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知识缺乏

法律知识缺乏

发布时间: 2020-12-19 03:29:01

A. 自己很缺乏法律常识,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怎么做才不违法,我需要怎么才能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一.法律意识的内涵。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等。
法律意识属于历史范畴,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法律意识也属于法律文化范畴,它是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精神成果,包含着人类在认识法律现象方面的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观念模式、情感、思想和期望,蕴涵着个人及群体的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评价。法律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学习和自觉培养的结果,也是法律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
二.对青少年进行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紧迫性。
青少年是一个从年龄上讲横跨少年和成年的群体,他们既有青年人的朝气,又有少年的稚气。他们一方面思维逐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充满青春的躁动和思想的波动。他们渴望了解和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然而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也渴望融入社会并得到社会的理解。他们对世界因好奇而不免有时盲从、盲动。外界隐藏在美丽外表下的诱惑,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阴暗现象,常常使他们在困惑、迷惑中随波逐流,甚至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那么,如何去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提供维护他们合法权利的方式、方法?我们怎样才能帮助他们去学习法律知识进而形成基本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对法律规范的内在信仰从而自觉遵守,遏制住日益严重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及针对青少年的犯罪?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我们的专业法律人士就应该去思考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以下我想就谈一点认识,求教于方家。
三 培养青少年基本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
(一)通过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灌输基本法律规范,帮助青少年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的初步形成。
《条例》是对有轻微违法的行为的人进行行政处理的行政性行为规范,《刑法》是对构成犯罪的人进行刑事处罚的刑事法律规范。两者的共同点是对违法犯罪的人追究责任,只不过《条例》和《刑法》所针对的行使处罚权的部门及程序、处罚对象、违法的轻重程度、处罚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通过学习《条例》和《刑法》,青少年可以初步认识和区分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合法行为,哪些行为是法律、法规禁止的,哪些行为又是法律、法规准许乃至鼓励的。不但要灌输理论知识,而且应从身边人、身边事上着手分析,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从鲜活的日常生活中总结、提炼典型案例,让其自我教育,明辨是非, 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有的放失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学生如何应对处理别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避免和减轻不必要的伤害,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达到一般预防和维护青少年权利的双重目的。
(二)通过对《宪法》的学习,促进青少年权利意识的形成。
权利文化是与人道主义文化、科技文化一起构成当今世界三大文化主流的文化之一。权利文化的核心是权利本位的理论。权利本位的思想有两大内涵。其一,它是解决公民和国家主体关系的理论。主仆型文化产生义务本位。在这种本位中,国家主宰一切,公民只有无条件服从的义务。权利本位则不然,它把公民对国家的关系颠倒过来,认为公民有权主宰国家,国家以保证公民主人地位的获得为绝对义务。其二,它是解决权利与权力互动关系的理论。国家权力的行使以公民创设权利的实现条件为目的,权力的行使如果背离了公民权利得到保障的宗旨,权力便会得到改造。国家权力以公民权利为运行界限。而两者界限由法律明定之。权利本位思想的的实质是个人权利的实定化和义务的相对化。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人与国家具有三种关系,即义务领域里的服从,自由领域里的排斥,权利领域里的依靠和参与,于是就产生社会和谐。
权利文化的形成有赖于公民的权利意识的勃发。所以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必须从小着手进行。而青少年公民的权利意识则必须通过对宪法的学习,树立宪法至高无上,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一基本的观念。我们不仅要让青少年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我们更应让青少年懂得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众所周知的是宪法是安邦治国的总章程,但这一结论却主要是就国家管理的角度而言,因而与宪法的核心价值取向并不完全统一;事实上,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中就明确宣布,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列宁也曾指出: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故由此可知,宪法与公民权利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且,这也可以从宪法的发展历史和宪法的基本内容中的到证明。从历史上看,宪法或者宪法性文件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为了确认取得的权利,以巩固胜利成果而制定出来的。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尽管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可以分为两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然而,这两块并非地位平行的两部分,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支配地位。因此,青少年就可以理解到:宪法不仅是系统全面地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部门,而且其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三) 学习《民法》,促进平等和契约观念(诚实信用)的形成。
人人平等和遵守契约观念的形成必须依赖于《民法》的学习。民法起源于简单商品经济获得相当发展的古代罗马社会。经过人类历史演进的熏陶,民法逐渐成为调整各国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从本质上讲,民法就是把一定社会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可见,民法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地位的平等性。平等的主体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要取得对方的财产就必须支付相应对价,体现等价有偿的原则。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要受以民法为主的法律的保护,而保护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民事主体间签定合法、有效的契约(即合同)。契约各方在自愿的原则下按自己的意愿依法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契约必须遵守,契约即是交易各方间必须遵守的“法律”,这也是“公平”原则和“诚信”原则的体现。通过学习,我们的青少年将更好地理解和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必须遵守”的平等、守约思想。
(四) 清除旧的“厌讼”观念的不良影响,强化诉讼意识,树立新型的诉讼观念。
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是“刑治主义”,同时法律规范是“礼法合一”,法律精神的原则是“宗法伦理”。所以从古至今,基于“性善”、“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教育是可行的,争讼则是可以避免的。孔子在《论语》中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大意就是说他接受人们的讼案后,并不立即进行审理,而是采取拖延的策略,让人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以达到无讼的目的。故而,中国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争讼是对自然秩序的破坏。相反,没有争讼的社会才是理想、和谐的社会,这一观念在中国人中可谓根深蒂固,人们不愿诉讼,极力避开诉讼。即使到现在,有些人仍然把打“官司”,特别是当“被告”看作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一般地,亲人、朋友间如果走进法庭,将矛盾、争议诉诸法律,无论是外界人士眼中还是事实上,亲情、友情必定荡然无存。
我们就是要从学习《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诉讼法律入手,着重在受传统“厌讼”思想影响较少的青少年中更新陈旧的诉讼观念。在我们看来,诉讼不过是使得受损害的权益得到救济的一种常用手段而已。即使是亲友“对簿公堂”也不是撕开脸皮,抛开情理,而是一种让争端在公开、公平的前提条件下谋求来自第三方独立公正地加以解决的争端解决机制,比之以前的私人调解、裁决等私力救济更加文明和进步。我们要教育青少年将为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诉讼视作一种权利,以及捍卫这种权利的正当行为。鼓励青少年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在现在和将来的社会实际生活中大胆地运用法律的武器,及时充分地利用诉讼权利,为了维护合法权益,未雨绸缪或者亡羊补牢。

