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相关法律法规
『壹』 印刷中的超印,盗印,加印分别指什么是否有法律依据
在印刷行业中,超印、盗印、加印等术语被广泛使用。超印指的是在印刷过程中,超出原定范围或规格进行印刷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涉及到版权问题,因为未经授权的超印可能导致侵权。在法律上,这种行为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构成侵权。
盗印则是未经许可擅自复制他人作品的行为。盗印行为严重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属于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盗印者可能面临民事或刑事处罚。如果盗印行为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犯罪。
加印则是指在原有印刷品的基础上增加印刷数量。这种行为通常涉及合同条款,需遵守相关协议。如果未得到授权,加印同样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在法律上,这种行为同样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构成侵权行为。
总的来说,印刷行业的法律法规主要集中在保护版权和知识产权上。这些法律条文为印刷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法律依据,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政策网络是一个汇集了各种行业法律法规的平台。在这里,可以找到关于印刷行业的详细规定。政策网络中的行业规约对印刷行业进行了全面整合,涵盖了版权保护、印刷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规定为印刷企业的运营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政策网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具体法律条文还需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为印刷行业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确保了行业的合法运营。
总之,超印、盗印和加印等行为在印刷行业中都是不被允许的。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版权,还可能带来法律风险。因此,印刷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身的合法运营。
『贰』 印刷业经营者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印刷业经营者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以确保印刷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印刷业经营者作为市场主体,首先必须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这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印刷业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印刷活动的基本规范,要求经营者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印刷违法违规内容,必须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执行行业规章
除了国家法律法规外,印刷业经营者还需遵守行业内部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通常由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制定,用于规范行业内的经营行为和技术标准。例如,关于印刷品的环保标准、安全生产规范等,都是印刷业经营者必须遵守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内部管理
为了确保印刷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印刷业经营者还需加强内部管理。这包括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职责和权限,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同时,还需加强对印刷品内容的审核把关,确保不出现违法违规内容。
四、接受监督检查
印刷业经营者应主动接受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监督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整改并报告相关部门。同时,还应积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开展印刷品市场的整治行动,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公众利益。
综上所述:
印刷业经营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确保印刷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这不仅是法律的要求,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接受监督检查等措施,印刷业经营者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法律依据:
《印刷业管理条例》
第五条规定:
印刷业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讲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
第七条规定:
印刷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企业的名称、章程;
(二)有确定的业务范围;
(三)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资金、设备等生产经营条件;
(四)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五)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五十二条规定: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叁』 印刷行业法律法规
1
一、通用审查义务-任何出版物均不得含有下列情形
(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
习惯的;
(五)宣扬邪教、迷信的;
