

③ 公司规章制度与法律相抵触的具有什么效应吗

公司规章制度不可以与法律相抵触,企业的规章制度正式名称为企业劳动规章,通俗的叫法不一,如员工守则、从业规则等等,一套完善的企业规章应包含企业经营管理方方面面的内容,以达到企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的目的。由于企业规章是由企业制订用来约束劳动者的规范,实践中关于某些规章的法律效力问题即该规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问题便成了许多劳动纠纷产生的原因和争议的焦点,也成了在此类劳动纠纷中胜负的关键。那么如何判断企业规章的法律效力? 首先,规章制度的制订权是法律赋予企业的用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其次,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否合法,是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本,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应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内容合法: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符合现行的国家劳动法律、劳动行政法规、劳动行政规章和地方性劳动法规、规章,以及具有法律效力的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2.程序合法:规章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否则不具有法律效力。 3.公示:企业规章制度必须公示,让每一位企业的员工都清楚其内容,以便遵照执行。 综上所述:企业有权制订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只要合法就具有法律效力。

④ 部门规章是什么意思

行政规章和部门规章是一个概念吗
行政规章和部门规章不是一个概念.

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 *** 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 *** 为了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所制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内依照《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制定的规章.
部委规章的定义是什么?和部门规章的区别是什么?
通俗的概念理解,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所属的各部门、委员会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发布的调整部门管理事项的规范性文件,称为部委规章。包括国务院部门规章,也包括国务院委员会规章。所以严格讲,部委规章的外延大,部门规章外延小。部委规章包括部门规章。但从两个概念的实际使用情况,现实中无论是一些官方法律性文件还是日常使用,都没有严格有意地区分。通常,我们提到的“部门规章”都是区别于其他法律渊源(比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地方规章等)的,这中情况下使用“部门规章”概念实际上是等同于“部委规章”这个概念的。

国家法律的定义?行政法规的定义?部门规章的定义?他们有啥区别?如何分类?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部门规章: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所属的各部门、委员会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发布的调整部门管理事项的规范性文件是部门规章。

区别:

制定机关及其效力不同

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宪法是效 力最高的。

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是国务院,效力和法律地位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部门规章:根据制定机关的不同,规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由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须经国务院批准,这是行政规章,或者称为部门规章。行政规章要服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其与地方性法规处于一个级别。另一种规章是地方行政规章,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 *** ,以及省人民 *** 所在地的市的人民 *** 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 *** 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地方 *** 规章除了服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外,还要服从地方性法规。

分类:根据其制定主体进行分类
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应如何区分
一、法律、法规与规章的区别 1、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 耿 2、法规,在法律体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法规即指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机关和经济特区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规章是行政性法律规范文件,之所以是规章,是从其制定机关进行划分的。规章主要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及省、自治区 *** 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和人民 *** ,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为执行法律、法规,需要制定的事项或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二、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区别与联系 “规章”是指有规章制定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并以法定方式对外公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从广义上讲,规章也是一种规范性文件,但是它不同于我们所讲的一般规范性文件。一般规范性文件指的是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规范性文件”,实际上讲的是一般规范性文件,或者称为狭义的规范性文件。这里,规章与一般规范性文件的主要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内容上看,凡是法律、法规规定以规章形式规定的事项,应当制定规章,比如,设定行政处罚,出台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度,均属于规章。至于一般规范性文件,主要用于部署工作,通知特定事项、说明具体问题。此外行政管理的重大制度也应当制定规章。比如,国家统计局就涉外社会调查活动管理、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统计执法检查相继出台了三个部门规章。

2、从形式上看, 2000年7月1日《立法法》实施以后,规章都必须以令的形式发布,因此凡是以令的形式发布的,就是规章;一般规范性文件则不以令的形式发布,往往以通知、函等形式下发。

3、从结构上看,规章一般采取章、节、条、款的结构,规范性文件则比较松散,一般没有结构要求。

4、规章要报国务院备案,规范性文件则不需要。可以这样说,是否以规章形式发布并报送国务院备案,是判断规章还是规范性文件的主要标准。
法律、法规和规章三者的区别是什么啊?
简单点说,也许你更能明白。法律是人在及常委会制定的,法规是国贰员和地方 *** 制定的。规章的国务院职能部门制定的。适用的法律效力不一样。法律效力最高。
蔑视是什么意思;比如说,某 *** 部门不执行国家法律,只按部门规章行事,但是部门规章与国家法律相抵触了
国务院下属各部位的部门规章,其作用是“全国范围内的本部门内部” 例如:人社部的部门规章,适用范围就是全国的人社系统,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内 一个法律、法规、条例或规章,适用的范围包括两个区域:一个是地理范围,一个是责任范围 地理范围,即该法适用的空间范围,如全国,地方,国内还是国外;另一个是责任范围,即管辖的具体事务的领域,如劳动方面,民生方面,经济方面还是刑事方面等等 你所说的在本部门还是全国,其实并不冲突:全国是一个地理范围,而部门则是一个责任范围,两者可以结合来看:国务院部委发布的条例等,全国通用,但仅限于该部委的范围内,例如人社部的规定,可以在某省人社厅,某市人社局甚至某街道保障所实施,但某地区的计生办就不需要执行,因为职责不同
什么是法律 法规 规章 部门规章 分别由什么机关制定
1、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2、法规——(1)行政法规:国务院;