B. 被缺乏法律知识或没有法律意识的人普法是怎样一种体验

非常的无奈,因为在他的语言中,我就能体会到他说话非常的没有自信,而且还缺乏逻辑观念,就让我越来越不想去听他说话,更想去反驳他。

C. 1,老年人缺乏法律知识2,大多数人法律意识薄弱3,居民不能有效的运用法律。怎么分析这3个问题

1、老年人是指60以上的,他们哪学什么法律?新中国建立没多久,自然灾害,饭都没得吃内,谁还读书?容我父母都是60岁,都经历过那个年代,高中都没读呢,法律?能懂多少,这些是社会教育缺失,历史遗留问题,不用考虑。感谢我父母,他们虽然没文化,但是一直让我读到大学。
2、大多数人意识薄弱,中国的基数太大,大多数人是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如何来提高意识?哪怕是知道需要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也没有精力和金钱去做这些事,顺便BS一下强制执行的力度。
3、运用法律是需要对法律的理解,准确的找到相关法律条款,定性。非专业人员没这个能力,我虽然学过,也不是完全理解(当时不认真)。CCTV12挺好,经常出案例,说原理。可以学习。
总结:21世纪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教育也应该倾斜,社会学科要加强,动手能力要加强,别大学生混完4年,出来个个都跟250一样,做不成事,从小学就开始修学分,啥时候修完拿毕业证,考不及格一直考,不读书升上去也是个废材了。
个人意见:高考居然放弃了英语,我顶啊,干脆让外国人学中文好了。很多地方还是需要用到英语的,真不知道改革这个有什么意义。

D. 政策理解不够透彻 理论学习不够深入,透彻怎么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功底不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够。

一是学习 的自觉性不高。存在以干代学的现象,特别是当工作与学习 发生矛盾时,往往认为学习是“软指标”,可以往后推一推, 从而导致学习的自觉性不高,而且学习的系统性不强,学习 效果不佳。

二是学习制度坚持的不好。客观上强调工作忙、 压力大和事务性工作较多,缺乏持之以恒自觉学习政治理论 的精神。

三是学用结合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在理论体系把握 上和“融汇贯通”地运用理论学习成果去指导实际工作上不 适应,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导致理论学习与 实际工作脱节,对待理论学习,只满足于片面地引用个别原 理,而不能有效地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工作作风不实,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够。