(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十)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
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
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十一)未署出版单位名称的;
(十二)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如经审查,发现出版物内容具有类似上述情形的,应事先向公司
主管领导通报,暂停承印业务。法律依据:(《出版管理条例》第26、27、40条)
二、正规出版物相关法律法规
(一)与委托单位签订印刷合同
出版单位委托印刷单位印刷出版物的,应依法与印刷单位签订合同。……………..…(《出版业管理条例》第33条、《印刷管理条例》第16条)
(二)验证与备案
1、图书、期刊印刷.....(《印刷业管理条例》第17条、《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第8、16条)
(1)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印刷
①
必须验证由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统一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统一印制并加盖出版单位公章的《图书、
期刊印刷委托书》原件;
②
印刷前将《图书、期刊印刷委托书》报出版单位所在地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备案,加盖备案专用章;
③
妥善留存验证的《图书、期刊印刷委托书》2年,以备出版行政
部门、公安部门查验。
(2)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印刷
①必须验证由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统一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统一印制并加盖出版单位公章的《图书、期刊印刷委托书》原件;
②印刷前将《图书、期刊印刷委托书》报出版单位所在地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备案,加盖备案专用章;
③印刷前将《图书、期刊印刷委托书》报印刷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备案,加盖备案专用章;
④妥善留存验证的《图书、期刊印刷委托书》2年,以备出版行政
部门、公安部门查验。
2、报纸印刷……(《印刷业管理条例》第17条、《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第9、16条) (1)必须验证由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统一制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核发的《报纸出版许可证》;
(2)应当妥善留存验证的《报纸出版许可证》复印件2年,以备出版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查验。
3、报纸、期刊的增版、增刊印刷…………...(《印刷业管理条例》第
17条、
《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第9、16条)
(1)必须验证由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统一制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核发的《报纸出版许可证》; (2)收存《报纸出版许可证》复印件。
(3)验证并收存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批准出版增版、增刊的文件。 (4)妥善留存验证的《报纸出版许可证》复印件,批准出版增版、增刊的文件2年,以备出版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查验。
4、境外出版物印刷……………….(《印刷业管理条例》第19条、《印刷品承印管
理规定》第12、16条、《出版管理条例》第34条)
(1)验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的批准文件; (2)验证印件的著作权证明文件;
(3)妥善留存验证的批准文件和印件著作权证明文件2年,以备出版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查验。
(4)印刷的境外出版物必须全部运输出境,不得在境内发行、散发。
(三)出版物样式与留存……………………..…(《印刷业管理条例》第20条、
《出版管理条例》第29、35条)
1、委托印刷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委托印刷的出版物上刊载出版单位的名称、地址,书号、刊号或者版号,出版日期或者刊期,接受委托印刷出版物的企业的真实名称和地址,以及其他有关事
项;
2、印刷企业应当自完成出版物的印刷之日起2年内,留存一份接受委托印刷的出版物样本备查。
(四)禁止行为…………(《印刷业管理条例》第21、22条,《出版管理条例》第33条) 1、不得盗印出版物; 2、不得销售、擅自加印或者接受第三人委托加印受委托印刷的出版物; 3、不得将接受委托印刷的出版物纸型及印刷底片等出售、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4、不得征订、销售出版物;
5、不得假冒或者盗用他人名义印刷、销售出版物;
6、不得印刷国家明令禁止出版的出版物和非出版单位出版的出版物; 7、不得接受非出版单位和个人的委托印刷报纸、期刊、图书,不得擅自印刷、发行报纸、期刊、图书。
三、商业类产品印刷相关法律法规
(一)商标标识印刷 1、审查商标图样不得有下列情形……………..(《商标印制管理办法》第6条、
《商标法》第10条)
⑴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
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⑵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
⑶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⑷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 ⑸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⑹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⑺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
⑻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⑼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2、与委托人签订印刷合同…………………(《印刷业管理条例》第16条) 委托印刷单位和印刷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签订印刷合同。
