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的法律效力
① 药物手册有无法律效力
手册就是指导用书,类似于说明书这是法律承认的,当然有法律效力,这上面的药物用量都是法律承认的
② 药品三证是什么
药品三证是:《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GSP认证证书》。
为进一步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保障药品安全,2016年6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经修改后全文重新公布。
本次修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
1、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5〕95号),对药品流通环节中药品经营企业如何执行药品追溯制度提出了操作性要求。
2、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68号),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关于疫苗经营企业的相关规定修改为疫苗配送企业的要求。
3、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5〕50号),将首营企业需要查验的证件合并规定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组织机构代码的证件复印件”。
(2)药品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的申请材料:
1、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管理系统企业端“企业筹建申请”;
2、拟办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的学历证明、执业资格或职称证明原件、复印件及个人简历;
3、拟经营药品的类别和范围;
4、拟设营业场所、仓储设施、设备情况(附拟注册地址的地理位置图、平面图(注明面积),并注明与药品零售企业之间的最短可行进距离);拟设仓库地理位置图、平面图(注明面积、长宽高);
5、开办零售(连锁)企业,还应提交所属各门店《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以及资产相关证明;
6、申请材料真实性的自我保证声明,并对材料作出如有虚假承担法律责任的承诺;如需提交软盘的,一并作出如有病毒引起数据文件丢失自行负责的承诺;
7、凡申请企业申报材料时,申请人不是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本人,企业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2份;
8、按申请材料顺序制作目录。
GSP认证的要求: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部署,凡通过本次换证的药品经营企业,将在3~5年时间内进行GSP认证,未能取得GSP认证的企业,在下一轮药品经营企业换证时将取消其经营药品的资格。
因此,推行GSP对改变药品经营企业过多过滥,药品经营秩序混乱的现状,促进药品经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促进药品经营行业的经济结构调整将发挥重要作用。
③ 中国药典和国家标准何种更具有法律效力
没有谁更具法律效力,只有适应对象不同而已,药品主要依据药典,食品主要依据国家标准,两者都是国家标准。法律效力相同。
④ 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有哪些
1.专利保护
()保护的对象及条件
药品专利的保护对象主要是药品领域的新的发明创造,即技术创新,包括新开发的原料药即活性成分、新的药物制剂或复方、新的制备工艺或其改进。其中最重要的授权条件是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药品发明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它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药品发明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的技术相比,该药品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实用性是指该药品发明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由此可见,药品专利保护的是世界范围内最新的、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后方才开发出来的药品或制备工艺,而所有填补国内空白的仿制药则不具有专利法意义上的新颖性,因此是不能得到专利保护的,这种要求显然远远高于其它行政法规。然而,在实用性方面,药品专利只要求该药品或者制备工艺能够在产业上应用,即具有产业化前景即可,而且,这种产业化应用主要是就其从技术上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而言,而不对其毒性及安全性进行严格的审查。一般来讲,为了抢时间,由动物试验证明了药品的治疗效果后即可申请专利,而不必等到临床试验完成以后,在这方面,药品专利的要求远远低于其它行政法规。
(2)保护的目的及作用
专利保护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因此可以说,专利制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科研开发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概括地讲,专利制度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是激励发明创造的作用。发明创造需要风险投资,尤其是药品发明,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获得成功的可能,而一旦开发出新药,别人即可随意仿制,发明人得不到任何回报,就会严重挫伤其积极性,以致于根本没有人去主动开发新药。而专利制度通过给发明创造者一定时间独占市场的权利,使其得到丰厚的回报,不仅能够收回研究开发所付出的投入,而且还能得到一定的收益,从而继续开展新的发明创造活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如果没有专利保护,60%的新药品就不会被发明出来。