一是接到工 作任务,有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 最好,特别是任务多、压力大的时候更是如此,有时存在着 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影响了工作效果,没有时刻以高标准 严格要求自己。

二是欠缺创新意识,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性,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只是 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

三是对有关的政策法规研究不 够,工作方法较简单,同志间的思想交流不多,深入基层和 村组调查研究不够,对全市的工作指导和督促还不够深入, 致使工作效果不够理想。

3、群众意识不强,为民服务的宗旨不够。

一是虽然也 经常下基层调研,但主动性不强、不够深入,只注重了解自 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未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没有关心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没有真正 和群众打成一片,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如, 我市农民增收渠道不多,企业没有形成规模,结构不合理现 象突出。

二是在工作上对基层情况的了解主要靠听汇报和抽 查,不够全面系统,联系群众不广泛,与干部职工谈心交流 少,直接听取基层群众意见不及时不全面。

对干部思想状况 和基层干部生活情况了解不全面,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 难不多。这些都是宗旨观念淡薄,群众意识差的表现。

4、勤政廉政不深,廉洁自律的力度不够。树立勤政优 政的宗旨意识还不够牢固,党风廉政问题和各种不正之风时 有发生。

在坚持学习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和自觉用 党的纪律约束自己还不够深入,时有存在把关不严的现象。

今后改进措施与努力方向

1、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理论功底。提高自己 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

要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为落脚 点,特别要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不断提 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2、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无私 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共产党员应该把维护和实践人民的 利益放在首位。

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 立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事业 之中,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要保持思想道 德的纯洁性,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名利,在生活上艰苦朴 素,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不追求享受。

在工作作风上, 要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想群众之所想,急 群众之所急,忙群众之所需,同群众建立起水乳交融的关系;。

要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 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

善于从政治、全 局的高度认识事物,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脚踏实地的投入 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3、要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洁,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在当 前社会还存在腐败现象情况下,要有战胜自我的胆识和魄 力,抗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做到自重、白 警、白省、自励,做到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 义的侵蚀面前一尘不染,一身正气。

要加强道德修养,树立 正确的利益观、荣辱观、道德观、人生观,追求积极向上的 生活情趣,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坚决抵制歪风邪气, 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与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带头树立 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

4、要进一步务实创新,增强工作实效。要坚持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现 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最终达 到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

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提出 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始终围绕 我市的长远发展和中心工作,带头贯彻和落实上级党政各项 决策和部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 作。

总之,教育实践活动,要围绕“学习教育、听取意见, 查摆问题、开展批评,落实整改、建章立制”三个环节深入 推进,特别是在反对“四风”问题今后改进措施与努力方向 上上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监督,并以实际行动履约践诺。

(4)法律知识缺乏扩展阅读:

政策含义

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

政策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观念化、主体化、实践化反映。

政策特点

政策具有以下特点:①阶级性。是政策的最根本特点 。在阶级社会中、政策只代表特定阶级的利益,从来不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不反映所有人的意志。

②正误性。任何阶级及其主体的政策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③时效性。政策是在一定时间内的历史条件和国情条件下,推行的现实政策。

④表述性。就表现形态而言,政策不是物质实体,而是外化为符号表达的观念和信息。它由有权机关用语言和文字等表达手段进行表述。作为国家的政策,一般分为对内与对外两大部分。

对内政策包括财政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军事政策、劳动政策、宗教政策、民族政策等。对外政策即外交政策。 政策是国家或者政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国家机关或者政党组织的行动准则。

E. 由于自己缺乏法律知识,误签了一份一次性赔偿协议书

您可以到法院提起撤销诉讼,不过误签一定要有证据,胁迫,非本人真实意思表示,重大误解一定得有这些证据哦。

F. 业主的物业知识缺乏应该怎么办

打官司是解决纠纷,解决纠纷的前提是清楚事实,而一切事实,在法庭上来源于证据。因此,打官司关键要看证据。

证据的证明效力如何,外行不是很懂;同样,这些被证实的事实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法律关系,应该适用哪些法律条文来处理,一般缺乏法律知识的公民也不会太清楚。生活事实和法律事实有时候存在比较大的区别。看似这回事,法律认定的可能是另外一回事。

