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法律责任及费用
1. 单位犯罪公司需要承担所有法律费用吗
要以单位犯罪具体情况而定。承担法律责任与代理费用相应成比例,因此关键在于单位犯罪中造成违法结果的犯罪事实。
一、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是单位犯罪。我国《刑法》有关单位犯罪及刑事责任的承担,主要有两条:一是《刑法》第30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32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是指:分则规定只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而不对单位判处罚金,即不处罚单位只处罚自然人,如刑法第161条规定的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和第396条规定的私分国有资产罪。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实行的是以“双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的处罚原则。
二、单位及其自然人刑事责任的承担。
由于单位非自然人,没有独立的人格,不适用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对自然人刑法处罚,因此,对单位只适用罚金。
由于单位犯罪所涉及的单位人员较多,但并不是单位所有的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这就将单位犯罪中需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的范围有了明确的界定。
由于我国刑法中对何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何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解释,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认识不一,因此,正确界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范围,对落实单位犯罪中自然人的刑事责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关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所谓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首先是在单位中掌握实际领导权限的人员,在单位犯罪中起着组织、指挥、决策作用;其次,必须是和单位犯罪有着直接关系。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不是单位的有关领导,就谈不上是主管人员;如果和单位犯罪没有直接关系,就谈不上对单位犯罪负有直接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二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三是单位的一般负责人;四是单位的部门负责人。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人员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对单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只有当上述人员在单位犯罪中起者组织、指挥、决策作用,且所实施的行为与单位犯罪的危害结果有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才能成为单位犯罪中自然人主体,对单位犯罪的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
(2)关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所谓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主要是指为了实现单位的犯罪意图积极参与实施单位犯罪的单位内部一般工作人员。构成直接责任人员,一般应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必须是单位内部人员。实践中一般表现为单位内部某些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人员,如财会人员、供销人员等;
二是必须亲自实施了具体的单位犯罪行为。一般表现为根据单位领导的指示和意图,以完成本职工作的形式具体实施了犯罪行为;
三是对自己所实施的单位犯罪行为在主观上是明知。如果对自己的行为不知是犯罪,由于缺乏主观罪过,则不应追究刑事责任;
四是在单位犯罪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人员。如果只是依其职责消极地执行了本单位领导的决策,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行为的性质,则不应以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否则,都不应以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三、单位犯罪和以单位名义犯罪。
我国《刑法》第30条所规定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于参与人员的法律责任主要取决于在整个单位犯罪过程中,是否起着组织、指挥、决策的作用,应认定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并以相应罪行追究其刑事责任。
2. 企业做假账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企业做假账的话涉嫌偷税漏税。通过做假账隐藏自己的真实收入。从而达到不缴或者是少缴税款的效果。偷税多了是有刑事责任的
3. 企业的法律责任的预计费用是多少
开办企业要有场地,要么是有土地、房屋,办理土地证、房产证,要么是租回赁,签订租赁合同,办理营业执答照,股东出资到位,签订公司章程,事先还要取得环保局批准,不能有空气、噪音污染,公司招用职工,要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要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依法纳税,不能偷税漏税。
4. 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责任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简言之,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主体资格的社会组织,不限于经济组织!
根据《民法通则》第37条规定,法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一)依法成立。即法人必须是经国家认可的社会组织。在我国,成立法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据法律法规或行政审批而成立。如机关法人一般都是由法律法规或行政审批而成立的。二是经过核准登记而成立。如工商企业、公司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后,成为企业法人。
(二)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法人必须拥有独立的财产,作为其独立参加民事活动的物质基础。独立的财产,是指法人对特定范围内的财产享有所有权或经营管理权,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支配,同时排斥外界对法人财产的行政干预。
(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法人的名称是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标志符号。名称应当能够表现出法人活动的对象及隶属关系。经过登记的名称,法人享有专用权。法人的组织机构即办理法人一切事务的组织,被称作法人的机关,由自然人组成。法人的场所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或社会活动的固定地点。法人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法人的住所。
(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指法人对自己的民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承担全部法律责任。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法人的组成人员及其他组织不对法人的债务承担责任,同样,法人也不对除自身债务外的其他债务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的法人主要有四种: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
判断一家企业是否是法人,看他的营业执照就知道,如果是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那就是企业法人,如果营业执照上没有法人两字,肯定不是企业法人。
5. 企业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请进行具体说明。
6. 企业遇到法律责任风险应怎么做
(一)经营领导层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其经营管理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前进,遇到问题时就寻求律师帮助,争取胜诉。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需要对经营决策人员和一线员工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培养其法律思维方式,注重依法治理企业。
(二)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完善企业治理机构
目前,实践中中小企业在法律风险防范上主要采用如下三种模式:
一是在企业内设置法务机构,由具备法律知识的专职人员组成,负责公司法律事项的审查,提供决策建议,对公司业务有一定的决策权。此种模式由于相关人员对公司事务较为熟悉,公司命运又与其息息相关,责任心较强,处理问题较为及时。但是,由于业务领域的限定性,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在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不如职业律师。
二是外聘常年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草拟审查合同文本、办理相关法律程序性事项。法律顾问对企业的法律风险密切关注,负责法律风险的预警、提示
和防控,对于规模较小、风险发生率又较高的企业来说较为实用。但是由于本身与企业无切身利害关系,责任心不强,有些企业对法律顾问还不够重视,而且花费成本大概每年三五万元左右,企业将其作为“不必要的开支”对待,没有普及。
三是聘请诉讼代理人或委托人,在企业法律风险转化为现实时,由律师代理诉讼或争议解决,这是一种事后救济方式。这种方式看似问题出现时有效性极高,需投入的成本较少。是实力不足的中小企业普遍选择的模式。当然,这种事后救济的缺陷是不言而喻的,他可能因为企业省去了几万元的费用而造成几十万元的损失。
从本企业的现实情况来看,常年法律顾问的模式对法律风险的防范较为有效,费用相对较为合理。当然,选择何种方式,对于企业再说并没有一个通行的规则,需要企业从自身需求出发,通过成本与效益的权衡,综合考虑风险发生几率和风险严重程度作出选择。
(三)全面风险防范机制的确立
法律风险的防范需要建立由企业经营人统一负责,包括事前预防、事中监控到事后救济的全面机制,并且更加注重事前预防,防患于未然。从对法律风险的控制来说,诉讼往往是企业解决危机和风险的最后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在诉讼中作为当事方是否会胜诉具有不确定性,除需要遵守严格的程序制约和较大的诉讼费用外,最主要的是企业具有充分的证据。所以,事后救济不如事先预防,轻预防、重诉讼的做法实不可取。
7. 企业 法律责任种类
民事责任:如赔礼道歉、损害赔偿、消除危险等
行政责任:如责令关闭、停业整顿、罚款等
刑事责任:罚金
8. 企业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一、企业有关员工的法律责任:
1、必须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
2、企业必须为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3、员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
9. 企业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民事责任:如赔礼道歉、损害赔偿、消除危险等行政责任:如责令关闭、停业整顿、罚款等刑事责任:罚金
10. 咨询一个公司员工经手公司费用的法律责任问题
先跟公司协商,不行再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公司没有侵犯你的合法利益,你需要提前版30天通知权公司,你要有通知过的证明。
取得证据:到邮局寄特快专递,并在“内件品名”栏中填写“解除劳动合同决定(或通知)”,保留好底单做为证据。如果用人单位不在工作的最后一天支付你的工资,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要求支付工资及相关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