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中考政治法律知识

中考政治法律知识

发布时间: 2020-12-19 03:39:23

A. 教科版政治九年级中考总复习知识点下载

2012年中考考点
1、 知道法律有国家制定,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 理解我国的法律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3、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4、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5、 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与途径。
6、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7、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8、 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诱惑。
9、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0、 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11、 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
12、 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投特殊保护。
13、 不侵害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和权利。
14、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害。
15、 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16、 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17、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18、 努力做一个合格的消费者。
19、 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0、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1、 树立宪法意识。
22、 学会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利。
23、 依法治国的含义。
24、 怎样树立法治观念。
25、 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含义。
26、 自觉守法、维护社会次序。
27、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
28、 理解理想的实现必须结果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29、 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核心词语:法律、宪法、权利、维权、监督权、生命健康权、财产权、消费权、义务、依法治国、制度、政策。
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① 为什么说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② 犯罪三个基本特征?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③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④ 评析人的行为,一般从道德和法律两个主要的行为规范上评价,从道德方面讲,要说出哪些?从法律方面讲,要说出哪些?
⑤ 宪法的修改为什么如此慎重?
⑥ 在贯彻宪法的过程中,青少年该如何做?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在法律体系中居首要地位?
⑦ 如何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⑧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⑨ 我们学过的权利主要有哪些?
11、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12、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
1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是哪些?
14、我们学过的义务主要有哪些?
15、公民应如何正确履行义务?
16、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四个基本要求?
17、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含义是什么?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推行这一方略?
18、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19、《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有哪些保护?及相关的规定是哪些?
20、为什么要保护未成年人?P
21、青少年怎样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2、青少年怎样抵制不良诱惑?怎样抵制网络诱惑?
23、未成年人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24、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从哪些方面说?哪个是重要的?怎么说:“法律意识淡薄、自制力差等”?
25、为什么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为犯罪?
26、青少年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27、保护公民的财产的法律有哪些?
28、财产所有权包括哪些权利?
29、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哪些?
30、生命健康权的意义?
31、怎样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32、买到假货或打折出售商品或买一送几等一般侵犯什么权利?
出售假冒商品一般都侵犯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33、法律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时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34、维权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具体权利被侵犯,也是依据维权的一般方法来组织答案的,请你说出来?
35、消费者权利被侵犯,维权的方法或途径是什么?
36、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消费者?
消费过程中怎样知道自我保护?

答案:
1、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总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2、为什么说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所以,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犯罪三个基本特征?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果。

4、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是:
① 违反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是指违反除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行为,犯罪是指违反刑法的行为;
②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与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只是一般违法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较轻,犯罪对社会具有严重危害性;
③惩罚的方式不同。一般违法要受到行政处罚或民事处罚,而犯罪则要受到刑罚处罚。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联系是: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小错不改,就会铸成大错,最终跌入犯罪的深渊。

5、评析人的行为,一般从道德和法律两个主要的行为规范上评价,从道德方面讲,要说出哪些?从法律方面讲,要说出哪些?

6、宪法的修改为什么如此慎重?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⑷宪法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

7、在贯彻宪法的过程中,青少年该如何做?
①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②树立宪法意识,遵守、维护宪法。
③勇于同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做斗争。

8、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在法律体系中居首要地位?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9、如何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①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销和宣布无效。
②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③一切国家机关、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和全体公民都要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10、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权利与义务施对应的,既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每个人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

11、我们学过的权利主要有哪些?

生命健康权

11、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①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
②要采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利,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③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的和其他公民的舍法的自由和权利。

12、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
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里正确行使。
① 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各种证据和证明材料。
②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和弯曲事实进行诬告和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1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是哪些?
① 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 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电话和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 通过媒体工具(电视、广播、报纸)进行监督。

14、我们学过的义务主要有哪些?
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保守国家秘密。
(3)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5)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其他法定义务:
⑴孝敬父母
⑵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义务

15、公民应如何正确履行义务?
(1)法律鼓励的。我们积极去做。
(2)法律要求的,我们必须去做。
(3)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16、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四个基本要求?
①有法可依,要求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②有法必依,严格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处理案件要符合法律程序。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③执法必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执法权和司法权。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④违法必究,指凡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许任何个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

