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审计人员常用刑事法律知识读本

审计人员常用刑事法律知识读本

发布时间: 2020-12-20 22:28:29

1. 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知识,知多少(多选题)11

刑事诉讼法第抄28条规定审判人员检袭查人员侦查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第一排,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第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第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第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2. 求干部法律知识读本电子书下载地址

放到保鲜冰箱里,呵呵~~~
我认为不管能维持多长时间,结果还是不会版改变的,因为人是权会长大,成熟的自然就会改变了
相互的包容是很重要的,适当的惊喜我觉得也可以考虑,生活是一成不变的,惊喜可以让人耳目一新一下,比如小纸条留言,小短信,上班偶尔的电话,周末研究的一道新菜等等啦~~~

3. 论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论点是什么 好

论点:(根据题型的不同,进行取舍删减)
一、什么叫法律责任
二、审计人员的分类
三、审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
四、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五、我国现行法规中对审计人员法律责任归责原则的规定
六、审计人员法律责任风险防范

一、什么叫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一般特征是:法律责任是违反法定义务的后果;法律责任是由法律明文规定的;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法律责任一般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二、审计人员的分类
审计人员可分为国家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与社会审计人员

三、审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
1.违约。审计人员的违约可能是由于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未能完成预定的合同内容,可能是违反了合同中规定的保密条款,也可能是提供的服务质量未能达到委托方的要求。
2.过失。过失的产生源于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业务时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
3.欺诈。 欺诈又被称为舞弊,在法律学上的定义是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一种故意的错误行为。欺诈者的共同特点是有不良动机,而审计人员的欺诈行为往往是为了得到不正当利益,与委托方串通所致。

四、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1、国家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审计法》第52条规定: 审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泄露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由《审计法》对国家审计人员法律责任进行规定,特点为:
(1)《审计法》对审计法律责任的规定,是针对国家审计,而不包括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法律责任;
(2)审计法律责任是以行政责任为主的法律责任,也包括相应的刑事责任,但不包括民事责任。
2、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规定
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泄漏秘密的内部审计人员,由所在单位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社会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社会审计人员的违法行为一旦构成犯罪的,都要承担刑事责任。审计人员在提供审计服务中,故意提供虚假报告或故意隐瞒事实真相,属故意犯罪行为。
(2)《注册会计师法》的相关规定
《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对本所注册会计师按规定承办的业务,承担民事责任。会计师事务所违反规定,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①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②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不得有违反相关法规的行为
(3)《证券法》的规定
《证券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证券服务机构未勤勉尽责,所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没收业务收入,暂停或者撤销证券服务业务许可,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撤销证券从业资格,并处以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4)其他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中的第24条规定: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违反证券法第162条和第202条的规定,虚假陈述,给投资人造成损失的,就其负有责任的部分承担赔偿责任。但有证据证明无过错的,应予免责。证券承销商、证券上市推荐人或者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发行人或者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而不予纠正或者不出具保留意见的,构成共同侵权,对投资人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五、我国现行法规中对审计人员法律责任归责原则的规定
目前为止,我国法律未就归责原则做出明确的规定,但可推断适用的是过错原则。
在我国,会计职业发展时间还不长,会计师成长需要一个过程,目前还不能盲目与国际接轨。由于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特性及其利害关系人的广泛性,归责原则较为复杂,未来我国还可建立以推定过错责任为主,过错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为辅的归责原则体系。

六、审计人员法律责任风险防范
防范审计人员法律责任风险的对策主要有:
1.明确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责任
2.严格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和执业准则
3.所有的审计业务必须采用经双方同意和签字的协议书
4.聘请熟悉和精通法律的法律顾问
5.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
6.为审计人员提供充分的职业培训和职业咨询
7.建立审计工作的有效监督和检查体系。

4. 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知识,知多少(判断题)05

刑事诉讼法第35条第二款核心是诉讼法解释第35条规定下列人员不得被委托担任回辩护人,正在答执行刑法,或者处于缓刑假释考期间的人,二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三,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公安安全,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限制人员,人民陪审员,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