3、验证与留存…………………………….(《印刷业管理条例》第24条、《印刷
品承印管理规定》第13条、《商标印制管理办法第5条》)
①商标注册人委托
a验证营业执照副本或者合法的营业证明或者身份证明。
b验证《商标注册证》或者由商标注册人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签章的《商标注册证》复印件;
c核查委托人提供的注册商标图样应当与《商标注册证》上的商标图
样相同;
d保存其验证、核查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签章的《商标注册证》复印件、注册商标图样2年,以备查验。 ②商标使用人委托
a验证营业执照副本或者合法的营业证明或者身份证明。
b验证《商标注册证》或者由商标注册人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签章的《商标注册证》复印件;
c核查委托人提供的注册商标图样应当与《商标注册证》上的商标图样相同,且样稿应当标明被许可人的企业名称和地址。
d验证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授权书,或其所提供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含有许可人允许其印制商标标识的内容;
e保存其验证、核查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签章的《商标注册证》复印
件、注册商标图样、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复印件2年,以备查验。
4、建立相关制度…………………………(《商标印制管理规定》第8、9、10条) ⑴商标印制档案制度
①商标印制业务管理人员应当按照要求填写《商标印制业务登记表》,载明商标印制委托人所提供的证明文件的主要内容,
②《商标印制业务登记表》中的图样应当由商标印制单位业务主管人员加盖骑缝章。
③商标标识印制完毕,商标印制单位应当在15天内提取标识样品, ④标识样品连同《商标印制业务登记表》、《商标注册证》复印件、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复印件、商标印制授权书复印件等一并造册存档。
⑤商标印制档案应当存档备查,存查期为两年。
⑵商标标识出入库台帐制度
①商标印制单位应当建立商标标识出入库制度, ②商标标识出入库应当登记台帐
③商标标识出入库台帐应当存档备查,存查期为两年。 ⑶废次标识销毁制度
废次标识应当集中进行销毁,不得流入社会。
5、禁止行为
⑴印制未注册商标的,所印制的商标不得标注“注册商标”字样或者 使用注册标记;………………………………(《商标印制管理规定》第6条)
(二)广告宣传品、作为产品包装装潢的印刷品印刷 1、审查广告宣传品不得有下列情形…………………….(《广告法》第7条) ①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 ②使用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 ③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④妨碍社会安定和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⑤妨碍社会公共秩序和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⑥含有淫秽、迷信、恐怖、暴力、丑恶的内容; ⑦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⑧妨碍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
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2、与委托人签订印刷合同…………………(《印刷业管理条例》第16条) 委托印刷单位和印刷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签订印刷合同。
3、验证与留存……………………………….(《印刷业管理条例》第25、26条、
《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第13、16条)
(1)广告经营者(广告公司、广告代理人等)委托
①验证委托印刷单位的营业执照或者个人的居民身份证; ②验证广告经营资格证明;
③应当将印刷品的成品、半成品、废品和印板、纸型、底片、原稿等全部交付委托印刷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留存。
(2)其他单位或个人委托
①验证委托印刷单位的营业执照或者个人的居民身份证;
②应当将印刷品的成品、半成品、废品和印板、纸型、底片、原稿等全部交付委托印刷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留存。
(三)承印境外包装装潢印刷品
1、与委托人签订印刷合同…………………(《印刷业管理条例》第16条) 委托印刷单位和印刷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签订印刷合同。
2、验证与留存…….(《印刷业管理条例》第27条、《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第14条) (1)验证并收存委托方的委托印刷证明;
(2)印刷前将委托印刷证明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
版行政部门备案,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
政部门加盖备案专用章后,方可承印; (3)验证并保存委印单位的注册商标图样; (4)验证并保存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复印件
(5)印刷的包装装潢印刷品必须全部运输出境,不得在境内销售。 (6)妥善留存上述验证的证明、书件2年,以备出版行政部门、公安
部门查验。
(三)禁止行为…………………………………..(《印刷业管理条例》第23条)
不得印刷假冒、伪造的注册商标标识,不得印刷容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的广告宣传品和作为产品包装装潢的印刷品。
四、内部资料印刷相关法律法规
(一)内部票证、专用证件
1、审查内部票证范畴……………………….(《印刷业管理条例》第
29条、《印
刷品承印管理规定》第15条)
(1)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内部使用的有价票证或者无价
票证;
(2)有单位名称的介绍信、工作证、会员证、出入证、学位证书、学
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等; (3)其他专用证件。
2、与委托人签订印刷合同…………………(《印刷业管理条例》第16条) 委托印刷单位和印刷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签订印刷合同。
3、验证与留存…………………………(《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第15、16条) (1)验证委印单位的委托印刷证明; (2)验证个人的居民身份证;