17、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含义是什么?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推行这一方略?
①核心是依宪治国。
②含义: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治理国家,确保依法治国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③意义: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维护国家稳定。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18、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19、《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有哪些保护?及相关的规定是哪些?
(1)家庭保护。①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溺婴、弃婴,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缔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药;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③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
(2)学校保护。①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③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④应当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⑤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的行为。⑥应当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不得使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设施中活动,组织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学生的健康,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3)社会保护:①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并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②营业性舞厅、网吧等不适合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关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③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④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4)司法保护:①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②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少年管教所,应当尊重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实行有别于成年人犯罪的特殊制度。

20、为什么要保护未成年人?P
(1)这是国家昌盛和民族兴旺的需要。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2)这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需要。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还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误入歧途,甚至违法犯罪。

21、青少年怎样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①要增强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②要自觉依法自律,抵制不良行为。
③我们应该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
④用智慧保护自己:遭遇意外险情与伤害时,需要冷静,要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方法救助;
面对不法侵害,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没能力制服时,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万不得已,也要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
⑤用法律保护自己。

22、青少年怎样抵制不良诱惑?怎样抵制网络诱惑?
要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危害。
①避开诱因,眼不见心不动;
②婉言谢绝朋友,提高自制力;
③专时专用,改正不良习惯。

23、未成年人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①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律己,做一个守法的人;
②要重视道德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③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矫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④青少年要防微杜渐,自觉抵制“黄”“赌”“毒”。

B. 中考政治知识点整合

2005年中考政治开卷考

教材重要知识点点击(适合苏州地区)

编撰:孙全军

初二《思想政治》部分

1.法律的基本特征:(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主要方式,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将法律称之为“国法”);(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的最主要特征);(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不允许有“特殊公民”的存在;第二,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反国家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

注意点: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我国法律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意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中的“人人”指的是“全体公民”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全体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

B.近两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加大反腐力度,一大批高官因贪污受贿等违法乱纪行为而纷纷落马,并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表明了什么?(或体现了初二政治中哪些法律常识?)

提示:(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3)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是人民通过宪法赋予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对人民负责,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2.法律和道德的关系(1)区别:表现形式;实现方式(最主要的区别);调整的对象和范围。 判断------凡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正确)

(2)联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具体内容参见《学习能力自测丛书》P28(2)

——→国家: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青少年:既要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地守法、护法;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做个好公民。

3.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必须能够正确辨别三种不同的行为(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具体内容见《学习能力自测丛书》P32-----33。

注意点:(1)谎报险情属于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故意损毁、移动指示标志属于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使用音响音量过大,影响周围居民休息,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2)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安全。

(3)故意毁坏公用设施,不仅是不文明的行为,而且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处罚。

(4)对于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如果情节较轻、社会危害程度不大,由公安机关依《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如果情节较重、社会危害程度较大,由人民法院依据《刑法》予以刑罚制裁。

(5)如何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公共安全或社会管理秩序)?——一方面要靠国家对社会实施管理,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公民的自觉遵守。青少年学生要自觉遵守××××。

4.(1)法律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首先表现为法律规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3)经济活动中的三个原则: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缺斤少两”-----公平;只要有“诋毁竞争对手”-----公平;凡材料反映到“弄虚作假”现象,优先考虑“诚实信用”原则。)

5.(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核心)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见《学习能力自测丛书》P157,2(1)到数第4行: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法律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种措施:保障性措施(例“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鼓励自学成才”)和促进性措施(把握“奖励”)

(4)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思想教育、舆论监督和行政手段,也要靠法律制约。(理解见《学习能力自测丛书》P42最下面-----43第1段)

6.环境问题,重点把握环境问题的危害、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青少年应提高环保意识,认真落实环保行动。见《学习能力自测丛书》P48------49)

7.依法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什么需要国家和法律的特殊保护?(①未成年人的自身特点:未成年人,特别是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他们各方面还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②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因素还存在着。③未成年人的地位: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他们素质的高低将决定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兴衰。

(2)怎样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客观上-----重视和加强家庭保护;学校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强化学校保护;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强化社会保护;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主观上------对青少年来说,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认真学法,依法自律,要有理想、守纪律,自强不息,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8.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1)违法行为的定义包括两方面(法律规定做未做,法律禁止做却做);(只要是犯罪行为,肯定是违法行为)

