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律法规重点
⑴ 医疗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
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等。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五十条 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名称为药品通用名称。已经作为药品通用名称的,该名称不得作为药品商标使用。
第五十一条 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的疾病的,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第四条入境、出境的人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都应当接受检疫,经国境卫生检疫机关许可,方准入境或者出境。具体办法由本法实施细则规定。
第五条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除采取必要措施外,必须立即通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同时用最快的方法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最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邮电部门对疫情报告应当优先传送。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四条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第七条 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公民提供婚前保健服务。
婚前保健服务包括下列内容:
(一)婚前卫生指导:关于性卫生知识、生育知识和遗传病知识的教育;
(二)婚前卫生咨询:对有关婚配、生育保健等问题提供医学意见;
(三)婚前医学检查: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医学检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第八条 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设立血站向公民采集血液,必需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血站应当为献血者提供各种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血站的设立条件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⑵ 什么是卫生法律法规
作用有三。1.
供作医疗机构制作行为规范的依据
2、可以作为医疗侵权领域具体适用的法律
3、规范卫生
行政部
门对医疗机构的管理
⑶ 卫生法律法规
经确切统计,涉及卫生方面的法律有:《母婴保健法》、《食品卫生法专》、《职业病防治法》、属《传染病法制法》、《职业医师法》、《献血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红十字会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药品管理法》)10部。行政法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尘肺防治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管理条例》等33部。部门规章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条例》、《卫生行政处罚程序》等146部。
因此,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数量的总和为189部。
⑷ 卫生法律法规的特征有哪些
(1)卫生法立法宗旨是保护公民人体健康。
我国卫生法的立法目的在于维护公民身体健康及其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卫生秩序,规范人们卫生行为。
(2)卫生法具有诸法合体、多种调节手段并用的特殊形态。
在运用上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在保障上具有国家的强制性,在实施上有明显的导向性。卫生法既表现为专门以医、药卫生为主要内容的卫生法律规范文件,也表现为在其他法律文件中有关医、药卫生的规范性条文。
(3)卫生法中技术规范和法律规范紧密结合。
卫生法的具体内容与医学等自然科学相联系并成为立法的基础和依据,同时医药卫生工作本身作为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把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医药卫生工作中,就必须用立法来强化医药卫生技术规范,形成操作规程、技术常规及医药卫生标准等法定性技术规范供人们遵照执行。
(4)卫生法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健康问题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反映健康领域内具有社会共性的问题及共同要求,成为世界各国卫生立法中的共识,在加强国际间卫生立法合作交流,以及相互借鉴立法经验、法律条文的同时,要关注社会公众的利益,如知情权、人格权等,维护公众合法权益。
(4)卫生法律法规重点扩展阅读: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它彰显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铮铮誓言。
正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维护和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权益为主线进行构思和编写,做到以卫生职业教育特点为基础,设置采用模块与综合化相结合的结构。
根据各专业执业考试和将来工作性质特点不同,灵活选用不同的模块和综合化内容学习,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尽力做到前瞻性研究与理论探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勾画出国家卫生立法的大体框架;
同时做到既吸收了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解释,又注意到卫生法学基础、医学科学发展引起的法律问题与相关法律法规。
如《药品管理法律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食品法律制度》、《转基因食品法律制度》以及国外护士资格认证的相关条例等内容。
同时,根据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在《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中增补了《探讨防范医疗风险的制度》,在《卫生技术人员管理法律制度》中增加了《执业药师管理法律制度》和《执业技师管理法律制度》内容,
同时把《公民生命健康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疾病预防与控制法律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法律制度》、《健康相关产品卫生法律制度》、《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等章节都纳入教材中,其他章节有的依据最新卫生法的修订而增加了新的内容。
突出保障人体生命健康合法权益内容范围及各类人群健康权益特征和要求。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的编纂思想。
⑸ 卫生法律法规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994.10.27) 2007-1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7-1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2007-1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2007-1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7.12.29) 2007-1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2007-1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5.10.30) 2007-1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007-1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07-1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007-10-30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
最新法规
关于将A型肉毒毒素列入毒性药品管理的通知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卫生部(2008-7-21)阅582次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灾后妇幼卫生服务应急方案》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2008-7-21)阅295次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广告管理的通知
/ 卫生部(2008-7-17)阅552次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2008-7-12)阅425次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世界卫生组织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指导原则(草案)》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2008-7-10)阅384次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2008-7-8)阅625次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防治糖尿病宣传知识要点》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2008-7-8)阅609次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灾后不同人群心理卫生服务技术指导原则》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2008-7-3)阅920次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2008-6-27)阅334次