(3)收存委托印刷证明和身份证复印件。
(4)妥善留存验证的委托印刷证明和身份证复印件2年,以备出版行
政部门、公安部门查验。
4、样本、样张保留………………………….(《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第20条) (1)应当征得委托印刷单位同意; (2)在所保留印件上加盖“样本”、“样张”戳记; (3)妥善保管,不得丢失。
(二)内部资料性出版物 1、审查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范畴………….(《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第2条) (1)指在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内部,用于指导工作、交流信息的
非卖性成册、折页或散页印刷品; (2)不包括机关公文性的简报等信息资料。
2、与委托人签订印刷合同………………….…(《印刷业管理条例》第16条) 委托印刷单位和印刷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签订印刷合同。
3、验证与备案………………………...(《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第9条) (1)出版物印刷企业承接所在地出版单位和非出版单位委托印刷的内
部资料性出版物,须验证并收存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核发的准印证。
(2)出版物印刷企业必须将承接印刷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样本及时送
交所在地新闻出版行政机关备案。
(三)境外资料……………… ……………….(《印刷业管理条例》第32条) 1、事先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备案; 2、印刷品必须全部运输出境,不得在境内销售。
(四)禁止行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第5条、
《印刷业管理条例》第33条)
1、不得擅自保留样本、样张; 2、不得盗印他人的其他印刷品;
3、不得销售、擅自加印或者接受第三人委托加印委托印刷的其他印刷品;
4、不得将委托印刷的其他印刷品的纸型及印刷底片等出售、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5、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不得使用“××报”、“××刊”或“××杂志”等字样; 6、印刷时,应在明显位置完整地印出“内部资料准印证”编号,不得省 略或假冒、伪造。
五、宗教出版物相关法律法规
(一)与委托印刷单位签订印刷合同……………(《印刷管理条例》第16条)
委托印刷单位和印刷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签订印刷合同。
(二)验证与留存
1、宗教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印刷业管理条例》第18
条、《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第11条)
①验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 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核发的准印证;
③妥善留存验证的委托印刷证明、批准文件和准印证2年,以备出版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查验; ④验证《图书、期刊印刷委托书》。
2、宗教用品印刷…………………………..(《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第30条) ①验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②验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核发的准印证。
3、境外资料……………………………………(《印刷业管理条例》第32条) ①事先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备案; ②印刷的其他印刷品必须全部运输出境,不得在境内销售。
(三)禁止行为
1、不得盗印他人的其他印刷品;
2、不得销售、擅自加印或者接受第三人委托加印委托印刷的其他印刷品;
3、不得将委托印刷的其他印刷品的纸型及印刷底片等出售、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六、委托包装、装潢产品相关法律法规
1、 对正规出版物进行包装、装潢的,应当验存妥善留存委印单位的印
刷委托书、广告经营资格证明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原则上可以在外包装上标注雅昌字样,并进行运输。
2、 对非规出版物进行包装、装潢的,应当验存妥善留存委印单位的委
托印刷证明、营业执照复印件。如客户要求在外包装上标注雅昌字样,并进行运输的,应当事先参照前述规定进行审查,确定无误后方可受理。
法律依据如下: 1、《印刷管理条例》 2、《出版管理条例》 3、《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 4、《商标印制管理办法》5、《广告法》 6、《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 7、《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
『肆』 印刷商标有什么法规制度
国家工商总局将与公安部、新闻出版署等部委联合整顿印刷业市场,以规范印刷商标的行为。为此,相关法律、法规及专家建议被汇编成册。
刑法规定,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此类标识,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商标法指出,对构成犯罪的假冒注册商标行为,除了赔偿被侵权人损失外,还将追究刑事责任。同时,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也将追究刑事责任。
商标法实施细则详细规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制止措施,包括责令停止销售、销毁侵权商标标识、消除商品上的侵权商标、销毁用于侵权的工具等。对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所得利润5倍以下的罚款。
商标印制管理办法明确了《印制商标单位证书》的核发条件及程序。申请单位需具备相应技术、设备及管理条件,并有专门管理人员。申请及验证过程需严格遵循规定,确保合法合规。
管理办法还详细规定了商标印制单位的资质管理和日常运营要求,包括人员变动、名称变更等情形下的证书处理流程,以及商标印制委托人的资格证明要求。
在承接商标印制业务时,印制单位需严格检查商标样稿和相关证明文件,确保其符合法律规定。对不符合规定的,不得承接。印制完毕后,商标标识需存档备查,废次标识则应集中销毁,不得流入社会。