二是促进技术情报交流和有效配置技术创新资源的作用。如果没有专利制度,新药研究成果得不到充分的保护,开发者就不会公开其技术情报,从而无法避免别人的重复研究;另外,一旦某人的新药品或新工艺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益,众人就会一哄而上,争相进行水平不高.的仿造,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专利制度一方面促进了技术情报的提前公开,使得人们可以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研究开发更新更好的药品或工艺,可以大大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另一方面,专利保护可以有效地制止仿制,使得人们不得不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用于研究开发新药品和新工艺,由此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最新的发明创造信息,90%以上是首先通过专利文献披露的。在研究开发工作的各个阶段注意利用专利文献,不仅能够提高研究开发的起点,而且能节约40%的科研开发经费和60%的研究开发时间。
三是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作用。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科研机构普遍存在重论文轻市场的倾向,国家花费了巨大投资研究成功的科研成果常常以发表论文或评奖的形式而告结束,往往难以产业化,并没有真正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这种意义上讲,这无疑也是国有资产的一种巨大的浪费和流失。而专利制度则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按照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人和专利权人只有在其发明创造实施也即产业化以后才能得到回报,这就有效地避免了前期投入的无端浪费,并且可以为以后的研究开发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有利于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科研体系。
四是为技术进出口贸易提供良好法律环境的作用。过去,由于没有专利保护,外商在向我国企业出口先进技术时往往心存疑虑,或者借机索取高额附加费用;我国企业向外商出口技术时,由于没有获得专利权,信誉没有保证,从而无法避免对方拼命压价。而专利制度则可以提供较好的法律环境,有效地促进我国的技术进出口贸易。
(3)保护的期限和手段
按照现行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自申请日起计算。实际上,在自申请日起的20年中,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保护效力是逐步加强的。由于我国实行早期公开、延迟审查制,在一种新药品发明申请专利后但尚未向社会公开之前,其他人实际上还无法得知该发明的内容,因而就谈不上侵犯专利权,如果有相同的药品发明在此期间被公开制造,也不能要求对方赔偿损失,原因是专利权尚未产生,而对方既不能再申请专利、也不能破坏该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因此,该阶段可以视为双方互不干涉的过渡期;在专利申请公开后但尚未授予专利权之前,由于公众已经可以得知发明的内容,如果有人在此期间实施其发明,申请人就可以要求其支付适当的费用,此期间称为临时保护期;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在此期间,如果有人未经许可而实施其专利,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既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对侵权人进行处理,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按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被授予一项专利。因此,专利权具有独占性。也就是说,专利保护的创新药品是唯一的,其独占性可体现在对市场利益的垄断,包括对创新药品的生产、销售、使用和进口的垄断,其巨大的经济利益是不言而喻的。
(4)司法救济途径
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其专利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当事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都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由此可见,药品的专利保护对新颖性的要求很高,但对实用性的要求较低。由于专利保护是符合人世后必须履行的TRIPS协议规定的国际规则的,其保护具有独占性,法律效力是最强的,因而人世后还会不断改进和发展。
⑤ 中国药典中收载的凡例和通则只对收载于中国药典的药品标准有法律效力,对吗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有关事宜的公专告(2015年第105号)属第三条:
凡《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品种,自实施之日起,原收载于历版药典、局(部)颁的同品种国家药品标准同时废止。
凡《中国药典》2015年版品种项下未收载的制剂规格,其质量标准按本版《中国药典》同品种相关要求执行,规格项按原批准证明文件执行。
凡《中国药典》2015年版不再收载的历版药典曾收载品种(因安全性、有效性等问题撤市的除外),新标准未颁布前,仍执行原药典标准,但应符合新版药典的通用要求。
应按原药典标准执行。
⑥ 为什么有的药品生产厂家的部分品种是市药监局检验的和省检的法律效力相同吗
看用途的,一般销售只要求厂检单即可,每年一次国家规定的是送省药检所出具的检验报告,用作招标时用,市药检所出具的报告是用不来的。如果出现争议打官司用的话应该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⑦ 政府网上的药品说明书有法律效力吗