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的通知
/ 卫生部(2008-6-27)阅709次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修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部分附表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2008-6-24)阅1252次
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审批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 卫生部(2008-6-24)阅1459次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综合医院建设标准》等14个汶川地震灾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装备指导标准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2008-6-21)阅631次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地震灾区工作方案》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2008-6-20)阅484次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贯彻实施《卫生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工作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2008-6-12)阅545次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抗震救灾文件材料归档工作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2008-6-2)阅407次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2008-5-29)阅1233次
关于印发《地震伤员康复指导规范》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 中国残联办公厅(2008-5-28)阅1201次
关于印发《四川汶川地震伤员康复工作方案》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 中国残联办公厅(2008-5-27)阅635次
关于切实做好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 卫生部 环境保护部等(2008-5-24)阅496次
民政部、公安部、卫生部关于“5.12”地震受伤人员转移救治中死亡遗体处理的通知
/ 民政部 公安部 卫生部(2008-5-23)阅1111次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地震灾区预防接种指南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2008-5-23)阅850次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地震灾区鼠疫等3种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预案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2008-5-18)阅1222次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地震灾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2008-5-18)阅93次
关于切实做好抗震救灾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
/ 卫生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局(2008-5-13)阅666次
关于印发《2008-2010年全国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配置规划》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2008-5-13)阅1118次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机构放射防护工作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2008-5-9)阅700次
关于印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技术细则(试行)》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 全国爱卫会办公室(2008-5-6)阅1414次
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
/ 卫生部(2008-5-6)阅1227次
卫生部发布关于加强春夏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 卫生部(2008-5-3)阅814次
⑹ 卫生法律法规有哪些
卫生法律法规主要抄包括:
1.
有关医护人员的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等。
2.
有关医疗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如药品管理法、中医药条例等。
3.
有关精神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如精神卫生法等。
4.
有关医疗和疾病控制的法律法规:如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等。
5.
有关医疗纠纷处理的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
⑺ 近三年来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最新的规定有哪些
发生医疗纠纷,首先可以医患双方进行协商调解,调解不成的,医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后会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组织工作人员展开调查,并形成文字材料。调查研究后,卫生部门会给出处理意见,一般会再次协商调解。
协商不成的,会建议则建议患者或家属诉诸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如对三级鉴定结论不服,可申请复仪或二级鉴定。如仍不服,则申请复议和一级鉴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根据鉴定结论和有关法规及制度作出相应处理。如对处理结果仍不服的,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然,双方自行协商、请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都不是必经程序,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最新医疗纠纷规定,具体处理程序如下:
一、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之调解
首先发生医疗纠纷双方先进行调解,调解的方式有三种,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或者一种调解不成功再用其他方式进行调解。调解方式如下:
1、医患沟通: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有尊重患方知情权的义务,应当就患者病情及诊断治疗经过做出专业性的说明解释,加强与患方的沟通,消除误会、化解矛盾。
2、调解:医患双方通过沟通,遵循合法、合理、自愿的原则,互谅互让达成一致和解意见的,应当签订协议书,由医、患双方签字盖章。
3、第三方调解。医疗纠纷可以卫生行政部门第三方来进行行政调解。第三方处于居中地位,通过规范教育,说服引导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
二、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之司法鉴定
如果医疗纠纷不能成功调解,那么可以进行司法鉴定,鉴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等级是多少。根据司法鉴定结果走法律诉讼程序进行处理。司法鉴定包括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一般在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的程序包括委托、受理、鉴定、出庭等。
(一)委托
司法鉴定机构和社会专业司法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的委托,从事委托请求事项的司法鉴定;非诉讼案件鉴定的受托从其行业规定。
1、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的司法鉴定委托。
2、在诉讼案件中,在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的情况下,司法鉴定机构也可以接受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委托。当事人委托司法鉴定时一般通过律师事务所进行。
(二)受理
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书后,应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并作出如下决定:
1、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能够即时决定受理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
2、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应当向委托人出具《司法鉴定委托材料收领单》,在收领委托材料之日起7日内对是否受理作出决定;
3、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退回鉴定材料并向委托人说明明理由;
4、对于函件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在收到函件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书面答复。
(三)初次鉴定
鉴定机构受理案件后,应当指派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承担鉴定工作,同一鉴定事项应当由两名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