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印制单位,工商行政管理局将责令改正,并视情节处以相应罚款。非法印制商标标识的行为,如未取得相应证书承接业务,或无资格承接烟草制品或人用药品商标,将被严厉查处。
『伍』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印刷业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印刷业的健康发展,制止非法印刷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排版、制版、印刷、装订、铸字、复印、影印、油印、誊写、打印等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印刷企业),必须遵守本办法。第三条禁止印刷内容反动、宣扬凶杀暴力、封建迷信、色情淫秽和假冒商标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印刷品及其他非法出版物。第二章印刷企业的设立和管理第四条设立印刷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有明确的企业章程;
(二)有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消防安全规定的固定生产场所;
(三)具有与登记的经营项目相适应的资金、设备和技术人员;
(四)有与经营项目相适应的安全保卫、生产管理、技术质量及有关管理制度。第五条申办印刷企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经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或企业主管部门签署同意意见;
(二)经所在地县以上人民政府新闻出版(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发给“印刷许可证”;
(三)经所在地县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审查同意发给“特种行业许可证”;
(四)从事商标、税务发票、包装装璜、国家秘密载体、地图等印刷业务的,须经相应的工商行政管理、税务、轻工、保密、测绘等部门审查同意,发给许可证;
(五)持本款一至四项规定的证件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核准,领取营业执照后,在三十日内,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开办外商投资印刷企业,按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权限和前款规定办理。第六条未经审批、核准登记注册的,不准从事印刷业务。第七条印刷企业变更主要登记事项、歇业、转业、合并、分立或迁移,须向原审批机关、工商行政管理和税务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第八条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印刷厂,应到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新闻出版(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轻工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向公安机关备案。未经公安机关特种行业许可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营业登记的,不得从事对外经营性印刷业务。需对外经营的,须按本办法第五条规定办理。第九条印刷企业必须建立承印、登记、制作、检验、监印、监销、保管、取货各项管理制度。
承印的印刷品,必须指定专人登记。对单位委印的,应登记委印单位名称、地址、经手人身份证和印刷内容及数量;承印个人印刷品,应登记委印人身份证、地址、印刷内容和数量。对按规定需批准的,还须登记批准印刷函件的名称、编号。
印刷品的登记簿(册),应按年、月装订,保管三年后,经县(市、特区、区)公安机关审查同意,可予销毁。第三章图书报刊印刷管理第十条图书报刊印刷,实行定点印刷和许可证制度。第十一条具备承印书刊条件的企业,可以向新闻出版(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定点印刷资格和印刷许可证。
(一)申请国家级和省级书刊定点印刷,须经省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
(二)申请《图书报刊印刷许可证》,须经地、州(市)新闻出版(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省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三)申请《内部资料印刷许可证》,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新闻出版(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上一级新闻出版(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呈省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二条国家级和省级书刊定点印刷企业,可承印省内外出版单位的出版物和非出版单位的内部资料;持有《图书报刊印刷许可证》的印刷企业,可承印非出版单位的内部资料,但承印正式出版物须经省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持有《内部资料印刷许可证》的企业,可承印内部资料,但不得承印正式出版物。
经省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印刷企业可以承印境外出版物,但应全部运出境外。需要在国内销售的,必须办理有关进口手续。第十三条印刷企业承印图书报刊和内部资料,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承印出版单位的正式出版物,必须验明出版单位出具的发排单、发印单原件;
(二)承印内部资料,必须验明委印单位主管部门的批准原件和新闻出版(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内部资料印刷许可证》原件;
(三)印刷图书报刊或内部资料,必须按规定在出版物版权页上刊印图书的标准书号、报刊登记证证号和内部资料印刷许可证号,出版单位、作者或编(译)者姓名发行单位、印刷单位、开本、印张、印数、出版日期、版次应当编印齐全;图书和正式期刊须在规定的位置上印制统一制作的条形码;
(四)对出版单位和非出版单位委印的出版物,不得加印、销售和转让印制,不得将委印的纸型、图版、底片租借、转让他人复制;
(五)承印省外出版单位和非出版单位委印的图书报刊,须验明委印单位所在地省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准印证和贵州省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批准件原件;
(六)承印法律、法规和规章汇编、选编、类编,须按《法规汇编编缉出版管理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