(2)判断一种行为是否是犯罪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首要条件,也是犯罪行为最本质的特征)、触犯《刑法》、依法应受刑罚处罚。

(3)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即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加以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4)刑罚的特点:人民法院依法适用;只适用于犯罪分子,不适用于无罪的人;刑罚是最严厉的强制方法。它包括主刑(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和附加刑。

刑罚的根本目的是预防(特殊预防-----犯罪分子本人,一般预防------其他人)和减少犯罪

9.(1)宪法的地位: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表现在: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标志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宪法修改的程序见《学习能力自测丛书》P63第3段中相关内容)

(2)宪法的作用:是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公民权利最重要的法律保障(立法保障、司法保障、法律监督)

10.公民的含义,只要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便是该国的公民,不论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地、政治态度等。

11.赡养(物质供养)扶助(精神安慰和生活体贴)父母,既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又是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要求。子女赡养扶助父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12.(1)父母或监护人不按有关规定仍未成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违反的我国法律规范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义务教育的特点:强制性、普及(遍)性----年满6周岁,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推迟到7周岁、免费的------免收学费而非一切费用。

(2)判断:接受义务教育是适龄公民的权利,又是适龄公民对国家、对民族应尽的义务。

在我国,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接受教育对我们每个公民的重要作用:受教育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公民提高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公民享有、行使其他民主权利的重要条件。

13.(1)税收的重要作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也是国家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

(2)偷税、漏税不仅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有些同学认为自己一不生产,二不经商,纳税是工厂和个体户的事,与己无关。(两点说明,见《学习能力自测丛书》P77)

14.(1)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利益代表着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全国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

态度: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必须反对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15.(1)公民应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公民首先要认真学法,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自律,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的时候,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可以向纪检部门、监察部门、检察机关等举报,也可以实施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

(2)重点把握正当防卫:(1)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见《学习能力自测丛书》P87(2)实质-----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3)意义(略)

(3)区分正当防卫合紧急避险

16.(1)公民怎样正确行使权利?(公民要依法行使自由和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应如何履行义务?(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所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2)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主要表现在: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某些权利和义务具有双重性(劳动、受教育);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初三《思想政治》部分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力就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在生产力各要素中,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生产关系,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的具体内容主要有: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消费品)如何分配等。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基础,决定着其他两个方面。(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相适应的时候,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不再适应的时候,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并将被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2.三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异同点的比较(1)共同点:①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②都存在着阶级剥削与压迫 ③都既是一部生产发展的历史,又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 ④国家的本质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⑤主要矛盾都是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并且都根源于生产资料私有制 ⑥该社会的生产关系都是在前一个社会的内部孕育、萌芽 ⑦都受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支配 ⑧都是××制国家的建立,标志着××社会的形成(如“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形成”)

(2)不同点:①剥削的基础: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一无所有(资本主义私有制)②剥削的表现形式:奴隶社会,赤裸裸的;封建社会,显而易见的;资本主义社会,隐蔽的 ③劳动者的处境与地位:奴隶社会,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封建社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有人身自由 ④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奴隶社会,奴隶主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封建社会,地主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农民没有或只有很少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工人一无所有 ⑤奴隶、农民在当时的社会都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无产阶级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

3.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分别从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和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影响:——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都引起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第一次→巩固了资产阶级国家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主要国家最终确立;第二次→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第三次(新)→导致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结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③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最终确立,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启示:国家-----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深化改革,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4.“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利益”的事例可与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相结合?

答:(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中国共产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在我国,(5)党和政府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6)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

注:在考试过程中若遇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利益”的事例或重要言论,问你:它体现了初三政治中的哪些观点(或材料表明了什么?),均可根据分值从以上6条中任选几条加以说明。

5.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经济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政治上人民当家作主。

6.把握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年份及其标志性意义。

1840年----1919年5月4日----1921年-----1949年10月1日-----1956年底-----1978年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原因、基本含义、特定含义、主要矛盾、根本任务、意义)(具体内容可参见《学习能力自测丛书》P131 ------132)

8.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据此回答:(1)这里的“发展”指什么?(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广义上它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在内的全面进步。)