请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上公布的说明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有,这些内容能否作为证据使用?能否作为执法依据? ——江西省抚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一读者 答: 行政公开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其目的在于通过公开政府的各种信息,增进政府行为的透明度,使政府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政府网站的建立,大大丰富了行政公开的内容,扩大了行政公开的范围。政府网站公布的信息在法律上具有官方文本的地位,其权威性、准确性得到了现行规章和政府文件的确认。有关电子政务的各种立法和政府文件对此有专门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府网站管理暂行规定》(国药监办[2001]520号)第二条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府网站,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国际互联网上设立的信息发布、查询网站。”第四条规定:“政府网站的宗旨在于宣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网站上的内容必须具有权威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当然,这里涉及到政府网站公布的文本与在指定刊物上公布文本的关系。《立法法》要求各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在指定刊物上公布。 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规章而言,当政府网站公布的内容与指定刊物公布的内容不一致时,以指定刊物的内容为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所公布的其他信息,如药品说明书,在与指定出版物上所公布的信息不一致时,同样应参照书面文件。 从证据法的角度看,政府网站所公布的信息无疑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对于电子证据在诉讼中的采纳持肯定态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第六十四条规定:“以有形载体固定或者显示的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以及其他数据资料,其制作情况和真实性经对方当事人确认,或者以公证等其他方式予以证明的,与原件具有同等的证明效力。”从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看,电子证据在行政诉讼中被人民法院采用,应当满足一定条件,即经双方当事人认可或经过公证。在相关司法解释出台前,法院审判实践中就已经承认经过公证的电子数据的证据效力。由公证机关从网上下载信息,并出具公证证明,这也是常见的取证手段。另外一种方法是经过双方当事人认可。 我国证据法对于证据,采用了法定类型的规定。电子证据属于何种证据,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电子证据属于何种类型的证据目前有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属于书面证据,有的认为是视听资料,有的认为是新型证据。我国《合同法》第十一条承认数据电文是书面合同的一种形式。《合同法》的规定说明电子数据在合同上是书面证据的一种形式。从上文所提到的最高人民法院“与原件具有同等的证明效力”这一表述看,电子证据划分为书面证据较为合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数据库的内容,具有证据效力,可以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使用。执法部门在采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数据库中公布的药品说明书作为执法证据时,可以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对网上下载的内容见证,并在打印文件上签名,证明打印文本系政府网站打印。同时由行政相对人在打印文件上签字。另外一种方式是,由公证机关将政府网站的内容打印下来,并出具公证文书。 电子政务在法律上涉及到知识产权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多个法律部门,对许多传统法律规范提出了新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在目前情况下,由政府部门制定行政规章,对此作出专门规定,指导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执法活动,是较为合理的办法。
⑧ 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一部药品标准是什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⑨ 中国药典抑菌效力检查法
中国药典临床来用药须知在一定的范源围内(不得对抗其他法律的约束)有法律效力。
1,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和药品说明书是医生用药的依据之一,但由于药典几年才修订一次,药品说明书的修改也需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因此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2,卫生部或相关部门制定的一些用药明,具有法律效力,医生也应遵守。
⑩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两者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法》)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专的法律,而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则是由国务院批准的行政法规,二者具有不可分的联系:
其一,《法》是《条例》制定和修改的基础和依据。
《法》规定的内容是工作中一些最基本和最根本的问题,《条例》的目的就是要根据《法》的立法原则和精神,对其内容作进一步的细化,以增强《法》的可操作性。
其二,《条例》是对《法》的进一步具体化。《法》作为规范的最基本的法律,其所规定的内容大多是比较原则的,不可能十分具体。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制定和修改《条例》,以对药品管理中需要通过立法予以明确而《法》未予明确,以及《法》未作详细规定的内容作出进一步的明确和具体。
其三,《法》上是上位法,在整个药品管理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条例》属行政法规是下位法,不得与《法》相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