有的案件根据可能收集到的有限证据,即使一个好的律师,也不一定会给你争取到满意的判决结果。同理,有的案件即使没有律师的帮助,你自己也可以轻松胜诉。

根据你介绍的案情,这种案件比较繁琐,法律关系交叉,盘根错节,你是需要律师的。

但必须明确,不同的律师出于不同的法律专业水平、个人职业道德素养、执业经验以及在法院的影响力,对解答一个当事人的案件咨询所持的态度以及处理方式是有很大区别的。
最重要的,你要找到真正值得你信任的律师,得到他最中肯的建议。他给了你最专业最客观最务实的建议(而不是你最喜欢听的),他就是好律师。

因此,建议你多咨询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不要听他们鼓励你们诉讼的话,也不要听他和法院关系到底有多好,谁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呢。不要以为他说了你喜欢听的,他就是好律师。真正的好律师不挑词架讼,而是详细分析证据和事实,给你讲解和论证法律规定,你要万分用心地倾听、对比和分析判断,才能找到一个好的律师。

这种案件没有律师的帮助,无疑于不会水的人横渡大海,请你慎重。

G. 在我们的身边,有些同龄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的原因是( ) A.法律知识缺乏 B.法律意识淡薄

ABCD

H. 如何理解没有知识是文盲,不懂法律是法盲

法盲[fǎ máng]
法盲,取义同文盲,是缺乏法律知识或没有法律意识的成年人。
法盲对自己承担的法律角色缺乏了解和责任感,法律意识极其薄弱,不能以法律自觉约束自己行为的人。有些法盲还自以为是,干涉相关的法律工作和正常的法律活动,干扰法律工作人员和教育人员的正常生活工作等。[1]
中文名
法盲
外文名

【释义】
缺乏法律知识或没有法律意识
历史
“文盲”一词演化而来
【词语】:法盲
【注音】:fǎ máng
【释义】:指缺乏法律知识或没有法律意识的成年人。
由“文盲”一词演化而来,没有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缺乏对自己作为社会关系参加人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的基本了解。对自己承担的法律角色缺乏了解和责任感,法律意识极其薄弱,不能以法律自觉约束自己行为的人。有些法盲还自以为是,干涉相关的法律工作和正常的法律活动,干扰法律工作人员和教育人员的正常生活工作等。[1]
造成法盲的原因有多种,如缺乏必要的教育,法律社会化的正常进程受阻,出于对法律的轻视、仇视或受到他人的影响而拒绝学习法律知识、破坏相关法律活动等。
法盲的大量存在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大障碍。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开展普及法律知识活动,是扫除法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重要途径。

I. 孩子缺乏法律知识,应该如何进行灌输

1.对孩子进行法律知识的灌输的方法: 首先,要让孩子知法。这一教育,应从小抓起,让孩子及早了解 有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与家庭生活、孩子学习成长以及社会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些法律,如义务教育法、青少年保护法、计划生育法、兵役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等。并让孩子了解这些法规中与孩子直接相关的有关条款...和要求,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哪种行为是合法的,哪种行为是违法的,划清守法与违法的界线。 其次,要让孩子知道:知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守法。所以平时要不断地教育孩子懂得法律常识,自觉遵守国家各种法律法规,绝不能视法律为儿戏,要使孩子从小成为知法守法的小公民。 其三,让孩子从小学会谦让。有的孩子也懂得法律常识,而且也知道应该守法,但有时一碰到具体问题,由于斤斤计较,往往为了某一件小事而把法制观念抛到脑后,做出违法的事来。现在,有不少青少年的犯罪就是这样引发出来的。有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告诉人们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感情容易冲动,缺少谦让,遇事不能让人三分,而是一味地斤斤计较,以致失去理智,头脑膨胀,以身试法。 其四,要把法制教育的内容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要以生活中出现的实例,来教育孩子。要生动、直观、形象,如举行“家庭法律常识小竞赛”、观看法制电视、电影等,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2.青少年树立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培养新世纪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任务。当前的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已初步形成了普法主管部门综合协调、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实施的工作格局,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本人以为,我国目前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尚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法制教育形势的需要,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青少年是早晨初升的太阳,是蓬勃挺拔的小树,是含苞绽放的花蕾。对于他们,祖国和人民寄予了无限的期望和关爱,因为,他们代表着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寄托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梦想的花季,他们激情洋溢,活力四射。但是,在这个如金似梦的好年华里,如果不对其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如果其没有把握住人生的航程,那么接踵而来的就是人生的一个个急流险滩;如果不能遵规守法、择良从善,那么就有可能犯科作奸,成为罪人。目前,青少年犯罪日益成为全球化的社会问题,在校学生的犯罪率也占了很大的比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特别是在校学生犯罪,呈现出了低龄化、团伙型、暴力型、智能化的趋势,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公检法司提供的数据和大量案例资料分析,青少年犯罪大多出于法律认知水平低下,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今天,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J. 如何解决法律知识掌握不全理解不深的问题

