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通规章制度
⑴ 【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2022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2022版)
为了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各方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发展,本条例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从事道路运输经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者需遵守本条例。经营包括客运与货运,以及站场、维修、驾驶员培训等业务。
所有运营者应依法经营、诚实信用、公平竞争。
道路运输管理应公平、公开、便民。
国家鼓励乡村道路运输发展,提高乡镇通班车率,满足农民需求。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封锁或垄断市场。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道路运输管理,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管理。
道路运输经营分为客运与货运,分别有特定条件。
客运经营者需有合格车辆、驾驶人员及安全生产制度,申请时须提供相关材料。
驾驶人员需有驾驶证、不超过60岁、无重大事故记录,且通过考试。
申请客运经营需向相应部门提出,并在20日内审查决定,颁发许可证。
货运经营需有合格车辆、驾驶人员及安全生产制度,申请时须提供相关材料。
驾驶人员需有驾驶证、不超过60岁,且通过相关考试。
危险货物运输需有额外条件,申请时须提供相关材料。
申请货运经营需向相应部门提出,并在20日内审查决定,颁发许可证。
货运不得运输法律禁止的货物,且应查验手续。
国家鼓励封闭式运输,保证环境与货物安全。
货物应防止脱落、扬撒,运输危险货物需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需配备押运人员,悬挂运输标志,且遵循相关规定包装货物。
所有运营者需确保安全教育、维护车辆、制定应急预案。
车辆需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不得使用不符合标准的车辆。
运输经营者应制定应急预案,应对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
道路运输车辆应随车携带营运证,不得转让或出租。
旅客运输不得超过核定人数,不得违规载货,载物需符合要求。
客运与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需为旅客或危险货物投保承运人责任险。
道路运输站场需验收合格,提供相应服务设施,制定安全制度。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需有维修场地、设备、技术人员、环保措施等。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需企业法人资格、培训机构和管理人员、教学设施等。
申请道路运输站场经营需向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在15日内审查决定。
道路运输站场需对出站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禁止无证车辆运营。
道路运输站场应公平对待所有运营者,保持卫生、清洁。
道路运输站场需合理安排班次,公布运输信息,调度车辆。
道路货物运输站场需按照技术规范装卸、储存、保管货物。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按照规定维修车辆,不得使用假冒伪劣配件,公布收费标准。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对维修车辆进行质量检验,提供维修合格证。
道路运输经营者不得承修报废车辆,擅自改装车辆。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按照规定培训,确保培训质量。
国际道路运输需公布运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可从事国际道路运输经营。
国际道路运输经营者需在车辆显著位置标明国籍识别标志,遵守运输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机制。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接受监督。
道路运输举报制度建立,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违法行为。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严格履行职责,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道路运输经营、相关业务违法者将面临相应行政处罚。
本条例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