(2)为什么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4)(即1----生产力是引起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才能……;才能……;才能……。(具体内容可参见《学习能力自测丛书》P139第3短第5行-------8行)

(3)请为发展生产力或(经济)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提些建议。(经济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政治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等。文化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核心内容:一个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烤烟、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

(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如何保持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参见《学习能力自测丛书》P140 中2(2)段

10.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之间的关系:基本国情是制定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依据;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

11.(1)现阶段为什么要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而且发展不平衡。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促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快发展我国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否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不会,因为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直接原因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依据是“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基础,它决定着其他两个方面的内容”,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依据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4)可持续发展战略

A.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具体内容参见《学习能力自测丛书》P145 中第二段)

B.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①当前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内容参见《学习能力自测丛书》P145 中(2)段)

C.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见《学习能力自测丛书》P145 中最后两段,1个关键——关键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5个必须)

D.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什么要求?(①认真学习有关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律、法规,要积极未实行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做宣传;②努力增强人口、资源和环境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③应用于同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12.(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我国是如何保证惹您当家作主的呢?(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实行依法治国;④我国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或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之间的内在联系: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04年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周年,需引起注意)

要把握的问题有: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见《学习能力自测丛书》P149中1(2)段)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国家性质之间的关系。(同上)③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最高立法机关。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人民民主选举(直接和间接)产生。④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见《学习能力自测丛书》P150中(4)段。)

(4)依法治国:(1)意义或重要性——见《学习能力自测丛书》P150中2(1)段。

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前提——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有法可依]

重要环节——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必备条件——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5)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我国现阶段个民族之间关系的特点——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

为真正实现(坚持)各民族的平等,政治上: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基本民族政策,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经济上: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13.(1)民族精神(1)重要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2)内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3)不同时期的表现:革命战争年代——“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 “大庆精神”、 “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4)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方面,中学生应该怎么做?(学习上刻苦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怕困难,立志成才;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爱国意识;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素质等。

(2)发展教育于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我们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把教育和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教育、科技、人才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教育、科技、人才和生产力三这是紧密相连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关键;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14.(1)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例:虽然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以私有制取代了公有制,但由于奴隶制的建立适应并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都是指和平和发展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当今时代的主流是: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

在当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某些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也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持续处于极端困难境地的最主要原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核心思想——“强权就是真理”;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根本原因——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追逐利益。

(3)当今世界各国,为什么都把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②在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的当今和未来世界里,各国都已清楚地认识到,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决定着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显著标志。加入WTO后,我国存在的问题——科技落后、人才短缺、劳动者素质不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见《学习能力自测丛书》P165——166的小(3)段)

(5)为什么现阶段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或为什么“艰苦奋斗的精神尚未过时”?)

答:①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任何理想的实现过程,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②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第一,……;第二,……;第三,……。(见《学习能力自测丛书》P167最上面一段)

青少年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上,做到发愤图强,刻苦学习,全面发展;生活上,勤俭节约,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艰苦创业精神,辛勤劳动,为国家和社会积极贡献。

(5)为什么要强调(注重)创新?(①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创新是科学的本质,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当代青少年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和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敢于向权威挑战,善于质疑,勇于探索,使自己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6)人才就是能够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①为什么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重视人才)?(a、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b、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谁拥有了大批高质量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②人才有层次之分与种类之别:从层次上说,人才分杰出人才与一般人才;从种类上看,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可以出人才,行行出状元。

③青年时代是成才的最佳时期,但是能否成才,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

④青少年如何成才?我们青少年,作为继往开来的一代,只有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珍惜受教育权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才能胜任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成为祖国所需要的人才。

热点内容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目录6 发布:2024-11-17 22:37:33 浏览:943
农村分单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7 22:04:46 浏览:941
交大经济法第四次作业 发布:2024-11-17 21:12:11 浏览:748
实体法学派 发布:2024-11-17 20:45:53 浏览:462
安徽律师培训 发布:2024-11-17 18:53:19 浏览:779
鞍山法院在哪里 发布:2024-11-17 17:58:50 浏览:25
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发布:2024-11-17 17:41:28 浏览:580
泗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联系方式 发布:2024-11-17 17:29:13 浏览:726
数理法学 发布:2024-11-17 17:24:24 浏览: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发布:2024-11-17 17:05:49 浏览: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