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志愿服务条例

志愿服务条例

发布时间: 2020-12-18 06:11:59

㈠ 志愿服务条例将于何时开始实施

据报道,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志愿服务条例》,条例将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

此外还鼓励有关单位、组织采取的促进措施,其中包括为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场所和其他便利条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实践学分管理,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宣传活动等。

希望条例的出台和实施可以促进志愿服务的发展!

㈡ 清华大学志愿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规范清华大学志愿者培养和管理模式,整合校内外人力物质资源,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保障志愿者服务权利,发扬志愿服务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 本办法之适用范围为清华大学校内志愿组织机构、校内组织的志愿服务项目及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
第3条 本办法之名词定义如下:
(一)志愿服务:出于自由意志而非基于个人义务或法律责任,以知识、体能、劳力、经验、技术、时间等贡献社会,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以提高公共事务效能及增进社会公益所进行的各项辅助性服务。
(二)紫荆志愿者服务总队:受清华大学校党委领导、校团委指导的全校性志愿者联合体,简称紫荆总队。
(三)紫荆志愿者:清华大学学籍在册的参与志愿服务并在紫荆总队注册的学生。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4条 紫荆总队为全校学生志愿者的最高联合体。
第5条 紫荆总队受校党委领导,受校团委直接指导。
第6条 紫荆总队分三大部分,包括专项志愿者服务团、各紫荆支队、其他校内志愿公益类组织。具体如下:
(一)专项志愿者服务团为紫荆总队直属机构,负责各专项志愿服务工作。
(二)各紫荆支队受各单位团委(团工委)指导,负责各单位志愿者服务工作。
(三)其他校内志愿公益类组织包括在校团委社团部正式注册的志愿公益类社团协会及清华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

㈢ 《志愿服务条例》有何明确规定

《志愿服务条例》共计抄六章四十四条。其中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作了明确规定。具体如下:

第二章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

第六条本条例所称志愿者,是指以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体力等从事志愿服务的自然人。

本条例所称志愿服务组织,是指依法成立,以开展志愿服务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

第七条志愿者可以将其身份信息、服务技能、服务时间、联系方式等个人基本信息,通过国务院民政部门指定的志愿服务信息系统自行注册,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组织进行注册。

志愿者提供的个人基本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第八条志愿服务组织可以采取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基金会等组织形式。志愿服务组织的登记管理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志愿服务组织可以依法成立行业组织,反映行业诉求,推动行业交流,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第十条在志愿服务组织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志愿服务组织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㈣ 《志愿服务条例》什么时间实行

《志愿服务条例》是为了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鼓励和规范志愿服务,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制定。经2017年6月7日国务院第175次常务会议通过,由国务院于2017年8月22日发布,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

㈤ 《志愿服务条例》什么时候实施

近日国务院发布《志愿服务条例》,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根据《条例》,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应当尊重志愿服务对象人格尊严,不得侵害志愿服务对象个人隐私,不得向志愿服务对象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报酬。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行指派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提供服务。

《条例》还规定,国家和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建立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和经验推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志愿服务行政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与志愿服务有关的工作;有关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做好相应的志愿服务工作。需要志愿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向志愿服务组织提出申请,并提供有关信息,说明可能发生的风险,志愿服务组织应当及时答复;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对象可以根据需要签订协议。志愿者接受志愿服务组织安排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应当服从管理,接受必要的培训;志愿者应当按照约定提供志愿服务,因故不能按照约定提供志愿服务的,应当及时告知志愿服务组织或者志愿服务对象。

㈥ 开展志愿服务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开展抄志愿服务,应把握四条原则:一是坚持正确导向。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结合融入文化志愿服务,引导人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坚持文化育人。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三是坚持示范带动。率先搞好国家级公共文化设施的志愿服务,示范带动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服务项目健康发展,促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把支持和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纳入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深化志愿服务内容、形式和管理模式创新。

㈦ 2016年志愿服务条例最新解读,志愿服务组织如何界定

原指恭抄敬地交付、呈献,即不袭腾讯众创空间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㈧ 北京市志愿者服务条例

(2007年9月14日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增强公民的志愿服务意识,规范志愿服务活动,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以组织形式实施的志愿服务活动。

法律、行政法规对志愿服务活动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志愿服务是指自愿、无偿地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公益性活动。

本条例所称志愿者是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本条例所称志愿者组织是指市和区、县志愿者协会及各类专业性志愿者协会等依法成立、专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第四条 志愿者组织依据章程组织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可以组织本单位、本系统、本社区的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第五条 个人可以在志愿者组织登记注册,成为注册志愿者。

社会组织符合志愿者组织章程的,可以申请加入,成为志愿者组织的团体会员。

第六条 本市建立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

北京志愿者协会负责指导本市志愿者工作的开展。

第七条 志愿服务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平等、无偿、诚信、合法的原则。

第八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志愿者的劳动;志愿者的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九条 本市鼓励和支持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提倡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领域和大型社会活动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倡为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失业人员和其他有困难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和个人提供志愿服务。

