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法律知识大全
『壹』 最新公民常用法律知识大全的简介
法律具有强制约束人们各种行为的作用。随着我国法律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健全专,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懂得运属用法律这个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然而,许多人由于法制意识淡薄,连基本的法律知识都不懂,结果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他人侵犯也不知道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公道,而自己稍一不慎又触犯了别人的合法权益,别人要向自己兴“法”问罪。 有鉴于此,我们特地编写了本书分为五编共二十六章,囊括民事法律知识、刑事法律知识、行政法律知识、经济法律知识和怎样打官司等五大方面法律基本知识,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从法律基本知识、民事法律行为、场姻家庭、财产继承消费者权益保护、房屋买卖、租赁与拆迁、知识产权的保护、交通事故与责任赔偿、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刑事责任、行政行为、公民与治安管理、个人所得税、国家赔偿法、仲裁与公证、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合同法、怎样打民事官司、怎样打刑事官司、怎样打行政官司等方面对最常用的法律知识作了简约明了的阐述。本书归类合理,查阅方便,采用小五号字排版,容量大,在疑难之处附有实际例子加以解释,通俗易懂,可谓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炉。
『贰』 公安常用法律基础知识
《公安基础知识》是各省市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招警考试)的理想参考教回材。作为维护国家、答社会、公民和公共安全的武装力量,人民警察的招考在各省市公务员考试聘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各省市公务员招考职位中有很多职位是属于人民警察的。人民警察的考试作为公务员的考试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考试的公共科目基本一致;但是警察职位有其特殊性,所以招考中必须组织一门专业考试,即《公安基础知识》科目考试。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考试概述
第一章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法律依据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法律依据
第二节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基本条件和程序
第一节 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 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程序
第三章 录用人民警察的程序
第四章 专业科目考试及最新考试大纲
『叁』 治安、刑警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这是我们社会的悲哀,警察部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过你还好,知道学习。建议你去警校找些专业书看看。
『肆』 如何理解有关治安管理处罚、犯罪和刑罚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你问要如何理解有关治安管理处罚和犯罪刑罚等方面的知识,你耍多看书报,另外去多买点有关法律法规书,另也可以报名去政法学院读书
『伍』 最新公民常用法律知识大全的目录
第一编 法律基础知识篇
第一章 法律基本知识
第二编 民事法内律知识篇容
第二章 民事权益
第三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四章 婚姻家庭
第五章 财产继承
第六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
第七章 房屋买卖. 租赁与拆迁
第八章 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九章 交通事故与责任赔偿
第十章 医疗事故
第三编 刑事法律知识篇
第十一章 刑事责任
第四编 行政法律知识篇
第十二章 行政行为
第十三章 公民与治安管理
第十四章 居民身份证与户籍管理
第十五章 劳动合同与劳动纠纷
第十六章 个人所得税
第十七章 国家赔偿法
第十八章 仲裁与公证
第五编 经济法律知识篇
第十九章 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十章 私营企业
第二十一章 个体工商户
第二十二章 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
第二十三章 合同法
第六编 怎样打官司
第二十四章 怎样打民事官司
第二十五章 怎样打弄事官司
第二十六章 怎样打行政官司
『陆』 生活必备法律常识
必知必备的法律常识全知道
《必知必备的法律常识全知道(案例应用版)》是一部为广大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工具书,汇总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海量法律常识,通过“以案说法”、“律师解析”和“法规检索”3个板块对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较为棘手的各类法律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内容涉及民法、婚姻、继承、合同、物权、侵权、诉讼、劳动、消费者权益、物业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轻松掌握日常必知必备的法律常识,以理性的法制思维判断社会生活中的是非曲直,从而规范行为,明白生活,理智处事,合法维权。
书名
必知必备的法律常识全知道
作者
周舟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年3月1日
页数
263页
更多
内容简介
《必知必备的法律常识全知道(案例应用版)》贴近生活、贴近大众,是掌握基本法律知识的必备宝典,大众维权的必备利器,卣姓身边必不可少的法律顾问。
图书目录
一、民法常识篇——基础权利切身相关
一、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什么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未成年人从事民事活动有限制吗?
未成年人接受赠与有效吗?
公民的民事权利有年龄限制吗?
二、监护
监护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7
离婚后,父母该如何行使对孩子的监护权?
监护人可以自行变更吗7
监护人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
给他人后,被监护人发生侵权行为的,由谁承担责任7
单亲父母无力抚养孩子,能将孩子送人吗?
