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冒名贷款犯什么法律责任

冒名贷款犯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0-12-19 02:28:38

① 被他人冒名贷款怎么办有什么方法可以应对

近年来,被冒名贷款的事件越来越多,当事人的内心几乎都是崩溃的吧!很多是在办信用卡或贷款的时候发现自己被冒名贷款了,如果我们遇到被别人冒用自己的身份进行贷款怎么办呢?有哪些方法可以应对?
小编认为银行应该对借款人的身份信息等进行调查核实,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市民被冒名贷款,银行需负上一定责任,银行的相关责任人也需要承担责任。市民如遇到被冒名贷款的情况,一定要利用好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1、应积极与办理贷款、信用卡的银行进行协商(如果银行拒不解决,可向人民法院上诉,要求银行承担因“审核不严”带来的相应法律责任)。
2、要注意搜集证据,鉴于冒名贷款的各式合同、证据非本人签署,可以申请法律鉴定。
3、切勿听信任何中介机构可以“洗白”信用记录的谣言,选取正规的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最后,小编提醒,杜绝冒名贷款最好的方式,还是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防患于未然,犯罪分子才无机可乘。一定要利用好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② 冒名贷款的问题

近年来,被冒名贷款的事件越来越多,当事人的内心几乎都是崩溃的吧!很多是在办信用卡回或贷款的时候发现答自己被冒名贷款了,如果我们遇到被别人冒用自己的身份进行贷款怎么办呢?有哪些方法可以应对?
三领地认为银行应该对借款人的身份信息等进行调查核实,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市民被冒名贷款,银行需负上一定责任,银行的相关责任人也需要承担责任。市民如遇到被冒名贷款的情况,一定要利用好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1、应积极与办理贷款、信用卡的银行进行协商(如果银行拒不解决,可向人民法院上诉,要求银行承担因“审核不严”带来的相应法律责任)。
2、要注意搜集证据,鉴于冒名贷款的各式合同、证据非本人签署,可以申请法律鉴定。
3、切勿听信任何中介机构可以“洗白”信用记录的谣言,选取正规的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最后,三领地提醒,杜绝冒名贷款最好的方式,还是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防患于未然,犯罪分子才无机可乘。一定要利用好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③ 冒名贷款银行应承担什么责任

冒名贷款在现实生活中多有发生,冒名贷款是属于骗取贷款罪,还是属于普通的贷款纠纷,应当具体分析,司法实践上认识不一,司法机关常以骗取贷款罪追究冒名贷款人的刑事责任。

④ 冒名贷款能不能立案

解决方法如下:1、被冒名人应积极与办理贷款、信用卡的银行进行协商,如果银行拒不解决,版可向人民法院上诉权,要求银行承担因审核不严带来的相应法律责任。2、被冒名人要注意搜集证据,鉴于冒名贷款的各式合同、证据非本人签署,可以申请法律鉴定。3、被冒名人切勿听信任何中介机构可以“洗白”信用记录的谣言,选取正规的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⑤ 客户借名冒名贷款作为银行放款的信贷员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渎职

⑥ 被他人冒名贷款了应该怎么办

先积来极与办理贷款或者信用卡的银行源协商,如果银行拒不解决或当事人因不良信用记录造成了损失要求赔偿,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情况属实,为了自己的声誉,银行一般会帮忙解决。起诉搜集证据时,当事人只需去权威部门作笔迹鉴定,证明贷款合同上的签名不是自己所签即可。

拓展资料

冒名贷款核查方法

1、档案审阅法。在进驻信用社稽核时,首先调阅信贷档案,逐笔对借据、借款合同、担保资料、贷后检查报告、催收通知书等重要信贷资料仔细审阅。

2、表格筛选法。先在联社或信用社五级分类管理系统导出被稽核信用社要检查的贷款明细表,然后进行筛选。

3、走访座谈法。走访座谈法。针对上述有疑点的贷款可以通过对借款人所在单位、村组、社区以及邻居进行走访,了解借款人(或担保人)的品行、经营情况、有无嗜好、是否负债等,初步掌握借款人及担保人的情况

4、资金去向法。查阅贷款发放日传票,如转账办理,可查询借款人的个人结算账户资金使用情况。

5、书面函证法。稽查人员亲自找到借款人(担保人)或到相关抵押登记部门、户籍管理部门函证。

⑦ 冒名贷款的定罪量刑

冒名进行贷款的行为,在数额达到刑法规定情节的,构成贷款诈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通知》第四条:

根据《决定》第十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构成贷款诈骗罪。

《决定》第十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是指:

(1)为骗取贷款,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行贿,数额较大的;

(2)挥霍贷款,或者用贷款进行违法活动,致使贷款到期无法偿还的;

(3)隐匿贷款去向,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

(4)提供虚假的担保申请贷款,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

(5)假冒他人名义申请贷款,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

《决定》第十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是指:

(1)为骗取贷款,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巨大的;

(2)携带贷款逃跑的;

(3)使用贷款进行犯罪活动的。

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7)冒名贷款犯什么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

【违法发放贷款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借名冒名贷款是指实际需求贷款的人因各种原因,自己不能通过正常程序在信用社取得所需贷款,从而采取假借他人的名义在信用社获取非法贷款。

(借名和冒名贷款的区别就是假借他人名义知情和不知情,冒名贷款的性质更为严重)借名冒名贷款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信用社部分客户经理直接或间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当自己需要周转资金时,往往采取借名冒名贷款的方式发放自批自贷贷款(主要采取骗取或伪造贷户身份证和贷款证,私刻假印章、模仿贷户签名以贷户名义在信用社获取贷款)。

2、信用社客户经理的近亲属需要贷款而又不符合贷款条件时,客户经理将可能采取假借他人的借名冒名贷款方式发放关系人贷款。

3、当前,信用社为加强信贷管理都严格控制贷款跨区,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因为跨区贷款较为明显,客户经理为逃避跨区贷款,将会采取假借辖区内他人名义的借名冒名贷款方式发放跨区贷款。

4、虽然借款人符合条件,但是以前已经办理了贷款,按照规定不能再向其发放。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经理如果还想办理这笔贷款业务,就可能采取借名冒名贷款的方式发放事实上的垒大户贷款(有的用企业法人或股东的名义贷款给企业使用)。

5、当前,信用社都实行了严格的贷款授权制度,客户经理只能在权限内发放贷款,当超过自己权限时,客户经理要上报有权人审批。

当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审批而客户经理想发放贷款时,客户经理将可能采取借名冒名贷款的方式发放超权限贷款,使贷款授权书成为一纸空文。

6、客户经理为逃避监督,在同一时期用两个人以上的名义冒名或借名办理多笔贷款,由一人使用。

⑧ 被人冒名贷款7年,并产生不良信用记录,银行应承担什么责任

因冒名贷款而承担的侵权责任风险。从侵权行为的角度看,在冒名贷款中,银回行虽然不是冒名贷款的答具体实施者,但银行未尽到审核义务的过失行为与实施者的故意行为相结合,也因侵犯了客户的姓名权、名誉权而要承担侵权责任。
从近年来有关冒名贷款的司法判例来看,判决的结果从判令“假按揭”实施者承担责任向要求银行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转变。之所以发生这样的转变,一方面是银行在办理贷款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侵犯姓名权的行为,或者在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中披露了被冒名人的不良信用记录,对其名誉权造成了一定的侵害;另一方面是法律对侵权责任的界定更加明确,对精神损害赔偿也有了法律依据。

⑨ 我被冒名贷款了怎么办

如果确实是被冒名贷款,可以向征信上报的银行反映,一般是可以撤销的。

⑩ 我被人冒名贷款,却数额巨大,虽然还上了,但是我可以追究他的法律责任吗

可以,要求侵权赔偿。侵犯姓名权
根据《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回、使用和依照答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从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来看,要成立侵权行为不仅要行为人实施了侵权行为,主观上存在过错,还要有损害结果,而且这种损害结果和行为人的行为之间要有因果关系。也许有人认为如果冒名贷款已还清就不存在任何损害结果,银行也就不构成侵权。这是对公民姓名权的曲解,姓名权不同于名誉权,只要有了冒用别人姓名的行为,损害事实就已出现,受害人只要能证明有侵害姓名权的行为存在,不需要举证证明实际损害的发生,就可以认定侵害姓名权。

热点内容
农村分单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7 22:04:46 浏览:941
交大经济法第四次作业 发布:2024-11-17 21:12:11 浏览:748
实体法学派 发布:2024-11-17 20:45:53 浏览:462
安徽律师培训 发布:2024-11-17 18:53:19 浏览:779
鞍山法院在哪里 发布:2024-11-17 17:58:50 浏览:25
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发布:2024-11-17 17:41:28 浏览:580
泗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联系方式 发布:2024-11-17 17:29:13 浏览:726
数理法学 发布:2024-11-17 17:24:24 浏览: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发布:2024-11-17 17:05:49 浏览:874
靖边法官 发布:2024-11-17 16:34:25 浏览: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