第十条 志愿者组织可以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志愿者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向社会招募志愿者的,应当委托志愿者组织进行。招募境外志愿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志愿者组织招募志愿者时,应当公布与志愿服务项目有关的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并明确告知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第十一条 提倡对志愿服务有需求的组织或者个人通过志愿者组织获得志愿服务。

第十二条 志愿者组织应当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布有关志愿服务的信息,组织开展培训、咨询、宣传、交流等活动。

第十三条 志愿者组织与志愿者之间、志愿者组织与接受志愿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之间,应当就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协商一致。任何一方要求签订书面协议的,应当签订书面协议。

志愿者组织安排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签订书面志愿服务协议:

(一)对人身安全、身心健康有较高风险的;

(二)连续三个月以上专职服务的;

(三)为大型社会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的;

(四)组织志愿者在本市行政区域以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

(五)组织境外人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

第十四条 志愿服务协议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志愿服务内容、时间和地点;

(二)参加志愿服务的条件;

(三)志愿者的培训;

(四)志愿服务成本的分担;

(五)风险保障措施;

(六)志愿者责任的免除;

(七)协议的变更和解除;

(八)争议解决方式;

(九)需要明确的其他事项。

第十五条 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为志愿者安排志愿服务活动,应当与志愿者的年龄、身体等条件相适应,与志愿服务项目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相适应,不得安排志愿者从事超出约定范围的志愿服务活动。

安排未成年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应当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相适应,并征得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同意。

第十六条 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应当为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安全、卫生、医疗等条件和保障,开展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志愿者配发志愿者标志,帮助志愿者解决与志愿服务活动相关的实际困难。

第十七条 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应当为志愿者建立基本状况和服务情况的档案或者记录卡。未经志愿者本人同意,不得公开档案记载的个人信息或者向第三方提供志愿者的个人信息。

志愿者要求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出具志愿服务证明的,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应当如实出具证明。

第十八条 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应当与接受志愿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协商,根据需要为志愿者办理相应的保险。

第十九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他人从事志愿服务活动。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志愿服务的名义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

第二十条 志愿者享有以下权利:

(一)获得志愿服务的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

(二)获得志愿服务必需的条件和必要的保障;

(三)获得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的教育和培训;

(四)请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帮助解决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五)有困难时优先获得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

(六)对志愿者组织进行监督,提出批评和建议;

(七)其他依法享有的权利。

第二十一条 志愿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履行志愿服务承诺或者协议约定的义务,完成志愿服务工作;

(二)退出志愿服务活动时,履行合理告知的义务;

(三)保守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获悉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或者其他依法受保护的信息。

志愿者不得向接受志愿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索取、变相索取报酬。

第二十二条 接受志愿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尊重志愿者的人格尊严,就志愿服务项目对健康及安全构成的风险以及防范这些风险的措施作出必要的告知和说明;有条件和能力的,应当为志愿者提供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的专业培训和岗位培训、必要的物质保障及安全、卫生条件。

第二十三条 本市依法设立志愿服务基金会。

志愿服务基金应当用于:

(一)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资助;

(二)对因从事志愿服务活动遇到特殊困难的志愿者的救助;

(三)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志愿者的奖励;

(四)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关的其他事项。

基金的使用和管理依法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本市鼓励单位和个人向志愿服务基金会捐赠。

第二十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引导、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民政、财政、人事、教育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鼓励和支持在本地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第二十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组织、志愿者以及对志愿服务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其他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六条 鼓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和录取有志愿服务经历者。

第二十七条 志愿者所在单位应当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给予支持并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十八条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有关社会团体应当将培养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纳入思想品德教育内容,鼓励和支持大学和中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第二十九条 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应当积极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第三十条 志愿服务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由民政、工商行政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志愿者、志愿者组织、接受志愿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发生争议的,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自2007年12月5日起施行。

热点内容
长春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发布:2024-12-29 12:08:08 浏览:486
德恩商法 发布:2024-12-29 11:38:07 浏览:871
林业生产死亡法律责任 发布:2024-12-29 11:35:13 浏览:981
疫情中行政法体现 发布:2024-12-29 11:18:13 浏览:129
法院服务于 发布:2024-12-29 11:09:08 浏览:848
2020年中级会计经济法考试题目 发布:2024-12-29 11:02:51 浏览:609
法律硕士的种类 发布:2024-12-29 10:56:27 浏览:978
法院进网格 发布:2024-12-29 10:31:24 浏览:37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形式 发布:2024-12-29 10:31:20 浏览:186
劳动法对合同制员工年假的规定 发布:2024-12-29 10:26:12 浏览: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