5. 法律基础知识读本txt全集下载

法律基础知识读本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宪法是每版个国家的最高法律权,是国家的根法大法,它的地位高于其他一切法律,且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据。任何与宪法内容相抵触的法律,都是无效的。在宪法中,规定了公民所具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同学们通过学习本章,可以加强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章 宪法的基础知识
1.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关于它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界定。在我国,宪法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国家总章程的意义。具体可以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宪法规定了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及公民权利和义务。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3.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要求和体现。
宪法的本质
宪法的本质,是指整体上规定宪法性能和发展方向的宪法的内部联系,是宪法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我国宪法的本质……

6. 关于刑事诉讼基本法律知识的问题!求大神解答!!

一、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以下职权:
(1)立案权,对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有权决定立案、不立案或撤销案件;
(2)侦查权,负责对大部分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
(3)执行权,负责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的执行;负责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的执行工作;负责对被宣告缓刑、假释或监外执行的罪犯的监督、考察任务;协助法院对没收财产的判决进行执行。

二、公安机关是行政机关,法院和检察院是司法机关。就刑事司法程序而言,公安机关和检察院的侦查部门根据法律的授权和规定对犯罪行为进行侦查,同时,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是否立案进行立案监督。在侦查结束后,检察院根据侦查的结果作出起诉或者不起诉的决定。如果起诉,法院是审判机关,而一般而言,检察院作为公诉机关出庭支持公诉。同时检察院对法院在审判过程中的审判行为进行监督。

三机关在进行刑事诉讼过程中分工明确,执行中应互相配合、相互制约,以保证准确.

三、二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抗诉。

四、“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第12条的内容,是针对我国以前的做法作出的更改。以前嫌疑人一经被公安机关抓获,即被视作“有罪”,并称为“人犯”,其逻辑是:如果你没罪,为什么会抓你?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吸收了无罪推定的部分理念,加强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保障。疑犯称作“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法》第12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这是无罪推定的理念在《刑事诉讼法》中具体体现。在法律上首次以是否起诉为标准,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加以区别,即起诉前称为犯罪嫌疑人,起诉后称为被告人。树立了被告不等于罪犯的观念意识,体现了无罪推定的思想。《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3款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这一规定是无罪推定原则在审判实践中的贯彻和落实。
无罪推定的含义是被判定为有罪之前,推定为无罪,而我国仅仅在刑诉法总则中表述为,“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一个是“推定为无罪”,一个是“不能确定为有罪”,看似相同,实则差别不小。不能确定为有罪,事实上,还有一个潜台词,那就是,也不能推定为无罪。
但无罪推定在我国并未完全地被适用。按新刑事诉讼法原则,采用“疑罪从无”的原则,虽然这是中国刑事司法的进步,但“疑罪从无”仅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其中一个派生标准。疑罪从无与无罪推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主要表现在:无罪推定是一种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和精神,较为抽象,适用于判决前的各个诉讼阶段,是一种假定,是一种态度;而疑罪从无则是一个操作性的原则,很具体,主要适用于事实存在疑问的情况下,是一种解决方法;无罪推定是判决确定有罪前,直接推定为无罪;而疑罪从无是在具体事实搞不清楚的情况下,做有利于被告人的推定,即视为没有发生过这种事实,事实上就是要求宁可放纵犯罪,也不能冤枉无辜。当然,二者的联系也很明显,二个原则都体现了“存疑有利于被告”的刑事法思想。
就我国而言,我国已经通过规定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和存疑不起诉确立了“疑罪从无”原则。但严格说来,我国还没有确立无罪推定制度,因为无罪推定的含义是被判定为有罪之前,推定为无罪,而我国仅仅在刑诉法总则中表述为,“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在我国,是要讲实事求是原则的,能不推定就不推定。不能确定为有罪,但也不等于推定为无罪,而是实行“疑罪从无”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不得强迫嫌疑人自证其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中享有法定的沉默权。2.“疑点归于被告”原则。又称为“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遇到事实无法查清或查清事实所需成本过高的情况,依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判决,该原则是刑法通过限制国家的刑罚权从而保障行为人自由的机能的体现。当公安、检察机关所获取的证据都不能达到使人们消除合理怀疑的程度,理所当然只能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判决。即控诉方提出的证据不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时,应当作无罪处理。也就是说“不能完全得到认证的事实,不能转嫁到被告人身上而不利于被告人,因此,在对判决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上存有怀疑的情况下,应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裁决。”即证据不足,应当作有利于被告人处理。3.由控诉方承担证明有罪的举证责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承担举证责任。这是由于相对国家机关的强大,被告人的力量要小的多,公安、检察机关的侦察能力、执行力量都远胜于被告人个人的辩护能力与保护力量。因此“在起诉人证明被告人有罪并排出了关于有罪的一切合理怀疑之前,被告人总是被推定为无罪的。”
而在我国,上述三原则尚未明确规定。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立足于本国国情和当前刑事诉讼法的客观实际,在法律条文上没有明确规定沉默权,而是在重申“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等规定的同时,仍然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并未真正地完整地确立起无罪推定原则,而是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吸收了这一原则的合理内容,使之在扬弃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立关系,需要妥善处理。如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就将影响到被告人供述的获取;对警察权力限制过多,就将影响打击犯罪的力度;对犯罪控制不力,就将影响社会治安,发展改革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反过来,如果一味地强调打击犯罪,忽视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司法人员恣意妄为,就将使民众失去对国家司法的信任,其后果同样是可怕的。
总结:因为我国目前尚未完全实行无罪推定,但已经确立了“疑罪从无”原则。只是在无罪推定的理念下以事实确定其是否有罪,证据不足的作无罪判决、存疑的不起诉,既不去推定其有罪,但也不会推定其无罪。所以“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是《刑事诉讼法》对无罪推定理念的折中表述;无罪推定原则的含义是被判定为有罪之前,推定为无罪。我国目前尚未完全实行无罪推定,故只能按折中表述为前者。