什么人可以申请宣告精神病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三、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公民下落不明多久,利害关系人才可以申请宣告失踪?
什么情况下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宣告死亡?
未死亡的人被宣告死亡后实施的民事行为有效吗?
当事人被宣告死亡后“复活”,其与配偶的婚姻关系可自行恢复吗?
四、个体工商户、合伙经营
个体户如何承担民事责任?
夫妻一方为个体户的,其欠债另一方有义务偿还吗?
合伙人应如何承担合伙债务?
可否有只提供技术性劳务,不提供资金、技术的合伙人?
……
二、婚姻篇——婚姻关系有法可依
三、继承篇——利益纠纷法律公断
四、合同篇——有约在先依法行事
五、物权篇——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六、侵权篇——违法担责受损维权
七、民事诉讼篇——诉诸法律寻求公正
九、消费者权益篇——商业纠纷法律裁决
十、物业篇——交涉有方安居乐业
相关搜索
法律知识大全
法律知识大全案例
法律知识手抄报
法律知识大全资料
法律小知识50字
法律基础知识
常用法律法规100条
法律基础知识题库
『柒』 治安相关法律及警务知识
基层公安治安管理工作基础知识(1)公安基础知识(2)户政管理知识(3)治安案件查处知识(4)社区警务知识(5)治安秩序管理知识(6)特种行业管理知识2.2.2办公自动化知识(1)计算机基础知识(2)Windows 窗口操作系统(3)办公室常用设备(4)办公常用软件常识(5)公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6)特种行业管理信息查询系统(7)户政管理信息系统2.2.3文书写作基础(1)基层公安机关常用行政文书写作(2)基层公安机关常用法律文书写作2.2.4法律与法规(1)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相关内容(2)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相关内容(3)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内容(4)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相关内容(5)公安机关行政许可工作规定的相关内容(6)公安机关办理治安行政案件的相关内容(7)民法、民事诉讼法、合同法、土地及土地承包法、知识产权法等其他相关知识 职业岗位编号项目比例%备注基本要求1职业道德2 2公安基础知识(公安工作概论)3 警察战术技能1擒拿4 2查缉4 3缉捕4 治安案件调解技能1确定治安案件调解的法律依据3 2判定是否符合治安案件调解的适用条件2 3判定是否属于治安案件调解的适用范围2 4治安案件调解的程序适用3 5判定是否符合当场调解的适用条件2 6治安案件调解协议书的制作3 派出所刑事案件侦办1审查报案材料,区分案件性质3 2刑事案件的接受和受理3 3严格执行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的程序,对不属于本公安机关管辖的,应移送案件2 4刑事案件调查取证工作内容3 5刑事案件卷宗的制作3 治安行政案件办理1治安行政案件中违法事实的查处3 2治安行政案件中的违法行为定性3 3适用治安行政案件办理程序4 4治安行政案件中的法律文书制作3 危险物品管理1建筑物安全检查重点部位的确定及检查2 2大型公共场所安全检查重点部位的确定及检查2 3室内的搜索检查3 4对人体的安全检查3 5防爆检查时出现的紧急情况的处置2 娱乐场所管理1娱乐场所备案受理2 2娱乐场所信息收集2 3法制宣传2 4娱乐场所检查3 5娱乐场所违规查处3 特种行业管理1特种行业登记许可2 2特种行业信息收集3 3法制宣传2 4特种行业检查2 5特种行业违规查处3
『捌』 法律知识1.民事纠纷和治安案件有何区别
1,民事纠纷的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某一方或者多方违反了法定的或者共同拟订权利义务关系规则而提出异议的行为.如离婚纠纷、损害赔偿纠纷、房屋产权纠纷、合同纠纷、著作权纠纷等。
治安案件的概念是,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案件.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从上述法律条文我们可以看出,打架斗殴不属于民间纠纷[是由民间纠纷所引起的],而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但如果打伤了人,要赔钱,则构成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那么一方不不履行,另一方提出异议,甚至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则构成了新的民间纠纷.
2,上述6种送达模式都属于法院诉讼的程序,如法院向原告送达传票的行为,向证人送达出庭做证的通知的行为.但需要注意这几种方式的区别.
直接送达是直接给本人.
留置送达是给本人,本人不要或者不在,则找见证人见证将诉讼文书留在其住所.无法当场送的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转交送达的对象只能是军人,被监禁人和被劳动教养的人.
委托送达是委托其他法院进行送达,比方说异地.
治安处罚的程序包括调查,决定和执行,内容很多,请参看治安管理处罚法.