、存问题存问题具体表现产问题原析 一、政治理论习自觉性强运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够 具体表现:自觉主抽间习够除参加机关党委党支部组织习及党校省直校短期集习外平自少能自觉主抽间习政治理论面书籍二习深度足没理论研究功夫习集通读文章、听辅导报告看报纸电视新闻较认真坐研究原著少虽习写些笔记真联系自思想工作实际写体笔记三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指导工作差距缺乏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平理论三代表重要思想立场、观点、指导、析、解决面临实际工作问题具体能力理论知识理解与实际应用脱钩没发挥理论指导作用习习使习变形式化、教条化所缺乏应政治敏锐性洞察力善于政治角度观察、析问题缺少种我待使命危机认识事物停留表面未看本质事物理解深刻、全面候认识事物带盲目性看待社些腐败现象每看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做报道些掌握实权领导贪污、腐败看候激、愤慨看完所激灰飞烟灭没种切肤痛觉四由于政治理论习够表现理想信念虽坚定信念信限于口缺乏种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现做起自身做起具体行意识 析原:平虽习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平理论三代表重要思想思想未引起高度重视习目够明确习缺乏思考字面理解毛泽东思想没深刻认识其思想精髓邓平理论精神实质三代表重要思想理解深透自觉习主性够认政治理论习虚东西没真认识政治理论习武装脑坚定信念净化灵指挥行重要宝 二、专业业务知识掌握深全工作业务能力待进步加强 具体表现:虽候习点业务专业知识些实用主义思想中国用先存紧松现象造习内容系统全面广泛深刻二纪检业务知识面律知识各项条规知甚少三市场经济、WTO知识比较少使自新知识、新理论掌握解深四工作缺乏新思维发展存问题认识够准确握住发展必规律工作遇困难矛盾握住主要矛盾矛盾主要面抓住问题实质根本 析原:说明自钻研业务惰性缺乏挤钻刻苦精神缺乏深苦读恒忍劲缺乏市场意识放意识创新意识缺乏钻研业务作种责任、种境界自觉行缺乏掌握先进知识发挥先进性具体表现思想认识种满足于现水平思想纪检监察工作专业性、政策性强工作涉及律规党路线针政策等许知识特别维护党形象党员权益及广职工群众利益更需要极高准确性需要较深专业业务知识丰富相关知识等认识足重视够 三、敬业精神尚工作主性足 具体表现:我工作拓创新意识专研胜精神现工作少些些循守旧按部班墨守规习性些自觉事倍功半东西二纪检工作限于宣传、传达关文件精神听领导安排具体工作何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拓创新搞特色没自工作创新思路 析原:责任责任意识够强认自工作三0产松口气、想歇歇念致使工作够深入满足于完领导交办任务满足于面问题创新意识淡化忽视工作积极性、主性、创造性应该说我抱负种抱负追求政治仕途所忠事业追求奉献尽管自龄算勘单位工作间接触勘单位实际身边些事我激兴奋想象勘做番业绩随着勘单位属化进程看家改革发展趋势勘单位直面走向企业未结合社些合适宜现象自些事物降低新鲜勘单位发展前途几安加前几自已身体太工作钻研精神新工作岗位争强胜激情少些实际工作少几拚搏几安逸 四、与同志间相互交流、沟通够 具体表现:工作候处室同志间相互通气够相互甚解

热点内容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目录6 发布:2024-11-17 22:37:33 浏览:943
农村分单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7 22:04:46 浏览:941
交大经济法第四次作业 发布:2024-11-17 21:12:11 浏览:748
实体法学派 发布:2024-11-17 20:45:53 浏览:462
安徽律师培训 发布:2024-11-17 18:53:19 浏览:779
鞍山法院在哪里 发布:2024-11-17 17:58:50 浏览:25
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发布:2024-11-17 17:41:28 浏览:580
泗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联系方式 发布:2024-11-17 17:29:13 浏览:726
数理法学 发布:2024-11-17 17:24:24 浏览: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发布:2024-11-17 17:05:49 浏览: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