五、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六、刑事管辖是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等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以及审判机关系统内部在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依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和诉讼理论,一般将管辖划分为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审判管辖又分为普通管辖和专门管辖;普通管辖又进一步划分为级别管辖、地区管辖和指定管辖。这是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刑事案件管辖体系。

7. "六五"普法干部法律知识读本有哪些

判断题:
对对错对错对错错对错
简答题:
1、走工业强省之路为什么要以巩固专农业基础地位作为属重要条件?
答:《“五六普法”干部法律知道读本》第6页。
2、各级人民政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一)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和督促有关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能;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予以协调、解决。
案例分析题:
1、答:是S乡人民政府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2、答“王母和王某的儿子。
3、答:可以追偿
答:向潭某追偿
答:根据赔偿法的有关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8. 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知识,知多少(多选题)05

诉讼证据抄,是指能够证明案袭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诉讼证据有3个基本特征;(1) 客观性,是指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主观臆断和虚假材料都不能成为诉讼证据。(2) 关联性,是指必须与特定的案件内在的必然联系,与案件无关的事实不能作为证据。(3) 合法性,是指必须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证据。

9. 涉及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

涉及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六章第五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审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泄露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审计法律责任(legal liability) 广义的审计法律责任,是指与审计有关的各种法律责任的总称。审计责任原来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随着国家法律环境的完备和审计业务的发展,逐渐得以法律化,即成为法律责任。 中国审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与传统的审计责任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别。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审计法律责任是指在国家审计监督活动中发生的有关法律责任。这里所指的审计法律责任,是国家审计法律责任,不包括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法律责任;它是因实施审计监督产生的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包括被审计单位及其有关的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和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它是以行政责任为主的法律责任,也包括刑事责任,但不包括民事责任。