(2)地方性法规:埂省、直辖市以及省 *** 所在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3、规章——

(1)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 审计署等;

(2) *** 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 *** ;
什么是规章与政策?二者区别是什么?
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部门规章是国务院部门制定的,地方性规章是由省 *** 和较大市 *** 制定的。政策通胀是指各级 *** 制定的文件,包括国务院和地方各级 *** 。二者主要区别在于效力问题。如规章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省 *** 规章可以设定行政许可。规章属于行政法的法律渊源。而郑粗通常是各级 *** 针对专门性的问题作出的知道或要求,不是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什么区别
收藏推荐 小刘:甄律师,我在学习统计法的过程中经常看到“规章”、“规范性文件”这样的提法,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您能帮我解释一下吗? 甄律师:“规章”是指有规章制定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并以法定方式对外公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从广义上讲,规章也是一种规范性文件,但是它不同于我们所讲的一般规范性文件。一般规范性文件指的是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规范性文件”,实际上讲的是一般规范性文件,或者称为狭义的规范性文件。这里,规章与一般规范性文件的主要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内容上看,凡是法律、法规规定以规章形式规定的事项,应当制定规章,比如,设定行政处罚,出台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度,均属于规章。至于一般规范性文件,主要用于部署工作,通知特定事项,说明具体问题。 小刘:《 罚款处罚办法》、《北京市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办法》就应当属于与《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相配套的地方规章。 甄律师:对。此外,行政管理的重大制度也应当制定规章。
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区别是?
1、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

2、法规,在法律体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法规即指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机关和经济特区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规章是行政性法律规范文件,之所以是规章,是从其制定机关进行划分的。规章主要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及省、自治区 *** 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和人民 *** ,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为执行法律、法规,需要制定的事项或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法律和法规的区别,主要在于制定机关的不同,一个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伐是国务院或地方人大等机构。再次,其效力层次也是不同的,法律的效力大过法规的效力。

⑤ 法律、法规、宪法、司法的差别是什么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你好,法律是个总称。包括宪法和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等。你之所以有不明白的地方版,可以能是你问权的法律是狭义的法律,是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构成中的法律。在中国,法律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宪法是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的母法。法律是指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即全够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比如刑法,民事诉讼法等。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制定的法律,地方法规是由各省级(包括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大制定的法律。规章也分两种,一个是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法律叫部门规章,一个是省级人民政府政府制定的法律叫地方政府规章。司法就是法律的施行,狭义上将就是法的适用,是指司法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运用法律的情形,我国的司法机关指法院和检察院,因为公安机关有刑事案件的立案管辖权,也算一个司法机关,但主要是行政机关。

⑥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冲突时怎么适用地方性法规与行政法规冲突怎么适用来国家司法考试高手!

1.地方性法规来与部门规章冲突:(源1)首先由国务院处理,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即适用地方性法规;(2)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无权自行做此决定,应当进一步提请人大常委会裁决。
这个原理通俗一点来说,将地方性法规比喻成人大常委会的孩子,部门规章比喻成国务院的孩子,国务院可以打自己的孩子,但是要想打别人孩子,人大常委会就要站出来了。
2.地方性法规与行政法规冲突: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⑦ “法”与“法律”之间有包含关系吗

那样了解通俗一点。法,包含核心理念、观念。例如民法典,包含民法典核心理念和民法典观念;法律法规,一般指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讲解表述,是实际的,不包括核心理念和观念。

简易形容便是,法律学方式 是高校法律学专家教授,不做案件只科学研究。法律法规方式是,刑事辩护律师,关键做案件,但其做案件是运用法律法规,但与此同时他务必有心或不经意的干预法律法规的科学研究。

热点内容
高空抛物造成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22 19:17:19 浏览:723
2016法学就业 发布:2025-04-22 18:59:33 浏览:559
通山法院拍卖 发布:2025-04-22 18:49:07 浏览:209
大学教育法律法规 发布:2025-04-22 18:46:15 浏览:55
法律顾问的内容 发布:2025-04-22 18:40:02 浏览:760
2020年婚姻法多大可以领结婚证 发布:2025-04-22 18:33:44 浏览:36
和谐的道德观 发布:2025-04-22 18:32:56 浏览:48
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必须坚持法治精神 发布:2025-04-22 18:22:13 浏览:486
司法部杨帆 发布:2025-04-22 18:08:34 浏览:877
为什么提出法治中国 发布:2025-04-22 18:08:27 浏览: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