国家审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一是违反审计法的法律责任;二是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法律责任。由此可见,这两类违法行为的主体主要是被审计单位以及直接责任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法律责任,审计机关可以直接做出处理、处罚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审计机关可以提出予以行政处分的建议,对于构成犯罪的可以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①它是国家审计的法律责任,不包括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法律责任,是在国家审计监督过程中发生的与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密切相关的法律责任;②它是因实施审计监督产生的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相关当事人是法律责任的主体,包括被审计单位及其有关的直接责任人和国家审计人员;③它是以行政责任为主的法律责任,也包括相应的刑事责任,但不包括民事责任。

根据审计法的规定,被审计单位违反审计法的行为有四种表现形式:(1)被审计单位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2)被审计单位拒绝、阻碍审计检查;(3)被审计单位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4)被审计单位转移、隐匿违法取得的资产。对于(1)和(2)两类违反审计法的行为,审计机关有权直接追究被审计单位的法律责任。《审计法》第41条明确规定:"被审计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的,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审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依法追究责任。对于(3)和(4)两类违反审计法的行为,根据 《审计法》 第42条第1款、第43条第1款规定:"审计机关发现被审计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的,有权予以制止。被审计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转移、隐匿违法取得的资产的,审计机关、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有权予以制止,或者申请法院采取保全措施。虽然以上两条规定没有明确指出追究法律责任,但可以比照《审计法》第41条规定 办理,审计机关可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因为(3)、(4)两种行为可以认定是拒绝、阻碍检查的行为;同时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行政处罚,这两种处罚是追究被审计单位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此外,还应对直接责任人追究行政责任以至刑事责任。

目前为止,中国法律未就注册会计师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做出明确的规定,但是从相关法律法规中能够推断适用的是过错原则。中国1993年颁布的 《注册会计师法》 第42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只有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存在违反《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亦即存在“过错”的行为,才可以考虑事务所承担民事责任问题。因此,《注册会计师法》对会计师的专业判断提出了“明知”和“应知”的要求。如果会计师“明知”违法而为之,或者“应知”违法而为之,都属于第42条规定的“违反本法规定”,从而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会计师严格遵循审计准则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为真实的审计报告,即使出具的审计意见与实际不符,也不影响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只有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循或没有严格遵循独立审计准则,未尽应有的职业谨慎或注意义务,主观上故意或过失地出具了与实际不相符的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才对此承担责任。“换言之,以是否严格遵循了独立审计准则为判断注册会计师主观有无过错的标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法律责任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前提条件,其归责原则应为过错责任。”《注册会计师法》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70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故意或者过失出具不实或者不当的业务报告,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这表明立法者已经考虑将过错原则写进 《注册会计师法》 ,这样受害人向注册会计师索赔必须证明后者主观上有过错。由此可见,中国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采取过错责任原则。本人认为,在刚导入审计法律责任制度时,应统一实行过错责任原则,等时机成熟,再修改法律,统一实行过错推定原则。毕竟在中国,会计职业发展时间还不长,会计师成长需要一个过程,目前还不能盲目与国际接轨。由于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特性及其利害关系人的广泛性,注册会计师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较为复杂,未来中国还可建立以推定过错责任为主,过错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为辅的归责原则体系。

热点内容
撤销司法判决 发布:2025-01-23 20:14:15 浏览:983
物流法律法规的教学目标 发布:2025-01-23 20:11:22 浏览:450
法院扫描卷子 发布:2025-01-23 20:09:02 浏览:18
老同学社会与法 发布:2025-01-23 19:53:27 浏览:692
非独立法人实验室法人授权书 发布:2025-01-23 19:52:39 浏览:985
法院指挥车 发布:2025-01-23 19:45:12 浏览:533
社会法调整的法律部门有哪些 发布:2025-01-23 19:31:48 浏览:528
竞职条例 发布:2025-01-23 19:22:33 浏览:550
文化与道德 发布:2025-01-23 19:09:23 浏览:228
热搜推动司法 发布:2025-01-23 18:50:35 浏览: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